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防护衣衬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88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防护衣衬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机车防护衣,特别是涉及一种重量轻化又兼具有结构强度佳的机车防护衣衬垫。
背景技术
一般机车骑士在进行高速骑车活动时,为了安全上的考量,通常会穿戴一防护衣借以保护人体降低伤害,传统的机车防护衣大部份是做成连身的套装,为了吸收冲击力,防护衣内有的会加入泡棉材质以做为缓冲用途,如果机车骑士仍然嫌防护衣的保护效果不足,则可在重点部位例如膝盖、手肘…等等,另外加穿护膝、护肘等防护戴具,如此可降低意外发生时所造成的伤害。
虽然一般机车防护衣确实可降低伤害,但是遇到较严重的意外事故时,其防护效果还是相当有限,因此护具的防护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穿戴较厚实的护具,虽然可提升防护效果,但是因为其重量较重,容易造成穿戴者身体疲累以及行动不便,如果穿戴质轻的护具,其材质通常是脆弱容易损坏的,因此如何让护具同时具有重量轻又兼具有耐撞、耐冲击强度,一直是业者努力克服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量化及兼具有增进结构强度效果的机车防护衣衬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防护衣衬垫,包含有一衬垫本体,该衬垫本体具有一可与一防护戴具预定部位作固结的外侧接合缘、以及一位于外侧接合缘内侧方向的中间板面,其特征在于多数个框格槽部呈蜂巢状密积排列地成型在该中间板面上,两两框格槽部彼此相邻且建构形成一具预定厚度的强化框肋,各框格槽部的强化框肋刚好彼此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是利用多数框格槽部的凹设,让衬垫本体可达到轻量化及增进结构强度的效果。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机车防护衣衬垫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车防护衣衬垫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衬垫本体及一防护戴具;图2是上述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该衬垫本体上凹设有多数个呈蜂巢状密积排列的框格槽部;图3是上述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在两两框格槽部间建构形成有一强化框肋;图4是上述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说明该防护戴具可用来穿戴保护人体背部;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说明另一衬垫本体结合在另一防护戴具上;图6是上述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说明另一防护戴具是用来穿戴保护人体膝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二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机车防护衣衬垫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主要包含有一衬垫本体10以及一防护戴具20,接着,再将上述各构件的形状及组合情形详述于后。
参见图2及图3所示,该衬垫本体10是由发泡吸震材质模造成型,外形略呈长板形状可作成挠弯,其周边具有一外侧接合缘11,位于外侧接合缘11的内侧方向形成有一中间板面12,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良的重点在于该中间板面12表面上挖空凹设有多数个框格槽部1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框格槽部13都呈三角形的孔口形状,并且是以蜂巢状密积排列的方式成型在中间板面12上,两两框格槽部13是彼此相邻接,其间刚好建构形成一顶部狭窄而底部宽阔的强化框肋131,各框格槽部13的强化框肋131彼此相互连接,借以形成蜂巢状的框格结构,当然本实用新型框格槽部13并不只局限在三角形,各种多边形状的几何图形也可适用。
再参见图1所示,该防护戴具20包含有一背垫21、二设在背垫21上方两侧处的肩带22、及二设在背垫21下方两侧处的束腰带23,该背垫21内侧面具有一可吸收外在的冲击力量的发泡层211,背垫21外侧面可供衬垫本体10贴设,衬垫本体10的外侧接合缘11以缝接方式固结在背垫21上,二肩带22可供穿戴者双手穿过后放在肩膀上,二束腰带23端部分别具有一公一母的黏扣带231、232,二束腰带23环绕穿戴者腰部后,公母黏扣带231、232可相互黏扣而固定,使防护戴具20可穿戴保护人体的背部,如图4所示。
参见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包含有另一衬垫本体30及另一防护戴具40,另一衬垫本体30是略呈上大下小的弯弧板形状,其表面同样凹设有多数个呈蜂巢排列的框格槽部31,其周边具有一外侧接合缘32可供缝合固结在另一防护戴具40上,另一防护戴具40的一侧边处具有二绑带41,另一侧边处对应二绑带41位置处设有二钩环42,二绑带41上各具有一公扣部411及一母扣部412,使绑带41在穿过钩环42后,公、母扣部411、412可相互黏扣而固定,另一防护戴具40可穿戴保护人体的膝部。
附带一提的是,运用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技术,同样也可适用于穿戴保护人体肩部或肘部的防护戴具上。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机车防护衣衬垫各构件形状的概述,接着,再将本实用新型预期所能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本实用新型机车防护衣衬垫乃针对机车防护衣的安全防护问题作一改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利用发泡吸震材质的衬垫本体10上凹设多数个框格槽部13,借此可大幅减轻衬垫本体10的重量,而且上述框格槽部13是呈蜂巢状密积排列,两两框格槽部13间形成有强化框肋131,强化框肋131具有极佳的结构强度,当有事故意外发生时,可有效承受外部冲击的力量,并且将此冲击力量透过蜂巢式相连的强化框肋131予以平均分散,如此可大幅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增加防护戴具20的使用寿命,且蜂巢式排列形状构成良好的外观性,更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防护衣衬垫,包含有一衬垫本体,该衬垫本体具有一可与一防护戴具预定部位作固结的外侧接合缘、以及一位于外侧接合缘内侧方向的中间板面,其特征在于多数个框格槽部,呈蜂巢状密积排列成型在中间板面上,两两框格槽部彼此相邻且建构形成一具预定厚度的强化框肋,各框格槽部的强化框肋彼此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防护衣衬垫,其特征在于该框格槽部具有呈三角形的孔口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防护衣衬垫,其特征在于两两框格槽部间建构形成一顶部狭窄而底部宽阔的强化框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防护衣衬垫,其特征在于该衬垫本体结合在一可穿戴保护人体后背的防护戴具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防护衣衬垫,其特征在于该衬垫本体结合在一可穿戴保护人体膝部的防护戴具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车防护衣衬垫,包含有一衬垫本体及可结合该衬垫本体的防护戴具,其特征在于该衬垫本体表面上凹设有多数个框格槽部,上述框格槽部呈蜂巢状密积排列,两两框格槽部彼此相邻且共同形成一强化框肋,借此可令衬垫本体达到重量轻量化以及增进结构强度的效果。
文档编号A41D13/00GK2812611SQ200520107379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4日
发明者李文生 申请人:镕利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