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接定位结构改良的旅行箱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09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接定位结构改良的旅行箱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接定位结构改良的旅行箱框架,特别是指一种其横直侧杆为玻璃纤维制成,且各横直侧杆与转角框体之间设成具定向面的型杆端与型套孔相互定向插合的新型式结构型态设计的框架。
背景技术
按,一般旅行箱于布质表层的内部是藉由框架配合板体来使其固定成型,而其框架部分一般是藉由铁线弯曲呈一框型所构成;但,这种传统结构在实际应用经验中发现仍存在下述的问题点铁线如果要达到较为理想的抗弯及抗扭曲强度,必须得具备较粗的直径才能达成,但如果实际采用到这样粗度的直径规格时,显然将造成框架重量太重的问题,所以,业者实际上所采用的铁线规格并不会太粗,一般多在2.5-3mm的线径大小而已,而这样的线径当它围绕成一个旅行箱大小的框架时,可以理解,它将是很容易被弯曲变形的,这就是目前的旅行箱框架仍无法达到兼具质轻以及较佳结构强度的技术问题点。
是以,针对上述传统旅行箱框架采用铁线框围形成而存在无法达到兼具质轻以及较佳结构强度的问题点,如何研发出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新型旅行箱框架结构,实为业界所需改良突破之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传统旅行箱框架为采用铁线框围形成而存在无法达到兼具质轻以及较佳结构强度的问题点,加以改良突破,提供一种能够兼具质轻以及较佳结构强度的旅行箱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旅行箱框架组设于旅行箱布质表层的内部,支撑定型该布质表层,其技术特点在于该框架由横、直侧杆以及用以连结各相邻横、直侧杆的转角框体所组接构成,各转角框体的两端设有插设孔,横侧杆以及直侧杆的端部插入插设孔插接结合;该等横、直侧杆皆为玻璃纤维所抽制成型的杆体,且各横、直侧杆的断面为具有定向面的型杆形状,各转角框体的两端的插设孔也设制成与前述具定向面的横、直侧杆形状相符合的型套孔,藉此,各横、直侧杆可定向插配于各转角框体的型套孔中,其间再胶合固定而构成旅行箱框架整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等横、直侧杆为多边形杆体型式,而转角框体的型套孔设制成与之符合的可相互嵌插结合的多边形孔状;或者,该等横、直侧杆为圆形杆体型式,且其端部设有平切面而形成型插端,该型插端可与各转角框体的型套孔相定向插合。
本实用新型框架的横直侧杆抗弯强度特佳且重量轻,以使框架可达到兼具质轻及较佳结构强度的实用进步性。且其藉由横直侧杆与转角框体之间设成型插端与型套孔相互插合的结构设计,使得横直侧杆与转角框体可定向固定、不扭转松动,获得较佳的组合定位状态。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的局部组合立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的局部组合横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组装于旅行箱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的另一变化实施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的又一变化实施例图。
图示符号说明1框架 11、11B、11C横侧杆 113定向面12、12B、12C直侧杆 123定向面 2良行箱21布质表层 30转角框体31、31B、32、32B型套孔 41、42平切面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更易了解与认识,现配合附图详述如后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旅行箱框架的组接定位结构改良的优选实施例,该框架1组设于旅行箱2的布质表层21的内部(请参考图5所示),用以支撑定型该布质表层21,其包括横、直侧杆11、12,用以形成框架1的各侧架构,这些横、直侧杆11、12皆为玻璃纤维所抽制成型的杆体,且各横、直侧杆11、12的断面设成具有定向面113、123的型杆形状;转角框体30,位于框架1的各转角处,各转角框体30的两端分别设有插设孔以分别供相对应的横侧杆11及直侧杆12的端部插接结合,且该等插设孔设制成与前述具有定向面113、123的横、直侧杆11、12的形状相符合的型套孔31、32。
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各横、直侧杆11、12将可定向插配于各转角框体30的型套孔31、32中,其间再胶合固定而构成旅行箱框架整体。
其中,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变化实施例,该等横、直侧杆11B、12B也可为多边形杆体型式,以使转角框体30B的型套孔31B、32B设制成与之符合的多边形孔状,藉此该横、直侧杆11B、12B和转角框体30B同样可达到相互定向插合的目的。
其中,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变化实施例,该等横、直侧杆11C、12C也可为圆形杆体型式,以使横、直侧杆11C、12C的端部设有平切面41、42而形成型插端;藉此同样可与第一实施例的转角框体30的型套孔31、32相定向插合。
本实用新型功效增进的事实如下提供一种其横直侧杆为玻璃纤维制成,且各横直侧杆与转角框体之间设成具有定向面的型杆端与型套孔相互插合的新型式结构型态设计的旅行箱框架。
藉由其横直侧杆与转角框体之间设成型插端与型套孔相互插合的结构设计,使得横直侧杆与转角框体可定向固定、不扭转松动,获得较佳的组合定位状态。
由于该框架的横直侧杆为玻璃纤维制成,抗弯强度特佳且重量轻,使旅行箱的框架可达到兼具质轻及较佳结构强度的实用进步性。
前文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唯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当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则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更与修改,而该等变更与修改,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组接定位结构改良的旅行箱框架,该框架组设于旅行箱布质表层的内部,支撑定型该布质表层,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由横、直侧杆以及用以连结各相邻横、直侧杆的转角框体所组接构成,各转角框体的两端设有插设孔,横侧杆以及直侧杆的端部插入插设孔插接结合;该等横、直侧杆皆为玻璃纤维所抽制成型的杆体,且各横、直侧杆的断面为具有定向面的型杆形状,各转角框体的两端的插设孔也设制成与前述具定向面的横、直侧杆形状相符合的型套孔,各横、直侧杆定向插配于各转角框体的型套孔中,而构成框架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接定位结构改良的旅行箱框架,其特征在于,该等横、直侧杆为多边形杆体型式,而转角框体的型套孔设制成与之符合的可相互嵌插结合的多边形孔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接定位结构改良的旅行箱框架,其特征在于,该等横、直侧杆为圆形杆体型式,且其端部设有平切面而形成型插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接定位结构改良的旅行箱框架,该框架组设于旅行箱布质表层的内部以支撑定型该布质表层,该框架由横、直侧杆及用以连结各相邻横、直侧杆的转角框体所组成,各转角框体的两端设有插设孔以分别供横、直侧杆的端部插接结合;其中,该等横、直侧杆皆为玻璃纤维所抽制成型的杆体,且各横、直侧杆的断面设成具有定向面的型杆形状;各转角框体的两端插设孔也设制成与之形状相符合的型套孔;各横、直侧杆可定向插配于各转角框体的型套孔中,其间再胶合固定而构成旅行箱框架整体;藉此,可达到兼具质轻及较佳结构强度的实用进步性。
文档编号A45C13/00GK2631291SQ0326658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日
发明者吴金霖 申请人:九峻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