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滑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01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止滑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类,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止滑鞋。
背景技术
鞋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鞋在穿着过程中,为了增加鞋底的防滑功 能,通常都在鞋底设有各种形状特点的防滑花紋,利用各种形状的花紋增加 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鞋底的摩擦力,提高鞋子的防滑效果。现 有鞋底花紋,主要是在鞋底面设置各种形状的沟槽,其原理是利用这些花紋 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摩擦系数,以保证鞋子在各种湿滑路面上 的正常使用。但这种由沟槽形成的突起在与地面接触时,仍然为局部平面接 触,使得鞋子在踩到水、油等液体时,局部平面接触中的水、油不能在鞋底 与地面之间完全排出,使得鞋底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层水面或油面,导致鞋底 与地面间附着力差,鞋底易打滑,给鞋子的使用带来不便。而现有技术中还 有另外一种鞋底防滑的处理方法,就是在鞋底面安装各种防滑钉,这种防滑 钉明显突出于鞋底而且端部面积较小,利用防滑钉的尖、细,改变以往鞋底 与地面之间的平面接触为点接触,这种结构对于松软地面而言,因防滑钉可 嵌入地面,尚可达到防滑效果,但对于石更质地面而言,因防滑4丁与*更质地面 的接触面很小而摩擦阻力亦小,故抓地力更差,防滑效果也不佳,使用范围 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何既不受使用范围的限制,又可有效提高鞋底的防滑效 果,是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加 工方便、快捷的、具有防滑功能的止滑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止滑鞋,包括鞋面、鞋帮、鞋底板和止滑层,鞋面通过鞋帮连接在 鞋底板上,鞋底板边缘设有凸缘,止滑层位于凸缘内侧的鞋底板上,凸缘与 地面接触的表面设有引流槽,止滑层上设有止滑突块,止滑突块与地面接触 的表面设有贯通的排泄槽,止滑突块之间还设有相互连通的沟槽,凸缘的顶 面与止滑突块的顶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止滑突块的形状为正方形。
所述排泄槽在止滑突块表面成'十,字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利用止滑层上正方形止滑突块和止滑突块上'十,字形排泄 槽,以及沟槽和引流槽形成的丰富的排流通道,实现了鞋底板与地面间空 气、水、油等的顺利排出,避免了已往鞋底板与地面接触时易形成水层、油 层,造成鞋底打滑、防滑效果差的缺点。不仅改善了防滑效果,提高了摩擦 系数,增加了鞋底板的附着力,而且加工方便、制造简单,具有通用性强, 适用性广的优点。
附闺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止滑鞋中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滑鞋,包括鞋面、鞋帮、鞋底板和止滑层,鞋面通 过鞋帮连接在鞋底板上,如


图1所示,鞋底板1的边缘设有凸缘3,凸缘3上设 有引流槽2,止滑层15为一个整体,在止滑层15上设有均匀的止滑突块4,止 滑突块4为正方形,相邻止滑突块4之间的距离为2-3mm,止滑突块4表面设 有贯通的成'十,字形分布的排泄槽6,相邻止滑突块4之间还设有相互连通 的沟槽5。整个止滑层15粘接在凸缘3内侧的鞋底板1上,止滑突块4顶面与凸 缘3的顶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并且分别与地面相接触,而凸缘3表面的引流槽2也将止滑层15内部的沟槽5和鞋底板1外部相沟通,从而起到导流的作 用。当然,止滑层15也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粘接在鞋底板1的前脚掌 处,后部分粘接在鞋底板1的脚跟处,以减少止滑层15的消耗,提高止滑层 15的利用率。

图1所示,使用过程中,鞋底板1和止滑层15在与地面接触时,止滑层 15受压发生轻微变形,此时位于止滑层15与地面之间的空气、水或者油会通 过止滑层15上止滑突块4表面的'十,字形排泄槽6进入到止滑突块4间的沟 槽5中,并通过相互贯通的沟槽5和凸缘3上的引流槽2排出鞋的底部,从而保 证了鞋底板1、止滑层15与地面之间始终保持直接接触,不会在鞋底板1、止 滑层15和地面之间形成空气层、水层或油层间隙,提高了鞋子底部与地面之 间的摩擦力,改善了鞋底的附着力,除可在普通地面上使用外,还特别适合 在地面上经常有液体存在的环境中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止滑鞋,包括鞋面、鞋帮、鞋底板和止滑层,所述鞋面通过鞋帮连接在鞋底板上;所述鞋底板边缘设有凸缘,止滑层位于凸缘内侧的鞋底板上,凸缘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有引流槽,止滑层上设有止滑突块,止滑突块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有贯通的排泄槽,止滑突块之间还设有相互连通的沟槽,凸缘的顶面与止滑突块的顶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滑突块的形状为正方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泄槽在止滑突块 表面成'十,字形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滑鞋,包括鞋面、鞋帮、鞋底板和止滑层,鞋面通过鞋帮连接在鞋底板上,鞋底板边缘设有凸缘,止滑层位于凸缘内侧的鞋底板上,凸缘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有引流槽,止滑层上设有止滑突块,止滑突块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有贯通的排泄槽,止滑突块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沟槽,止滑突块的形状为正方形,排泄槽在止滑突块表面成‘十’字形分布。利用止滑层和鞋底板边缘的排泄槽、沟槽和引流槽形成的丰富的排流通道,提高了鞋底的防滑效果和附着力,避免了鞋底板与地面接触时形成水层、油层等间隙而造成鞋底湿滑、防滑效果差的缺点。具有加工方便、制造简单,通用性强的优点。
文档编号A43B13/22GK201070052SQ2007201410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3日
发明者丁国南 申请人:丁国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