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发光装置的伞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83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发光装置的伞把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带发光装置的伞把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销售的伞具款式多种多样,但这些伞都只是具有挡雨和遮阳光的功能,晚上遇到下雨天时,经过一些没有灯光的地方,我们就必须一手撑伞,一手拿手电筒照明,如果这时还要提拿东西就不能兼顾照明了,所以晚上遇到下雨,两手又不得空闲时,走路就会遇到麻烦。如果有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伞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带发光装置的伞把结构,它带有发光装置,可以在夜晚照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一伞把和发光装置,伞把一端开有与发光装置配合的凹槽,发光装置是嵌入凹槽内的,伞把的侧壁开有透光孔与凹槽相通。
发光装置一端面设置有按钮,前端设置有灯。
与透光孔正对的侧壁开有缺口,缺口与凹槽相通,缺口处设置有一固定块,固定块开有通孔,另外,发光装置也开有一小孔,伞带一头固定在发光装置的小孔中,另一头从固定块的通孔穿出。
采用上述结构后,因为伞把设置有发光装置,晚上遇到下雨天就可以利用伞把的发光装置照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伞把1和发光装置2,伞把1一端开有与发光装置2配合的凹槽11,发光装置2一端面设置有按钮21,前端设置有灯22,伞把1的侧壁开有透光孔12与凹槽11相通,发光装置2前端的灯22可以嵌进透光孔12中的,与透光孔12正对的侧壁开有缺口13,缺口13与凹槽11相通,缺口13处设置有一固定块3,发光装置2开有一小孔23,固定块3也开有通孔31,另外,伞把还设置有一伞带4,伞带4一头固定在发光装置2的小孔23中,另一头穿过固定块3的通孔31引出来。安装发光装置2时,先将发光装置2嵌入凹槽11中,然后将固定块3卡入缺口13中即可固定发光装置2,需要照明时,按下按钮21就可以接通电源使灯22发光;以一定角度扯动伞带4,可以将固定块3从缺口13中脱离,进而可将发光装置2从凹槽11中取出。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带发光装置的伞把结构,包括一伞把(1)和发光装置(2),其特征在于伞把(1)一端开有与发光装置(2)配合的凹槽(11),伞把(1)的侧壁开有透光孔(12)与凹槽(11)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发光装置的伞把结构,其特征在于发光装置(2)一端面设置有按钮(21),前端设置有灯(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发光装置的伞把结构,其特征在于与透光孔(12)正对的侧壁开有缺口(13),缺口(13)与凹槽(11)相通,缺口(13)处设置有一固定块(3),固定块(3)开有通孔(31),另外,发光装置(2)也开有一小孔(23),伞带(4)一头固定在发光装置(2)的小孔(23)中,另一头从固定块(3)的通孔(31)穿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带发光装置的伞把结构。它包括一伞把和发光装置,伞把一端开有与发光装置配合的凹槽,发光装置是嵌入凹槽内的,伞把的侧壁开有透光孔与凹槽相通,与透光孔正对的侧壁开有缺口,缺口与凹槽相通,缺口处设置有一固定块。因为伞把设置有发光装置,晚上遇到下雨天就可以利用伞把的发光装置照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用发光装置时,只要从伞把中取出发光装置即可。
文档编号A45B3/04GK2888952SQ2006200570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1日
发明者颜秋展, 周富义 申请人:东莞又福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