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灭菌防臭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18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臭氧灭菌防臭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特别是指一种臭氧灭菌防臭鞋。利用臭氧达到在鞋腔中灭菌防臭的目的。
背景技术
现在,人在生活劳动时,总在穿着鞋,尤其在长时间进行劳动后,由于脚出汗潮湿,使鞋腔内温度高和湿度大,其不足之处是给细菌及微生物创造了繁殖和滋生的必要条件,使鞋腔内产生臭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臭氧灭菌防臭鞋的产品,利用臭氧达到在鞋腔中灭菌防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臭氧灭菌防臭鞋,由鞋底内设置一腔体和在腔体内设置一臭氧发生器构成,其腔体内有放置电池的隔仓和放置臭氧发生器的隔仓,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经输送管道输送至各通往鞋腔内鞋底上的出口,其出口多个分布在鞋底的脚掌及脚后跟部。
其臭氧发生器由振荡电路、升压电路、陶瓷臭氧发生片构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臭氧在鞋腔中灭菌,由于臭氧杀菌力强,杀菌彻底;2、利用臭氧在鞋腔中灭菌,由于臭氧为气体杀菌,杀菌无死角;3、由于臭氧对皮肤无伤害,利用臭氧在鞋腔中灭菌,对脚无任何危害。


图1臭氧灭菌防臭鞋装配图;
图2臭氧灭菌防臭鞋鞋底内型腔图;图3臭氧发生器电路方块图;图4臭氧发生器电路图。
图号说明1……腔体1-1……隔仓1-2……隔仓1-3……输送管道1-4……出口具体实施方式
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葡萄糖氧化酶,并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其细胞壁和其内部的核糖核酸,分解基因D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物质代谢生长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还可以渗透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菌膜内作用于外膜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菌发生通透性畸变,导致细菌的溶解死亡,并且将死亡菌体内的遗传基因、寄生菌种、寄生病毒粒子、噬菌体。支原体及热原(内毒素)等溶解变性死亡。纵观无菌技术对微生物作用的原理可分为抑制、杀菌和溶菌三种,臭氧灭菌属于溶菌剂。即可以达到彻底、永久地消灭鞋内所有微生物,真正达到灭菌防臭的目的。
利用以上原理开发出臭氧灭菌防臭鞋,其结构如下请参考图1臭氧灭菌防臭鞋装配图和图2臭氧灭菌防臭鞋鞋底内型腔图,在鞋底内设置一腔体1,其腔体1内有放置电池的隔仓1-1和放置臭氧发生器的隔仓1-2,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经输送管道1-3输送至各通往鞋腔内鞋底上的出口1-4,其出口1-4多个分布在鞋底的脚掌及脚后跟部;请参考图3臭氧发生器电路方块图和图4臭氧发生器电路图,其臭氧发生器由电池E供电给振荡电路部分产生高频振荡信号,其高频振荡信号经升电路产生高压高频振荡信号,其高压高频振荡信号供给陶瓷臭氧发生片产生臭氧,臭氧经输送管道1-3输送至各通往鞋腔内鞋底上的出口1-4,使臭氧充满整个鞋腔,达到在鞋腔内灭菌防臭的目的。
该臭氧灭菌防臭鞋杀菌无死角,对脚无任何危害,杀菌除臭彻底。
权利要求1.一种臭氧灭菌防臭鞋,其特征在于由鞋底内设置一腔体和在腔体内设置一臭氧发生器构成,其腔体内有放置电池的隔仓和放置臭氧发生器的隔仓,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经输送管道输送至各通往鞋腔内鞋底上的出口,其出口多个分布在鞋底的脚掌及脚后跟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灭菌防臭鞋,其特征在于其臭氧发生器由振荡电路、升压电路、陶瓷臭氧发生片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灭菌防臭鞋,由鞋底内设置一腔体和在腔体内设置一臭氧发生器构成,其腔体内有放置电池的隔仓和放置臭氧发生器的隔仓,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经输送管道输送至各通往鞋腔内鞋底上的出口,其出口多个分布在鞋底的脚掌及脚后跟部;其臭氧发生器由振荡电路、升压电路、陶瓷臭氧发生片构成。该臭氧灭菌防臭鞋杀菌无死角,对脚无任何危害,杀菌除臭彻底。
文档编号A43B7/00GK2682886SQ200420007010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5日
发明者曹增慧 申请人:曹增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