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骨的勾线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837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骨的勾线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伞骨的勾线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目前,雨伞的伞骨和下巢大都是通过勾线连接的,这里的所说的勾线就是一根两段折弯成勾状的金属线,伞骨一端卡在中巢边缘的凹槽中,并由环绕中巢边缘的金属线活动固定,下巢的上端边缘环绕固定有金属线,勾线一端与伞骨搭扣,另一端搭扣在下巢的金属线中。因为勾线是单根搭扣在下巢中的,容易脱扣,再者环绕下巢边缘的的金属线长期绷紧也容易拉断,通常伞具都是下巢和伞骨这部分容易出问题,特别是勾线经常会折断或脱扣,有的人常常会懒得去修理,干脆换新伞,造成很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伞骨的勾线结构改良,它克服了现有勾线容易折断和脱扣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下巢、中巢和伞骨,伞骨一端卡在中巢边缘的凹槽中,并由环绕中巢边缘的金属线活动固定,伞骨和下巢是通过勾线连接的,下巢一端沿边缘均匀成型有数个凸块勾线由金属体折弯成两段构成,两段金属体末端折弯成勾状,勾线的两勾状端分别与相邻两根伞骨搭扣,勾线另一端与下巢边缘的凸块搭扣。
勾线是用一根金属体折弯成两段构成的,勾线的折弯处直接与下巢边缘的凸块搭扣,两段金属体末端折弯成勾状分别与相邻两根伞骨搭扣,采用这种结构的勾线强度比单根的勾线强度高,不易折断;勾线直接与下巢的凸块搭扣,有凸块的卡制,勾线也不容易脱扣。所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雨伞更加可靠,返修率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巢1、中巢2和伞骨3,伞骨3一端开有孔31,且这一端是卡在中巢2边缘的凹槽21中的,中巢2边缘环绕有金属线,金属线穿过伞骨3末端的孔31将伞骨3活动固定在中巢2上,伞骨3和下巢1是通过勾线5连接的,下巢1一端沿边缘均匀成型有数个凸块11,勾线5由金属体折弯成两段构成,两段金属体末端折弯成勾状,勾线5的两勾状端分别与相邻两根伞骨3搭扣,勾线5另一端与下巢1边缘的凸块11搭扣。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伞骨的勾线结构改良,包括下巢(1)、中巢(2)和伞骨(3),伞骨(3)一端卡在中巢(2)边缘的凹槽(21)中,并由环绕中巢(2)边缘的金属线活动固定,伞骨(3)和下巢(1)是通过勾线(5)连接的,其特征在于下巢(1)一端沿边缘均匀成型有数个凸块(11),勾线(5)由金属体折弯成两段构成,两段金属体末端折弯成勾状,勾线(5)的两勾状端分别与相邻两根伞骨(3)搭扣,勾线(5)另一端与下巢(1)边缘的凸块(11)搭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伞骨的勾线结构改良。它包括下巢、中巢和伞骨,伞骨一端卡在中巢边缘的凹槽中,并由环绕中巢边缘的金属线活动固定,伞骨和下巢是通过勾线连接的,下巢一端沿边缘均匀成型有数个凸块勾线由金属体折弯成两段构成,两段金属体末端折弯成勾状,勾线的两勾状端分别与相邻两根伞骨搭扣,勾线另一端与下巢边缘的凸块搭扣。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雨伞更加可靠,返修率低。
文档编号A45B25/06GK2888958SQ2006200570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1日
发明者颜秋展, 周富义 申请人:东莞又福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