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烟蒸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6955发布日期:2018-06-19 11:2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烟蒸烤器,特别涉及一种能降低香烟中焦油、尼古丁及悬浮颗粒含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800万,超过因艾滋病、结核、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吸烟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尤为严重。据调查,我国吸烟人群逾3亿,另有约7.4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50万,如对吸烟流行状况不加以控制,至2050年每年死亡人数将突破300万,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堪承受之重。

香烟使用者在吸烟的过程中,在享受烟气中尼古丁等成分的快感的同时烟气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正在侵蚀他们的健康,弥漫或缭绕的二手烟对周围人员带来不适以及对健康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香烟蒸烤器,以降低香烟中的有害成分。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香烟蒸烤器,包括底座、温湿传感器、加热针和插针,底座上阵列设置有放置香烟的凹槽,每个凹槽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加热针,每个凹槽的侧壁上开有便于插针进出的插针孔,每个插针侧壁上阵列设置便于气体进出的气体孔,每个插针中包含与气体孔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通道和至少一个出气通道,温湿传感器设置在底座上,实时监测香烟蒸烤器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加热针为分段式,每段的温度可控,温度范围为0℃-320℃。

插针进气通道中充入体积份数比为6:4:3:2:1的茶多酚、甲壳胺、甲酰基吡咯、丙二醇、水蒸气的混合气体。

香烟蒸烤器的环境温度不高于120℃,湿度为45%-60%。

加热针采用电阻率不低于1Ωmm2/m的铁铬铝合金材料,形状为带有尖顶的片状和圆状。

加热针的长度短于香烟烟丝段轴向长度,插针插入烟丝段长度短于香烟的直径。

插针孔间距及气体孔间距均为3-15mm。

香烟蒸烤器的环境温度高于120℃时,降低加热针的加热温度,同时降低流经气体孔的气体量。

进气通道中气体的通气速率为50-350ml/min。

进气通道中气体的通气速率大于出气通道中气体的通气速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加热蒸烤时,通入可以降低香烟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气体,同时及时将析出的有害物质排出,有效降低了香烟中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产生及扩散量,同时尽可能保持吸香烟时的口感;

(2)本发明通过温湿传感器对环境温湿度的实时监控,使得在有效加热蒸烤去除香烟中有害物质之余,不至于破坏香烟的外包装及干湿度;

(3)本发明通过对插针孔间距及气体孔间距的控制,提高了加热蒸烤香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凹槽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插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一种香烟蒸烤器,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温湿传感器2、加热针3和插针4,底座1上阵列设置有放置香烟的凹槽5,如图2所示,每个凹槽5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加热针3,加热针3采用电阻率不低于1Ωmm2/m的铁铬铝合金材料,形状为带有尖顶的片状和圆状。加热针3为分段式,既满足香烟蒸烤时效又节约加热源电力,每段的温度可控,温度范围为0℃-320℃,当温湿传感器2监测温度需要调整时,可通过调整每段的温度,实现对温度的调整,

每个凹槽5的侧壁上开有便于插针进出的插针孔6,如图3所示,每个插针6侧壁上阵列设置便于气体进出的气体孔7,每个插针6中包含与气体孔7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通道和至少一个出气通道,进气通道中气体的通气速率为50-350ml/min,温湿传感器2设置在底座1上,实时监测香烟蒸烤器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如当香烟蒸烤器的环境温度高于120℃时,降低加热针3的加热温度,同时降低流经气体孔7的气体量,但要确保进气通道中气体的通气速率大于出气通道中气体的通气速率。

插针4进气通道中充入体积份数比为6:4:3:2:1的茶多酚、甲壳胺、甲酰基吡咯、丙二醇、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在有效去除一部分有害物质同时,以增加吸烟的口感,使得烘烤气息明显,改善余味,掩盖杂气。还可以在通气时混入氢氧化铝粉末。

香烟蒸烤器的环境温度不高于120℃,确保香烟外包装的完好,湿度为45%-60%,确保香烟的整体口感,使蒸烤时不会破坏香烟和加热烟纸产生纸味烟气。

加热针3的长度短于香烟烟丝段轴向长度,确保其顶部不插入过滤嘴中,插针4插入烟丝段长度短于香烟的直径,插针孔6间距及气体孔7间距均为3-15mm,每个插针孔6的直径为0.01-0.1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