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烟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614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烤烟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与土烘房匹配使用的烟叶烘烤机械。
我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土烤烟房(土烘房)有上百万个。土烘房采用自然通风,风速低,风量小,风压低,穿透力及排湿能力都弱,故烤烟质量得不到保证。60年代起,国内外出现了具有机械强制通风的堆积式考机和绑竿式烤机,提高了烤烟质量,缩短了烘烤周期。但是,国外烤烟机价格昂贵,且需烧油燃汽。在我国推广应用尚不具备条件;而国内采用的较普遍的是燃煤热风炉烤烟机,这种烤烟机有一个金属材料制作的热交换器,这种金属热交换器造价高,使用寿命短,风阻大,相应的风机能耗及噪音皆大。使用这种热交换器有积炭现象,因此要求使用品位较高的无烟煤。使用一般烤烟机,一旦停电,整房烤烟叶即处于危险状态。上述问题是几十年来我国烤烟机不能推广应用的原因。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一种新烤机,该机有一个拱形带夹层的金属热交换器。这种烤机的主要优点是热交换器比较小,造价有所降低,停电时可以象土烘房一样继续烘烤,但该机的热交换器在风机不转动的情况下将处于无冷却风保护的“干烧”状态,烧坏、烧变形的很多,故这种烤机仍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便宜、燃煤的,能保证烤烟质量的烟叶烘烤机械。
本实用新型由风机(4),进风管(2),出风管(1)及由瓦火管组成的换热器(9)组成。进风管(2)上设有进风门(3)和蝶阀。组成换热器(9)的瓦火管可以是陶管。也可以采用其它非金属材料制作。采用这种烟叶烘烤装置时,土烘房须略加改进。即在土烘房内修建与天窗(8)相通的回风道(5),在烘房内修一条地下风道(7)。匹配使用时,烘烤机的进风管(2)与回风道(5)相连接,而出风管(1)与地下风道(7)相连接,风机(4)置于烘房之外。该机工作时,烘房(10)顶部的空气经回风道(5)、进风管(2)、风机(4)、出风管(1),从地下风道(7)中均匀喷出,被瓦火管换热器(9)加热后进入烟叶层,继续上升到烘房顶部又被回风道(5)吸送下行,如此反复进行。当烘房需要排湿时,可适当打开进风门(3),相应开启天窗(8)。从进风门(3)吸入的冷空气将与回风道(5)中下行热空气混合,经风机(4)、出风管(1)、地下风道(7)透过烟叶层而上升到烘房顶部,部份空气从天窗(8)排出,部分空气将沿回风道(5)再次下行。如果需要全排湿,则全开进风门(3)和天窗(8),关闭进风管(2)中蝶阀,则由进风门(3)吸入的空气经风机(4)、出风管(1)、地下风道(7)透过烟叶层从天窗(8)全部排出。若突然停电风机不能运转,可依靠土烘房的自然通风及供热系统继续烘烤。
与国内一般烤烟机相比,本实用新型没有传统的金属热交换器,而是采用价格低廉的瓦火管组成换热器。采用本实用新型与土烘房匹配使用,既可降低烤烟成本,同时又缩短烤烟周期,且能保证烤烟质量,并可采用低品位的煤作燃料,不怕停电(停电时,可依靠土烘房的自然通风,供热系统继续烘烤)。个体烟农亦可采用,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烤烟机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土烘房匹配使用的示意图。
图中1——出风管2——进风管3——进风门
4——风机5——回风道6——地洞7——地下风道8——天窗9——换热器10——土烘房11——烟囱
权利要求1.一种烤烟机械,其特征在于由风机(4)、进风管(2)、出风管(1)及由瓦火管组成的换热器(9)等组成,换热器(9)采用的瓦火管可以是陶管,也可以用其它非金属材料制作。
专利摘要一种烤烟机械。用于与土烘房匹配使用。本实用新型没有传统烤烟机的金属热交换器,而是采用价格低廉的瓦火管组成热交换器,与土烘房匹配使用烘烤烟叶时,既可降低成本又可缩短烤烟周期,同时可以保证烤烟质量,并可采用低品位煤作燃料,不怕停电,适合个体烟农使用,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烤烟机械。
文档编号A24B3/00GK2044801SQ88216498

公开日1989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20日
发明者王传斌, 邰治东, 姜遂, 唐忠强, 王建民, 童景强 申请人: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