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受热性能的空气加热烤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4592发布日期:2019-06-29 00:5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改善受热性能的空气加热烤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烟机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善受热性能的空气加热烤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烤烟机具实现的方式较为单一,要么是由外向里加热,加热元器件产生的热能,直接传递到导热杯,再传递到固态发烟物质,对其进行烤热加热;要么是由里向外,加热元器件直接插入发烟物质内部,产生的热能直接传递到固态发烟物质上,对其进行烤热加热。以上两种方式,存在共同的缺陷:被烘烤加热物质的内、外部位温度不均匀,受热面积小,受热效率低,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其中,内加热方式,烟丝很难全部烤完,容易导致浪费烟丝。

还有,现有的烤烟机普遍存在热量流失的问题,导致能耗较多。另外,现有的导热杯与烟具固定连接,拆卸不方便,不利于清理烘烤后的烟渣。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改善受热性能的空气加热烤烟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受热性能的空气加热烤烟机,其使得发热件产生热能够通过底部热接触传导和热侧向空气对流辐射相结合的方式传递至烟体上,提高烟体的受热面积和烟体的受热效率,其受热均匀,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口感,实现对烟体全方位加热,烟丝烘烤完全,避免浪费烟丝。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受热性能的空气加热烤烟机,包括有外壳以及装设于外壳上的加热保温装置;所述外壳具有安装腔及第一进气口,所述加热保温装置装设于安装腔内;

所述加热保温装置包括有隔热杯和设置于隔热杯内的容烟杯、发热件;所述容烟杯具有容烟主腔体和连接于容烟主腔体底部的接触导热部,接触导热部的上表面朝向容烟主腔体内部设置;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接触导热部的下方;所述容烟杯的外侧面与隔热杯的内侧面之间保持有空气对流间隙;容烟主腔体的侧壁设置有气流辐射加热通孔,第一进气口与空气对流间隙贯通,空气依次经第一进气口、发热件、空气对流间隙、气流辐射加热通孔进入容烟主腔体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烟主腔体与接触导热部分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导热部的上表面凸设有凸起部,在接触导热部的上方对应凸起部的外围形成有对流腔,空气经气流辐射加热通孔进入容烟主腔体内部,再向下进入对流腔,最后再向上进入容烟主腔体内部,气流辐射加热通孔位于对流腔的上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烟杯可上下取放式设置于隔热杯内,所述容烟杯的顶端与隔热杯形成密封连接,以及,空气对流间隙的上端密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烟杯连接有便于将容烟杯从隔热杯内取出的提取部,所述提取部的上端周缘水平往外延伸形成有环形定位部,所述提取部的下段部位伸入隔热杯内,所述环形定位部伸露于隔热杯的上端外;所述提取部具有贯通上、下端面的第一容烟副腔体,所述第一容烟副腔体的内壁形成有限位台阶部,前述容烟主腔体的上端面限位于限位台阶部的下端面;

所述环形定位部套设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具有第二容烟副腔体,所述第二容烟副腔体的内壁形成有环形密封凸边和环形定位凹槽,环形密封凸边位于环形定位凹槽的上方,所述环形密封凸边的内径小于第二容烟副腔体的内径,前述环形定位部适配于环形定位凹槽内;所述密封垫圈的下端抵靠在隔热杯的上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杯具有内侧壁和连接于内侧壁的外侧壁,所述外侧壁和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围绕容烟杯的外围设置,所述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或者,隔热腔的内、外壁涂覆有隔热涂层;所述隔热腔的下端具有环形开口,所述环形开口处设置有环形垫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热件的下方设置有单向进气阀,外界空气依次通过第一进气口、单向进气阀贯通空气对流间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单向进气阀包括下大上小的锥状本体和一体连接于锥状本体的底端周缘的安装翻边,所述隔热杯的下端密封式压设于安装翻边上,所述锥状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单向透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杯的上端设置有拨动开关,所述拨动开关具有拨动凸部、遮挡部和烟体让位腔,所述拨动凸部设置于拨动开关的上端,所述遮挡部的上开设有吸烟通孔,所述烟体让位腔贯通拨动开关的上、下端面;

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烟体让位腔与容烟主腔体均位于同一轴线上,以便于烟体放置;

第二使用状态下,拨动拨动凸部至相对侧,遮挡部位于容烟主腔体的正上方且遮挡部遮覆于容烟主腔体的上端,以及,吸烟通孔连通容烟主腔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内具有上盖安装腔,所述上盖安装腔内装设有装设有磁性件,前述外壳内装设有可磁吸金属件,所述上盖可开合式连接于外壳,所述可磁吸金属件与磁性件相磁吸定位,所述外壳内装设有主控电路板,外壳设置有用于感应磁性件位置的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电连接于主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

1、通过接触导热部、空气对流间隙和气流辐射加热通孔,使得发热件产生热能够通过底部热接触传导和热侧向空气对流辐射相结合的方式传递至烟体上,提高烟体的受热面积和烟体的受热效率,其受热均匀,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口感,实现对烟体全方位加热,烟丝烘烤完全,避免浪费烟丝;

2、结合底部导热设计以及顶端密封(工作状态下),热量不会往上流失,将热量很好地存储在内部,避免了热量损失,大大提高了电能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可以通过单向进气阀的设置,热气不会往下流动,一方面避免热往下流失,另一方面,避免热量传递至主控电路板,延长烤烟机的使用寿命;

3、容烟杯与隔热杯连接,使用更方便,便于清理烟渣,以及,零碎的烟渣、烟油一般会停留在接触导热杯上(例如:凸起部外周的对流腔),不会向下掉落至发热件上;

4、通过拨动开关可以切换不同的使用状态,适用于不同的发烟物质,实用性较好;

5、通过可磁吸金属件和磁性件的配合,使得上盖与外壳之间的连接定位更准确和可靠性较好,尤其是通过霍尔传感器的检测反馈,能够确保只有在上盖与外壳连接后,才能启动加热,安全性较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6、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零件之间安装定位稳定,保证烤烟机在运行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分解结构示意图(含环形垫片和单向进气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截面结构示意图(未显示烟体);

图5是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三分解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上盖、拨动开关和磁性件);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加热保温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截面结构示意图(显示烟体);

图9是图8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显示热主要流动方向);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的加热保温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未显示隔热杯);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外壳 101、安装腔

102、第一进气口 103、充电电池

104、主控电路板 105、功能按键

11、前壳 12、后壳

20、加热保温装置 21、隔热杯

211、卡扣 212、下端进气通孔

213、隔热材料 214、下端延伸部

215、隔热腔 216、隔热涂层

221、容烟主腔体 222、筒体部

223、第二内腔 224、气流辐射加热通孔

225、凹腔 226、接触导热部

2261、对流腔 227、环形部

228、凸起部 23、发热件

231、弹性连接端 24、空气对流间隙

25、单向进气阀 251、安装翻边

252、下端延伸部安装腔 253、第二进气口

254、锥状本体 2541、单向透气孔

26、提取部 261、第一容烟副腔体

262、限位台阶部 263、环形定位部

27、内部强制导气针管 271、刺入部

272、导气腔 273、导气加热孔

28、密封垫圈 281、第二容烟副腔体

282、环形密封凸边 283、环形定位凹槽

30、烟体

40、上盖 401、烟体放置口

402、上盖安装腔 41、拨动开关

411、拨动凸部 412、遮挡部

413、烟体让位腔 414、吸烟通孔

51、可磁吸金属件 511、隔热杯安装孔

52、霍尔传感器 53、磁性件

54、环形垫片 541、卡槽

542、气流通孔 543、弹性连接端安装孔

55、锡箔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改善受热性能的空气加热烤烟机,包括有外壳10以及装设于外壳10上的加热保温装置20,所述外壳10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所述前壳11和后壳12围构形成下述安装腔101,其中:

所述外壳10的左、右侧通过卡扣211方式连接有左侧边条和右侧边条。所述外壳10具有安装腔101及第一进气口102,所述加热保温装置20装设于安装腔101内。所述外壳10的安装腔101内装设有电池,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电池为充电电池103,前述第一进气口102设置在充电接口处(图中未显示),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于充电电池103。此处,充电接口设置在外壳10的底部,巧妙利用充电接口来作为第一进气口102。

所述加热保温装置20包括隔热杯21和设置于隔热杯21内的容烟杯、发热件23,发热件23的设计为薄片状,发热件23是低比热、小体积的产品,自身浪费的热量很少。例如,发热件23可以采用陶瓷件等,但并不限于陶瓷件。发热件23直接与接触导热部226接触导热,而接触导热部226的上表面直接将热传导至烟体30,形成热量向上传导之趋势。

所述容烟杯具有容烟主腔体221和连接于容烟主腔体221底部的接触导热部226,接触导热部226的上表面朝向容烟主腔体221内部设置;所述发热件23设置于接触导热部226的下方;所述容烟杯的外侧面与隔热杯21的内侧面之间保持有空气对流间隙24;容烟主腔体221的侧壁设置有气流辐射加热通孔224,第一进气口102与空气对流间隙24贯通,空气依次经第一进气口102、发热件23、空气对流间隙24、气流辐射加热通孔224进入容烟主腔体221内部。为了进一步将热辐射往上辐射,所述隔热杯21内设置有锡箔纸55(或铝箔纸),所述隔热杯21的下端开设有下端进气通孔212,前述第一进气口102通过下端进气通孔212与空气对流间隙24贯通,所述锡箔纸55对应下端进气通孔212处装设且发热件23、空气对流间隙24和容烟杯均位于锡箔纸55的上方。

所述容烟主腔体221与接触导热部226分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导热部226的外周缘一体向上延伸形成有环形部227,所述环形部227与容烟主腔体221的底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环形部227与容烟主腔体221的底端内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容烟主腔体221与接触导热部226采用分体设置,两者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材质,例如,可以对接触导热部226采用导热性能优越的材质,这样的话,成本可以得到控制。也可以通过对接触导热部226的材料(热传导系数)及厚度(热传导面积)的选择,使得热传导的速度和平常抽烟的速度达到一致,实现抽完一部分,接着烤一部分,最终全程无漏把烟体30烤完。

所述接触导热部226的上表面凸设有凸起部228,在接触导热部226的上方对应凸起部228的外围形成有对流腔2261,空气经气流辐射加热通孔224进入容烟主腔体221内部,再向下进入对流腔2261,最后再向上进入容烟主腔体221内部,气流辐射加热通孔224位于对流腔2261的上侧。该凸起部228用于顶住烟体30,有利于空气流通,避免空气堵住。

所述接触导热部226的底部对应凸起部228的下方处凹设形成有凹腔225,热空气由凹腔225经烟体30的底端进入烟体30的内部,通常发热件23可以利用下端设置弹簧(或其他结构)以保持发热件23与接触导热部226紧密接触,导热更快。当然,若设计为缩小间距设置,也可以提高导热效果。所述发热件23设置于接触导热部226的底部下方,所述发热件23与接触导热部226间距设置。发热件23向上朝向空气对流间隙24和凹腔225发热。通过凹腔225的设置,使得发热件23产生的热能够汇集于一处,加快提升隔热杯21内温度的效率,进而提高烟体30受热效率;另外,凸起部228与烟体30的前端接触,提高接触导热部226的导热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228的顶部开设有贯通于容烟主腔体221的导气针管安装孔,所述导气针管安装孔处装设有内部强制导气针管27,此处,所述凸起部228顶部于导气针管安装孔外围凸设有筒体部222,内部强制导气针管27伸入筒体部222内。所述内部强制导气针管27具有连通空气对流间隙24的导气腔272,所述导气腔272自下而上延伸设置,内部强制导气针管27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贯通导气腔272和容烟主腔体221的导气加热孔273,所述发热件23产生的热气流依次通过凹腔225、导气腔272、导气加热孔273进入到容烟主腔体221内。所述导气加热孔273位于凸起部228的上方。

所述内部强制导气针管27的顶端具有一便于刺入烟体30内的刺入部271;所述内部强制导气针管27的顶端为封装端,刺入部271自内部强制导气针管27的顶端向上凸设,刺入部271自下而上呈渐小锥状。

所述容烟杯可上下取放式设置于隔热杯21内,所述容烟杯的顶端与隔热杯21形成密封连接,以及,空气对流间隙24的上端密封。所述容烟杯连接有便于将容烟杯从隔热杯21取出的提取部26,所述提取部26的上端周缘水平往外延伸形成有环形定位部263,所述提取部26的下段部位伸入隔热杯21内,所述环形定位部263伸露于隔热杯21的上端外;所述提取部26具有贯通上、下端面的第一容烟副腔体261,所述第一容烟副腔体261的内壁形成有限位台阶部262,前述容烟主腔体221的上端面限位于限位台阶部262的下端面。

所述环形定位部263套设有密封垫圈28,所述密封垫圈28具有第二容烟副腔体281,所述第二容烟副腔体281的内壁形成有环形密封凸边282和环形定位凹槽283,环形密封凸边282位于环形定位凹槽283的上方,所述环形密封凸边282的内径小于第二容烟副腔体281的内径,烟体30插入后,环形密封凸边282用于封闭空气,环形密封凸边282的内径面过盈配合于烟体30的外侧面。前述环形定位部263适配于环形定位凹槽283内;环形密封凸边282的内径小于烟体30的外径;通过环形密封凸边282,装设烟体于第二容烟副腔体281后,有效避免隔热杯21内的热气流往外逸出,不带走热量,提高密封性,保证热量不会流失,起到节省能量的作用。所述密封垫圈28的下端抵靠在隔热杯21的上端。

在300摄氏度至350摄氏度之间,烟体30不会燃烧,没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产生, 危害限定降低。在抽完烟体30(或者闻烟味)之后,烟体30还会是比较完整,只是变成黑的烟渣。因此,需要烟渣时,只需要将密封垫圈28取出即可。

所述隔热杯21具有上端开口,通常,容烟杯是从上端开口装入隔热杯21内部。所述隔热杯21具有内侧壁和连接于内侧壁的外侧壁,所述外侧壁和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隔热腔215,所述隔热腔215围绕第一内腔211的外围设置,所述隔热腔215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或者,隔热腔215的内、外壁涂覆有隔热涂层216,当然,为了更好的隔热效果,隔热杯21的内侧壁和/或者外侧壁也可以涂覆前述隔热涂层216;所述隔热腔215的下端具有环形开口,所述环形开口处设置有环形垫片54。

所述发热件23的下方设置有单向进气阀25,外界空气依次通过第一进气口102、单向进气阀25贯通空气对流间隙24;所述前述锡箔纸55位于发热件23和单向进气阀25之间。

所述单向进气阀包括下大上小的锥状本体254和一体连接于锥状本体254的底端周缘的安装翻边251,所述隔热杯21的下端密封式压设于安装翻边251上,所述锥状本体254的顶端开设有单向透气孔2541。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翻边设置于环形垫片54的下方,前述隔热杯21的下端连接环形垫片54且环形垫片54的上端面遮挡环形开口,所述环形垫片54的下端面贴合于安装翻边251上,所述单向进气阀25的上端往下凹设形成有下端延伸部安装腔252,所述下端延伸部214的下段部位伸入下端延伸部安装腔252内且下端延伸部214的下端抵于下端延伸部安装腔252的底壁;

所述单向进气阀25的下端往上凹设形成有第二进气口253,所述第二进气口分别连通第一进气口102和下端进气通孔212。所述第二进气口253的内壁一体延伸形成前述锥状本体254以保证发热件23产生的热气流不会从第二进气口253往下逸出。

优选地,锥状本体为四片倾斜向上的硅胶(或软胶)块可拼合而成,每一硅胶块的下端一体弧形连接于第二进气口253的内壁,四片硅胶块的顶端分别展开形成前述单向透气孔2541。当外部的空气从单向进气阀25下端进气,四片硅胶块的顶端分别向外展开形成前述单向透气孔2541,使得来自第一进气口102的气体可从单向透气孔2541进入到空气对流间隙24;当隔热杯21内的热气往下流动,四片硅胶块的顶端均往内靠拢挤压形成密封结构,避免热气从单向进气阀25往下逸出,也防止空气对流。需要说明的是,并不限于四片硅胶块,也可以其他数量,在此不作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杯21的底端凸设有卡扣211,所述环形垫片54上开设有卡槽541和气流通孔542,所述卡扣211适配于卡槽541内,所述气流通孔542贯通安装腔101与下端进气通孔212。此处,气流通孔542的内壁也可以形成前述单向进气阀25,在此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发热件23的下端具有两弹性连接端231,在另一实施例中,下端进气通孔212设置有两个,所述环形垫片54上设置有两个弹性连接端安装孔543,每一弹性连接端安装孔543正对一下端进气通孔212下方,发热件23的弹性连接端231依次穿过相应的下端进气通孔212、弹性连接端安装孔543后与下述主控电路板104连接,此处,发热件23的弹性连接端231穿过下端进气通孔212后弹性连接端231与下端进气通孔212的内壁保持一定的间隙。

所述隔热杯的上端设置有拨动开关,所述拨动开关41具有拨动凸部411、遮挡部412和烟体让位腔413,所述拨动凸部411设置于拨动开关41的上端,遮挡部412位于拨动开关41的前后侧,所述遮挡部412的上开设有吸烟通孔414,所述烟体让位腔413贯通拨动开关41的上、下端面,

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烟体让位腔413和容烟主腔体均位于同一轴线上,以便于烟体30放置;第二使用状态下,拨动拨动凸部411至相对侧(此处为前侧),前述遮挡部412位于容烟主腔体的正上方且遮挡部412遮覆于容烟主腔体的上端,以及,吸烟通孔414连通容烟主腔体;使用者可以通过吸烟通孔414吸取烟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使用状态为放置烟体;第二使用状态为放置粉(碎)状等等发烟物质。

所述外壳10的上端安装有上盖40,所述上盖40的上端开设有烟体放置口401,前述拨动凸部411设置于拨动开关41的上端后侧且伸露于烟体放置口401外;所述上盖40内具有上盖安装腔402,前述烟体放置口401连通上盖安装腔402,前述拨动开关41装设于上盖安装腔402内;上盖安装腔402内装设有磁性件53,所述外壳10内装设有可磁吸金属件51和主控电路板104,所述可磁吸金属件51具有隔热杯安装孔511,所述隔热杯21装设于隔热杯安装孔511且隔热杯21伸露于可磁吸金属件51外,所述上盖40可开合式连接于外壳10,所述可磁吸金属件51与磁性件53相磁吸定位;在本实施例二中,可磁吸金属件5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感应磁性件霍尔传感器52,所述霍尔传感器52电连接于主控电路板104。

所述主控电路板104电连接有用于检测发热件23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显示)。在吸烟时,从第一进气口102进入的冷空气经过发热件23时,将热气流通过气流辐射加热通孔224带到到烟体30的烟草段外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检测到温度下降后发送信号至主控电路板104,所述主控电路板104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发热件23工作,进而迅速补充热量。不吸烟时,发热件23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到接触导热部226的下端,接触导热部采用热传导很好的材料,再从内部强制导气针管27传到烟体30的烟草段的内部。

所述主控电路板104还电连接有若干功能按键105,所述功能按键105电连接主控电路板104。所述外壳10上开设有功能按键安装孔,所述功能按键105装设于功能按键安装孔内。所述功能按键105包括按键开关,在本实施例中,按键开关设置成爱心形状,并不限于以上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当上盖40的可磁吸金属件5151与磁性件5353适配时,霍尔传感器52发送信号至主控电路板104,将烟体30放入烟体容纳腔后,按下按键开关,发热件开始运行。3至4秒后,第一内腔211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其温度,例如350摄氏度时,则可以通过振动方式、报警声音或者闪光效果等方式提醒使用者可以抽烟。当然,也可以在抽完烟后,也有提醒功能,提醒方式可以为振动、声音等等多种,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在于:

1、通过接触导热部、空气对流间隙和气流辐射加热通孔,使得发热件产生热能够通过底部热接触传导和热侧向空气对流辐射相结合的方式传递至烟体上,提高烟体的受热面积和烟体的受热效率,其受热均匀,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口感,实现对烟体全方位加热,烟丝烘烤完全,避免浪费烟丝;

2、结合底部导热设计以及顶端密封(工作状态下),热量不会往上流失,将热量很好地存储在内部,避免了热量损失,大大提高了电能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可以通过单向进气阀的设置,热气不会往下流动,一方面避免热往下流失,另一方面,避免热量传递至主控电路板,延长烤烟机的使用寿命;

3、容烟杯与隔热杯连接,使用更方便,便于清理烟渣,以及,零碎的烟渣、烟油一般会停留在接触导热杯上(例如:凸起部外周的对流腔),不会向下掉落至发热件上;

4、通过拨动开关可以切换不同的使用状态,适用于不同的发烟物质,实用性较好;

5、通过可磁吸金属件和磁性件的配合,使得上盖与外壳之间的连接定位更准确和可靠性较好,尤其是通过霍尔传感器的检测反馈,能够确保只有在上盖与外壳连接后,才能启动加热,安全性较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6、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零件之间安装定位稳定,保证烤烟机在运行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