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超声雾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6727发布日期:2019-05-31 20:49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频超声雾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频超声雾化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雾化器的一种重要应用方式,其目的是将含有尼古丁等成分的烟油转化成雾气后,供应给使用者吸食的一种产品。这种使用形式替代了传统的烟草使用,可以使烟民逐渐减少对烟草型香烟的依赖,最终达到戒烟的目的。对于电子烟比起传统烟草的优势还在于,电子烟不会产生明火,使用过程更加安全,避免火灾隐患;另外,电子烟不燃烧,不会产生烟灰和烟蒂,更加环保;还有,电子烟不会产生二手烟,不会对周围人群造成伤害。目前,市面上的电子烟通常都是采用加热与超声雾化结合的方式,即在超声雾化前通过加热丝将液体加热到临近雾化状态,目的是促使液体更容易被超声雾化片打散变成雾化颗粒。当加热丝温度过高时,由于雾化器通常体积小、内部结构紧凑,使得热量很难散去,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机身发烫,这对使用者是存在潜在危害。而且现有的超声雾化片通常是由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片通过焊接剂或胶粘剂牢固连接成一体的,如此不但加工难度大,而且使用不慎时金属基片易被穿破孔,对于破孔后的整个超声雾化片很难再被回收利用,造成超声雾化片加工的成品率低和浪费材料的缺陷。并且现有的电子烟雾化器通常是采用加热丝加导油棉配合作为雾化芯的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导油棉易烧糊、老化,使得雾化芯很难被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雾化效果明显,及便于加工和节约材料成本的高频超声雾化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频超声雾化结构,其中,包括主机,及与主机连接的主频超声雾化器。主频超声雾化器包括外套管、在外套管上下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的上盖和底座、在外套管内依次设有的内管支架体和超声雾化单元,及在内管支架体与外套管内壁之间形成的储液腔。上盖的内部与内管支架体之间形成气流腔,上盖上设置有与气流腔内部相通的吸管,上盖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气流腔内部相通的进气孔。内管支架体包括在外套管内设有分别与上盖和外套管连接且带内腔的圆盘,及在圆盘中心上设有与超声雾化单元相通的通气管。圆盘的内腔与气流腔相通,通气管与圆盘的内腔相通。储液腔为圆盘与通气管外侧和外套管内侧共同围成的环形空间,圆盘上设置有与储流腔相通的注油孔。超声雾化单元包括在通气管的端部上设有与通气管连接的第一固定座、在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的金属基片、在底座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座间隔一定隔离的第二固定座、在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的压电陶瓷片、在金属基片与压电陶瓷片之间设有分别与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片接触的弹簧,及在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外套管内侧之间形成的雾化液腔。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将储液腔内的液体导入雾化液腔内的导液孔,雾化液腔内的液体对弹簧进行浸没。底座上设置有向外延伸且带有外螺纹的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内设置有与压电陶瓷片连接的第一电极。金属基片上设置有与通气管的管口位置相对的微孔区。上述的金属基片与微孔区相对并保持一段距离,金属基片可以为不锈钢钢片。上述吸管上套有的吸嘴。上述导液孔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一固定座的边缘处。另外,进气孔、通气管和吸管三者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套管、内管支架体和超声雾化单元三者为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座和在第二固定座上分别设置有固定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片的环形凹位。另外,第一和第二固定座相对的中心处分别设有凹陷区,可以对弹簧605进行限位,使弹簧605不会偏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座和在第二固定座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套管为透明材料制成的外套管。其目的是便于观察管内液面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与第一连接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基片采用厚度为0.05到0.5毫米的钢片制成。钢片上的微孔区分布有1500-10000个直径范围在2-5微米的微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机包括表面带有按键的壳体、在壳体内设有的电池、在壳体内对应按键的位置设有与电池连接的电路板、在壳体端部上设有带有内螺纹且与第一连接管上外螺纹相应连接的第二连接管,及在第二连接管内设有与电池连接的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路板包括主控单元、与主控单元分别连接的雾化片驱动单元和按键单元,及与雾化片驱动单元分别连接的升压单元和第二电机。升压单元与电池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雾化片驱动单元依次通过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压电陶瓷片电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散热效果好、雾化效果明显,及便于加工和节约材料成本的效果。具体如下:(1)由于液体是雾化过程,采用非加热方式对液体进行预加工,解决了机身过热的问题,整体实现了散热效果好的目的。(2)将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分体设置,用弹簧在中间分别抵接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当压电陶瓷在电压驱动下按照一定频率做机械振动,弹簧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弹簧和压电陶瓷做同频率的机械振动,从而带动金属基片高速振荡,使药液通过金属基片上的微孔区被快速弹出。此时,液体在被金属基片喷出前,液体会浸没弹簧且被弹簧的机械振荡,弹簧线圈周围的液体分子会因为弹簧的高频振动而加速不规则运动,增加了液体分子活性,使液体更容易被打散成小分子颗粒即雾化,尤其对相对粘稠的液体更有效果。对于上述的弹簧除了起到传动作用外,还起到类似搅拌的作用。因此,与现有的雾化结构相比较,改进后的主频超声雾化器直接将静态液体雾化,使雾化效果更明显,尤其是对略微粘稠的液体有很好的效果比如烟油。实现了雾化效果明显的目的。(3)采用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分体式的结构,不需要焊接和粘接,可以减少加工步骤,而且有利于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的回收和再利用。(4)本实用新型利用超声雾化器机械振动常温雾化并且超声雾化器可拆分,清洗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主频超声雾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的方框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频超声雾化结构,包括主机01,及与主机01连接的主频超声雾化器02。主频超声雾化器02包括外套管21、在外套管21上下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的上盖22和底座23、在外套管21内依次设有的内管支架体24和超声雾化单元25,及在内管支架体24与外套管21内壁之间形成的储液腔26。上盖22的内部与内管支架体24之间形成气流腔27,上盖22上设置有与气流腔27内部相通的吸管28,上盖22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气流腔27内部相通的进气孔29。内管支架体24包括在外套管21内设有分别与上盖22和外套管21连接且带内腔240的圆盘241,及在圆盘241中心上设有与超声雾化单元25相通的通气管242。圆盘241的内腔240与气流腔27相通,通气管242与圆盘241的内腔240相通。储液腔26为圆盘241与通气管242外侧和外套管21内侧共同围成的环形空间,圆盘241上设置有与储流腔相通的注油孔210。超声雾化单元25包括在通气管242的端部上设有与通气管242连接的第一固定座251、在第一固定座251上设有的金属基片252、在底座23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座251间隔一定隔离的第二固定座253、在第二固定座253上设有的压电陶瓷片254、在金属基片252与压电陶瓷片254之间设有分别与金属基片252和压电陶瓷片254接触的弹簧255,及在第一固定座251、第二固定座253和外套管21内侧之间形成的雾化液腔256。第一固定座251上设置有将储液腔26内的液体导入雾化液腔256内的导液孔257,雾化液腔256内的液体对弹簧255进行浸没。底座23上设置有向外延伸且带有外螺纹的第一连接管231,第一连接管231内设置有与压电陶瓷片254连接的第一电极232。金属基片252上设置有与通气管242的管口位置相对的微孔区。上述的金属基片252与微孔区相对并保持一段距离,金属基片252可以为不锈钢钢片。上述吸管28上套有的吸嘴。导液孔257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一固定座251的边缘处。另外,进气孔29、通气管242和吸管28三者相连通。外套管21、内管支架体24和超声雾化单元25三者为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座253和在第二固定座253上分别设置有固定金属基片252和压电陶瓷片254的环形凹位211。另外,第一和第二固定座253相对的中心处分别设有凹陷区,可以对弹簧255进行限位,使弹簧255不会偏移。第二固定座253和在第二固定座253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外套管21为透明材料制成的外套管21。其目的是便于观察管内液面高度。第一电极232与第一连接管23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12。金属基片252采用厚度为0.05到0.5毫米的钢片制成。钢片上的微孔区分布有1500-10000个直径范围在2-5微米的微孔。

主频超声雾化器02的工作原理:压电陶瓷通电后以一定频率驱动时,压电陶瓷和弹簧255做谐振振荡,从而带动金属基片252高速振荡,使药液通过金属基片252上的微孔区被快速弹出。液体在被金属基片252喷出前,液体会浸没弹簧255并且会先被弹簧255的机械振荡打散。从金属基片252喷出的雾状颗粒经过通气管242,与从进气孔29进入的气流一起,再经过吸管28被人体吸入。本超声雾化器结构及其雾化方式可应用于医疗和电子烟用途。

如图2-3所示,主机01包括表面带有按键11的壳体12、在壳体12内设有的电池13、在壳体12内对应按键11的位置设有与电池13连接的电路板14、在壳体12端部上设有带有内螺纹且与第一连接管231上外螺纹相应连接的第二连接管15,及在第二连接管15内设有与电池连接的第二电极16。第一电极232与第二电极16连接。电路板14包括主控单元、与主控单元分别连接的雾化片驱动单元和按键单元,及与雾化片驱动单元分别连接的升压单元和第二电机。升压单元与电池13连接。主控单元用于整个电路部分的逻辑控制部分,负责输出驱动频率并记录信息;升压单元用于输出加载在雾化片驱动单元两端的电压;雾化片驱动单元用于根据驱动频率和驱动电压以驱动压电陶瓷片254;按键单元用于交互输入信号以启动主控单元烧录的程序。雾化片驱动单元依次通过第二电极16、第一电极232和压电陶瓷片254电导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