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帽带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16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帽带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改进帽带的调整结构,其主要是对于旋钮、盖体及壳体上所作出的改进,使本实用新型可达到易于组装、简化工序,且兼具降低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的帽带调整结构,本实用新型可达到易于组装、简化工序,且兼具降低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帽带调整结构主要是由旋钮、壳体、盖体,以及帽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旋钮内面环置斜齿,且于斜齿中央向外突设一齿轮,该齿轮可啮合于由两帽带的单边齿形所形成的槽道内,并于壳体外侧适当处设有一轴座,该轴座向外延置两侧突设凸块的卡掣部,掣合可扣接旋钮于轴座上枢转,且卡掣部上的凸块与旋钮内的斜齿可相互嵌卡定位,在盖体适当处突设一可令旋钮固定枢转的弹性卡勾,可令旋钮定位枢转于盖体的弹性卡勾上。
由于旋钮、壳体以及盖体为塑性材质,在使用时,仅需以手直接迫转旋钮,即可令卡掣部上的凸块与旋钮内的斜齿脱离原先嵌卡状态,并同时使旋钮的齿轮所啮合的帽带前进或后退,从而能得以调整帽带长度,且易于组装、简化工序,并兼具降低制作成本。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A图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示元件号数说明1、100......旋钮11、1001、5001......斜齿12...齿轮 21、213......通孔 13......槽孔131...套盖 2、300......壳体 21......轴座211...卡掣部212......凸块 3、400...盖体
31、1002...弹性卡勾4...帽体41、200......帽带411、2001...单边齿形 500......齿轮 5002......锯齿600......弹性元件 700......传动齿轮 800......垫圈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并同参照第3图所示,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一旋钮1、一壳体2、一盖体3,以及一帽体4所组成;其中旋钮1是为一体冲制而成,在旋钮1内面环置斜齿11(请另参图3A),且于斜齿11中央向外突设一齿轮12,该齿轮12可啮合于由两帽带2的单边齿形21所形成的槽道内,齿轮12中央贯设一通孔121,该通孔121与旋钮1另端的槽孔13贯通,槽孔13可供一套盖131置入;壳体2外侧适当处设有一圆形突出的轴座21,其中该轴座21向外延置两侧突设凸块212的卡掣部211,卡掣部211两端可枢置旋钮1于轴座21上定位枢转,且卡掣部211上的凸块212与旋钮1内的斜齿11可相互嵌卡定位,并于卡掣部211中央处贯设一通孔213;盖体3可与壳体2相互扣接,在盖体3相对于壳体2的轴座21向外突设一弹性卡勾31,可令旋钮1定位枢转于盖体3上;帽体4内面两侧各可枢连一帽带41,在帽带41上设具单边齿形411的槽道,且两条帽带41上的单边齿形411系在相反的方向。在组合时,将旋钮1设有齿轮12一端置入壳体2的轴座21上的通孔213,经帽体4左、右两侧所枢连的帽带41所形成的槽道,并将盖体3扣接于壳体2上,使盖体3上的弹性卡勾31扣接于旋钮1的通孔121内,并同时使旋钮1上的齿轮12啮合于由两帽带41的单边齿形411所形成的槽道内,而使设于帽体4两侧的帽带41可同向或反向位移(如第4图所示),其中,卡掣部211上的凸块212与旋钮1内的斜齿11可相互抵顶,最后再将套盖131置入于旋钮1的槽孔13内,即完成组合。在使用时,由于旋钮1、壳体2以及盖体3为塑性材质,调整时仅需以手直接转动旋钮1,即可迫使卡掣部211上的凸块212与旋钮1内的斜齿11脱离原先嵌卡状态,并同时使旋钮1的齿轮12所啮合的帽带41同向或反向位移,由上述构件,使本实用新型易调整帽带长度,且易于组装、简化工序,并兼具降低制作成本。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帽带调整结构,具有达到调整帽带长度的功效,且改善传统的组装工序繁琐的问题,并降低制作成本。上述结合附图
的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改,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帽带调整结构,其主要是由旋钮、壳体、盖体,以及帽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旋钮内面环置斜齿,且于斜齿中央向外突设一齿轮,该齿轮可啮合于由两帽带的单边齿形所形成的槽道内,并于壳体外侧适当处设有一轴座,该轴座向外延置两侧突设凸块的卡掣部,掣合可扣接旋钮于轴座上枢转,且卡掣部上的凸块与旋钮内的斜齿可相互嵌卡定位,在盖体适当处突设一可令旋钮固定枢转的弹性卡勾,可令旋钮定位枢转于盖体的弹性卡勾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帽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钮、壳体,以及盖体为塑性材质一体冲制而成的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帽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旋钮外侧设有一可供套盖置入的槽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帽带调整结构,其主要是由旋钮、壳体、盖体,以及帽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旋钮内面环置斜齿,且于斜齿中央向外突设一齿轮,该齿轮可啮合于由两帽带的单边齿形所形成的槽道内,并于壳体外侧适当处设有一轴座,该轴座向外延置两侧突设凸块的卡掣部,掣合可扣接旋钮于轴座上枢转,且卡掣部上的凸块与旋钮内的斜齿可相互嵌卡定位,在盖体适当处突设一可令旋钮固定枢转的弹性卡勾,可令旋钮定位枢转于盖体的弹性卡勾上。使本实用新型能得以调整帽带长度,简化组装工序,降低制作成本。
文档编号A42B3/08GK2545860SQ02202680

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7日
发明者何政庚 申请人:洋皓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