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注油锁油式气雾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0251发布日期:2019-06-28 22:3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联动注油锁油式气雾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动注油锁油式气雾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子烟一般都是由电池及控制电路板构成一个控制盒,再连接一个雾化器及烟嘴等部件组成。雾化器一般结构是在一个圆形封闭空间内的中央位置设置一圆形的雾化芯及连接管,剩余的环形空间容置烟液。雾化芯及连接管也都是封闭的,仅仅在雾化芯侧壁上开设两个对称的进液孔,用于向雾化芯供应烟液。通过连接控制盒的电能,使雾化芯发热,将进入雾化芯的烟液雾化并从连接管吸出。

由于雾化芯和连接管都设置在储液室内部,因此需要密闭连接且一体化安装。形成的烟液储液室就是在连接管与外壳之间的环形空间内。也就形成了雾化芯进液孔直接暴露在储液室中的状态,当从上部添加烟液时,由于雾化芯进液孔处于开放状态,很容易造成大量漏液现象。

另外,由于雾化芯本身的进液孔尺寸是固定的,直接暴露在储液室时,进液量是无法控制的。由于目前的电子烟液的组成不同,所使用的溶剂液不相同,进而具有不同的粘度,对于固定尺寸的进液孔液很难适应不同粘度液体的进液需求。比如粘度较大的液体时需要较大的进液孔,粘度较小的液体则需要较小的进液孔,但目前这种固定尺寸的进液孔的雾化芯是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联动注油锁油式气雾生成装置,其具有用时关闭注油孔、打开油路,不用时关闭油路、防尘的特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联动注油锁油式气雾生成装置,其包括:

一底座;

一第一通道,其底部装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通道的的侧壁开设进油孔;

一雾化芯,装设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雾化芯对应所述进油孔处开设有导油孔;

一外壳,其底部装设于所述底座,且所述外壳包覆所述第一通道的外围;

一盖体,固定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油孔、卡孔,所述底座、第一通道、外壳、盖体围成一储油仓,所述注油孔和储油仓连通,所述卡孔内装设一挡止件,所述挡止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高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第二端低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

一上盖,盖设于所述盖体,所述上盖开设一活动孔,所述上盖具有一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下端连通并固定于第一通道的上端,所述第二通道的上端设置一烟嘴;

一旋转盖,用以盖设所述上盖,所述旋转盖的下表面具有一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伸入所述活动孔;

其中,当上盖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孔位于挡止件上方,所述挡止件的第一端伸入活动孔,所述上盖将注油孔密封,所述进油孔连通导油孔;

将所述上盖从第二端开始转动时,所述上盖将所述挡止件向下推动,当活动孔转动至所述注油孔上方,所述注油孔通过活动孔露出,且所述进油孔和导油孔错开,此时上盖处于第二位置;

将所述旋转盖装设于所述上盖,所述突出部进入活动孔并挤压所述挡止件,使所述第一端低于所述上盖上表面,将所述上盖从第一端开始转动,直至上盖将挡止件完全盖住,且所述进油孔和导油孔错开,此时上盖处于第三位置。

所述盖体包括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外壁向下延伸一卡缘部,所述卡缘部固定于所述外壳的上部,所述注油孔、卡孔自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所述注油孔贯穿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所述卡孔的两侧具有一枢接孔,所述挡止件的两侧具有一枢接部,所述枢接部装设于所述枢接孔,所述挡止件的下表面和所述卡孔的底壁之间通过弹簧连接,第一端距离所述挡止件的下表面的距离为l1,第二端距离所述挡止件的下表面的距离为l2,l1>l2,且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通过倾斜面连接。

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向内开设一环槽,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向下开设一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向外延伸贯穿所述主体部的外壁,所述连接槽连通所述环槽,且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环槽的一端。

所述上盖包括一压接部,所述压接部的外缘向下弯折延伸一卡接部,所述活动孔贯设所述压接部的上、下表面,所述卡接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向内延伸并贯穿所述压接部,所述连接孔对应所述连接槽,所述第二通道位于压接部的中心处,所述主体部的中心处开设通孔,所述第二通道插置于所述通孔。

所述旋转盖包括一帽盖,所述帽盖的外边缘向下延伸一边缘层,所述帽盖的下表面凸设所述突出部,所述帽盖的下表面还开设一对位槽,所述对位槽装设磁铁,所述边缘层的内壁凸设有转动齿,所述转动齿通过所述连接孔装设于所述连接槽,并沿着所述环槽滑动。

所述环槽具有终端和始端,所述连接槽位于始端,所述环槽的另一端为终端。

所述第一通道的上表面呈水平设置,位于内侧的所述主体部抵接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凸设一承载部,用以承载所述第二通道的下端。

所述雾化芯包括一雾化壳,所述雾化壳的下部装设于所述底座,所述雾化壳的侧壁开设导油孔,所述雾化壳内装设发热芯,所述发热芯对应所述导油孔。

所述第一通道的下部还固设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内还固设有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开设有第三孔洞,所述第四通道开设有第四孔洞,所述进油孔连通第三孔洞、第四通道,所述第四孔洞用以连通导油孔。

本发明当上盖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孔位于挡止件上方,所述挡止件的第一端伸入活动孔,所述上盖将注油孔密封,所述进油孔连通导油孔,此时可正常抽烟,油路连通,注油孔封闭,防止烟油外泄,也可以防止外界杂质进入;将所述上盖从第二端开始转动时,所述上盖将所述挡止件向下推动,当活动孔转动至所述注油孔上方,所述注油孔通过活动孔露出,且所述进油孔和导油孔错开,此时上盖处于第二位置;此时通过注油孔将外界烟油注入。将所述旋转盖装设于所述上盖,所述突出部进入活动孔并挤压所述挡止件,使所述第一端低于所述上盖上表面,将所述上盖从第一端开始转动,直至上盖将挡止件完全盖住,且所述进油孔和导油孔错开,此时上盖处于第三位置,油路被断开,储油仓的烟油既不能进入雾化芯,也不能通过注油孔流出,将烟油处于完全密封的状态,防止烟油与空气接触,保证烟油的品质,同时,也可防止外界杂质通过烟嘴进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联动部分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盖体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联动部分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位置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位置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位置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挡止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联动注油锁油式气雾生成装置,其包括:一底座1,一第一通道5,其底部装设于所述底座1,所述第一通道5的的侧壁开设进油孔51;一雾化芯6,装设于所述第一通道5,所述雾化芯6对应所述进油孔51处开设有导油孔63;一外壳7,其底部装设于所述底座1,且所述外壳7包覆所述第一通道5的外围;一盖体2,固定于所述外壳7的顶部,所述盖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油孔21、卡孔22,所述底座1、第一通道5、外壳7、盖体2围成一储油仓29,所述注油孔21和储油仓29连通,所述卡孔22内装设一挡止件27,所述挡止件27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71和第二端272,第一端271高于所述盖体2的上表面,第二端272低于所述盖体2的上表面;一上盖3,盖设于所述盖体2,所述上盖3开设一活动孔31,所述上盖3具有一第二通道33,所述第二通道33的下端连通并固定于第一通道5的上端,所述第二通道33的上端设置一烟嘴;一旋转盖4,用以盖设所述上盖3,所述旋转盖4的下表面具有一突出部42,所述突出部42伸入所述活动孔31;其中,当上盖3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孔31位于挡止件27上方,所述挡止件27的第一端271伸入活动孔31,所述上盖3将注油孔21密封,所述进油孔51连通导油孔63;将所述上盖3从第二端272开始转动时,所述上盖3将所述挡止件27向下推动,当活动孔31转动至所述注油孔21上方,所述注油孔21通过活动孔31露出,且所述进油孔51和导油孔63错开,此时上盖3处于第二位置;将所述旋转盖4装设于所述上盖3,所述突出部42进入活动孔31并挤压所述挡止件27,使所述第一端271低于所述上盖3上表面,将所述上盖3从第一端271开始转动,直至上盖3将挡止件27完全盖住,且所述进油孔51和导油孔63错开,此时上盖3处于第三位置。

所述盖体2包括一主体部28,所述主体部28的外壁向下延伸一卡缘部281,所述卡缘部281固定于所述外壳7的上部,所述注油孔21、卡孔22自所述主体部28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所述注油孔21贯穿所述主体部28的下表面,所述卡孔22的两侧具有一枢接孔23,所述挡止件27的两侧具有一枢接部273,所述枢接部273装设于所述枢接孔23,枢接部273在枢接孔23中可以转动,所述挡止件27的下表面和所述卡孔22的底壁之间通过弹簧274连接,第一端271距离所述挡止件27的下表面的距离为l1,第二端272距离所述挡止件27的下表面的距离为l2,l1>l2,且第一端271和第二端272之间通过倾斜面连接。

所述主体部28的外表面向内开设一环槽24,所述主体部28的上表面向下开设一连接槽25,所述连接槽25向外延伸贯穿所述主体部28的外壁,所述连接槽25连通所述环槽24,且所述连接槽25位于所述环槽24的一端。

所述上盖3包括一压接部34,所述压接部34的外缘向下弯折延伸一卡接部341,所述活动孔31贯设所述压接部34的上、下表面,所述卡接部341开设有连接孔32,所述连接孔32向内延伸并贯穿所述压接部34,所述连接孔32对应所述连接槽25,所述第二通道33位于压接部34的中心处,所述主体部28的中心处开设通孔282,所述第二通道33插置于所述通孔282,第二通道33可在通孔282内转动。

所述旋转盖4包括一帽盖41,所述帽盖41的外边缘向下延伸一边缘层45,所述帽盖41的下表面凸设所述突出部42,所述帽盖41的下表面还开设一对位槽44,所述对位槽44装设磁铁,所述边缘层45的内壁凸设有转动齿43,所述转动齿43通过所述连接孔32装设于所述连接槽25,并沿着所述环槽24滑动。

所述环槽24具有终端和始端,所述连接槽25位于始端,所述环槽24的另一端为终端。所述第一通道5的上表面呈水平设置,位于内侧的所述主体部28抵接于所述第一通道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通道5的内壁凸设一承载部52,用以承载所述第二通道33的下端。

所述雾化芯6包括一雾化壳61,所述雾化壳61的下部装设于所述底座1,所述雾化壳61的侧壁开设导油孔63,所述雾化壳61内装设发热芯62,所述发热芯62对应所述导油孔63。所述第一通道5的下部还固设有第三通道52,第三通道52内还固设有第四通道53,所述第三通道52开设有第三孔洞521,所述第四通道53开设有第四孔洞531,所述进油孔51连通第三孔洞521、第四通道53,所述第四孔洞531用以连通导油孔63。

使用时,当上盖3处于第一位置时(也称为正常抽烟时的位置),所述活动孔31位于挡止件27上方,所述挡止件27的第一端271伸入活动孔31,所述连接孔32正好对应所述连接槽25,所述上盖3将注油孔21密封,所述进油孔51连通导油孔63,储油仓29内烟油通过所述进油孔51、导油孔63,所述雾化壳61内的发热芯62将烟油雾化,即烟油通过进油孔51、第三孔洞521、第四孔洞531、导油孔63进入到发热芯62,发热芯62配置有发热丝,导油棉。

当需要注油烟油时,从第一位置转动上盖3,将所述上盖3从第二端272开始转动,所述上盖3将所述挡止件27第二端272向下推动,挡止件27开始向下运动,上盖3可以沿着盖体2转动,上盖3、第一通道5、第二通道33连为一体,一起转动,当活动孔31转动至所述注油孔21上方,所述注油孔21通过活动孔31露出,且所述进油孔51和导油孔63错开,此时,可通过注油孔21将烟油注入储油仓29,此时上盖3处于第二位置,当注油完毕,将上盖3反向转动第一位置,即可实现正常抽烟,电池的选择,可以在底座的下方外接电源,电池的两极分别连接发热丝的正负极,为发热提供电源。

当不使用电子烟时,将所述旋转盖4装设于所述上盖3,所述突出部42进入活动孔31并挤压所述挡止件27,使所述第一端271低于所述上盖3上表面,转动齿43通过所述连接孔32装设于所述连接槽25,将所述上盖3从第一端271开始转动,转动旋转盖4,转动齿43沿着所述环槽24滑动,转动齿43推动连接孔32的边缘,使上盖3转动,上盖3、第一通道5、第二通道33连为一体,一起转动,直至上盖3将挡止件27完全盖住,且所述进油孔51和导油孔63错开,此时上盖3处于第三位置,实现不使用时,储油仓29内的烟油与外界隔绝,即储油仓29的注油孔21被上盖3压住,储油仓29内侧的进油孔51、第三孔洞521、第四孔洞531也一起转动,进油孔51、第三孔洞521、第四孔洞531与导油孔63错开。需要使用时反向转动旋转盖4,转动齿43推动连接孔32的边缘,使上盖3转动,上盖3、第一通道5、第二通道33连为一体,一起转动,待转动齿43进入到连接槽25,所述连接孔32也正好和连接槽25重合,此时,回到第一位置,向上拔出旋转盖4即可正常使用电子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