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未扣合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91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链未扣合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特别涉及一种拉链未扣合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拉链」是由双排钩体对应排列,并结合有拉链头,借由拉链头通过时可扣合对应的两排钩体依次扣紧或脱离;由于其体积轻巧便利,价钱便宜,因此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各种用品。
但是,目前拉链使用中主要的使用缺点为当拉链未完全扣合时人无法知道,常导致使用的箱、袋中物品掉出而不自知;而现今治安低下,也常发生扒手惯窃拉开随身袋、包拉链偷走财物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未扣合警示装置,使得当拉链未扣合时可适时发出警示讯号告知人。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在于提供一种拉链未扣合警示装置,该装置包括 侦测开关,具有可接触或分离的两侦测体,且其接触时为开路状态,分离时则为闭路状态;其与发声电路串联; 发声电路,为蜂鸣器或扬声器及其驱动电路;其串联于所述侦测开关一端; 电源电路,供应直流电源并与所述侦测开关另一端串联; 所述侦测开关的两侦测体分别设于具有双拉链头的拉链的双拉链头相对接触部位;或是该侦测开关的两侦测体分别设于具有单拉链头的拉链的拉链头及拉链扣合端外的拉链装设处的相对接触部位。
借由以上技术方案的实现,可以当拉链未扣合至定位时,发出警示声达到警示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方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及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结构及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方块图,其包括 侦测开关1,具有可接触或分离的两侦测体10、11,且其接触时为开路状态,分离时则为闭路状态;其应与发声电路2串联; 发声电路2,可为蜂鸣器(buzzer)或扬声器(speaker)及其驱动电路;其应与侦测开关1串联; 电源电路3,供应直流电源,其应与侦测开关1串联。
这样,本实用新型可以依据拉链结构的差异性,而有不同的应用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2及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有双拉链头40、41的拉链4上,其中,该侦测开关1的两侦测体10、11应分别设于该双拉链头40、41的相对接触部位;该发声电路2及电源电路3可装设于其中之一的拉链头40上; 这样,当拉链4的两拉链头40、41与侦测体10、11互相扣合状态下,其为开路状态;请参考图2; 而当拉链4的两拉链头40、41与侦测体10、11未扣合时,则为闭路状态,发声电路2与电源电路3导通发出警示声警告拉链未扣合至定位。
第二实施例 如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单拉链头50的拉链5上,其中,该侦测开关1的两侦测体10、11分别设于该拉链头50及拉链5扣合端外的拉链5装设处51(例如背包)的相对接触部位;该发声电路2及电源电路3可装设于该拉链头50; 这样,当拉链5的拉链头50与侦测体10、11互相扣合状态下,其为开路状态;请参考图4; 而当拉链5的拉链头50的侦测体10未与另一侦测体11扣合时,则为闭路状态,发声电路2与电源电路3导通发出警示声警告拉链未扣合至定位。
借由以上的电路应用,可以在拉链未扣合至定位时,发出警示声达到警示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拉链未扣合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侦测开关,具有可接触或分离的两侦测体,且其接触时为开路状态,分离时则为闭路状态;其与发声电路串联;
发声电路,为蜂鸣器或扬声器及其驱动电路;其串联于所述侦测开关一端;
电源电路,供应直流电源并与所述侦测开关另一端串联;
所述侦测开关的两侦测体分别设于具有双拉链头的拉链的双拉链头相对接触部位;或是该侦测开关的两侦测体分别设于具有单拉链头的拉链的拉链头及拉链扣合端外的拉链装设处的相对接触部位。
专利摘要一种拉链未扣合警示装置,其由侦测开关、发声电路及电源电路所组成,该侦测开关的两侦测体应分别设于具有双拉链头的拉链的双拉链头相对接触部位;或是该侦测开关的两侦测体分别设于具有单拉链头的拉链的拉链头及拉链扣合端外的拉链装设处的相对接触部位;借由当侦测体未与另一侦测体扣合时,即为闭路状态,发声电路与电源电路导通发出警示声警告拉链未扣合至定位。
文档编号A44B19/00GK201097710SQ2007201389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0日
发明者李其儒, 林芳正, 冯启峰 申请人:李其儒, 林芳正, 冯启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