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折伞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23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折伞骨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折伞骨架,属于伞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折叠伞伞骨架的折叠数越多,伞折叠以后的长度就越短,但折叠后伞的直径却偏大,也就是说,增加伞骨架的折叠数虽然可减少伞的纵向长度,但却增加了伞的径向尺寸。
而为减少收折后伞骨架的径向体积,业内常采用增加短材宽度的办法。以四折伞为例,其伞骨架结构如图1所示,该伞骨架由四段伞骨相互牵动而组成,其中首段及二段伞骨主要包括短材1′、短骨2′、回线3′、丸滑材4′及拉线5′。组装时,短材1′铰接于伞具的固定巢(图中未示出)上,而短骨2′则铰接于活动巢上。使用时,上下推动活动巢,由于各段伞骨的相互牵动关系,即可令伞骨架展开或收折。当增加短材1′宽度后,伞收折后,即可令短骨2′及回线3′收入短材1′内,从而可尽量收拢各段伞骨,达到减少收折后的径向体积的目的。但增加短材1′的宽度,却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短材1′宽度过大,使短材1′与短骨2′铰接点不能贴合,而存在较大间隙A,当伞骨架展开时,短材1′与短骨2′将在铰接点处发生左右偏转,在这种情况下,受力较大或长期使用,极易使短材1′发生变形及弯折,致使伞骨废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折伞骨架,其在保持原有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加短材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折伞骨架,由若干段伞骨相互牵动而组成,其首段及二段伞骨主要包括短材、短骨、回线、丸滑材及拉线,在短材与短骨铰接处存在间隙,在该间隙处设入有固定件。
该固定件可设入短骨的一侧。或者在所述短骨的两侧各设入一固定件。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短材与短骨铰接点的间隙处加入了固定件,其可将该间隙填满,因此当伞骨架展开后,短材与短骨不会发生左右偏转,从而增加了短材的强度;而短材的宽度保持不变,当伞骨架收折后,其短骨与回线同样可被收入短材内,从而达到减少收折后径向体积的目的。这样本实用新型即可达到减少伞收折后径向体积的前提下,达到增加短材强度的目的。


图1是习知伞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完全收折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折伞骨架仍以四折为例,其伞骨架由四段伞骨相互牵动而组成,其中首段及二段伞骨主要包括短材1、短骨2、回线3、丸滑材4及拉线5,为使伞骨架收折后,其短骨2与回线3可收入短材1内,该短材1的宽度较宽,因此短材1与短骨2铰接点处的间隙较大。
本实用新型所不同的是在短材1与短骨2铰接点的间隙处设入有固定件6,该固定件6可设入短骨2的一侧,也可在短骨2的两侧各设入一固定件6,以便达到对称的效果。
当加入了固定件6后,其可将短材1与短骨2铰接点处的间隙填满,伞骨架展开后,短材1与短骨2即不会发生左右偏转,从而增加了短材的强度;而短材1的宽度保持不变,当伞骨架收折后,其短骨2与回线3同样可被收入短材1内,从而达到减少收折后径向体积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多折伞骨架,由若干段伞骨相互牵动而组成,其首段及二段伞骨主要包括短材、短骨、回线、丸滑材及拉线,在短材与短骨铰接处存在间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隙处设入有固定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伞骨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设入短骨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伞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短骨的两侧各设入一固定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折伞骨架,由若干段伞骨相互牵动而组成,其首段及二段伞骨主要包括短材、短骨、回线、丸滑材及拉线,在短材与短骨铰接点的间隙处设入有固定件,该固定件可将间隙填满,因此当伞骨架展开后,短材与短骨不会发生左右偏转,从而增加了短材的强底;而短材的宽度保持不变,当伞骨架收折后,其短骨与回线同样可被收入短材内,从而达到减少收折后径向体积的目的。
文档编号A45B19/00GK2862793SQ2005201201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6日
发明者陈添成, 宋顺锋 申请人: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