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更换式耐磨嵌条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272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更换式耐磨嵌条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鞋子在穿着过程中,通常其鞋底的鞋跟、前掌的某些部位最先磨损,磨损到一定程度即会影响鞋子的美观和穿着舒适度。然而在鞋子其它部位尚较完好的情况下,一般大家都会本着节约的原则,将鞋子送修鞋铺对鞋底磨损部位进行打补丁修补后继续穿用。可是对鞋底修补不仅是件较麻烦的事情,而且,修补后很难做到完全恢复原来鞋子的美观和穿着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鞋底的结构进行技术改进,从而提供一种能随时更新鞋底易损部的新型结构鞋底,且做到更换方便而经济,更换后不影响鞋子的原有美观和穿着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鞋底底面的跟部和/或前掌部均布开设有若干嵌槽,嵌槽内嵌有耐磨嵌条,嵌条的外端部凸出鞋底底面,各嵌条的外端面组成鞋底的行走接触面。
嵌条最好设计成T形条,并采用弹性耐磨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鞋底面设置了弹性耐磨嵌条后,在鞋底的前掌、后跟形成均布的凸条,各凸条端面构成鞋底的行走接触面。它不仅富有弹性使行走更舒适,而且各凸条还具有良好的防滑作用。当鞋底某部位的凸条磨损后,只需截取出磨损段嵌条,然后剪取相应长度的通用新嵌条嵌入嵌槽空缺处,鞋底即完好如初,且更换十分方便,不必送修鞋铺,人人都可自己动手修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成本低,应用它可大大延长鞋子的穿着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嵌槽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鞋底1底面后跟部和前掌部均布条形嵌槽2。为了加强嵌槽2与嵌条3的配合,防止嵌条滑出,嵌槽2的内壁上布设有防滑筋4。本实施例的防滑筋4设计为下倾短翅形。本实施例的嵌条3设计为其截面呈T形的T形条,并采用如优质耐磨橡胶等弹性耐磨材料制作。T形嵌条3的垂直段插嵌入鞋底的嵌槽2中,其水平段则贴附在鞋底1底面上成为鞋底底面的凸条。各凸条端面组成鞋底的行走接触面。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更换式耐磨嵌条的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1)底面的跟部和/或前掌部均布开设有若干嵌槽(2),嵌槽(2)内嵌有嵌条(3),嵌条(3)的外端部凸出鞋底(1)底面,各嵌条(3)的外端面组成鞋底(1)的行走接触面。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更换式耐磨嵌条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嵌槽(2)内壁上布有防滑筋(4)。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更换式耐磨嵌条的鞋底,其特征在于防滑筋(4)为下倾短翅形。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更换式耐磨嵌条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嵌条(3)为其截面呈T形的T形条。
5.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具有更换式耐磨嵌条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嵌条(3)采用弹性耐磨材料制作。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更换式耐磨嵌条的鞋底,在鞋底底面的跟部和/或前掌部均布开设有若干嵌槽,嵌槽内嵌有弹性耐磨嵌条,嵌条的外端部凸出鞋底底面,各嵌条的外端面组成鞋底的行走接触面。本鞋底不仅富有弹性使行走更舒适,而且各凸条还具有良好的防滑作用;当鞋底某部位的凸条磨损后,只需截取出磨损段嵌条,然后剪取相应长度的通用新嵌条嵌入嵌槽空缺处,鞋底即完好如初,且更换十分方便,不必送修鞋铺,人人都可自己动手修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成本低,应用它可大大延长鞋子的穿着寿命。
文档编号A43B13/14GK2891736SQ2006201014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7日
发明者唐永忠 申请人:唐永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