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01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鞋、木拖鞋、运动鞋、训练鞋、恢复用鞋等鞋用的、不会感觉到疲劳的鞋底,以及使用在该鞋底上的赋予缓冲作用的工具。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很多设计,在鞋底埋设弹性体,以在其反作用下,使步行舒适。
例如在日本第66604/1998号发明专利申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埋设有由合成橡胶、聚氨酯橡胶构成的发泡体,压缩螺旋弹簧,中空所致的气垫,碟簧、板簧等弹性体以赋予鞋底缓冲性能的构造,都是具有缓冲作用和反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步行时,由脚踵踏出接着在脚底全体接地后,可在下次踏出时给予提升脚踵的力、起到有助于前进时体重移动的作用、而在通常步行时或收藏时,可成为不发挥提升力的状态的鞋底和使用该鞋底的赋予缓冲作用的工具。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其第1发明为,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赋予缓冲作用工具埋设于鞋底本体的弯曲部中,而赋予缓冲作用工具由槽状托架,具有将弯曲部插入该槽状托架内且在该弯曲部两侧分别具有连成一体的埋设部、并且该埋设部所成的角度为V状或大致水平状的板簧片,具有推压该板簧片的所述弯曲部并且使所述埋设部所成的角度变化的凸轮、以及端部设有回转用接合部的切换轴,固定到所述槽状托架的两端上的所述切换轴的轴承,以及使所述切换轴回转的驱动机构构成。
所述埋设部可固定到鞋底本体上,也可以可移动地埋设一侧或两侧。
第2发明为,一种埋设于鞋底中使用的赋予缓冲作用工具,由槽状托架,具有将弯曲部插入该槽状托架内且在该弯曲部两侧分别具有连成一体的埋设部、并且该埋设部所成的角度为V状或大致水平状的板簧片,具有推压该板簧片的所述弯曲部并且使所述埋设部所成的角度变化的凸轮、以及端部设有回转用接合部的切换轴,固定到所述槽状托架的两端上的所述切换轴的轴承,以及使所述切换轴回转的驱动机构构成。
在所述第1和第2发明中,槽状托架由金属或合成树脂等制成,在其外侧固定上可将槽状托架牢固地固定到鞋底本体上的埋设固定板,以及板簧片的弯曲部可成倒Ω状或三角形状或厶状或凹状。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赋予缓冲作用工具的主要部分放大的俯视图,图3为赋予缓冲作用工具的放大的主视图,图4为赋予缓冲作用工具的左侧视图,图5为沿图3的V-V线的剖视图,图6为槽状金属托架放大的俯视图,图7为槽状金属托架放大的主视图,图8为板簧片放大的俯视图,
图9为板簧片放大的主视图,图10为切换轴放大的俯视图,图11为切换轴放大的主视图,图12A为轴承放大的主视图,图12B为轴承放大的侧视图,图13A-1为示出鞋底通常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图13A-2为通常状态下赋予缓冲作用工具的放大的侧视图,图13B-1为示出赋予缓冲作用时接地前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图13B-2为赋予缓冲作用时接地前状态下的放大的侧视图,图13C-1为示出赋予缓冲作用时开始步行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图13C-2为赋予缓冲作用时开始步行状态下的放大的侧视图,图14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5A为槽状金属托架放大的俯视图,图15B为槽状金属托架放大的侧视图,图16A为板簧片放大的俯视图,图16B为板簧片放大的侧视图,图17A为切换轴放大的俯视图,图17B为切换轴放大的侧视图,图18A为轴承放大的主视图,图18B为轴承放大的侧视图,图19A为轴承放大的主视图,图19B为轴承放大的侧视图,图20A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在通常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20B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赋予缓冲作用时的侧视图,图21A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通常状态下的侧视图,图21B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赋予缓冲作用时的侧视图,图22A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通常状态下的放大的侧视图,图22B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赋予缓冲作用时的放大的纵剖侧视图,图23为示出切换轴另外实施例的放大的剖视图,图24A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通常状态下的放大的纵剖侧视图,图24B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赋予缓冲作用时的放大的纵剖侧视图,图25A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通常状态下的放大的纵剖侧视图,图25B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赋予缓冲作用时的放大的纵剖侧视图,图26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7A为槽状金属托架放大的俯视图,图27B为槽状金属托架放大的侧视图,图28A为板簧片放大的俯视图,图28B为板簧片放大的侧视图,图29A为切换轴放大的俯视图,图29B为切换轴放大的侧视图,图30为沿图29B的XXX-XXX线的剖视图,图31A为轴承放大的主视图,图31B为轴承放大的侧视图,图32A为橡胶密封垫放大的俯视图,
图32B为橡胶密封垫的放大的主视图,图33A为垫片放大的俯视图,图33B为垫片放大的主视图,图34A为带六角形孔的螺栓放大的俯视图,图34B为带六角形孔的螺栓放大的主视图,图35A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通常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图35B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赋予缓冲作用时的纵剖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1实施例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A为赋予缓冲作用的工具,B为由合成橡胶构成的鞋底本体。
图2为赋予缓冲作用工具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的俯视图,图3为赋予缓冲作用的工具的放大的主视图,图4为赋予缓冲作用的工具的左侧视图,图5为沿图3的V-V线的剖视图,1为如图6和图7所示的、在外侧面设有埋设固定板2,2的、剖面为C字形的槽状金属托架,3为如图8和图9所示的板簧片,在自由状态下,成为如图9所示的V状,该板簧片具有插入前述槽状金属托架1内的倒Ω状弯曲部4,在其两侧,连设有加强筋5和通孔6的埋设部7与埋设部8,埋设部7与埋设部8形成的角度为V状。
9为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切换轴,具有推压前述板簧片3的倒Ω状弯曲部4的两侧内缘4a,4b使这两侧内缘间扩大和缩小的、剖面为扇形的凸轮10,并且切换轴的端部设有回转用连接部11(在实施例中为一字槽)和外螺纹部12,13、13为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的前述切换轴的轴承,该轴承具有台阶部13a,通过软锡焊、焊接等将台阶部13a固定到前述槽状金属托架1的两端,14为拧紧到切换轴9的外螺纹部12上的螺母。
然后,赋予缓冲作用工具A的装配为,首先,从侧面将板簧片3的弯曲部4插入槽状金属托架1内,接着,从侧面将切换轴9插入该弯曲部4内,以从切换轴9的两端夹持地方式插入轴承13,将槽状金属托架1与轴承13通过粘接剂粘接或软锡焊或焊接等固定后,将螺母14拧紧到切换轴9的外螺纹部12上。此时,扇形凸轮10成为图13B-2的状态,凸轮10的宽度狭窄侧的10b朝上,由于在鞋底制造时朝鞋底B埋设很难,所以,将螺丝刀等插入切换轴9的螺丝刀接合部11的一字槽中,如图13A-2所示,为使凸轮10的宽度较宽侧10a朝上,回转180度,使弯曲部4两侧内缘4a,4b间扩大,埋设部7和埋设部8成为水平状。最后,螺母14靠扳手等紧固到切换轴9的外螺纹部12上,并且凸轮10以该位置固定到轴承13上。
上述结构的赋予缓冲作用的工具A为,如图1和图13A-1所示,在鞋底本体B处,通过将埋设部7埋设到脚趾侧,而将埋设部8埋设于脚踵侧,可成为赋予鞋底本体B缓冲性能或者不赋予缓冲性能的状态。此外,埋设到鞋底本体B中的情况下,为了埋设后不使凸轮和回转部与鞋底的构成材料固着在一起、不能回转,当然要实施涂敷脱模剂等的预防措施。
埋设上赋予缓冲作用工具A的鞋底如图13A-2所示,使切换轴9回转,宽度较宽侧10a朝上时,宽度较宽侧10a嵌入弯曲部4的两侧内缘4a,4b间,由于扩开了两侧内缘间,鞋底本体B成为平面状,成为与通常的鞋底一样的情况。因此,不会收藏不好。
另外,在回转切换轴9使宽度狭窄部10b朝上时,如图13B-2和图13C-2所示,鞋底本体B成为V状,由于通过板簧片3赋予了缓冲性能,在穿用带有该鞋底本体B的鞋步行时,在赋予缓冲作用工具A导致的反作用下,促进了体重由脚踵朝脚趾尖的移动,容易使步子良好平衡。
并且,由于在板簧片3作用下,反作用力使体重提升,从而脚踵或阿基里斯腱不会感到疲劳,可提供一种适于长时间步行的鞋。
在上述的第1实施例中,埋设部的一侧埋设于脚趾尖侧的不踏土部,而另一侧是埋设于脚踵侧的,但埋设情况并不限于此,也可埋设于赋予缓冲作用的弯曲部例如脚趾尖部和不踏土部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转动切换轴9的驱动机构,是在切换轴9上设置螺丝刀接合部11,并且为使切换轴9不随意回转而用螺母14紧固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该结构。
第2实施例图14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A1为赋予缓冲作用工具,B1为由合成橡胶构成的鞋底本体。
1’为图15所示的具有装配槽16的合成树脂制成或金属制成的槽状托架,31为如图16A和图16B所示的板簧片,该板簧片具有插入前述槽状托架1’内的装配槽16中的、弯曲成三角状的弯曲部41,其两侧设置的埋设部71和带通孔6的埋设部81相互连成一体,在自由状态下,成为如图16B所示的大致水平的状态。
91如图17A和图17B所示,为切换轴,具有推压前述板簧片31的三角状弯曲部41的底边部的、剖面为长方形的凸轮101,并且在切换轴的一端部设有外螺纹部12,131、132为如图18A和图18B或者图19A和图19B所示的、嵌入前述槽状托架1’的两端并通过粘接剂固定在那里的前述切换轴91的轴承,轴承131的轴孔中设有橡胶制成的防水用密封垫片131a。14’为拧紧到切换轴91的外螺纹部12上的螺母。
赋予缓冲作用工具A1的装配为,首先,将板簧片31的弯曲部41插入槽状托架1’内,接着,将切换轴91插入该弯曲部41内,轴承131,132装到切换轴91的两端后,用粘接剂固定槽状托架1’和轴承131,132,而螺母14’拧紧到切换轴91的外螺纹部12上,并且用粘接剂固定到外螺纹部12上。
然后,该赋予缓冲作用工具A1朝鞋底本体B1的安装为,将埋设部81埋设并固定到鞋底本体B1的脚踵部,而将埋设部71可自由移动地安装到鞋底本体B1的不踏土部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在鞋底本体B1上设有凹部15,硬质的合成树脂制成的补强盖16a粘接到鞋底本体B1上,以形成中空,从而埋设部71可在其中移动。
赋予缓冲作用之际,当切换轴91回转90度、凸轮101成为纵向时,由槽状托架1’的两侧上缘推压着被支承的三角状的弯曲部41的内侧下表面,从而埋设部71朝槽状托架1’内拉伸,板簧片31全体成V状。结果,如图20B所示,鞋底本体B1成V状,通过板簧片31,赋予缓冲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在赋予缓冲性能之际,为了使中底17不隆起,在中底17与赋予缓冲作用工具之间设置有弹性的硬质合成树脂制成的补强盖16a,16b,另外,为了无损缓冲作用,在为V字形的支点位置设置切缝16c。
第3实施例在前述第2实施例中,是将埋设部81以粘接方式固定到鞋底上的,但也可如图21A和图21B所示的本发明第3实施例那样,埋设部71和埋设部81也可为分别朝槽状托架方向移动。此时,设有补强盖16a,16b,16d,与前述同样,为了无损缓冲性能,在支点位置设置切缝16c。
第4实施例图22A和图22B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放大的剖视图,采用脚踵侧的埋设部81变短的板簧片32,仍然可获得与前述实施例同样的缓冲效果。
在该第4实施例中,为两个埋设部71和81一同移动的结构,使凸轮101回转以向下推压三角状弯曲部41的内侧下表面时,板簧片32全体成V状,鞋底本体B1成V状,由板簧片32赋予了缓冲性能。
另外,在前述第3实施例和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槽状托架1’中,为内怀扩大的构造,凸轮101动作时,弯曲部41的变形不会接触槽状托架1’的内表面,可顺畅地进行。
图23示出凸轮101的其他实施例,在第3和第4实施例中,为了使板簧片32的角度按2个阶段变更,是将凸轮101的突出长度成为W1和W2这2种方式实现的,由此,回转切换轴91,就可将板簧片32的V状变形角度切换为2种。
第5实施例图24A和图24B示出第5实施例的放大的剖视图,在图22A和图22B所示的第4实施例中,不踏土侧的埋设部71较长,而脚踵侧的埋设部81较短,但在第5实施例中,相反,不踏土侧的埋设部71较短,而脚踵侧的埋设部81较长。
即使将埋设部的长度如此相反设置,也可通过凸轮101的回转,将埋设部71与埋设部81所成的角度如图24A那样水平地,或者如图24B那样V状变化,对鞋底本体B1赋予缓冲性能是与第4实施例同样的。
第6实施例图25A和图25B示出多个赋予缓冲作用工具A1埋设于鞋底B2上的第6实施例,图25A示出各赋予缓冲工具A1,A1大致为水平状态, 图25B示出使凸轮101回转从而各赋予缓冲工具A1,A1处于V状的状态。
在此,在图25B状态下,在步行·跑行时,通过脚踵侧的赋予缓冲作用工具,将体重施加到脚踵上的,以向上力引起的缓冲作用,缓和了对脚、阿基里斯腱、膝关节等的冲击,同时,在脚趾尖方向的力作用下,起到步行等更有节奏且顺畅地进行的作用。同样,通过脚趾尖的赋予缓冲作用工具,在体重施加到脚趾尖时,具有有向上力的缓冲作用和产生朝向脚趾尖方向的力以辅助步行的效果。另外,在进行排球或篮球等需跳跃的体育运动中,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鞋底,在向上的缓冲作用下,可获得较高的弹跳力,可缓冲着地时对脚的冲击。此外,赋予缓冲性能的部位是多处时,根据步行或运动或喜好可自由地进行有无缓冲作用的组合。
正如上述,采用本发明的话,可提供一种长时间步行也不会感觉到疲劳的鞋,并且,可提供一种由以往的这种方案不能考虑到的可简单地替换成无缓冲作用状态下的鞋。
第7实施例图26示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A2为赋予缓冲作用工具,B2为由合成橡胶构成的鞋底本体。
1”为具有图27A和图27B所示的装配槽16’的合成树脂制成或金属制成的槽状托架,32为图28A和图28B所示的板簧片,具有插入前述槽状托架1”的装配槽16’内的、弯曲成凹状的弯曲部42,其底边成为耐推压的拱形状,在弯曲部4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之成一体的埋设部72和埋设部82,在自由状态下,如图28B所示为大致水平的状态。
92如图29A和图29B所示,为切换轴,具有推压前述板簧片32的凹状弯曲部42的底边部的、剖面如图30所示,从中心轴朝3个方向(W3,W4,W5)的宽度各不相同的凸轮102,并且在切换轴的一端部设有内螺纹部121,而另一端部枢轴支承到图27A和图27B所示的轴承孔134中。133为嵌入图31A和图31B所示的前述槽状托架1”的一端并通过粘接剂固定在此的前述切换轴92的轴承,轴承133的轴承孔133a中嵌入图32A和图32B所示的橡胶密封垫135和图33A、图33B所示的垫片136以及图34A和图34B所示的与切换轴92的内螺纹部121螺纹连接的带六角孔的螺栓14”。
赋予缓冲作用工具A2的装配为,首先,将板簧片32的弯曲部42插入槽状托架1”内,接着,将切换轴92插入该弯曲部42内,轴承133装到切换轴92的一侧,而另一端侧枢轴支承到轴孔134中,用粘接剂固定槽状托架1”和轴承133,将橡胶密封垫135和垫片136嵌合到轴孔133a中,同时,枢轴支承轴92后,将带六角孔的螺栓14”拧紧到内螺纹部121上。
该赋予缓冲作用工具A2朝鞋底本体B2上的安装为,将埋设部72和埋设部82分别可自由移动地安装到鞋底本体B2的不踏土部和脚踵部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5A所示,在鞋底本体B2上设有凹部15’,将硬质合成树脂制成的补强盖16’a粘接到鞋底本体B2上,以形成中空,从而埋设部72和埋设部82可在其中移动。
赋予缓冲作用之际,当切换轴92回转90度时,推压着由槽状托架1”的两侧上缘支承的凹状弯曲部41的内侧下表面,从而埋设部72和埋设部82朝槽状托架1”内拉伸,板簧片32全体成V状。结果,如图35B所示,鞋底本体B2成V状,通过板簧片32,赋予缓冲性能。另外,凸轮102如图30所示,由于在3个方向宽度不同,通过每使切换轴92回转90度,凹状弯曲部42的内侧下表面的下降的长度不同,从而缓冲作用的强度可切换为3个阶段。此外,赋予缓冲工具A2完全内藏于鞋底本体B2内,与前述实施例相比,比较美观。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2同样,在赋予缓冲性能之际,为了使中底17’不隆起,在中底17’与赋予缓冲作用工具之间设有有弹力的硬质合成树脂制成的补强盖16’a,16’b,另外,为了无损缓冲作用,在成为V字形的支点位置设有切缝16’c。
不用说,也可与实施例4~实施例6同样,使赋予缓冲作用工具32的埋设部72或埋设部82较短,以及将赋予缓冲作用工具A2埋设于多个鞋底本体B2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赋予缓冲作用工具埋设于鞋底本体的弯曲部中,而赋予缓冲作用工具由槽状托架,具有将弯曲部插入该槽状托架内且在该弯曲部两侧分别具有连成一体的埋设部、并且该埋设部所成的角度为V状或大致水平状的板簧片,具有推压该板簧片的所述弯曲部并且使所述埋设部所成的角度变化的凸轮、以及端部设有回转用接合部的切换轴,固定到所述槽状托架的两端上的所述切换轴的轴承,以及使所述切换轴回转的驱动机构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可移动地埋设一侧或两例的埋设部。
3.一种赋予缓冲作用工具,由槽状托架,具有将弯曲部插入该槽状托架内且在该弯曲部两侧分别具有连成一体的埋设部、并且该埋设部所成的角度为V状或大致水平状的板簧片,具有推压该板簧片的所述弯曲部并且使所述埋设部所成的角度变化的凸轮、以及端部设有回转用接合部的切换轴,固定到所述槽状托架的两端上的所述切换轴的轴承,以及使所述切换轴回转的驱动机构构成。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赋予缓冲作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槽状托架的外侧设有埋设固定板,并且板簧片的弯曲部成倒Ω状。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赋予缓冲作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板簧片的弯曲部成三角形状。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赋予缓冲作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板簧片的弯曲部为凹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提供一种可简单地替换成有缓冲作用的状态和无缓冲作用的状态的鞋底。本发明为赋予缓冲作用工具埋设于鞋底本体的弯曲部中,其中,赋予缓冲作用工具由槽状托架,具有将弯曲部插入该槽状托架内且在该弯曲部两侧分别具有连成一体的埋设部、并且该埋设部所成的角度为V状或大致水平状的板簧片,具有推压该板簧片的所述弯曲部并且使所述埋设部所成的角度变化的凸轮、以及端部设有回转用接合部的切换轴,固定到所述槽状托架的两端上的所述切换轴的轴承,以及使所述切换轴回转的驱动机构构成,通过回转所述切换轴,可简单地替换为有缓冲作用的状态和无缓冲作用的状态。
文档编号A43B13/18GK1475176SQ0213052
公开日2004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4日
发明者菅原文雄 申请人:菅原文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