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78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
就鞋子穿脱的方便性而言,目前已有一种结构如


图1-5所示的鞋带自动穿系及脱解复动的鞋子出现,其主要由鞋体1、鞋带3、系组机构4、动作调整机构5、压板6、控制机构7、弹性件8组成。
鞋体1在鞋面12的内侧配合鞋带眼13位置开设夹层式牵引索道14,鞋体1的中底16上、鞋垫17下设置一夹层18,夹层18上形成一运作空间181。
一条鞋带3的一端系结在鞋带眼13′上,而另一端经鞋带眼13、由鞋面12上开设的牵引索道14向夹层18的运作空间181延伸,并贯穿系索片41上穿索孔411,依次绕过运作空间181后方和牵引片52后端的滑动部件182、522,而系结在运作空间181后方的支柱183上。
系组机构4包括一个系索片41,系索片41的侧端面开设一排穿索孔411,系索片41固定在夹层18运作空间181的内侧。
动作调整机构5包括一曲臂53,曲臂53设置在夹层18的运作空间181内,由前、后二臂杆531、532在端部活动枢接而成,后臂杆532的后端部活动枢接在运作空间181的后方,其枢接轴上套置一扭簧8。前臂杆531的前端成型一根扣杆533,此扣杆533对应扣制在牵引片52上形成的一组扣槽521中,通过扣杆5 33与不同扣槽521枢接,适当调整鞋带3的系紧程度;牵引片52的后端和运作空间181的后方各轴设个数相对应的滑动部件522、182。
压板6的前端活动枢设在运作空间181的前方,其底部在曲臂53顶制位置的后侧暨近末端形成一插件61,夹层18和中底16对应于插件61的位置皆开有通孔,以便插件61穿过通孔与控制机构7配合工作。插件61末端成型一具有扣制肩部612的扣头611,此扣头611恰可在压板6被穿着而压平于夹层18内端面时,由一设置在夹层18和中底16的底部的控制机构7所扣控,以使压板6保持压平状态,而鞋带3能保持拉紧状态,并可在脱鞋释解鞋带3时,通过按压控制机构7的按钮71来解除扣控。
控制机构7通过螺钉固定组设在夹层18和中底16的底部,并容置在鞋底11上开设的控制槽111中。控制机构7包括组设在控制盒73中的一按钮71及一扣片72。按钮71通过一销轴711与控制盒73上滑动槽731配合,而呈可滑动状设置在控制盒73中,且配合一弹簧83在常态时按钮71被弹性推顶至控制槽111后壁上开设的穿孔112处,穿孔112上通过粘胶固定一防水开关113,防水开关113与按钮71比邻而居,通过按压防水开关113,即可触及按钮71,从而令控制机构7工作。按钮71上对应插件61的位置开有扣制孔711,扣制孔721内侧组设扣片72,扣片72恰可在压板6被穿着而压平于夹层18内端面时,扣制扣头611的肩部612。
在实际使用时,常态鞋子未经穿着时,曲臂53被扭簧8抵顶而呈弯弓状,压板6被曲臂53顶制上掀,牵引片52不拉引鞋带3。
当使用者欲穿着鞋子时,仅需将脚由鞋口15穿套入鞋内,由脚底(跟)对应压板6施以向下压平的作用力,此压板6的向下压平的动作,则使顶制的曲臂5 3同时产生向下展平的伸展动作,进而通过牵引片52牵引鞋带3,令鞋带3向夹层18的动作空间181缩拉,在曲臂53呈完全展平状时,适将鞋带3予以向内拉紧形成系结状态,而鞋面12呈向脚背包覆状态,此时,压板6下设的插件61之扣头611则插入控制机构7的扣制孔711中,扣片72恰好扣制在其肩部612,使压板6在鞋子被穿着后、行进时均被控制机构7所扣制,不会向上掀起及影响行进与穿着,且将扭簧8压缩储存解带动程所需的动能。
当欲脱鞋时,使用者仅需按压防水开关113,便可触压控制机构7的按钮71向内动作,从而带动扣片72内缩而释解对插件61的扣制,顺随脱鞋及脚向上欲由鞋口15拉出的动作,配合扭簧8的动能推顶曲臂53回复曲弓,使压板6向上掀起,而牵引片52失去向前的牵引,重新回复到未穿着的常态,不再拉引鞋带3,因此,在脚向上拉出的作用力下,将使得鞋面12被拉开,鞋带3亦被由鞋体1内向外拉出,达到脱鞋时鞋带3自动松解的目的。
但,详观上述结构的鞋子,即可发现其控制机构是为一盒体,且组成部件较多,而且还需在鞋子的中底及鞋底上设置控制槽,就要求鞋子底部较厚以备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置控制机构,同时鞋子在外形上会略显笨重,如用在对弹性层有要求的运动鞋上,其鞋底的厚底就无法容置控制机构,使此种可自动穿脱鞋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又,该鞋的鞋带的长短是由牵引片中的扣槽来作调整,这样使用者无法自由调整鞋带的松紧程度,则在使用上会略显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可以令使用者对鞋带的松紧程度操控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可以降低鞋带的摩擦系数,提高鞋子的使用寿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仍主要由鞋体、鞋带、系组机构、动作调整机构、压板、弹性件、控制机构组成;鞋体在鞋面的侧面配合鞋带眼位置开设夹层式牵引索道,鞋体的中底上、鞋垫下设置一夹层,夹层上形成一运作空间;系组机构包括一个系索片,系索片的侧端面对应鞋带眼的数量贯穿开设一排穿索孔,系索片固定在夹层运作空间的内侧;动作调整机构包括一曲臂,曲臂设置在夹层运作空间内,由前、后二臂杆在端部活动枢接而成,其中后臂杆的后端部活动枢接在运作空间的后方,前臂杆的前端枢接一牵引片,牵引片的后端和运作空间的后方至少各轴设一滑动部件;至少一条鞋带由鞋面上开设的牵引索道向夹层的运作空间延伸,并贯穿系索片上穿索孔后合为一股,依次绕过运作空间后方和牵引片后端的滑动部件,而系结在运作空间后方的一固定端上;弹性件为一扭簧,其套置在后臂杆后端部的枢接轴上,扭簧一侧顶抵运作空间的底部,另一侧顶抵后臂杆;压板的前端活动枢设在运作空间的前方,其底部在曲臂顶制位置的后侧暨近末端形成一插件,插件与控制机构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控制机构对应于插件、组设在夹层底部,由配合鞋跟形状的弧形控扣片、枢轴及控制弹簧组成,控扣片中部通过枢轴与夹层活动枢接在一起,控扣片的一端形成一扣接插件的月牙形的控扣,另一端由固定在夹层上控制弹簧顶抵。
上述的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中在控扣片的另一端对应于控制弹簧成型一定位控制弹簧的凸块。
上述的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中牵引片为一牵引滑轮座,其上按装一小滑轮。
上述的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中以夹层上方对应于压片的位置设有一弹簧。
上述的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中动作调整机构中曲臂可设为三节臂杆。
上述的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中鞋带的一端固定在粘扣上,通过粘扣与鞋面内侧相连。
上述的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中动作调整机构中安装有滑轮;在夹层底部安装一轮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所述鞋子的控制机构是直接设置在夹层底部,不用在中底及鞋底上设置控制槽,则可以省去中底而降低鞋底的厚度,以因应对鞋底弹性层有一定要求的运动鞋;由于牵引片上安装有一滑轮,在导轨上安装一轮圈,则鞋带在鞋中松紧的运动中与梭片、牵引片及导轨之间的直接摩擦改为滑动摩擦,而大大降低了摩擦系数,提高了鞋带的使用寿命;又,鞋带可通过粘扣与鞋面粘合,可令使用者对鞋带的松紧程度作灵活的调整。
鞋体1、鞋带3、系组机构4、动作调整机构5、压板6及弹性件8的结构同习用品,在此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控制机构7对应于插件61组设在夹层18底部,由配合鞋跟形状的弧形控扣片71、枢轴72及控制弹簧73组成,控扣片71中部成型一接合部711通过枢轴72及垫片74与夹层18活动枢接在一起,控扣片71的一端形成一扣接插件61的月牙形的控扣712,另一端713由固定在夹层18上控制弹簧73顶抵,为便于控制弹簧73顶抵的更确定,可在控扣片71上冲压出一定位控制弹簧73的凸块714,在鞋底11对应控扣片71的另一端713的位置设有穿孔112(配合图2所示),穿孔112上通过粘胶固定一防水开关113,防水开关113与控扣片71的另一端713比邻而居,通过按压防水开关113,即可触及控扣片71的另一端713,从而令控制机构7工作。
插件61相对习用品其长度亦有缩短,以对应于夹层18上控扣片71的位置,插件61末端成型具有扣制肩部612的扣头611,此扣头611恰可在压板6被穿着而压平于夹层18内端面时,由设置在夹层18底部的控制机构7所扣控,月牙形的控扣712恰可在压板6被穿着而压平于夹层18内端面时,扣制扣头611的肩部612以使压板6保持压平状态,而鞋带3能保持拉紧状态,并可在脱鞋释解鞋带3时,通过按压控扣片71的另一端713,控扣片71以枢轴72作旋转运动,控扣712便会脱离扣头611的肩部612来解除扣控。
由于控制机构7只需设置在夹层18底部,不用在中底16及鞋底11上设置控制槽111,则可以省去中底16而降低鞋底11的厚度,以因应对鞋底弹性层有一定要求的运动鞋。
本案在夹层18上对应压板6的位置设有一弹簧184,以予压板6一向上的力,由于使用者在脱鞋时,按压防水开关113的同时,脚部会有不同步松脱对压板6的压力的现象,松脱的扣头611又会重新扣在控扣片71上,这样就免不了出现多次按压防水开关113问题,若弹簧184多给脚底以向上弹力,即可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令松脱鞋子的动作更加确实。

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鞋带3的一端是穿在一粘扣9上,粘扣9可与鞋体1的内面粘连,使用者只需通过调整粘扣9与鞋体1内面的粘合位置即可调整鞋带的松紧程度以适应不同肥瘦的脚,克服了习用品无法灵活调整鞋带的缺点。因此,牵引片52只需设为滑轮座即可。
配合图6所示,在动作调整机构5的梭片51中的引索长槽511内安装有一组滑轮512;在夹层18底部的凸柱186上安装一轮圈187。这样鞋带3的牵引绳在往复运动时与这些部件产生的摩擦由原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而降低了摩擦系数增加了鞋带3的牵引绳的使用寿命。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当用于大号鞋子时,由于动作调整机构5的曲臂53的行程加长,若还用两节臂杆,则压板6的弹起高度会略高,使鞋垫17会弹起过高而露出鞋体1,因此,设置三节臂杆是克服上述缺陷的解决办法,则曲臂53由前臂杆531、中臂杆534及后臂杆532组成,在完成曲弓弹起压板6的动作时,压板6与鞋底11之间的高度不会超过鞋体1的高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习用品在具体实施上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使此结构在鞋子上的应用更加广泛。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主要由鞋体、鞋带、系组机构、动作调整机构、压板、弹性件、控制机构组成;其中鞋体在鞋面的侧面配合鞋带眼位置开设夹层式牵引索道,鞋体的中底上、鞋垫下设置一夹层,夹层上形成一运作空间;系组机构包括一个系索片,系索片的侧端面对应鞋带眼的数量贯穿开设一排穿索孔,系索片固定在夹层运作空间的内侧;动作调整机构包括一曲臂,曲臂设置在夹层运作空间内,由前、后二臂杆在端部活动枢接而成,其中后臂杆的后端部活动枢接在运作空间的后方,前臂杆的前端枢接一牵引片,牵引片的后端和运作空间的后方至少各轴设一滑动部件;至少一条鞋带由鞋面上开设的牵引索道向夹层的运作空间延伸,并贯穿系索片上穿索孔后合为一股,依次绕过运作空间后方和牵引片后端的滑动部件,而系结在运作空间后方的一固定端上;弹性件为一扭簧,其套置在后臂杆后端部的枢接轴上,扭簧一侧顶抵运作空间的底部,另一侧顶抵后臂杆;压板的前端活动枢设在运作空间的前方,其底部在曲臂顶制位置的后侧暨近末端形成一插件,插件与控制机构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控制机构对应于插件、组设在夹层底部,由配合鞋跟形状的弧形控扣片、枢轴及控制弹簧组成,控扣片中部通过枢轴与夹层活动枢接在一起,控扣片的一端形成一扣接插件的月牙形的控扣,另一端由固定在夹层上控制弹簧顶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控扣片的另一端对应于控制弹簧成型一定位控制弹簧的凸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片为一牵引滑轮座,其上按装一小滑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夹层上方对应于压板的位置设有一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动作调整机构中曲臂可设为三节臂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鞋带的一端固定在粘扣上,通过粘扣与鞋面内侧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动作调整机构中安装有滑轮;在夹层底部上安装一轮圈。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穿脱鞋的改良控制装置,鞋面内侧配合鞋带眼开设牵引索道,中底与鞋垫之间设一具运作空间的夹层,系索片设在运作空间内侧,曲臂及压板设置在运作空间内,鞋带由牵引索道向运作空间延伸并贯穿穿索孔,绕过运作空间后方和牵引片上的滑轮后系在运作空间后方一固定端上,弹性件为今曲臂曲弓的扭簧,其中控制机构设在夹层底部。此鞋子可简化鞋底厚度,以适用于对弹性层有要求的运动鞋。
文档编号A43B11/00GK2482829SQ01218000
公开日2002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2日
发明者周龙交 申请人:周龙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