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带紧固器和装有该紧固器的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15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带紧固器和装有该紧固器的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带紧固器,它用于收紧和固定一根沿着袖筒、腰围、颈圈以及滑雪衫、带帽绗缝短上衣、短外衣之类的兜帽的周边穿入的线带;一种通常被称为软绳止动器的线带紧固器,它设置在一根收紧线带的端部、且可调节线带的松紧;以及一种织物,其穿入孔的口端装有该线带紧固器,且能收紧该线带。
在如图40所示的日本实用新型公报第47-5867号上所揭示的传统线带紧固器系在金属薄板的中央开一个孔4′,以使圆形线带S′之类的线绳能够穿入其中。在该孔4′近傍与其相连地开有其周边部分为不平整表面的诸啮合孔5′,这些孔被冲压成等于或稍小于圆形线带直径。
另外,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9-252813号图41所示,在一个通过注塑模制所制成的诸如软性合成树脂橡胶之类的弹性材料的线带紧固器的主体1′的中央形成一锥形贯穿孔3′,以使一线带可沿线带主体1′的单一方向移动而穿过该贯穿孔3′,但线带沿其相反方向移动则受到一个大的阻力。
另外,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9-56420号公开的,在其中央部位具有一个线带止动路径5″的线带紧固器中,用诸如尿烷橡胶和柔性塑料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一具有限制件9″的前主体1″,该限制件9″设置在线带止动路径5″的周围,且由于受到线带通过该路径部分时所产生的阻力而变形。前主体1″的平面图形呈圆形,且在该前主体1″的表面上还形成有一个具有诸如一字母、图形之类的不平整度的装饰部分。用不锈钢薄板冲压而成的卷边柱形腿30″具有一个埋入其一端的夹爪31″。夹爪31″在卷边圆柱腿30″的中心与止动路径部分5″的中心相一致的状态下埋入前主体1″中,从而使卷边圆柱腿30″从前主体1″的后面的中央部分凸出。该紧固器的后体2″系通过将不锈钢薄板冲成具有能使卷边圆柱腿30″从中插入的一个中心孔的圆环而制成的。
至于如图40所示的线带紧固器,其线带路径部分孔开在金属板的中央,而在该孔的旁边形成了在其周边上的诸不平整的啮合孔,这些孔相互邻接。在使用时,不平整部分咬入线带即可防止其滑出。由于是金属薄板,若啮合孔的不平整部分比预期的过紧地咬入线带,而随后又用一个较大的力来拉线带,该线带就会损坏。因此,该紧固器就无法精确地调节其收紧力,且不能长期使用。
在如图41所示的线带紧固器中,其主体由诸如软性合成树脂和橡胶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因为该主体会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贯穿孔的锥形面上的一切除部分而发生弹性变形,故穿入紧固体的线带会沿其预定方向及其相反方向移动。线带收紧的调整是通过该单个贯穿孔来实现的。因此,该线带紧固器会有这么一个问题,即在使用中该主体会被松开、以致它可能会失去其收紧功能。在要通过缝纫将该主体安装到一物件上的情况下,由于没有用于缝纫的导槽,故难以实现精确的缝制。另外,即使该主体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缝纫线会外露在该表面上,以使它会受磨损。
如图42所示的线带调节紧固器是用诸如尿烷合成橡胶和树脂之类的弹性材料来制成的。其中央设有一止动路径部分,且在止动路径部分的周边上设置一个受线带的路径阻力而弯曲和变形的制动片。该制动片呈舌形并凸入到止动路径部分之中。即使线带向前后任一方向移动,该线带的移动会因受压而产生制动片的弯曲和变形而被止住。因此,在使用时,线带会松开,以使松紧的调节不稳定。为了要将调节紧固器装到织物上,将不锈钢冲压成形的卷边圆柱腿整个地埋入弹性元件的主体中,且该卷边圆柱腿被卷边折向不锈钢后紧固体。因此,该调节紧固器由弹性元件和不锈钢卷边圆柱腿所组成。随后,还必须将此调节紧固器埋入。这样,就会有这么个问题,即该紧固器的生产将会很麻烦,且元件无法回收利用。
因此,本发明解决了以上所述的各种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其主体具有一个可让线带穿入的贯穿孔,该贯穿孔由一可供线带自由通行的路径部分以及一个用于限制线带移动的路径部分所组成,该线带紧固器具有便于收紧线带的调节操作的结构,且能牢固地夹持和轧住线带并能长期使用,另外,该线带紧固器能方便地生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上装有一线带紧固器的织物,该线带紧固器具有一个贯穿孔,该贯穿孔由一可供线带自由通行的路径部分以及一个用于限制线带移动的路径部分所组成,这样,收紧线带的调节操作就能容易地进行,该紧固器就能仅有其一个主体安装到织物上。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该线带紧固器具有一种可使该紧固器的主体能可靠并容易地夹持和轧住线带的结构。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在该线带紧固器中,除了故意在让线带自由移动的一路径部分和用于限制该线带移动的一路径部分之间外,该线带不允许改变其通路,这样就能将线带的滑动与止动功能清楚地区分开来。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该线带紧固器具有一个限制该线带移动的路径部分,该路径部分的形状适用于该线带,并取决于该线带紧固器所使用的线带的材料和形状。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该线带紧固器具有一个能以极佳的夹持状态夹住线带并能有效且适宜地限制线带移动的路径部分。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该紧固器由一个主体和一个紧固体所组成,从而该线带紧固器能够容易地安装到织物上,且具有一个能使主体和紧固体牢靠地相连接的结构。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该紧固器可使主体和紧固体有效地相互连接起来且坚固地固接在一起,从而确保其极耐久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当该紧固器装到织物上时,存在于织物的线带穿入孔的一边缘上的缝纫线不会被引入到线带的贯穿孔中,从而能实现有效的调节操作且外表美观。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在该紧固器中可单独采用一个主体,且该主体能用缝纫稳当地缝制到一制品的织物上,以使该主体能用作线带紧固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在该紧固器中,在将主体用缝纫缝制到物件上时,因主体咬入织物而能防止线带紧固器的主体发生移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在该紧固器中,给紧固器主体中用于限上线带移动的路径部分提供弹性,以通过弹性按压限制线带的移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该紧固器能容易地生产,且能通过将其材料限于热塑树脂而实现产品的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在该紧固器中,通过将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材料限于热塑合成橡胶来给主体提供弹性,并防止线带磨损且实现柔性接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内容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它包括一个具有可让一线带穿入的一贯穿孔的主体,而该主体由一可供线带自由移动的滑动路径部分以及一用于限制线带移动的止动路径部分组成,该两路径部分相互邻接。止动路径部分的内面被做成逐渐变窄的锥形面。具有一个锐角的一部分的啮合部分形成在该锥形面的一边缘处。
较佳地,还通过将止动路径部分的入口变窄,使形成在主体中的滑动路径部分和止动路径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处形成狭窄部分。
较佳地,主体中的滑动路径部分被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圆形,而止动路径部分则被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其宽度比滑动路径部分的小的椭圆形。另一种方案是将主体中的滑动路径部分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大的圆形,而将止动路径部分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小于滑动路径部分的圆形。
较佳地,通过扩大止动路径部分而将凹形部分设置在止动路径部分的边缘上的啮合部的外部,从而使啮合部置于止动路径部分的半中间。
较佳地,该线带紧固器包括主体和用位于外部的啮合部分与该主体相连接的紧固体,该紧固体具有一个与主体中的贯穿孔相通的通孔,在主体和紧固体的任一相对表面上设有诸连接柱,而在另一个相对表面上形成固定孔,以供连接柱啮合。
较佳地,在主体和紧固体的相对表面上环绕连接柱和固定孔设置多个小凸头,在两边的这些小凸头都相互错开。
较佳地,将设置在主体和紧固体的相对表面上的多个耦合凸头相互错开。另一种方案是将多个凸形部分和凹形部分以互补的形式形成在主体和紧固体的相对表面上。
较佳地,沿着紧固体中通孔的周围设置一凸出排,使它凸向主体。
较佳地,在主体中的止动路径部分的附近形成小孔,从而为止动路径部分提供弹性。另一种方案是在主体中的止动路径部分的内面上凸出设置多个弹性片,用以提供柔软性。
较佳地,主体及其紧固体采用热塑树脂通过注塑模制或挤压模制来制成。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内容,提供一种其上装有线带紧固器的织物,该线带紧固器包括一个具有一滑动路径部分和一止动路径部分的主体,该滑动路径部分可让线带自由移动,而止动路径部分则用于限制线带的移动,该两路径部分相互邻接。该织物具有一个与滑动路径部分和止动路径部分位置对应的线带穿入孔。
上述第一方面的特征也可以结合到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织物中。
较佳地,在主体的止动路径部分的内面上形成一个啮合部分。
较佳地,将主体的后面做成平面,且将缝纫作业用的缝纫孔和/或固定槽设置在主体的前面、滑动路径部分和止动路径部分的外部。
更佳地,在主体后面上设置用于防止位移用的凸出部分,以从该平面凸出。
还更佳地,主体用合成橡胶来制成,用以给主体提供弹性。


图1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的一主体的正视图。
图2是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线带紧固器主体沿Ⅲ-Ⅲ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图2的带紧固器主体沿Ⅳ-Ⅳ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一种变形的截面图。
图6是按照第一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的紧固体的后视图。
图7是图6的线带紧固器的紧固体沿Ⅶ-Ⅶ截取的截面图。
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的正视图,它表示其中有线带穿入的状态。
图9是图8的线带紧固器沿Ⅸ-Ⅸ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10是图8的线带紧固器沿“Ⅹ-Ⅹ”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11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后视图。
图12是图11的线带紧固器沿“Ⅻ-Ⅻ”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13是该线带紧固器的紧固体的后视图。
图14是图13的线带紧固器沿“ⅩⅣ-ⅩⅣ”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15是按照第二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的横截面图,它表示其中组装了主体和紧固体的状态。
图16是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的紧固体的后视图。
图17是该紧固器的紧固体沿“ⅩⅦ-ⅩⅦ”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18是按照第三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的横截面图,它表示其中装有主体和紧固体的状态。
图19是按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正视图。
图20是图19的线带紧固器的主体沿“ⅩⅩ-ⅩⅩ”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21是按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正视图。
图22是图21的线带紧固器的主体沿“ⅩⅫ-ⅩⅫ”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23是按照第六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正视图。
图24是图23的线带紧固器的主体沿“ⅩⅩⅣ-ⅩⅩⅣ”线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25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在使用情况的横截面图。
图26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第一种变型的横截面图。
图27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第二种变形的横截面图。
图28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第三种变形的正视图。
图29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第四种变形的正视图。
图30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第五种变形的正视图。
图31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第六种变形的正视图。
图32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第七种变形的正视图。
图33是图32的线带紧固器的主体沿“ⅩⅩⅩⅢ-ⅩⅩⅩⅢ”线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34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第八种变形的正视图。
图35是图34的线带紧固器的主体沿“ⅩⅩⅩⅤ-ⅩⅩⅩⅤ”线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36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第九种变形的正视图。
图37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第十种变形的正视图。
图38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第十一种变形的正视图。
图39是表示该线带紧固器的主体的第十二种变形的正视图。
图40是第一种熟知的线带紧固器的立体图。
图41是第二种熟知的线带紧固器的横截面图。
图42是第三种熟知的线带紧固器的横截面图。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线带紧固器的诸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线带紧固器包括一种其主体1和紧固体2安装成如图9、1 5和18所示的形式;以及,一种系由图20和22所示的其单个主体1所形成的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主体1和紧固体2都用诸如聚酰胺、聚醛、聚丙烯或聚丁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butylene telephalate)的热塑树脂或在这些树脂中加入抗磨加强材料通过模注或挤压制成主体1和紧固体2。
在图9所示的线带紧固器第一实施例中主体1做成如图1所示的椭圆形状,在其前面具有可让一根线带S穿入的贯穿孔3,贯穿孔3的平面图形大致呈圆形,且在该贯穿孔3中开个宽度比线带S之直径宽的滑动路径部分4,从而使该线带可自由地前后移动,还形成一个其直径比滑动路径部分4小且其平面图形为椭圆的止动路径部分5,并使其与滑动路径部分相邻接。由于止动路径部分5的直径比线带S小,故它能防止线带S前后移动。在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之间的连接部分处还形成一个狭窄部分6,使其宽度小于止动路径部分5。该狭窄部分6可以防止穿过滑动路径部分4或止动路径部分5的线带5自由地改变其位置。
在多个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中的贯穿孔3的内面都做成一个沿着朝主体1前侧方向变窄的锥形面7。在该锥形面7的端部形成一个比贯穿孔3宽而浅的凹形梯级部分8,亦即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与该梯级部分8相邻接的锥形面7做成其截面呈锐角形状,以提供一个啮合部分9。该啮合部分9可防止线带S向后移动,例如,防止穿入止动路径部分5的线带S向贯穿孔3内移动。线带S是用啮合部分9来夹持和轧住的。因此,该贯穿孔3的锥形面至少要形成在止动路径部分5的周面上。并非必定要在滑动路径部分4的周面上形成锥形面7,但也可以随意而在滑动路径部分4上形成锥形面7。
如图2-4所示,多个具有一尖端的固定柱10设置在主体1的后面上,并设在沿贯穿孔3纵方向的外部,亦即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的纵向外部,因此,它将便于将紧固体2与主体1装配在一起。在该固定柱10的基部周围设置多个小凸头11,并在贯穿孔3的两侧的每一侧的多个位置上设置几个小耦合凸头12。小凸头11和耦合凸头12的设置可防止夹轧在主体1和紧固体2之间的织物C偏移,以使线带紧固器牢固地固定在织物C上。
图5所示的线带紧固器的主体是图3主体1的一种变型,它具有与上述例子大致相同的结构。然而,该结构与上述例子的不同在于锥形面7并非形成在贯穿孔3的周面和周面部分,也就是说,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的周面被做成垂向的,同时,具有一个锐角的啮合部分9设置成从滑动路径4和止动路径5的外边缘,并以垂直面的形式向内凸出。该啮合部分9可通过将穿入止动路径5的线带S夹持和轧住而限制线带S的移动。
如图6和7所示,紧固体2是椭圆形的,并且,在一表面的中央沿椭圆形的纵轴方向形成一个其直径与滑动路径部分4相等的通孔13。圆形固定孔14设置在该通孔13沿紧固体2的纵向的外部,并设在与固定柱10相对的位置处,以使固定柱10能够插入到固定孔14中。在紧固体2的前面每个固定孔14的周围形成的一个凹孔被做成使固定柱10的尖端能够压入并固定于其中。固定柱10和固定孔14的配置并又一定要限于上述实施例,固定柱10可以设置在紧固体2上,而固定孔14可以设置在主体1上。
在紧固体2的后面固定孔14的周围设置多个小凸头11,设置成它们与主体1的小凸头11相错开。另外,在与通孔13两侧主体的小凸头相对的位置处设有诸耦合凸头12,设置成使它们与主体1的小耦合凸头12相错开。因此,织物C被小凸头11和耦合凸头12牢固地夹住,以将线带紧固器固定住。
至于由主体1和紧固体2所组成的线带紧固器的使用情况,则如图8-10所示,具有大致与通孔13相一致的线带穿入孔H的织物C被夹轧在主体1和紧固体2之间。主体1的固定柱10戮穿织物C而插入紧固体2中的固定孔14中。然后,用热压或冷压将固定柱10的尖端压扁并固定在凹孔15中。此时,织物C被错列的小凸头11和错列的耦合凸头12牢固在固持住,因此,织物C就不会滑动。
在装在织物C上的线带紧固器中,与服装相连的线带穿入到贯穿孔3的滑动路径部分之中。在完成了收紧动作之后,该线带从滑动路径部分4移到狭窄部分6,从而被压缩。当该线带被移到带有用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的止动路径部分5时,它就被止动路径部分5的啮合部分夹持和轧住,以使之不能前后移动。因此,能容易地调节线带S的收紧。如果要松开收紧的线带,可将线带从止动路径部分5移到滑动路径部分4,这样,即可容易地松开该线带S。
图11-15表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其主体1中的贯穿孔3和固定柱10、紧固体2中的通孔13和固定孔14皆与第一实施例有相同的结构。其结构不同处在于在与主体1后面的耦合凸头12相应的位置设置了相对较大的凸形部分16,以替代紧固体2后面上的耦合凸头12和与凸部16相啮合的凹部17。通过凸部16与凹部17的啮合可使主体1和紧固体2的定位变得更为方便。凸部16和凹部17的配置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凹部17可以形成在主体1中,而凸部16可以设置于紧固体2上。同时,主体1和紧固体2的使用情况及其变形的使用情况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16-18表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其主体1中的贯穿孔3和固定柱10、紧固体2中的通孔13和固定孔14皆与第二实施例有相同的结构。其结构不同处在于沿着紧固体2的通孔13的周围设有凸出排18,当紧固体2与主体1装配在一起时该凸出排凸向主体1。凸出排18的设置可防止织物C上的线带穿入孔H周围端部处的缝纫线不至于跑到贯穿孔3中。同时,主体1和紧固体2的使用情况及其变型的使用情况都与第二实施例相同。
以上所述的多个实施例中的主体1和紧固体2可以作为单个线带紧固器来用于下述状态即在将线带S穿入其间之前未将主体1和紧固体2安装到织物C时将它们相互结合起来。
以上所述的多个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是由主体1和紧固体2所组成的,但图19和20所示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是仅由主体1所构成,从而仅使用主体1。主体1为椭圆形,它具有在其中央处沿纵轴方向的贯穿孔3。该贯穿孔3由呈圆形且可让线带S自由移动的滑动路径通道4以及其平面图形为椭圆且直径比滑动路径部分4小而用于限制线带前/后移动的止动路径部分5所组成,而且止动路径部分5与滑动路径部分4相邻接。在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之间的连接部分处形成一个其宽度比止动路径部分5小的狭窄部分,以防止线带S自由地变更其通路。
在滑动路径部分4、止动路径部分5和狭窄部分6中形成贯穿孔3,其内面的直径/宽度向主体一侧逐渐变小。在锥形面7的边缘处形成一具有锐角截面的啮合部9。穿入的线带S由止动路径部分5上所形成的啮合部分夹持和轧住而不让它移动。至于线带紧固器的使用情况则为将穿过服装的线带S的一端头插入到滑动路径部分4中,使主体1锥形面7变窄的那一侧有线带暴露在外。然后,再将线带S移到止动路径部分5,将主体1向收紧线带S的方向移动。随后,线带紧固器固定到线带S上,若有必要则调节线带的收紧情况。倘若想要松开其收紧,则可将线带S移到滑动路径部分4,从而,就可容易地松开。
图21和22所示的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具有与第四实施例线带紧固器相同的结构。其结构的不同处在于止动路径部分5的平面图形为圆形,并且其直径比滑动路径部分4的小,而锥形面7是设置在该止动路径部分5的周面上的。在贯穿孔3的滑动路径部分4和狭窄部分6上不设置锥形面,和止动路径部分5不相同。因此,这种形式的线带紧固器适用的线带是圆形线带。该线带紧固器的使用情况与第四实施例相同。
图23-25所示的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线带紧固器能够单独只用其主体1。该主体1通常做成三角形的平板,该板中央有一个其中可穿入线带S的贯穿孔3,以构成呈圆形且可供线带S自由地前后移动的滑动路径部分4。止动路径部分5被设置在向主体端边偏开滑动路径部分4的地方,其直径要比滑动路径部分4为小,以限制线带S的移动。在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之间的边界处形成一个狭窄部分6,以防止线带S自由地变换其通路。主体1的后表面被做成平面25,以便稳当地用缝纫方法来将其缝制到物件的织物C上。
在滑动路径部分4、止动部路径部分5和狭窄部分6处,贯穿孔3的内面做成锥形面7,锥形面7中孔的直径/宽度向主体1的一边逐渐减小。在锥形面7的边缘处形成一个具有锐角截面的啮合部分9。穿入的线带S由止动路径部分5上所形成的啮合部分夹持和轧住而不让它移动。至于线带紧固器的使用情况则为将穿过服装的线带S的一端头插入到滑动路径部分4中,使主体1锥形面7变窄的那一侧有线带暴露在外。然后,再将线带S移到止动路径部分5,将主体1向收紧线带S的方向移动。随后,将线带紧固器固定到线带S上,若有必要则调节线带的收紧情况。倘若想要松开其收紧,则可将线带S移到滑动路径部分4,从而,就可容易地松开。
在主体1表面上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的外部和周围设置一条用于引导缝纫线T的凹陷横截面的三角形固定槽20。该固定槽20应当做成直线形,以便于缝纫并起到防止缝纫线T与其他物件接触和被磨损的作用。
如图25所示,先将主体1放置在织物C上预先在织物C上制成的用于插入线带的线带穿入孔H的周围,使主体1的平面25与织物C相接触。然后,用缝纫机将缝线T沿着主体1表面上的凹形固定槽20将主体1缝制上去。
线带紧固器的上述主体能用与第一实施例的主体1的相同的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而且,能用诸如尿烷合成橡胶或聚脂合成橡胶之类材料的热塑合成橡胶来注塑模制,用以为主体1提供弹性,从而能柔软地固定线带S以限制它不至于前后移动。
图26所示的线带紧固器主体1是图24的主体1的一种变形。主体1的结构大致相同。变型之主体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贯穿孔3的周面上不形成锥形面7,而设置一个山形啮合处从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的周面中央向内凸出。主体1用热塑合成橡胶材料制成,而啮合部9起到夹持和轧住穿入止动路径部分5的线带S,用以限制线带S的移动。
另外,图27所示的线带紧固器的主体1是图24的主体的一种变型。图27的主体1的结构与图24的主体1的大致相同,其不同处在于在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的周面上既不设置锥形面7,也不设置啮合部分9。由于采用热塑合成橡胶来制成主体1,故整个主体1变为有弹性,这就是说,止动路径部分5必须具有弹性,以使穿过止动路径部分5的线带可被柔软地夹持和轧住,从而限制线带的移动。在采用有弹性的主体1的情况下,可有效地防止线带S的损坏。
图28所示的线带紧固器是主体的一种变型。该变型的主体之不同处在于在平面25上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的周边上设有多个凸出部分26,以使之向外凸出而咬入织物C,从而在将主体1缝制到织物C上时可防止织物C的移动。
图29至31表示主体1中供缝纫线T用的固定槽20的变型。在图29中,贯穿孔3被形成于大致在通常为平整椭圆形的主体1的中央处,以构成滑动路径部分4、止动路径部分5和狭窄部分6。围绕并在主体1的表面上的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的外部设置具有供缝纫机缝纫用的凹形截面的固定槽20。该固定槽20应做成直线形,以便于机器缝制。
在图30中,平整的矩形主体,具有大致位于其中央的贯穿孔3,以构成滑动路径部分4、止动路径部分5和狭窄部分6。在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的两个外侧上都形成有供缝纫机缝纫用的凹形截面的固定槽20。这些固定槽20为直线形状,以便于机器缝制。
在图31的主体1中,大致在其中央开了个贯穿孔3,以构成滑动路径部分4、止动路径部分5和狭窄部分6。具有凹形截面的固定槽20设置在主体1的前面上环绕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的外表面上,并做成格栅形状。在主体1中的固定槽20为直线形,以能方便地进行机器缝制。
图32-35所示的线带紧固器是一种包括有在主体1上供缝纫机T用的缝纫孔21和凹槽22的变型。在图32和33中,大致在板形平整椭圆形的主体1的中央部开出贯穿孔3,以构成滑动路径部分4、止动路径部分5和狭窄部分6。在每个主体1的纵向两端侧处在主体1上开有一对供穿过缝纫线T用的圆形缝纫孔21。将凹槽22做成与该对缝纫孔21相通。因此,用该缝纫线T的缝纫将变为很容易,且主体1能被稳定地缝制上去。而且,缝纫线T被纳入到凹槽22中,这样,就能防止因与其他物件相接触而引起的磨损。
在图34和35中,大致在通常为矩形的板形主体的中央开出贯穿孔3,并在主体1后面纵向两端侧的每一侧都开有一对供缝纫线T穿入的圆形缝纫孔21。一个环绕且包括缝纫孔21的部分被做成为凹槽22,该凹槽是宽的且有一凹形截面,以使之能容易且稳当地用缝纫线T进行缝纫。此外,缝纫线T被纳入凹槽22中,以保护它不被其他物件磨损。
在图36和37中示出了主体1的另一种变型,其中,在主体1中的止动路径部分5可弹性变形。图36示出大致在其中央有贯穿孔3的通常为板形平整椭圆形的主体1,以构成滑动路径部分4、止动路径部分5和狭窄部分6。沿着止动路径部分5在其两侧开有小的长孔23,以解决所用线带S的尺寸大小变动问题。在主体1前面形成凹形截面的固定槽,以便用机器沿外周边进行缝纫,从而使椭圆形主体1能够平整美观地缝制到织物C上。
在图37中,大致在板形平整椭圆形主体1的中央开出贯穿孔3,以构成滑动路径4、止动路径部分5和狭窄部分6。在其两侧沿着止动路径部分5开出小孔23,以便止动路径部分5容易变形。因此,这样就能解决所用线带尺寸大小的变动问题。在主体1的前面形成凹形截面的固定槽,以便用机器沿着外周边进行缝纫,从而使主体1能够平整美观地缝制到织物C上。
图38和39中的线带紧固器表示出主体1的一种变型,其中止动路径部分5能弹性变形。在图38中,大致在通常为板形平整椭圆形的主体1的中央开有贯穿孔3,以构成滑动路径部分4、止动路径部分5和狭窄部分6。设置舌形可变形弹性件24,使从止动路径部分5的表面向内凸出,用以提供可将穿过止动路径部分5的线带S弹性地保持住所需的弹性。这样,主体1具有可与要穿入的线带S相适应的灵活性。此外,还在主体的前面沿着外周边形成凹形截面的固定槽20。
在图39中,大致在通常为板状圆形主体1的中央开出贯穿孔3,以构成滑动路径部分4、止动路径部分5和狭窄部分6。该止动路径部分5的平面图形为大致圆形,且有多个舌状弹性件24从止动路径部分5的表面上凸出,以提供弹性,从而可弹性变形地夹持住穿入的线带S。在主体1中形成了凹形截面的固定槽,以便用机器沿着外周边进行缝纫。这样,主体1就能平整美观地缝制到织物C上。同时,最好采用热塑合成橡胶制作图38和39的主体1。
本发明的线带紧固器具有以上所述的结构,并因之而有如下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该紧固器的主体1具有一个可供一线带S穿入的贯穿孔3;该贯穿孔系由一滑动路径部分4和一止动部分5所组成,滑动路径部分可让线带S自由移动,而止动路径部分则用于限制线带S的移动,该两路径部分相互邻接;止动路径部分的内面被做成逐渐变窄的锥形面7,并在锥形面7的边缘处形成具有锐角截面的啮合孔9。其结果,可让线带S自由移动的滑动路径部分4和用于限制线带S移动的止动路径部分5分别形成在主体1上,这样,就能可靠地实现调节功能,且能非常有效和简便地进行收紧操作。
根据本发明,线带紧固器的主体包括可供线带S穿入的贯穿孔3,且系由可让线带自由移动的滑动路径部分4和用于限制线带移动的止动路径部分5所组成,主体1固定到织物上,而贯穿孔3与织物C上所开的线带穿入孔H相通。其结果,可让线带S自由移动的滑动路径部分4和用于限制线带6移动的止动路径部分5独立地形成在主体1上,这样,就能可靠地进行线带S的调节,而且,主体1依靠其本身就能固定到织物上。
根据本发明,在主体1中止动路径部分的内面上形成啮合部分9。其结果,止动路径部分5能够简便且可靠地夹持和轧住线带S。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止动路径部分5的入口变窄而在主体1的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之间的连接部分处形成狭窄部分6。因此,除上述效果外,该线带S还无法自由地变换其通路。此外,倘若有意要改变其通路的话,就可顺畅地将线带的通路变换过来,而不会损坏线带。
根据本发明,主体1中的滑动路径部分4被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圆形的,而止动路径部分5被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其宽度小于路径部分4的椭圆形。另一个方案是将主体1中的滑动路径部分4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大圆形,而将止动路径部分5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小于滑动路径部分4的小圆形。因此,可以根据所用线带的材料和形状将线带紧固器做成具有适合于其用途的形状。这样,所生产出来的线带紧固器就能有效地夹持和轧住一扁平线带、一圆线带之类的线带。
根据本发明,通过扩大止动路径部分4而将凹形梯级部分8设置在比啮合部分9宽的止动路径部分5的边缘上的啮合部分9的外部,从而使啮合部分9设置在锥形面7的半中间。因此,穿入在止动路径部分5的线带S会由梯级部分8的设置而被稳当地收紧和夹住。
根据本发明,该线带紧固器由主体1和靠在外部的啮合部9与主体1相连的紧固体2所组成;紧固体2具有与主体1中的贯穿孔3相通的通孔13;在主体1和紧固体2的相对面中的任一个面上设置固定柱10;而且,在另一面上开出固定孔14,以供固定柱10啮合。因此,该线带紧固器能够以简便的方式被固定到织物上以供应用,此外,主体1和紧固体2还能牢靠且坚固地相互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在主体1和紧固体2的相对表面上在固定柱10和固定孔10的周围设置多个小凸头11,并使在两边的这些小凸头11都相互错开。同样,在主体1和紧固体2的相对表面上的多个耦合凸头12也做成相互错开。另一种方案是将多个凸形部分16和凹形部分17形成在主体1和紧固体2的相对表面上。因此将线带紧固器固定到一织物上时,在固定位置处的织物在使用时不再会滑动,从而它可以稳当地固定住。这样,就能产生出一种很耐用的线带紧固器。
根据本发明,沿着紧固体2上通孔13的周围设置凸出排18,并使它向主体1凸出。因此,存在在装有该线带紧固器的织物C上的通孔13周围的缝线不会跑到紧固器中的贯穿孔3中,从而能长时期有效和顺畅地进行调节操作。
根据本发明,主体1的后面是平的,同时,缝纫孔21或固定槽22或者它们两者都设置在其前面滑动路径部分4的外部。其结果,主体1就能单独使用,且主体1能够容易且精确地缝制到物件上,同时又被稳固地保持在此构件上。
根据本发明,凸出部分26被设置成从主体1的后面的平表面上凸出,用以防止移位。其结果,在主体1用缝纫方法缝制到织物C上时,主体1的简单结构凸出部26咬入织物C,从而防止了主体1的移位。
根据本发明,在主体1中止动路径部分5的附近开出小孔23,以为止动路径部分5提供弹性,或者设置多个弹性片24,使从止动路径部分的内面凸出,以提供柔软性。其结果,止动路径部分5就具有弹性或柔软性,从而弹性可变形地压住线带S,既限制了其移动而且又保护了线带S。
根据本发明,其主体1和紧固体2系采用热塑树脂用注塑模制或挤压模制制成的。因此,就能很容易地生产线带紧固器,并能回收利用从而有利于节省自然资源。
根据本发明,主体1系由热塑合成橡胶模制而成,以给主体1提供弹性其结果,使单独使用的主体1具有了弹性和柔软性,线带S不会损坏,紧固器与之软性接触。因此,该紧固器的应用还能被扩展来开。如上所述,本发明可带来的好处是十分可观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线带紧固器,它包括具有一个可供一线带(S)穿入的贯穿孔(3)的一主体(1),所述贯穿孔(3)由一滑动路径部分(4)和一止动路径部分(5)所组成,所述滑动路径部分可让线带(S)自由移动,而所述止动路径部分则用于限制线带(S)的移动,该两路径部分相互邻接,所述止动路径部分(5)的内面被做成逐渐变窄的锥形面(7),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个锐角的截面的啮合部分(9)并形成在该锥形面(7)的边缘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带紧固器,其特征在于,狭窄部分(6)是通过将所述止动路径部分(5)的入口变窄而形成在主体(1)中的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之间的连接部分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带紧固器,其特征在于,主体(1)中的滑动路径部分(4)被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圆形,而止动路径部分(5)则被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其宽度小于所述滑动路径部分(4)的椭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带紧固器,其特征在于,主体(1)中的滑动路径部分(4)被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大圆形,而止动路径部分(5)则被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小于滑动路径部分(4)的小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带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凹形部分(8)是通过扩大止动路径部分(5)而设置在止动路径部分(5)的边缘上的啮合部(9)的外部,从而使所述啮合部(9)被置于所述止动路径部分(5)的半中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带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带紧固器由主体(1)和用外部的啮合部分(9)来与该主体相连接的紧固体(2)所组成,所述紧固体(2)具有一个与主体(1)中的贯穿孔(3)相通的通孔(13),在主体(1)和紧固体(2)的任一相对表面上设有固定柱(10),而在另一个相对表面上形成固定孔(14)以供所述固定柱(10)啮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带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在主体(1)和紧固体(2)的相对表面上环绕固定柱(10)和固定孔(14)设置多个小凸头(11),在两边的这些小凸头(11)相互错开。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带紧固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主体(1)和紧固体(2)的相对表面上的多个耦合凸头(12)被做成相互错开。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带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多个凸形部分(16)和凹形部分(17)形成在主体(1)和紧固体(2)的相对表面上呈互补的形式。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带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沿着紧固体(2)中通孔(13)的周围设置凸出排(18),设置成凸向主体(1)。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带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在主体(1)中的止动路径部分(5)的附近形成小孔(23),从而为所述止动路径部分(5)提供弹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带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在主体(1)中的止动路径部分(5)的内面上凸出设置多个弹性片(24),用以提供柔软性。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带紧固器,其特征在于,主体(1)及其紧固体(2)用热塑树脂通过注塑模制或挤压模制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带紧固器,其特征在于,主体(1)系用合成橡胶制成,用以为主体(1)提供弹性。
15.一种装有线带紧固器的织物,该线带紧固器包括一个具有一滑动路径部分(4)和一止动路径部分(5)的主体,所述滑动路径部分可让线带(S)自由移动,而所述止动路径部分则用于限制线带(S)的移动,该两路径部分相互邻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具有一个与所述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位置相应的线带穿入孔(H)。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主体(1)的止动路径部分(5)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一个啮合部分(9)。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狭窄部分(6)是通过将所述止动路径部分(5)的入口变窄而形成于主体(1)中的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之间的连接部分处。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主体(1)中的滑动路径部分(4)被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圆形,而止动路径部分(5)则被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其宽度小于所述滑动路径部分(4)的椭圆形。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主体(1)中的滑动路径部分(4)被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大圆形,而止动路径部分(5)则被做成其平面图形为小于滑动路径部分(4)的小圆形。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凹形部分(8)通过扩大止动路径部分(5)而设置在止动路径部分(5)的边缘上的啮合部(9)的外部,从而使所述啮合部(9)被置于所述止动路径部分(5)的半中间。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带紧固器由主体(1)和用外部的啮合部分(9)与该主体相连接的紧固体(2)所组成,所述紧固体(2)具有一个与主体(1)中的贯穿孔(3)相通的通孔(13),在主体(1)和紧固体(2)的任一相对表面上设有固定柱(10),而在另一个相对表面上形成固定孔(14)以供所述固定柱(10)啮合。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主体(1)和紧固体(2)的相对表面上环绕固定柱(10)和固定孔(14)设置多个小凸头(11),在两边的这些小凸头(11)相互错开。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主体(1)和紧固体(2)的相对表面上的多个耦合凸头(12)被做成相互错开。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多个凸形部分(16)和凹形部分(17)形成在主体(1)和紧固体(2)的相对表面上呈互补的形式。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沿着紧固体(2)中通孔(13)的周围设置凸出排(18),设置成凸向主体(1)。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主体(1)中的止动路径部分(5)的附近形成小孔(23),从而为所述止动路径部分(5)提供弹性。
2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主体(1)中的止动路径部分(5)的内面上凸出设置多个弹性片(24),用以提供柔软性。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主体(1)及其紧固体(2)系用热塑树脂通过注塑模制或挤压模制来制成。
2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主体(1)用合成橡胶制成,用以为主体(1)提供弹性。
3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后面做成平面(25),且缝纫作业用的缝纫孔(21)和/或固定槽(20)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前面、所述滑动路径部分(4)和所述止动路径部分(5)的外部。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防止位移用的凸出部分(26)从所述平面(25)凸出设置于主体(1)后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带紧固器,它可让线带很容易穿入且便于收紧线带并能将之柔软地夹持和可靠地轧住。该线带紧固器能够只用其主体(1),而该主体(1)包括一个由滑动路径部分(4)和止动路径部分(5)所组成的贯穿孔(3),该滑动路径部分(4)可让线带(S)自由移动,而所述止动路径部分(5)则用于限制线带(S)的移动,该两路径部分相互邻接。在连接部分设置一个狭窄部分(6),用以限制线带自由地改变其路径。主体(1)系用热塑合成橡胶制成,以使之具有弹性。主体(1)的后面做成平面(25)。在贯穿孔(3)的周围还设置缝纫作业用的固定槽(20)或缝纫孔(21)。主体(1)用缝纫线(T)牢固地安装固定在织物(C)的线带穿入孔(H)上。
文档编号A44B11/00GK1316206SQ0110330
公开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31日
发明者松岛秀幸, 米岛久嗣, 高村芳男, 山岸宏次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