一种新型雾化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4935阅读:1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雾化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芯,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雾化芯。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雾化芯由于导油速度快,容易造成漏油、挤油的现象,同时,当前的雾化芯都容易导油过剩,在重力作用下,过多的油积累到雾化芯底部,形成油滴;真正发热丝刚好浸在这些冷油中,很容易产生炸油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雾化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雾化芯包括:

雾化芯外壳;

设置在所述雾化芯外壳内的发热装置;

套装在所述发热装置外的导油层;

以及套装在所述导油层外的阻油器;

所述雾化芯外壳上与所述发热装置相对应处设置有进油孔。

优选为,所述发热装置为陶瓷芯或者发热丝。

优选为,所述导油层为棉、无纺布或者致密性网状物。

优选为,所述阻油器为致密性网状物或者包薄棉的有孔罩子。

优选为,所述雾化芯外壳包括:

雾化盖;

与所述雾化盖相连接的雾化座;

与所述雾化座相连接的绝缘环;

与所述绝缘环相连接的电极;

所述进油孔设置在所述雾化盖上。

优选为,所述雾化芯外壳上端设有上密封圈;所述雾化芯外壳下端设有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包括雾化芯外壳;设置在所述雾化芯外壳内的发热装置;套装在所述发热装置外的导油层;以及套装在所述导油层外的阻油器;所述雾化芯外壳上与所述发热装置相对应处设置有进油孔,采用以上设计,通过阻油器与导油层的设计,将油通过毛细现象导油到发热装置,避免漏油、挤油的问题,同时,当前的雾化芯都容易导油过剩,在重力作用下,过多的油积累到雾化芯底部,形成油滴;真正发热丝刚好浸在这些冷油中,很容易产生炸油现象。所以雾化盖开孔位置应开在真正发热丝的底部附近,让棉或者无纺布、致密性网状物均匀导油到发热丝上冷油不会包裹发热丝,使得上端无剩油,避免了炸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雾化芯包括:

雾化芯外壳;

设置在所述雾化芯外壳内的发热装置1;

套装在所述发热装置1外的导油层2;

以及套装在所述导油层2外的阻油器3;

所述雾化芯外壳上与所述发热装置1相对应处设置有进油孔4。

所述发热装置1为陶瓷芯或者发热丝。

所述导油层2为棉或者无纺布。

所述阻油器3为致密性网状物或者包薄棉的有孔罩子。

所述雾化芯外壳包括:

雾化盖5;

与所述雾化盖5相连接的雾化座6;

与所述雾化座6相连接的绝缘环7;

与所述绝缘环7相连接的电极8;

所述进油孔4设置在所述雾化盖5上。

所述雾化芯外壳上端设有上密封圈9;所述雾化芯外壳下端设有下密封圈10。

阻油器3:阻碍雾化器中的油直接漏到发热丝(包含陶瓷)上,只能通过毛细现象导油到目的地。

阻油器3分两种,其一是致密性的网状物,选用浸润性不好的材料做成。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选用浸润性不好的材料,因为(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分子引力减去分子斥力大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分子引力减去分子斥力,所以有阻碍液体通过孔漏出的作用。网状物的孔越小,液体越难从孔漏出。当发热丝加热,通过棉或陶瓷传热到网状物上,使得网状物中的液体分子加速运动,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分子引力减少,毛细现象体现浸润方向,液体渗透到棉或者陶瓷芯中。其二是包薄棉的有孔罩子,雾化盖5的孔与罩子的孔位错开,液体需先通过雾化盖5的孔流入到薄棉中,渗透薄棉后通过罩子的孔流入到发热丝或陶瓷发热丝包棉。

雾化盖5孔的位置应开在真正发热丝的下端附近。

炸油是由发热丝瞬间加温,包裹在发热丝上的冷油或液体瞬间遇到高温而炸开。

当前的雾化芯都容易导油过剩,在重力作用下,过多的油积累到雾化芯底部,形成油滴;真正发热丝刚好浸在这些冷油中,很容易产生炸油现象。所以雾化盖5开孔位置应开在真正发热丝的底部附近,让棉或者无纺布均匀导油到发热丝上而不包裹发热丝,使得上端无剩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