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1268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的结构,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可折叠成较小体积而方便不用时收藏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人们在出差、旅游时使用通常需要用到行李箱,和行李袋相比,行李箱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或者是虽然具有某些柔性面,但是具有一个在没有放入行李时仍能保持撑开状态的容装空间,其优点是不会挤压箱内的物品。并且,这种行李箱通常具有拉杆、脚轮装置,可方便地在地上拖动。其缺点是其体积不能改变,特别是对于大型的行李箱,在不使用时占用了极大的空间,不便于收藏。
为了使行李箱在不使用时能缩小体积而进行收藏,不占用过多空间,人们尝试了多种设计。例如,中国专利01202296.9号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行李箱”,其箱体左右前后四个侧面是采用可弯折材料制成,而上下两侧面则采用相对刚性的材料制成,箱体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第二侧板,第一、二侧板的一边分别可转折地连接于该箱体上,使用时,第一、二侧板直立于箱体左右两侧,将箱体撑开,收藏时,第一、二侧板折靠于箱体的底面,而左右前后四个侧面被挤压于上下两侧面之间。该种行李箱的缺点有一,左右前后四个侧面被挤压于上下两侧面之间,虽然节约了一定的空间,但仍占用不小的空间,特别是对于较大型的行李箱,该种结构难以达到缩小各个方向尺寸的效果;二,该结构没有实现和行李箱的拉杆、脚轮一同形成一牢固的刚性结构,以保证行李箱可以被稳固地推拉;三,左右前后四个侧面经常性地长时间处于折皱状态,使用时会有皱纹,影响行李箱的外观。
再如,中国专利00241201.2号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行李箱”,包括有外框管架、提把和软质箱体,外框管架包括有一对上横管、一对下横管、一对前竖管、一对后竖管、用以连接横管与竖管的弯管以及横向支撑架,而软质箱体的周边上设有与上述横管、竖管对应穿套的管套,拆除横向支撑架后,前后两侧面即可互相紧靠,而且整个外框管架也可完成拆除,使其箱体成为一个行李袋进行折叠。这种行李箱不但具有前述行李箱的缺点,而且其外框管架由多个管件组成,拆装复杂,且影响行李箱的外观。
由此可见,现有可折叠行李箱尚有需要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行李箱,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可折叠的行李箱无法缩小各个方向的尺寸,折叠后仍然占据较大空间的缺陷;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可折叠的行李箱不能和其拉杆、脚轮一同形成一牢固的刚性结构,以保证行李箱可以被稳固地推拉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折叠的行李箱,包括箱体及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的拉杆、脚轮装置,该箱体包括一可折叠的围壁及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该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分别连接于该围壁的两侧周缘,该拉杆、脚轮装置与围壁进行刚性的可拆式连接,形成箱体的支撑结构。
前述可折叠的行李箱,其围壁至少包括一刚性的左侧面和一刚性的右侧面,拉杆、脚轮装置包括和右侧面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装置、和左侧面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固定装置、拉杆和脚轮,拉杆与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脚轮与第二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
第一个具体方案是该围壁由刚性的左、右侧面及可折叠于左、右侧面之间的上、下侧面围绕而成,所述的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分别位于该围壁的前方和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分别一体连接于右侧面的前侧边和后侧边,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的其余部分与该围壁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的周缘分别设有可分段折叠的刚性长条形板片。
更进一步地,第一遮挡面的刚性长条形板片位于与所述右侧面连接处的部分枢设有一可折靠于该右侧面内侧的加强板,第二遮挡面的刚性长条形板片位于与所述右侧面连接处的部分也枢设有一可折靠于该右侧面内侧的加强板,该右侧面外侧设有一拉手,并通过螺钉由箱体内向外旋合于拉手上,而将该两加强板与该右侧面及拉手固定在一起。
第二个具体方案是该围壁由刚性的左、右侧面及可折叠于左、右侧面之间的前、后侧面围绕而成,所述的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分别位于该围壁的上方和下方。
第三个具体方案是该围壁包括一环形的柔性布面和固定于该环形柔性布面左右两侧的支撑板,分别在该环形柔性布面两侧形成刚性的左、右侧面,所述的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分别位于该围壁的上方和下方。
在后两个方案中,所述的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周缘与围壁两周缘之间完全进行可拆式的连接或者部分进行可拆式连接、部分可拆叠式连接。
在前两个方案中,所述的第一遮挡面、第二遮挡面及围壁由多段硬质板连接,两段硬质板之间形成折痕。
在上述三个方案中,所述围壁的形状为一个包括左、右侧面在内的具有四个侧面的矩形框,其四个侧面在折角处采用可弯折的圆弧形连接片连接。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在折叠时,先对部分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处进行拆卸,然后进行折叠,该折叠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对面与面之间未拆卸的连接处进行折叠,另一种是对同一个面进行折叠,因而可折叠成较小的体积,并保持各个面的平整;二,该行李箱的拉杆、脚轮装置与箱体围壁的两个刚性侧面一同形成一牢固的刚性结构,可保证行李箱被稳固地推拉,而且拉杆、脚轮装置也是可拆卸的,从而解决了现有具有拉杆、脚轮结构的行李箱难以进行折叠的难题;三,本发明结构特别适用于较大容积的行李箱,可有效地使大行李箱经过收折而大大减小其所占据的空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杆、脚轮装置的爆炸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拉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参照图1,该可折叠的行李箱包括箱体1及与箱体1可拆卸连接的拉杆、脚轮装置2。
该箱体1包括一可折叠的围壁10及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该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分别连接于该围壁10的两侧周缘,该围壁10由刚性的左侧面102、右侧面101及可折叠于左侧面102、右侧面101之间的上侧面103、下侧面104围绕而成,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分别位于该围壁10的前方和后方。
参照图1及图4,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分别一体连接于围壁10右侧面101的前侧边和后侧边,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的其余部分与该围壁10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通过拉链连接,当然也可通过魔术贴等其他方式连接。并且,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可为柔性布面,也可以是可分段折叠的刚性板,其周缘分别设有可分段折叠的刚性长条形板片111、121,当然刚性长条形板片111、121也可用刚性的杆件代替。参照图1中的虚线,该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都可被折叠为两段,每一段的大小大致等于右侧面101、左侧面102的大小,刚性长条形板片111、121相应可在该折痕处被折叠处,折叠处以铰链连接;围壁10的上侧面103、下侧面104可分别折叠成四段,每一段的大小大致等于右侧面101、左侧面102的大小。因此,在没有拉杆、脚轮装置2的情况下,将第一遮挡面11、第二遮挡面12和围壁10之间的拉链拉开,可将其上侧面103、下侧面104及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分段折叠于刚性的右侧面101、左侧面102之间。
当然,第一遮挡面11、第二遮挡面12并不限于和右侧面101一体连接,例如,可以完全通过拉链与围壁10进行可完全拆卸的连接,也可与围壁10的其他部分一体连接,只要能实现上述折叠即可。
参照图4,第一遮挡面11的刚性长条形板片111位于与所述右侧面101连接处的部分枢设有一可折靠于该右侧面101内侧的加强板41,第二遮挡面12的刚性长条形板片121位于与所述右侧面101连接处的部分也枢设有一可折靠于该右侧面101内侧的加强板42,该右侧面101外侧设有一拉手3,并通过螺钉由箱体1内向外旋合于拉手3上,而将该两加强板41、42与该右侧面101及拉手3固定在一起。
参照图3,拉杆、脚轮装置2包括和右侧面10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装置210、和左侧面102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固定装置220、拉杆21和脚轮22,拉杆21包括两平行的伸缩杆212、213及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于两伸缩杆212、213顶端的提手211,两伸缩杆212、213分别包括位于箱体1内的固定部分和可在该固定部分内滑动的伸缩部分,固定部分的底端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固定装置220上,顶端穿设于第一固定装置210中。并且,该固定部分可根据需要分成可互相拆卸的几段。上述第一固定装置210通过螺钉连接于右侧面内侧,而第二固定装置220通过螺钉连接于左侧面102的外侧,脚轮22固定于第二固定装置220外侧。
可见,该拉杆、脚轮装置2与围壁10进行刚性的可拆式连接,并形成箱体1的支撑结构。
本实施例中,围壁10的四个侧面在折角处采用可弯折的圆弧形连接片100连接,该圆弧形连接片10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可以通过可弯折的半刚性材料制成,也可采用内侧为锯齿状、外侧为平面的塑料件等,而第一遮挡面11、第二遮挡面12的角部相应采用圆角,这一结构除了可使箱体更加美观,还有利于拉链的平滑顺畅。
上述围壁10的上侧面103、下侧面104以及第一遮挡面11、第二遮挡面12的可折叠结构采用以下结构实现由多段硬质板连接,两段硬质板之间形成折痕;也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两层柔性材料之间夹设有若干平铺排列的刚性内板,且两层柔性材料于各刚性内板之间的空隙通过缝合或粘合固定,在各刚性内板之间形成折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参照图2,该可折叠的行李箱包括箱体1及与箱体1可拆卸连接的拉杆、脚轮装置2。
该箱体1包括一可折叠的围壁10及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该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分别连接于该围壁10的两侧周缘,该围壁10由刚性的左侧面102、右侧面101及可折叠于左侧面102、右侧面101之间的前侧面103、后侧面104围绕而成,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分别位于该围壁10的上方和下方。
参照图2,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分别一体连接于围壁10右侧面101的上侧边和下侧边,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的其余部分与该围壁10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通过拉链连接。参照图1中的虚线,该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都可被折叠为四段,每一段的大小大致等于右侧面101、左侧面102的大小;围壁10的前侧面103、后侧面104可分别折叠成两段,每一段的大小大致等于右侧面101、左侧面102的大小。因此,在没有拉杆、脚轮装置2的情况下,将第一遮挡面11、第二遮挡面12和围壁10之间的拉链拉开,可将其前侧面103、后侧面104及第一遮挡面11和第二遮挡面12分段折叠于刚性的右侧面101、左侧面102之间。
本实施例的拉杆、脚轮结构2与实施例一的拉杆、脚轮结构2相同,相应的结构特征采用相同的标号,可参照图2及图3,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其第一遮挡面11、第二遮挡面12及围壁10的前侧面103、后侧面104的可折叠结构也采用以下结构实现两层柔性材料之间夹设有若干平铺排列的刚性内板,且两层柔性材料于各刚性内板之间的空隙通过缝合或粘合固定,在各刚性内板之间形成折痕。围壁10的四个侧面在折角处也采用可弯折的圆弧形连接片100连接。右侧面101外设有拉手3,并通过螺钉由箱体1内向外旋入拉手3而将拉手3与该右侧面10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二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其围壁包括一环形的柔性布面和固定于该环形柔性布面左右两侧的支撑板,分别在该环形柔性布面两侧形成刚性的左侧面102、右侧面101,而其前侧面103、后侧面104仍保留柔性结构。其余结构和实施例二相同。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主要在于将箱体和拉杆、脚轮装置设计为可拆卸结构,并将箱体设计成各个面之间可部分拆卸、部分折叠的结构,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1.可折叠的行李箱,包括箱体及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的拉杆、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包括一可折叠的围壁及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该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分别连接于该围壁的两侧周缘,该拉杆、脚轮装置与围壁进行刚性的可拆式连接,形成箱体的支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该围壁至少包括一刚性的左侧面和一刚性的右侧面,拉杆、脚轮装置包括和右侧面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装置、和左侧面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固定装置、拉杆和脚轮,拉杆与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脚轮与第二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该围壁由刚性的左、右侧面及可折叠于左、右侧面之间的上、下侧面围绕而成,所述的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分别位于该围壁的前方和后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分别一体连接于右侧面的前侧边和后侧边,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的其余部分与该围壁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的周缘分别设有可分段折叠的刚性长条形板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第一遮挡面的刚性长条形板片位于与所述右侧面连接处的部分枢设有一可折靠于该右侧面内侧的加强板,第二遮挡面的刚性长条形板片位于与所述右侧面连接处的部分也枢设有一可折靠于该右侧面内侧的加强板,该右侧面外侧设有一拉手,并通过螺钉由箱体内向外旋合于拉手上,而将该两加强板与该右侧面及拉手固定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该围壁由刚性的左、右侧面及可折叠于左、右侧面之间的前、后侧面围绕而成,所述的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分别位于该围壁的上方和下方。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该围壁包括一环形的柔性布面和固定于该环形柔性布面左右两侧的支撑板,分别在该环形柔性布面两侧形成刚性的左、右侧面,所述的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分别位于该围壁的上方和下方。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折叠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周缘与围壁两周缘之间完全进行可拆式的连接或者部分进行可拆式连接、部分可拆叠式连接。
9.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可折叠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遮挡面、第二遮挡面以及围壁由多段硬质板连接,两段硬质板之间形成折痕。
10.如权利要求3或6或7所述的可折叠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的形状为一个包括左、右侧面在内的具有四个侧面的矩形框,其四个侧面在折角处采用可弯折的圆弧形连接片连接。
专利摘要可折叠的行李箱,包括箱体及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的拉杆、脚轮装置,该箱体包括一可折叠的围壁及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该第一遮挡面和第二遮挡面分别连接于该围壁的两侧周缘,该拉杆、脚轮装置与围壁进行刚性的可拆式连接,形成箱体的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在折叠时,先对部分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处进行拆卸,然后进行折叠,因而可折叠成较小的体积,并保持各个面的平整;并且,该行李箱的拉杆、脚轮装置与箱体围壁的两个刚性侧面一同形成一牢固的刚性结构,可保证行李箱被稳固地推拉,而且拉杆、脚轮装置也是可拆卸的,从而解决了现有具有拉杆、脚轮结构的行李箱难以进行折叠的难题。
文档编号A45C5/00GK2800872SQ2005200847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1日
发明者黄旭 申请人:黄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