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加热式的电子雾化组件、光源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53204发布日期:2023-07-13 02:2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光加热式的电子雾化组件、光源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加热式的电子雾化组件、光源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的电子雾化装置主要依靠雾化芯进行加热雾化,雾化芯通常包括用于传导液体的导液件以及与导液件接触的加热件,加热件与电源电性连接,采用电为能源,通过控制加热件产生热量将导液件的液体加热至沸点蒸发成雾化蒸汽,其目前广泛的应用在电子烟领域,目前大多是采用加热件的电阻的热效应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来加热雾化液使其汽化成为蒸汽。

2、电阻式加热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发热体和导液件贴合不好而导致糊芯问题;对于应用于电子烟的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相互组合的雾化组件以及供电组件,雾化芯通常设在雾化组件中,雾化组件与供电组件组合是实现导电连接,向加热件供电,若导电连接不良则会导致故障;还有就是电阻式加热件大多采用金属或者合金等材料制成,而电子烟属于消耗品,使用量大,而使用完成后这些金属和合金往往跟随雾化组件一起被抛弃,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3、此外,有些电子雾化装置采用光照射导液件,从而加热雾化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4、雾化产生的雾化蒸汽也称之为气溶胶,其为具有一定温度的雾化蒸汽和空气混很而成,大部分雾化蒸汽经出气道流出电子雾化装置,少部分雾化蒸汽再遇到电子雾化组件内部的温度较低的壁面是会产生冷凝现象,聚集成为冷凝液滴。由于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在出气道处于纵向状态下使用,而发光单元也设在导液件的纵向一方,容易被冷凝液或者是雾化时飞溅的液体颗粒遮挡到光的路线,影响到雾化效果,冷凝液会使光线产生折射现象,阻挡和分散光光的传播,会导致作用在导液件上的光斑大小和形状产生变化,导致热量不一的问题。

5、故如何设计出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新型加热方式成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光加热式的电子雾化组件、光源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提供一种光加热式的电子雾化组件,所述电子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基体以及设在所述第一基体上的用于存储和传导液体的导液件,所述第一基体上设有雾化腔、出气道、透光孔以及通气孔,所述出气道沿第一方向设置并且一端连通所述雾化腔,所述透光孔沿第二方向开设并且连通所述电子雾化组件外部与所述雾化腔,所述导液件包括雾化面,所述雾化面暴露在所述雾化腔中并且设在沿所述第二方向对应所述透光孔的位置,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雾化腔,以供所述电子雾化组件外的光线沿所述第二方向透过所述透光孔照射并加热所述雾化面产生雾化蒸汽,气流依次经过所述通气孔、所述雾化腔和所述出气道,携带雾化蒸汽沿所述第一方向进入所述出气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3、优选地,所述通气孔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并且与所述通气孔在所述第一基体的同一侧。

4、优选地,所述通气孔就是所述透光孔;或者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透光孔为分开的孔。

5、优选地,所述第一基体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上的向外延伸的用于与外部组件组合的第一组合部,所述第一基体上对应所述透光孔的位置设有第一组合空位,所述第一组合空位位于所述雾化腔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外部,所述雾化腔设在所述第一组合部中,所述透光孔设在所述第一组合部朝向所述第一组合空位的侧壁上。

6、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组合部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尺寸,所述第一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一组合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设有所述通气孔的侧壁界定出所述第一组合空位。

7、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合部从所述第一主体部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外凸出。

8、优选地,所述第一基体外侧设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的用于在所述电子雾化组件与外部组件组合时防呆的第一防呆台阶。

9、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部中设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所述第一组合部包括中设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第一组合部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雾化腔以及设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进液腔,所述分隔部上设有连通所述雾化腔和所述进液腔的安装孔,所述导液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上,所述导液件包括暴露于所述进液腔中的用于供雾化液进入导液体的进液面,以供所述储液腔中的雾化液进入所述进液腔后,经所述进液面进入所述导液件。

10、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提供一种光加热式的光源组件,包括第二基体以及设在所述第二基体上的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基体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设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二组合部,所述第二组合部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设有用于设置外部组件的第二组合空位,所述发光单元设在所述第二组合部上,所述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第二组合空位照射光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1、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用于给所述发光单元散热的散热件,所述光源组件中设有连通外部的进气道,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发光单元可热传导地连接,所述散热件设在所述第二组合部上,所述散热件上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连通所述进气道与所述光源组件外部。

12、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和/或所述散热件设在所述第二组合空位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

13、优选地,所述第二基体的外侧设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的用于在所述光源组件与外部组件组合时防呆的第二防呆台阶。

1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提供一种光加热式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的光源组件以及可拆装地与所述光源组件组合的上述的电子雾化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第二基体以及设在所述第二基体上的发光单元,在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电子雾化组件组合的状态下,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透光孔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所述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透光孔射出光线,以供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经所述透光孔照射并加热所述导液件的所述雾化面产生雾化蒸汽。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基体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上的向外延伸的用于与外部组件组合的第一组合部,所述第一基体上对应所述透光孔的位置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组合空位,所述第一组合空位位于所述雾化腔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外部,所述雾化腔设在所述第一组合部中,所述透光孔设在所述第一组合部朝向所述第一组合空位的侧壁上;在所述电子雾化组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组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组合部设在所述第二组合空位中,所述第二组合部设在所述第一组合空位中。

16、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用于给所述发光单元散热的散热件,所述光源组件中设有连通外部的进气道,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发光单元可热传导地连接,所述散热件设在所述第二组合部上,所述散热件上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连通所述进气道与所述光源组件外部;在所述电子雾化组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组合的状态下,所述进气道、所述散热槽、所述通气孔、所述雾化腔以及所述出气道相通,以供气流带走所述散热件的热量,气流进入所述雾化腔携带雾化蒸汽进入所述出气道。

17、所述的电子雾化组件、所述的光源组件或者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倾斜,或者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18、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一方面,出气道沿第一方向设置,透光孔沿第二方向开设,光路与出气道的方向不同,使得光路不易受到冷凝液的阻碍;另一方面,气流沿第一方向经过透光孔进入雾化腔后,再携带热的雾化蒸汽形成气溶胶沿第二方向进入出气道,雾化的气溶胶颗粒不容易遮挡到光的线路;另一方面,雾化液通常附着在电子雾化之间的内壁,透光孔能够让光线避开冷凝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