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87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护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套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将一防水的筒状护套本体套设于使用者的手部或脚部或身体上,并通过护套本体两端内缘的黏贴带的相对黏贴,以将护套本体两端开口紧密封闭,使得护套本体所套设之处,具有防水效果的护套结构。
背景技术
人类为血肉之躯,往往因为本身的不小心,而造成手部或脚部发生割伤或擦伤或其它流血的伤口,而为达伤口的止血及避免伤口再次受到伤害,一般做法是将手部或脚部的受伤部位施予包扎做紧急处理,以避免患者因流血过多,而危害到生命安危;然而,众所皆知,经包扎后的伤口系不能碰触到水,否则将会造成伤口不易愈合,而延缓伤口愈合的时间;亦因如此,造成受伤的患者不敢每天进行沐浴,深怕受伤部位与水接触,而不易痊愈;因此,若能设计出一种防水护套,以将患者受伤部位包覆,使患者可安心进行身体的淋浴与冲洗,方是当务之急的设计。
再者,人们往往因所从事的工作,导致身体的手部与脚部等部位经常沾附有害人体的液体或固体,致使工作者经年累月的工作后,将会衍生无可预知的职业伤害;因此,若能设计出一种防水护套,以将工作者的手部或脚部或身体其它部位包覆,使工作者可安心进行工作,亦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手部或脚部发生割伤或擦伤的患者避免伤口受到伤害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护套结构,其是将护套本体套设于人体所需的部位,如手部或脚部或身体的其它部位等,使护套本体的两端开口与所套设之处保持一空隙,此时,即可将护套两端开口相对压持,使护套本体两端内缘的黏贴带可相互黏合,进而将护套本体两端开口封闭,以避免液体及固体经由该开口渗入使用者的皮肤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护套结构,其包括一具防水的护套本体,其是略成长筒状,使其至少一端形成一开口,并在开口各内缘贴附有一黏贴带。上述的护套本体是由防水材质所制作而成,使其具有防水效果,并在护套本体的两端内缘各环设有黏贴带,该黏贴带与护套本体间可设置一软性胶垫;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功效,下面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结构的次一种形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结构的另一种形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结构的另一实施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结构的图5使用状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结构图5的次一使用状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结构的再一使用状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结构图5的另一使用状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护套本体;11开口;12手套形态;13脚套形态;21黏贴带;22软性胶垫;3手部;4脚部;5护套本体;51第一弹性层;52第二防水层;53第三弹性层;54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护套结构,其包括一护套本体1,该护套本体1是略成长筒状,使其至少一端形成一开口11,且该护套本体1是由防水材质所制作而成,使其具有防水的功能作用,并于护套本体1两端的开口11内缘各贴附有一软性胶垫22,该软性胶垫22上并贴附有一黏贴带21,该黏贴带21可为魔术毡或其它具黏性的带体;另外,该黏贴带21亦可直接贴合于护套本体1两端的开口11内缘,并无需使用软性胶垫22;再者,该护套本体1的其一端可设置成一手套形态12(如图2所示)或脚套形态13(如图3所示)或其它形态皆可,而另一端同样为一开口11,使得使用者可经由该开口11将身体部位穿置于护套本体1中。
再请参四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使用者是通过护套本体1一端的开口11,将包覆有石膏的身体部位或受伤部位,如手部3或脚部或身体的其它部位穿置于护套本体1中,以通过护套本体1将患者的受伤部位或包覆石膏的部位套设包覆,而护套本体1端部的开口11并会与所套设的部位形一空隙,此时,使用者可将该开口11相对压持,导致该开口11内缘的黏贴带21会相对黏合,使护套本体1的端部开口11受黏贴带21黏合而封闭,导致护套本体1的端部开口11与患者的手部3或脚部或身体的其它部位间无任何隙缝,以达到完全密封防水的目的,且通过护套本体1两端的软性胶垫22更可增加护套本体1的防水性及舒适性,致使护套本体1可将患者的受伤部位或包覆石膏的部位紧密包覆封闭,导致患者可安心进行身体的淋浴及冲洗,其受伤部位不会与水相互接触的情形;另外,于危险环境工作的工作者,如油漆或染布或研磨等工作者的手部3或脚部或身体的其它部位上,同样可穿戴该护套本体1,以通过护套本体1将工作者的手部3或脚部4或身体的其它部位紧密封闭包覆,避免有害人体健康的液体及固体直接与工作者的皮肤接触,以达工作安全的目的。
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示意图,其包括一护套本体5,该护套本体5是略成长筒状,使其两端各形成有一相连通的开口54,且该护套本体5包含第一弹性层51、第二防水层52及第三弹性层53;其中,该第二防水层52具防水的效果,且其上、下两端面皆具有黏性,以供第一弹性层51及第三弹性层53黏贴,致使第一弹性层51、第二防水层52及第三弹性层53可紧密连结成一体,导致护套本体5具有伸缩的弹性;而该第二防水层52可为防水胶或乳胶或橡胶或其它具黏性兼具防水的胶体。另外,该第三弹性层53可视需求不使用,其同样具有防水的效果,以达节省成本的目的。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使用状态图,其是通过护套本体5两端的开口51,使护套本体5可直接套设于使用者的手部3(如图6所示)或脚部4(如图7所示)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并通过护套本体5本身具有的伸缩弹性,致使护套本体5可紧密将使用的手部3或脚部4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包覆封闭,使得水不会渗入护套本体5所包覆之处,以达到完全防水的目的。
请再参阅图8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使用状态示意图,使用者可先将具有黏贴带21的护套本体1穿戴于手部3或脚部4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并通过该黏贴带21将护套本体的开口11封闭,如此即可达到防水的目的,且为更确保液体及固体不会渗入身体的皮肤中,使用者并可将另一具伸缩弹性1的护套本体5套设于护套本体1的开口11上,以再次将护套本体1的开口11封闭,以提升护套本体1的防水性。
请参阅图9所示,其为图5的再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该护套本体5可制作成成卷状态,供使用者视需求自行裁切所需的长度,以达到最佳的实用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显现出进步性与实用性,兹与习用物品作一比较分析如下习用缺失1.洗澡是人们每天必作之事,若有人不慎受伤,即会因受伤部位不能与水接触,而无法每天进行身体的冲洗。
2.工作于危险环境的工作者,因手部或脚部或身体其它部位经常沾附危害健康的液体及固体,进而身体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防水的护套本体,以将患者的受伤部位或包覆石膏部位紧密封闭包覆,致使患者可安心进行淋浴冲洗。
2.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防水的护套本体,以将处于危险工作环境的工作者,如油漆或染布或研磨等工作者的手部或脚部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封闭包覆,避免危害人体健康的液体或固体直接与工作者的皮肤相接触。
以上所述,仅是揭露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依据本说明书及图式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具防水的护套本体,其是略成长筒状,使其至少一端形成一开口,并于开口各内缘贴附有一黏贴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黏贴带带的结合件可为魔术毡或其它黏贴的带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黏贴带与护套本体间可设置一软性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护套本体的一端可设置成手套形态,另一端则为开口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护套本体的一端可设置成脚套形态,另一端则为开口形态。
6.一种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具伸缩弹性及防水的护套本体,该护套本体是略成长筒状,使其至少一端形成一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护套本体包含第一弹性层、第二防水层及第三弹性层;其中,该第二防水层是具有防水效果的防水层,且其上、下两端面皆具有黏性,以供第一弹性层及第三弹性层黏贴,致使第一弹性层、第二防水层及第三弹性层可紧密连结成一体,导致护套本体具有伸缩的弹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护套本体包含第一弹性层及第二防水层;该第二防水层是具防水效果的防水层,且其一端面具有黏性,以供第一弹性层黏贴,致使第一弹性层及第二防水层紧密连结成一体,导致护套本体具有伸缩的弹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防水层可为橡胶或其它具黏性兼具防水的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护套本体的一端可设置成手套形态,另一端则为开口形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套结构,其主要包含一护套本体,该护套本体是成套筒状,其由防水材质所制作而成,使其具有防水的效果,并在护套本体的两端内缘各环设有一黏贴带,且该黏贴带与护套本体间可设置一软性胶垫;其可将护套本体套设于人体所需的部位后,如手部或脚部等,并将护套本体两端开口相对压持,使得护套本体两端内缘的黏贴带相互贴合,进而将护套本体两端开口封闭,使得护套本体所套设之处,具有防水的功效。
文档编号A41D13/05GK2840710SQ2005201070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日
发明者林子斐 申请人:林怡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