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扣带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823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粘扣带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粘扣带结构改良,尤指其钩体可形成多种角度的勾固定位,以强化粘扣带的结合,同时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
背景技术
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及生产技术的突飞猛进,粘扣带早已广泛使用于一般大众日常生活中,诸如衣着服饰、鞋子、背包,而一般常见常用的粘扣带亦即俗称的魔鬼粘,其概由一表面布设有多数钩体的粘扣带公段,与一表面布设有多数线圈的粘扣带母段所共同构成,如此,该种常用粘扣带虽可以粘扣带公段与粘扣带母段相扣结使用,然而,该种常用粘扣带实际使用时仍旧具有下述缺憾即,该种常用粘扣带的公段于表面上所布设的钩体,其仅具有一单向钩爪,如此,当该种粘扣带的公段与母段相粘扣结时,为使该黏扣带公段的钩体,对于粘扣带母段上的线圈具有预定的钩持力,其需于制造时于粘扣带公段布设大量钩体,以致于无法降低制造成本,又若欲减少该种常用粘扣带的制造成本时,则又因钩体用量不足而无法确实达到该种常用粘扣带的预设效果。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常用粘扣带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业界及众发明人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
有鉴于常用粘扣带,因该钩体仅具有一单向钩爪,而无法同时兼顾到制造成本及粘固效果,因此,实有必要研发创新一种其钩体可形成多种角度的勾固定位,以强化粘扣带的结合,同时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粘扣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粘扣带结构改良,其概分为公、母段,且使粘扣带母段布设复数线圈,而能与粘扣带公段上布设的钩体相结合勾固,以达到粘扣定位的目的,其特征主要在于该钩体于一端形成概以二轴向设置,而呈十字分布状的钩爪,且二轴向各为形状相异的弧钩爪及锥凸段,由此,该钩体能与粘扣带母段上所布设的复数线圈,形成多种角度的勾固定位,以强化粘扣带的结合,同时能达到减少钩体使用数量并降低生产成本的实用效益。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钩体可同时以弧钩爪及锥凸段,与粘扣带母段上的线圈相扣结,而能强化该粘扣带公段与母段的扣结力,同时,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多方向达成扣结,因此,为避免粘扣力过大反造成使用困扰,当然该粘扣带公段上所布设的钩体数量,亦需较常用粘扣带所用的钩体数量酌量减少,进而可有效降低整体制造生产的成本。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配合附图详述如后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粘扣带结构改良,其概分为公、母段,且使粘扣带母段(30)布设复数线圈(31),而能与粘扣带公段(10)上布设的钩体(11)相结合勾固,以达到粘扣定位的目的,其特征主要在于该钩体(11)于一端形成概以二轴向设置,而呈十字分布状的钩爪(12)(13),且二轴向各为形状相异的弧钩爪(12)及锥凸段(13),由此,该钩体(11)能与粘扣带母段(30)上所布设的复数线圈(31),形成多种角度的勾固定位,以强化粘扣带的结合,同时能达到减少钩体(11)使用数量并降低生产成本的实用效益。
前文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进行具体的说明,唯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当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则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更与修改,而该等变更与修改,皆应含盖于申请的专利范围所界定的范畴中。
权利要求1.一种粘扣带结构改良,其分为公、母段,且使粘扣带母段布设复数线圈,与粘扣带公段上布设的钩体相结合勾固,以达到粘扣定位的目的,其特征主要在于该钩体于一端形成概以二轴向设置,呈十字分布状的钩爪,且二轴向各为形状相异的弧钩爪及锥凸段,该钩体与粘扣带母段上所布设的复数线圈形成多种角度的勾固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粘扣带结构改良,其概分为公、母段,且使粘扣带母段布设复数线圈,而能与粘扣带公段上布设的钩体相结合勾固,以达到粘扣定位的目的,其中,该钩体于一端形成概以二轴向设置,而呈十字分布状的钩爪,且二轴向各为形状相异的弧钩爪及锥凸段,由此,该钩体能与粘扣带母段上所布设的复数线圈,形成多种角度的勾固定位,以强化粘扣带的结合,同时能达到减少钩体使用数量并降低生产成本的实用效益。
文档编号A44B18/00GK2749324SQ2004201222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6日
发明者柯锌远 申请人:柯锌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