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用于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9821发布日期:2023-03-25 10:5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用于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用于雾化器的雾化组件。


背景技术:

2.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3.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作为另一示例,存在有气溶胶提供制品,例如,所谓的电子雾化装置。这些装置通常包含可汽化的液体,该液体被加热以使其发生汽化,从而产生可吸入的气溶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
5.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6.第一导液元件,具有靠近所述储液腔的第一表面、以及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方向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以吸取所述储液腔的液体基质;
7.第二导液元件,与所述第一导液元件的第二表面抵靠,以吸取所述第一导液元件的液体基质;所述第二导液元件具有雾化面;
8.加热元件,结合于所述雾化面上,用于加热所述第二导液元件内的至少部分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9.所述第二导液元件还界定有气溶胶输出通道,用于输出气溶胶。
10.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雾化面是平坦延伸的。
11.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导液元件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导液元件的刚度;
12.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储液腔具有开口;所述第一导液元件被配置为覆盖所述开口以密封所述储液腔,使得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基质基本上通过所述第一导液元件离开。
13.在优选的实施中,述第二导液元件具有毗邻所述第二表面的吸液面,并通过该吸液面与所述第二表面抵靠。
14.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吸液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的二分之一。
15.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导液元件被构造成片状或板状。
16.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导液元件被布置成垂直于所述壳体的纵向方向。
17.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导液元件具有长度、宽度和厚度;所述二导液元件的厚度小于长度和宽度。
18.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导液元件具有8~12mm的长度尺寸、5~8mm的宽度尺寸、以及1~4mm的厚度尺寸。
19.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吸液面和雾化面沿所述第二导液元件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
20.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导液元件与所述第一导液元件基本同轴地布置。
21.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导液元件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导液元件的横截面积。
22.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导液元件包括多孔陶瓷体。
23.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被构造成在所述雾化面上形成至少一个闭合的环。
24.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结合于所述雾化面上的至少一个电阻加热轨迹。
25.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气溶胶输出通道具有位于所述雾化面上的第一端口;所述加热元件围绕所述第一端口。
26.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气溶胶输出通道在所述雾化面上的端口的开口面积小于另一侧端口的开口面积。
27.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气溶胶输出通道在所述雾化面上形成椭圆形或者狭缝形端口,或者形成多个离散的端口。
28.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壳体还设有:
29.至少一个进气口和至少一个出气口,以及在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口和至少一个出气口之间延伸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导液元件。
30.在优选的实施中,还包括:
31.支架,被构造成通过抵靠所述第二表面进而至少部分对所述第一导液元件提供支撑。
32.在优选的实施中,还包括:
33.支架,具有空腔;所述空腔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容纳和保持第二导液元件。
34.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支架包括:
35.台阶,被构造成对容纳于所述支架内的第二导液元件提供支撑。
36.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雾化面上具有保持区域,所述台阶被构造成与所述保持区域抵靠进而对所述第二导液元件提供支撑。
37.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避开所述保持区域。
38.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雾化面与所述支架的空腔界定容纳气溶胶的雾化腔室。
39.在优选的实施中,还包括:
40.空气通道,提供空气进入所述储液腔的流动路径。
41.在优选的实施中,还包括:
42.支架,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容纳和保持第二导液元件;
43.所述空气通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导液元件与支架之间。
44.在优选的实施中,还包括:
45.支架,被构造成通过抵靠所述第二表面进而至少部分对所述第一导液元件提供支撑;
46.所述空气通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支架和第二表面之间。
47.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内壁,界定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所述第一导液元件具有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周侧壁;
48.所述空气通道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周侧壁和内壁之间。
49.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气溶胶输出通道包括贯穿所述第二导液元件的第一孔;
50.所述第一导液元件上设置有贯穿该第一导液元件的第二孔;
51.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是同轴布置或轴向对齐的。
52.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的雾化器、以及为所述雾化器供电的电源组件;所述雾化器包括以上所述的雾化器。
53.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雾化器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54.多孔体,具有平坦延伸的雾化面;所述多孔体上贯穿该多孔体的孔,该孔具有位于所述雾化面上的第一端口;
55.加热元件,包括形成于所述雾化面上的电阻加热轨迹;所述加热元件在所述雾化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围绕所述第一端口的闭合的环。
56.以上雾化器的第二导液元件通过与第一导液元件的第二表面接触以吸取液体基质,并由形成于其上的加热元加热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附图说明
57.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5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9.图2是图1中雾化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60.图3是雾化器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61.图4是雾化器又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62.图5是雾化器沿宽度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63.图6是制备第一导液元件的取向纤维的微观电镜图;
64.图7是主壳体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65.图8是主壳体与第一导液元件之间形成第二通道部分的示意图;
66.图9是雾化器沿厚度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67.图10是支架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68.图11是第一导液元件、第二导液元件与支架装配后的示意图;
69.图12是第二导液元件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70.图13是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导液元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71.图14是图13中第二导液元件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72.图15是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导液元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74.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可以参见图1所示,包括存储有液体基质并对其进行雾化生成气溶胶的雾化器100、以及为雾化器100供电的电源组件200。
7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比如图1所示,电源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以用于接收和容纳雾化器100的至少一部分的接收腔270,以及至少部分裸露在接收腔270表面的第一电触头230,用于当雾化器100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和容纳在电源组件200内时为雾化器100供电。
76.根据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雾化器100沿长度方向与电源组件200相对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二电触头21,进而当雾化器100的接收于接收腔270内时,第二电触头21通过与第一电触头230接触进而形成导电。
77.电源组件200内设置有密封件260,并通过该密封件260将电源组件200的内部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分隔形成以上接收腔270。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该密封件260被构造成沿电源组件200的横截面方向延伸,并且优选是采用具有柔性材质制备,进而阻止由雾化器100渗流至接收腔270的液体基质流向电源组件200内部的控制器220、传感器250等部件。
78.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电源组件200还包括沿长度方向背离接收腔270的另一端的电芯210,用于供电;以及设置于电芯210与接收腔270之间的控制器220,该控制器220可操作地在电芯210与第一电触头230之间引导电流。
79.在使用中电源组件200包括有传感器250,用于感测抽吸雾化器100时产生的抽吸气流,进而控制器220根据该传感器250的感测信号控制电芯210向雾化器100输出功率。
80.进一步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电源组件200在背离接收腔270的另一端设置有充电接口240,用于对电芯210充电。
81.图2至图5的实施例示出了图1中雾化器100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82.主壳体10;根据图2至图3所示,该主壳体10大致呈扁形的筒状,当然其内部的中空用于存储和雾化液体基质的必要功能部件;主壳体10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110和远端120;其中,根据通常使用的需求,近端110被配置为作为用户吸食气溶胶的一端,并在近端110设有用于供用户抽吸的吸嘴口a;而远端120被作为与电源组件200进行结合的一端,且主壳体10的远端120为敞口,其上安装有可以拆卸的端盖20,敞口结构用于向主壳体10内部安装各必要功能部件。
83.进一步在图2至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中,第二电触头21是由端盖20的表面贯穿至雾化器100内部的,进而其至少部分是裸露在雾化器100外的,则进而便于与第一电触头230通过接触进而形成导电。同时,端盖20上还设置有第一进气口22,用于在抽吸中供外部空气进入至雾化器100内。当然进一步参见图2所示,在装配之后第二电触头21与端盖20的表面是平齐的。
84.进一步参见图3至图5所示,主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12,以及用于从储液腔12中吸取液体基质并加热雾化液体基质的雾化组件。其中,在图5所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中,主壳体10内设有沿轴向设置的烟气传输管11,该烟气传输管11的外壁与主壳体10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12;该烟气传输管11相对近端110的第一端与吸嘴口a连通,从而将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吸嘴口a处吸食。
85.进一步根据图5中所示,烟气传输管11与主壳体10是由可模制材质一体模制的,并通过模制形成储液腔12朝远端120呈敞口或开口。
86.进一步参见图3至图5所示,主壳体10还包括有:
87.第一导液元件50,基本被构造成是片状或块状的形状,定位于储液腔12的敞口或开口上;第一导液元件50是由取向纤维制备并呈硬质形态的;
88.第二导液元件30,基本被构造成是片状或块状的形状;第二导液元件30具有沿厚度方向相对的吸液面310和雾化面320在装配后,吸液面310通过抵靠和贴附于第一导液元件50的下表面进而从第一导液元件50吸取或接收液体基质;
89.加热元件40,形成或结合于第二导液元件30的雾化面320上,进而至少部分加热第二导液元件30内的至少部分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
90.在以上实施中,第一导液元件50是一层沿主壳体10的横截面方向延伸的片状或块状的有机多孔纤维。在装配后,第一导液元件50靠近储液腔12的上表面与储液腔12相对并用于吸取液体基质、背离储液腔12的下表面向接触的第二导液元件30传递液体基质,如图5中箭头r1所示。并且第一导液元件50上设置有供烟气传输管11贯穿的第一孔51。
91.在具体的实施中,第一导液元件50采用138#硬质合成有机高分子纤维棉,具有0.1~0.9mg/mm3的密度;整体第一导液元件50重量约为0.04~0.06g。第一导液元件50是由基本成沿长度方向取向排列的取向纤维制备的。例如图6中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具有取向排列的聚丙烯纤维的微观形貌图,通过取向纤维在第一导液元件50的长度方向上排布使在第一导液元件50呈现较强的抗弯折力进而呈硬质的特点。
92.在实施中,第一导液元件50装配后跨过或覆盖储液腔12的开口,进而对储液腔12密封,以使储液腔12内的液体基质基本上仅能通过第一导液元件50离开。在优选的实施中,第一导液元件50大体上是椭圆形的轮廓形状;在优选的实施中,第一导液元件50采用以上硬质有机棉纤维制备。
93.在以上实施中,第二导液元件30是刚性的多孔材质制备;在通常的实施中,第二导液元件30是由泡沫金属、多孔陶瓷体等制备。
94.装配后,第一导液元件50和第二导液元件30是层叠的;以及第一导液元件50和第二导液元件30基本上是同轴地布置的。
95.根据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中,第一导液元件50的外轮廓形状或横截面积是大于第二导液元件30的。在图3和图4具体的实施中,第一导液元件50和第二导液元件30基本都是椭圆的外轮廓形状;第一导液元件50具有长度尺寸为16.4mm、宽度尺寸为7.80mm、以及厚度尺寸为2.0mm。
96.则由以上刚性材料制备的第二导液元件30的硬度,大于由有机棉纤维制备的硬质的第一导液元件50的刚度或硬度。在一些实施中,第一导液元件50是具有邵氏硬度20~70a的硬质人造棉,具有小于多孔陶瓷体(邵氏硬度大于80a)的第二导液元件30的刚度。
97.以及第一导液元件50具有适度的韧性,当然第一导液元件50的韧性是大于第二导液元件30的,在被液体基质浸润后具有大于第二导液元件30的膨胀度;进而在装配后可以直接与主壳体10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
98.根据图3至图5中所示,第二导液元件30上设置有第二孔31。在装配中,烟气传输管11贯穿第一导液元件50上的第一孔51后,插接至第二孔31内。
99.同样地,该第一孔51与第二导液元件30上设置有第二孔31是同轴布置或者沿轴向对齐的。
100.在又一个变化的实施中,第一导液元件50被构造成是薄片状的筛板或较薄的网板或网片;通过其上所设置的筛孔或网孔向第二导液元件30传递液体基质。当然,薄片状的筛板或较薄的网板或网片状的第一导液元件50也可以具有以上第一孔51。
101.进一步根据图3至图5所示,雾化器100还包括:
102.支架70,呈杯状或筒状的形状,其内部用于保持第二导液元件30,并与第二导液元件30的雾化面320共同界定雾化腔室340;在使用中,被加热元件40加热雾化的气溶胶由雾化面320释放至雾化腔室340。支架70优选是由柔性材质例如硅胶、热塑性弹性体制备的。
103.在图3至图5的实施中,支架70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凸筋76;和/或,支架70的外壁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凸筋75。在实施中,第一凸筋76和第二凸筋75用于对支架70与主壳体1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同时,在装配后支架70是由端盖20提供支撑和保持的。
104.在抽吸过程中的气流路径设计上,参见图3和图5和图9中箭头r2所示,支架70还设置有朝向端盖20的第二进气口77,用于供从第一进气口22进入的外部空气进入至支架70内界定的雾化腔室340中;而后再携带雾化腔室340中的气溶胶由贯穿第一孔51和第二孔31的烟气传输管11输出。
105.在图3所示的实施中,支架70上还设置有触头孔78,以上第二电触头21通过贯穿该触头孔78后与加热元件40抵靠进行形成电连接。
106.进一步参见图7和图8所示,主壳体10内还设置有若干凸棱13,用于在装配后从第一导液元件50的上表面抵靠和压紧第一导液元件50。而同时由支架70靠近储液腔12的上端面对第一导液元件50的下表面提供支撑。则由支架70和凸棱13配合共同使第一导液元件50被稳定装配和保持在主壳体10内。
107.根据图10中所示,支架70具有空腔710;根据图中所示,空腔710在支架70的上端面71是呈敞口或开口的;第二导液元件30可以通过敞口可移除地容纳或装配于空腔710,并在装配后由该空腔710的部分空间与雾化面320之间界定以上雾化腔室340。并且,支架70还具有位于空腔710内的台阶73,以用于对容纳于空腔710内的第二导液元件30提供支撑和止动。
108.进一步参见图7所示实施中,烟气输出管11的横截面是椭圆形的形状;并且椭圆形的形状是以主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为长轴b1、以主壳体10的厚度方向为短轴b2。烟气输出管11背离吸嘴口a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一缺口111和第二缺口112,第一缺口111和第二缺口112是沿烟气输出管11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通过该第一缺口111和第二缺口112消除冷凝液在曲率较大的位置的聚集。
109.在使用中,随着液体基质的消耗,储液腔12内的负压会逐渐增大,影响液体基质顺畅地离开储液腔12向第二导液元件30传递;进而雾化器100内设置有用于向储液腔12内补充空气的气压平衡通道,减缓储液腔12内的负压保证液体基质的顺畅传递。具体参见图7至图11,气压平衡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两个通道部分,即图10和图11中箭头r31所示的第一通道部分、以及图8和图11中箭头r32所示的第二通道部分。具体:
110.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通道部分是形成于支架70上的凹槽72;凹槽72包括:形成于支架70的上端面71上的第一区段721,以及位于空腔710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区段722;第一区段721和第二区段722是连通的,第二区段722是空腔710/雾化腔室340内的空间连通
的。
111.参见图8和图11所示,第二通道部分是由第一导液元件50与主壳体10的内壁之间界定的。主壳体10靠近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棱14,具体在图7和图8中凸棱14的数量是两个,并在它们之间保留一定的间距141。配合该间距141,在结构设置上硬质的第一导液元件50的周侧壁具有平直部分52,在装配之后平直部分52是抵靠在凸棱14上的,进而界定和保持间距141不被填充或堵塞;则在装配后由平直部分52与间距141的空间共同界定形成第二通道部分。
112.则在使用中,空腔710/雾化腔室340内的空气沿图11中箭头r31所示穿过凹槽72后,再沿箭头r32经第一导液元件50的平直部分52与主壳体10之间的间隙进入至储液腔12内。
113.在优选的实施中,凹槽72的第一区段721和第二区段722基本是彼此垂直的。在实施中,第一区段721具有大约0.5~1.5mm的宽度,以及大约3~5mm的长度;第二区段722具有大约0.5~1.5mm的宽度,以及大约2~4mm的长度。
114.在装配后根据图11所示的优选实施,凹槽72的第一区段721位于支架70的上端面71,装配后是被第一导液元件50的下表面覆盖的。并且在布置上,第一区段721是由空腔710的内表面沿支架70的宽度方向延伸至支架70的外侧表面的。相应地,第一通道部分至少部分是由第一导液元件50与支架70之间界定的。
115.以及,凹槽72的第二区段722是形成于空腔710的内表面上,并且是沿着支架7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第二区段722是由空腔710的内表面延伸至支架70的上端面71的。装配后,凹槽72的第二区段722是与第二导液元件30的外侧表面相对,或者凹槽72的第二区段722是被第二导液元件30的外侧表面所遮挡或覆盖的。相应地,第一通道部分至少部分是由第二导液元件30与支架70之间界定的。
116.进一步参见图10所示的优选实施,为了保证空腔710/雾化腔室340内的空气能顺畅地进入至第二区段722,凹槽72还具有布置于台阶73上的第三区段723;通过该第三区段723使第二区段722和空腔710/雾化腔室340保持气流连通。
117.进一步根据图11所示的实施,在装配后,第二导液元件30的吸液面30相对于支架70的上端面71是平齐的。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中,装配后第二导液元件30的吸液面30可以相对于支架70的上端面71凸出0.5~1mm;则对于在装配后使第二导液元件30的吸液面30能紧密地抵靠和接触第一导液元件50的下表面是有利的。
118.根据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进气口77和触头孔78均是延伸至空腔710的内底壁的。当然,台阶73是高于空腔710的内底壁的。
119.根据图10和图11所示,空腔710的内底壁上形成有凹陷槽74;在使用中凹陷槽74用于承接或保持雾化腔室340内的气溶胶冷凝液等,则对于阻止气溶胶冷凝液流向第二进气口77是有利的。
120.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中,凹陷槽74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纵向延伸的毛细沟槽741,以用于通过毛细作用吸附和保持凹陷槽74所承接的气溶胶冷凝液等。
121.进一步图12示出了第二导液元件30又一个视角的示意图;第二导液元件30大约时构造成具有第二孔31的片状或板状。具体,第二导液元件30的长度尺寸d1大约为8~12mm,宽度尺寸d2大约为5~8mm,厚度尺寸d3大约为1~4mm。在实施中,由第二导液元件30的第二
孔31界定将气溶胶由雾化腔室340输出至烟气输出管11的气溶胶输出通道。
122.根据上述尺寸设计,使第二导液元件30的吸液面31的面积,至少是大于第一导液元件50的下表面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接触面积的设置上对液体基质的有效传递是有利的。更加优选的实施中,第二导液元件30的吸液面31的面积大于第一导液元件50的下表面的三分之二。
123.对应地,第二孔31的形状是与以上烟气输出管11的形状适配的;在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中,第二孔31也是椭圆形的形状,进而与椭圆形截面的烟气输出管11的形状适配。进一步在图12的具体实施中,椭圆形的第二孔31具有的长轴尺寸d10为3~5mm,短轴尺寸d20为2~4mm。或者在其他的变化实施中,第二孔31还可以是圆形、方形等。
124.进一步参见图12所示,加热元件40是通过印刷、沉积等形成于雾化面320上的导电轨迹的形式;或者在其他的变化实施中,加热元件40是由片状基材切削或蚀刻后贴装于雾化面320上的图案。在实施中,加热元件40包括:
125.形成于第二导液元件30的雾化面320上的第一电连接部411和第二电连接部412,以及在第一电连接部411和第二电连接部412之间延伸的第一电阻加热轨迹421和第二电阻加热轨迹422。
126.在图12所示的实施中,第一电连接部411靠近雾化面320的长度方向的第一侧布置,以及第二电连接部412靠近雾化面320的长度方向的第二侧布置。在使用中第一电连接部411和第二电连接部412通过与第二电触头21形成电连接,进而为加热元件40供电。
127.第一电连接部411与雾化面320的第一侧端或者第二电连接部412与雾化面320的第二侧端具有间距d11;该间距d11大约为1~3mm。该间距d11所界定的区域用作为雾化面320与台阶73抵靠的区域。
128.具体在图12中,由间距d11内的面积界定保持区域s1,在装配中台阶73是抵靠在该保持区域s1上进而支撑第二导液元件30的。同时,在装配后第一电连接部411和/或第二电连接部412是避开保持区域s1和/或台阶73的,特别地装配后第一电连接部411和/或第二电连接部412是不与台阶73接触的;对于阻止加热元件40的热量传递至支架70是有利的。
129.在图12所示的实施中,第一电连接部411和第二电连接部412被构造成大体是方形的形状,或者在其他的可选实施中还可以是圆形或者椭圆形等得形状。在材质上第一电连接部411和第二电连接部412优选采用电阻系数低、导电性能高的金、银等材质。
130.在实施中,第一电阻加热轨迹421和第二电阻加热轨迹422采用具有适当阻抗的电阻性金属材料、金属合金材料;比如适当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包括镍、钴、锆、钛、镍合金、钴合金、锆合金、钛合金、镍铬合金、镍铁合金、铁铬合金、钛合金、铁锰铝基合金或不锈钢等中的至少一种。
131.或者在一些其他的变化实施中,加热元件40仅具有第一电阻加热轨迹421和第二电阻加热轨迹422中的一个;或者加热元件40还包括有在数量更多的加热轨迹。
132.进一步根据图12所示的实施中,第一电阻加热轨迹421和第二电阻加热轨迹422均被构造成是弯曲的弧形;特别地,第一电阻加热轨迹421和第二电阻加热轨迹422均是圆弧形。并且,第一电阻加热轨迹421和第二电阻加热轨迹422的弯曲方向相反。第一电阻加热轨迹421和第二电阻加热轨迹422共同形成围绕第二孔31位于雾化面320上的端口的圆形或椭圆形。
133.根据图12中所示,第一电阻加热轨迹421和第二电阻加热轨迹422它们是并联的,同时工作和发热的。第一电阻加热轨迹421和第二电阻加热轨迹422具有大约0.2~0.5mm的轨迹宽度。
134.进一步图13和图14示出了又一个变化实施的第二导液元件30a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第二导液元件30a的雾化面320a上形成有纵长的第二孔31a,用于供雾化腔室340内的气溶胶或空气通过该第二孔31a输出至烟气输出管11。
135.图13和图14所示实施的加热元件40包括沿雾化面320a的长度方向迂回或蜿蜒延伸的第一电阻加热轨迹421a和第二电阻加热轨迹422a。第一电阻加热轨迹421a和第二电阻加热轨迹422a沿雾化面320a的宽度方向分别位于第二孔31a的两侧。
136.进一步参见图14所示的实施,第二导液元件30a被用作吸液面310a的表面上形成有供烟气输出管11插入或伸入的插接槽32a;以上第二孔31a是由雾化面320a延伸至插接槽32a底壁上的。
137.或者在其他的变化实施中,吸液面310a上未形成有以上插接槽32a;则装配中,烟气输出管11是抵靠在吸液面310a上的。相应地,第二孔31a是由雾化面320a延伸至吸液面310a。
138.或者图15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导液元件30b的示意图;在该第二导液元件30b的雾化面320b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输出气溶胶的第二孔31b。根据图15中所示,雾化面320b具有投影区域s2,该投影区域s2是烟气输出管11沿雾化器100的纵向方向在雾化面320b上界定的;第二孔31b是位于投影区域s2内的。在一些实施中,第二孔31b是由雾化面320b延伸至吸液面310b的。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吸液面310b上具有以上插接槽,对应第二孔31b是由雾化面320b延伸至插接槽的底壁的。
139.从以上实施中,加热元件40的第一电连接部411/411a/411b、第二电连接部412/412a/412b、以及第一电阻加热轨迹421/421a/421b和第二电阻加热轨迹422/422a/422b基本相连成一个闭合的环;并且第二孔31/31a/31b是位于加热元件40所界定的闭合的环形区域内的。或者在其他的变化实施中,加热元件40可以具有更多的电阻加热轨迹;同样地,加热元件40可以在雾化面320/320a/320b上形成多个闭合的环。
14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