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平针织的鞋帮结构或其它鞋帮结构的鞋类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865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平针织的鞋帮结构或其它鞋帮结构的鞋类物品的制作方法
具有平针织的鞋帮结构或其它鞋帮结构的鞋类物品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运动鞋类物品包括两个主要元件,鞋帮结构和鞋底结构。鞋帮提 供对脚部的覆盖,该鞋帮结构相对于鞋底结构牢固地容纳和定位脚部。此外, 鞋帮可具有保护脚部和提供透气性的构造,由此冷却脚部和去除湿气。鞋底 结构固定到鞋帮的下表面且通常定位在脚部和地面之间。除了緩沖地面反作 用力外,鞋底结构可提供牵引力并控制脚部的动作,如内旋。因而,鞋帮结 构和鞋底结构协同运作,以提供一种适于如走步和跑步这样的各种体育活动 的舒适结构。传统鞋帮的一般特点和构造在下文详细描述。
鞋帮在鞋子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脚部的空穴。该空穴具有一般的脚部形 状,并且对空穴的进入是通过脚踝开口提供的。因而,鞋帮在脚部的脚背和 脚趾区域上方、沿着脚部的内側和外侧、并围绕脚部的脚跟区域延伸。鞋带 系统通常并入到鞋帮中,以选择性地增加脚踝开口的尺寸并允许穿戴者改变 鞋帮的特定尺寸,以通过各种比例来适应脚部。此外,鞋帮还包括在鞋带系 统下方延伸的鞋舌和限制脚跟运动的脚跟后帮。
形成鞋帮的材料可基于穿戴的特点来选择——例如耐磨性、柔性、延展 性和透气性。对于外部层,脚趾区域和脚跟区域可用皮革、合成皮革或橡胶 材料来形成,以赋予高度的耐磨损性。但是,皮革、合成皮革和橡胶材料不 具有所需程度的柔性和透气性。因而,鞋帮的外部层的许多其他区域可用合 成或天然织物材料来形成。鞋帮的外部层因此可对鞋帮的特定部分赋予不同 特点的各种材料元件来形成。
鞋帮的中间层可用能提供緩冲的轻重量聚合物泡沫材料来形成。类似 地,鞋帮的内部层可用对湿气有毛细作用的织物来形成,该织物能从紧紧围 绕脚部的区域中去除湿气。在一些运行鞋类物品中,各种层可用粘接剂连结, 且可以使用缝制来在一个层中连结各种元件或增强鞋帮的特定区域。
尽管对鞋帮选用的材料变化很大,但是织物材料通常形成外部层和内部 层的至少一部分。织物可被定义为是用以柔韧、精细且具有很大长度对厚度 比的纤维、细丝、或纱线制造的结构。织物通常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直接通过随^L地互锁而用细丝或纤维的织网制造的织物,以构造出无纺织物和毡 垫。第二类是通过纱线的机械操作(例如通过交织(interlacing)或互连成环 (interlooping))形成的织物,由此例如制造出纺织物或针织物。
纱线是用于形成第二类织物的原料。通常,纱线被定义为是具有很大长 度和相对较小-镜截面的物件,该纱线用至少一根细丝或多个纤维形成。纤维 具有相对较短的长度且需要纺纱或捻丝过程来制造具有用于织物中的适当 长度的纱线。纤维的一般例子是棉花或羊毛。但是,细丝具有不确定的长度 且仅可以其他细丝结合来制造适于用在织物中的纱线。现代的细丝包括多种 合成材料,例如人造丝、尼龙、聚酯和聚丙烯酸化物(polyacrylic),丝绸是 主要的天然存在的一种例外。纱线可用一根细丝形成,其通常^:成为单丝纱 线,或用多个独立的细丝组合在一起。纱线还可包括用不同材料形成的分开 的细丝,或纱线可包括每一个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形成的细丝。类似的构 思还应用于用纤维形成的纱线。因而,纱线可具有通常适于上述定义的各种 构造。
用于机械地将纱线操作为织物的各种技术包括交织(interweaving)、缠 绕(intertwining)和捻丝(twisting )。交织是两个纱线的交叉,这两个纱线 横交并彼此之间以直角交织。在交织中使用的纱线通常被称为"经纱"和"纬 纱"。缠绕和捻丝包括诸如编织和打结的过程,其中纱线彼此缠绕以形成织 物。互连成环涉及形成多个相互咬合的环圈的列,针织是互连成环的最常用 的方法。
用在鞋子鞋帮中的织物通常提供轻重量、透气性的结构,其有柔性地且 舒适地容纳脚部。为了为鞋子赋予其他特点——包括耐久性和抗拉性——额 外的材料通常与织物结合使用,例如包括皮革、合成皮革或橡胶。对于耐久 性,Zaino的美国专利号4,447,967披露了一种用织物材料形成的鞋帮,其具 有注射到特定区域中的聚合物材料,以增强该区域^l氐抗磨损或其他形式磨损 的能力。对于抗-扭性,Brown的美国专利4,813,158和Boggia的美国专利 4,756,098都披露了一种基本上不可延伸的材料,其固定到鞋帮,由此限制了 在鞋帮的特定部分中拉伸的程度。美国专利公开No. 2006-0048413与其他 内容一起披露了一种夹在两个织物结构之间的橡胶/泡沫网,以提供支撑,且 该结构还允许局部的透气、拉伸和耐久。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结构涉及一种鞋类物品,具有鞋帮和固定到鞋 帮的鞋底结构。鞋帮包括用至少一种机械地操作的纱线形成的针织元件。该 示例性结构的针织元件具有带第一层和共同延伸的第二层的区域。该第一层 与第二层用整体结构形成,且第二层在第二层的相对侧面处连结到第一层。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方面涉及一种制造鞋类物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的
步骤是平针织(flat knitting )织物元件并将该织物元件并入到鞋类物品中。 平针织的步骤可包括形成具有第 一层和共同延伸的第二层的织物元件。这两 层可用于例如形成通道。在一些构造中,平针织的步骤可包括形成第一区域 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缝制类型和纱线类型与第二区域的针法类型和纱线 类型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示例性结构涉及一种鞋类物品,具有针织元件,该针 织元件包括脚部容纳部分和一个或多个缚带,该缚带与脚部容纳部分用整体 结构形成。脚部容纳部分限定了用于容納脚部的空穴,且一个或多个缚带从 脚部容纳部分的一侧或多侧向外延伸。
使得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具有新颖性的优点和特征具体在所附权利要求 中指出。为了获得对具有新颖性的优点和特点的更好理解,可参见随后的描 述和所附附图,其描述并显示了涉及本发明各个方面的各种实施例和构思。


图1为根据本发明具有第一鞋帮的鞋类物品的外侧正视图。 图2为鞋类物品的内侧正^L图。 图3为鞋类物品的俯视图。
图4A-4C为图3中4A-4C截线限定的鞋类物品的截面图。
图5为第一鞋帮的外侧织物元件的平面图。
图6为第一鞋帮的内侧织物元件的平面图。
图7为第一鞋帮的中间织物元件的平面图。
图8A为组装鞋类物品的第一步骤的透视图。
图8B为组装鞋类物品的第二骤的透^f见图。
图8C为组装鞋类物品的第三步骤的透视图。
图8D为组装鞋类物品的第四步骤的透视图。图8E为组装鞋类物品的第五步骤的透视图。
图9A为外侧织物元件的另一构造的平面图。
图9B为外侧织物元件的又一构造的平面图。
图10A为才艮据本发明的第二鞋帮的织物元件的透视图。
图10B为第二鞋帮的织物元件的俯^f见图。
图10C为第二鞋帮的织物元件的侧面正^L图。
图IIA为根据本发明具有第三鞋帮的鞋类物品的透视图。
图11B为与脚部结合的第三鞋帮的侧面正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另一鞋帮构造的鞋类物品的透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又一鞋帮构造的鞋类物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的描述和所附附图披露了用于鞋类物品的各种鞋帮,鞋帮(或其至 少一些部分)至少部分地用通过平针织过程制造的材料形成。鞋帮与适于包 括跑步和瑜伽在内的运动的鞋子结合。与鞋子和鞋帮相关的构思不仅限于设 计为用于跑步和瑜伽的鞋子,而是它们可以应用到更大范围的运动鞋种类, 例如包括棒球鞋、篮球鞋、交叉训练(cross-training)、自行车鞋、橄榄球鞋、 网球鞋、足球鞋、竟走鞋和徒步旅行靴。该构思还可引用语通常被认为是非 运动的鞋子种类,包括盛装鞋(dress shoe )、拖鞋、便鞋和工作靴。本文披 露的构思因此可应用于各种鞋子类型。还有,本发明的构思可以与鞋子结构 的其他部分结合使用,如鞋帮构件结构中的层、用于鞋子产品的内衬(如袜
衬)、毛线鞋(bootie)构件(可选地包括在鞋子结构中)等。
当用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结构中时,平针织可提供各种优点。例如, 平针织可用于提供用在具有所需形状的鞋子鞋帮中的织物结构,以使得织物 的剪切步骤可以避免(这消除了浪费、避免了修饰剪切边缘的需要、节省时 间、省钱等)。平针织的元件还可直接形成为所需的三维形状,这有助于避 免对在整个鞋子结构中使用额外的支撑结构的需要(这也节省时间和金钱 等;能制造出更轻和/或更柔性的产品;可以消除接缝和至少一些缝制工作 等)。通过在针织过程中在整个结构内选择性地在不同位置处布置多个不同 的纱线和/或针法样式,平针织的产品可在一个单独的构造中的多个不同的位 置或区域中具有多种不同的物理性能(例如不同的拉伸性、不同的湿气控制能力等)。此外,平针织可用于在最终的产品中制造袋状物、孔道、或其他 分层的结构。根据本发明例子的结构和方法的这些和其他特点、方面和优点
将结合图1 - 13所示的各种示例性结构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 一般的鞋子结构
图1 - 4C所示的鞋类物品10包括鞋底结构20和鞋帮30。为了参考的 目的,鞋子IO可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前脚区域ll、脚中区域12、和脚跟区 域13,如图1和2所示。鞋子IO还包括外侧14和内側15。前脚区域ll通 常包括鞋子10的对应于脚趾和连接跖骨和趾骨的关节的部分。脚中区域12 通常包括鞋子10的对应于脚部的足弓区域的部分,且脚i 艮区域13对应于脚 部的后部,包括跟骨。外側14和内侧15延伸经过每个区域11-13且对应 于鞋子10的相对侧。区域11-13和侧部14 - 15并不是要划分鞋子10的确 切区域。而是,区域11 - 13和侧部14-15意在代表鞋子10的主要区域, 以有助于随后的描述。除了鞋子IO,区域11-13和侧部14-15还可应用于 鞋底结构20、鞋帮30和其各自的元件。
鞋底结构20固定到鞋帮30并在鞋子IO被穿戴时在脚部和地面之间延 伸。除了提供牵引力外,鞋底结构20还在走步、跑步或其他体育活动过程 中当脚和地面之间挤压时提供对地面反作用力的緩冲。如在图中所示, 一种 用于鞋底结构20的适当构造包括中间鞋底21、外鞋底22和内鞋底23。中 间鞋底21固定到鞋帮30的下表面且主要用聚合物泡沫元件形成(例如聚安 酯或乙烯乙酸乙烯脂(ethylvinylacetate )泡沫、phylon、 phylite等),其为鞋 底结构20赋予地面反作用力緩沖性能。中间鞋底可并入辅助地面反作用力 緩冲性能的流体填充的嚢。外鞋底22固定到中间鞋底21的下表面并可用带 紋理的橡胶或其它能赋予相对较高抗磨损性和/或牵引力性能的材料形成。内 鞋底23位于鞋帮30中且定位为在脚部的下表面下方延伸。尽管用于鞋底结 构20的该构造提供了用于鞋底结构的合适例子——其可与鞋帮30关联使 用,但是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使用用于鞋底结构20的其他常规 或非常规的构造。
鞋帮30在鞋子10内限定了用于容纳和相对于鞋底结构20固定脚部的 的空穴。更具体地,该空穴的形状为能适应脚部并沿脚部的外侧、沿脚部的 内侧、在脚部的上方并在脚部的下方延伸。对该空穴的进入是通过位于至少脚跟区域13处的脚踝开口 31提供的。鞋带32延伸穿过多个鞋带元件33并 允许穿戴者改变鞋帮30的尺寸,由此通过改变的比例来适应脚部。鞋带32 还允许穿戴者松开鞋帮并有助于从空穴中取出脚部。在该示例性鞋子结构10 中的鞋带元件33用柔性材料形成,其每一个具有一对环圏35,该环圏形成 在中间部分36的相对端上,环圏35具有容纳鞋带32的构造。此外,鞋帮 30包括脚跟后帮34,该后帮绕脚跟区域13延伸并限制脚跟的运动。如果需 要可以设置各种其它鞋带接合元件和/或其他鞋子紧固系统。
织物元件
在该示例性鞋子结构10中的空穴主要通过外织物元件40、内织物元件 50和中间织物元件60限定。外织物元件40形成鞋帮30的与外侧14对应的 部分。内织物元件50形成鞋帮30的与内侧15对应的部分。此外,中间织 物元件60形成鞋帮30的在脚部下方、在脚部前部上方和脚部的脚跟周围延 伸的部分。织物元件40、 50和60绕脚部延伸且是鞋子IO的与脚部或穿在 脚上的袜子接触的主要元件。通常,且如在后文详细描述的,鞋帮30主要 通过连结织物元件40、 50和60的边缘来组装,以赋予空穴的大致形状。此 外,组装该示例性结构10中的鞋帮30涉及将鞋带32、鞋带元件33和脚跟 后帮34并入到鞋子10中。
织物元件40、 50和60被描述为形成鞋子10的外表面和相对的内表面。 在其他的构造中,织物元件40、 50和60可仅形成外表面或仅形成内表面(例 如当内村里或毛线鞋用于鞋子结构时)。.织物元件40、 50和60还可位于其 他鞋子元件之间,以便形成不可见或不露出的鞋子10的部分。此外,织物 元件40、 50和60被描述为延伸经过每个区域11-13, ^旦是它们可被限制在 鞋子IO的更小部分。
外织物元件40单独地显示在图5中且通过平针织过程(flat knitting process)形成整体的的构造(即单件)。即,平针织过程用于机械地操纵一 或多个纱线,其方式是形成上边缘41、下边缘42、后边缘43和在外织物元 件40中四个通道44。如图4B的4黄截面中所示的,通道4用至少部分地共 同延伸的两个材料层形成,该材料形成外织物元件40,且这两个层通过平针 织过程用整体的(即单件)结构来形成。当从鞋子10的侧面看时,如图1内织物元件50单独地显示在图6中且形状和构造类似于外织物元件40。 因而,内织物元件50通过平针织过程用整体的(即单件)结构形成。即, 平针织过程用于机械地操纵一或多个纱线,其方式是形成上边缘51、下边缘 52、后边缘53和内织物元件50中的四个通道54。如图4B的横截面所示, 通道54用两个至少部分地共轴延伸的材料层形成,该材料形成内织物元件 50,且这两个层通过平针织过程用整体的(即单件)结构形成。当从鞋子IO 的侧面看时,如图2所示,通道54方位为沿大致竖直的方向或相对于竖直 方向成角度。因此,通道54在结构和方位上类似于外织物元件40的通道44。 中间织物元件60单独地显示于图7中且包括用整体的(即单件)结构 形成的前部61、中部62和后部63。前部61主要位于鞋子10的鞋喉区域中 (即在鞋带32下方)且具有由外边缘64a和内边缘64b限定的细长构造。 如图3所示,且如后面详细描述的,外边缘64a的至少一部分连结到外织物 元件40且内边缘64b的至少一部分连结到内织物元件50。中部62主要位于 鞋底结构附近(即在脚部下方延伸的区域中),以形成鞋帮30中的空穴的下 部。中部62具有接近脚部形状的形状且通过外边缘65a和内边缘65b限定。 如下文详细描述的,外边缘65a连结到外织物元件40且内边缘65b连结到 内织物元件50。后部63主要位于脚跟区域13中且具有Y形的构造,通过 外边缘66a、内边缘66b和脚踝边缘66c限定。如下文详细描述的,外边缘 66a连结到外织物元件40,内边缘66b连结到内织物元件50,且脚踝边》彖 66c形成脚踝开口 31的上边缘的一部分。
平针织和纱线
每个织物元件40、 50和60可通过平针织过程形成。通常,平针织是用 于制造其中材料周期地扭转的针织材料的方法(即材料从交替侧面来针织)。 材料的两个侧面(或称为"面")通常被分为"正面"(即面向外、朝向观看者 的侧面)和"反面"(即面向内、背离观看者的侧面)。平针织(flatknitting) 与圓形针织(circular knitting)相反,在圓形针织中织物总是从同一侧面针 织。各种圆形针织的技术是已知的,例如窄管圆形针织(narrow tube circular knitting )和宽管圆形针织(wide tube circular knitting )。圆形针织4支术的更多 具体例子可见美国已公布专利公开号2005/0193592,该^^开内容通过引用全 部合并于此。与圓形针织相反,平针织更复杂,因为当从正面和反面针织时
12同一针(如从正面看)通过两种不同运动来形成。因而,下针(knit stitch) (如从正面看)通过在正面上的下针或通过在反面上反针(purl stitch)来形 成。在平针织中,织物通常在每行之后翻转。尽管平针织提供了用于形成织 物元件40、 50和60的适当方式,但是其他类型的针织也可使用,例如包括 宽管圆形针织、窄管圓形针织提花、单针圆形针织提花、双针圆形针织提花 和经编提花。
平针织优于各种其他类型针织法的优点是平针织过程可用于形成大致 三维的结构(一种或多种),其中材料的层彼此交迭(即至少部分地共同延 伸),以形成环圏或其他交迭结构,如通道44和54。更具体地,平针织过程 可制造这样的结构其中多个层彼此连结以使得一个层的相对侧面与另一层 一起用整体的结构形成,如通道44和54。此外,平针织可用于形成具有不 同类型针法的区域和具有不同类型纱线的区域。例如,中间元件60的前部 61描述为具有棱紋构造,该构造以与中部62和后部63的非棱紋构造相比以 不同的程度伸展。而且,织物元件40和50可用与前部61相比较不可伸展 类型的针法来形成,且被选择用于织物元件40和50的纱线可以是比被选择 用于前部61的纱线更耐磨。如另一例子中,用于后部63的针法/纱线组合可 被选择,以赋予脚踝开口 31拉伸和回复的能力。因而,平针织过程可用于 形成具有带不同性能的区域的大致三维或交迭的结构,这些区域用不同类型 的针法和不同类型的纱线的组合来形成。
平针织过程也可用于形成具有限定形状的元件,其不需要被/人大的织物 元件上剪切。例如,每个织物元件40、 50和60可祐:针织为具有如图5-7 所示的各自的形状,而不用从更大的织物元件上剪切出织物元件40、 50和 60。因此,不同于/人更大织物元件上剪切的织物元件,织物元件40、 50和 60的边缘不需要被精加工来防止解开。还有该特点在制造过程中降低浪费且 节省时间和金钱。
形成织物元件40、 50和60的纱线可包括棉和羊毛纤维、如丝绸这样的 天然细丝和包括人造丝、尼龙、聚酯和丙烯酸树脂(acrylic)在内的合成细 丝。其他材料也可使用,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纱线可以是单丝纱线或多 个独立的细丝。纱线也可用不同材料形成的分开的细丝来形成,或纱线可用 每一个由两种或更多不同材料形成的细丝来形成。类似的构思也可用于用纤 维形成的纱线。为了为鞋帮30以及特别是织物元件40、 50和60提供拉伸和回复的能力,可以使用并入了弹性纤维(elastane fiber)的纱线。弹性纤 维可从E.I. duPont de Nemours Company以1^0^@的商标来来获得。这种 纤维可具有涂覆的1^0^@的构造,其中,纤维包括LYCRA⑧的芯部,该芯 部被尼龙鞘层包围。 一种合适的纱线例如包括70丹尼尔的弹性芯部,该芯 部被2ply、 80丹尼尔、92根细丝结构的尼龙覆盖。具有弹性性能的其他纤 维或细丝也可使用。
净皮选择用于织物元件40、 50和60的纱线的特点主要取决于形成各种细 丝和纤维的材料。例如,棉花提供柔软的手感、自然的美感和生物降解能力。 弹性纤维如上所述提供显著的拉伸和回复能力。人造丝;^是供覆盖和湿气吸收
能力。羊毛材料除提供隔绝性能外也可提供高的湿气吸收能力。聚四氟乙烯 覆层可提供织物和皮肤之间较低的摩擦接触。尼龙为具有高强度的耐久和抗 磨损的材料,且聚酯为厌水材料,其干燥快且也可提供相对高的耐久性。尼 龙/聚酯的平细丝可提供光泽,而带紋理的细丝可提供块状且不光滑的光泽。 因而,包括纱线的材料可被选择为能给织物元件40、 50和60赋予各种物理 性能,且物理性能例如可以包括强度、拉伸、支撑、刚度、恢复性、舒适和 成形性。
组装过程。
鞋子10的适当组装过程大致显示于图8A-8E中。以下概述的各种步 骤的顺序作为鞋子10可被组装的方式的一种例子来描述。但是,本领域技 术人员应理解,可以使用不同的顺序来组装鞋子10。参见图8A,每个织物 元件40和50显示为被缝制或连结到中间织物元件60。更具体地,外织物元 件40的下边缘42缝制到中部62的外边缘65a,且内织物元件50的下边缘 52缝制到中部62的内边缘65b。可以使用各种缝线类型以上述方式来连结 边纟彖42、 52、 65a和65b。例如, 一旦应用了缝制,则边缘42、 52、 65a和 65b可彼此邻接或彼此交迭。除了缝制,边缘42、 52、 65a和65b可用粘接 剂或用热连结操作彼此连结。因而,可以利用各种方法来连结织物元件40、 50和60。进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具有脚部大致形状的鞋楦可用在 织物元件40、 50和60的连结中,以形成鞋帮30。
一旦织物元件40和50的下部连结到中部62,则织物元件40和50可连 结到后部63,如图8B所示。更具体地,外织物元件40的后边^^43被缝制
14到后部63的外边^彖66a,且内织物元件50的后边缘53净皮缝制到后部63的 内边缘66b。参见图8C,组装过程通过将织物元件40和50连结到前部61 而继续。更具体地,外织物元件40的上边缘41 ;故缝制到前部61的外侧64a, 且内织物元件50的上边^彖51 ^!皮缝制到前部61的内边*彖64b。
为此,在组装过程中,织物元件40、 50和60彼此连结,以形成形状能 容纳脚部的内部空穴。鞋子10的各种其他元件现在可^皮增加。参见图8D,
下方延伸。每个环圏35定位为从通道44和54的上部向外延伸,且鞋带元 件33的中部36定位在下方且在中间织物元件60的外部上。作为该示例性 组装过程的最后步骤,如图8E所示,鞋带32通过鞋带元件33,脚跟后帮 34粘结地连结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到脚跟区域13中的鞋帮30的外部,且鞋底 结构20粘结地连结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到鞋帮30的下区域。
额外的构造
鞋子10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的合适构造的例子,该鞋类物品具有至少 部分地平针织材料结构形成的鞋帮。参见图9A,用于外织物元件40的另一 构造显示为在通道44和鞋带元件33的位置具有各种鞋带环圈45。如上所述, 平针织过程可用于形成大致三维的结构,其中材料的各个层彼此交迭(即至 少部分地共同延伸),以形成环圈或其他交迭的构造,如通道44和45那样。 鞋带环圈45可代替鞋带元件33,以容纳鞋带32的一些部分。尽管没有必要, 但是鞋带元件33可以用基本不可延伸的材料形成。为了为鞋带环圈45提供 类似的性能,被选择用于鞋带环圏45的纱线和缝线可在鞋带环圈45的区域 中为鞋帮30赋予基本不拉伸的构造。
外织物元件40的另一构造显示于图9B中,具有袋状物46,代替通道 44和鞋带元件33。袋状物46具有上开口且能闭合,以允许小物品(例如钥 匙、身份证或零钱)固定到鞋子10中。如通道44和鞋带环圈45那样,袋 状物46通过平针织过程与织物元件40形成为整体的结构。如果需要,可设 置翻盖或其他闭合元件,以有助于将物品固定在袋状物46中(可选地,翻 盖可在平针织过程中形成为织物元件40的一部分(例如与其形成整体的、 单件的结构)。
作为通过平针织过程形成的三维结构的另 一例子,鞋帮70显示于图10A
15-10C中。鞋帮70包括中部71、 一对侧部72、和八个鞋带环圈73、侧部 72每一个包括側边缘74、后边缘75和中间边缘76。当组装到鞋类物品中时, 中间部分71在脚部上方延伸,且侧部72包在脚部下方。更具体地,侧边缘 74彼此连结(或通过缝制),以形成接缝,该接缝在脚部下方且沿着脚部的 纵向长度延伸。此外,后边缘75彼此连结(例如通过缝制),以形成接缝, 该接缝沿脚跟向上延伸。在该构造中,中间边》彖76可限定出开口 ,该开口 允许脚部进出鞋帮70中的空穴。鞋带可延伸穿过鞋带环圏73,以提供可调 整性。
尽管侧部72在构造上相对较平,但是中间部分71具有通过平针织过程 形成的穹顶形状。即,平针织过程将中间部分71形成为具有在脚部上方延 伸的形状的三维结构。与側部72对比,其中该侧部具有非棱紋类型的针法, 中间部分71可以是棱紋的。除了不同的针法类型,不同的区域可以并入不 同的纱线,以进一步改变鞋帮70的性能。因此,除了提供三维结构,平针 织过程可以用于对鞋帮70的不同区域赋予不同的针法类型和纱线,由此, 在不同区域中改变鞋帮70的性能。
另一鞋类物品IO,显示于图IIA和11B中,包括鞋底结构20,和鞋帮30,。 尽管鞋子10包括与鞋帮30分开并附接到鞋帮30的鞋底结构20,但是该例 子的鞋底结构20,为形成鞋帮30,的织物材料的下表面。因而,鞋子IO,可用 于诸如瑜伽这样的运动,其中小鞋底是可以接受的。在其他构造中,鞋底结 构20,可包括聚合物泡沫或橡胶元件,其赋予力緩冲和抗磨损的能力。如果 需要,分开的鞋底结构可用于鞋帮30,。
鞋帮30,包括脚部容纳部分31,和一对缚带(strap),所述缚带从脚部容 纳部分31,的侧面向外延伸。脚部容纳部分31,具有大致纟未子的结构,其用整 体的(即单件)结构通过平针织过程形成。脚部容纳部分31,因此是形状为 绕脚部延伸的织物元件,且脚部容纳部分31,具有开口 33,,用于从鞋帮30' 插入和取出脚。缚带32,每一个用与脚部容纳部分31,整体的(即单件)结构 形成,并在开口 33,附近与脚部容纳部分31,连结。如脚部容纳部分31',缚 带32,通过平针织过程形成。在该示例性结构中,每个缚带32,从缚带32,与 脚部容纳部分31,连结的区域到缚带32,的端部成锥形。即,缚带32,的端部 具有比缚带32,的临近开口 33,的部分更小的宽度。缚带32,每一个可用一层 织物材料形成,或每个缚带32,可具有管状构造,该构造有效地用两层织物材料形成。
缚带32,用于将鞋子IO,固定到脚部。如此,缚带32,可具有例如在三英 寸和二十四英寸之间的范围的长度,取决于鞋子IO,的尺寸和用途。但是, 如所述的,缚带32,大致为六英寸长。每个缚带32,具有端部和紧固件34,, 该紧固件位于端部处。紧固件34,显示为是钩部和环圈紧固件的相应部分, 如VELCRO②,但是它们也可以是按扣、纽扣、或其他所需的紧固件。参见 图IIB,绰带32,包在脚踝周围,以使得紧固件34,被用于将绰带32,的端部 紧固在脚踝后部。替换地,绰带32,可被系在脚部的上表面上或可包在脚部 周围,以将鞋子IO,固定到脚部。因而,用于将鞋子IO,紧固到脚部的各种方 法都可使用,取决于穿戴者的脚部尺寸和喜好。
尽管鞋帮30用三个分开的通过缝制结合的织物元件40、 50和60形成, 但是鞋帮30,用整体结构形成的一个织物元件形成。因此,与鞋帮30相反, 鞋帮30,没有会在使用中接触脚部的接缝。即,该示例性结构IO,的脚部容纳 部分31,形成为绕脚部延伸且不包括靠近脚部的接缝。进而,该示例性结构 IO,中的鞋底结构20,和鞋帮30,的无缝联合进一步减少的脚部附近的接缝。 因而,平针织过程可用于形成绕脚部延伸的无缝鞋子部件。
图12和13显示了类似图11A和11B所示的例子的鞋类物品的额外例 子,但是这些额外例子具有某种不同的缚带和/或紧固装置。在图12所示的 鞋类物品100的例子中,鞋类物品100包括鞋底结构120和鞋帮130。如果 需要,可设置与鞋帮130附接的单独的鞋底结构120,或鞋帮130和鞋底结 构120可设置为整体的、单件的构造(例如平针织的瑜伽鞋、拖鞋、毛线鞋 等)。该示例性结构100的鞋帮130包括脚部容纳部分131,其限定了穿戴者 的脚部可穿过并插入的开口 133。该示例性结构100包括一个缚带132,该 缚带在穿戴者脚部上方延伸,以将脚部固定到鞋类物品100。尽管可以设置 任何类型的紧固系统(例如纽扣、按扣、钩子、带扣等),但是在示例性结 构100中,钩子和环圈紧固件134的一部分设置在缚带132的自由端上,且 紧固件134的该部分固定到钩子和环圈紧固件的另一部分(未示出),该另 一部分设置在鞋帮130的侧面。缚带132可设置在鞋帮构件130的外侧或内 侧,而不会脱离本发明。该缚带132可通过平针织过程例如以结合图IIA和 11B的缚带32所述的方式与鞋帮构件130设置为整体的、单件的构造。如 果需要,缚带132 (以及上述缚带32)可用可拉伸的材料构造,例如实现对
17穿戴者脚部的舒适且牢固的配合。
图13显示了具有另一种缚带/固定装置的鞋类物品200的例子。在该例 子中,与结合图12所述的部分相同或类似的部分被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且 其相应描述被省略)。并非是单个的缚带,在该例子中,多个(例如在所示 例子中四个)长且相对较细且柔性的绰带232被设置。如果需要,縛带232 可以足够细和/或柔韧,以允许穿戴者将它们绕着脚部系在一起(例如打弯或 打结到鞋带),以由此将脚部固定在鞋类物品200中。绰带232可具有足够 的长度,以包一周或多周地绕过穿戴者的脚踝,且可选地达到穿戴者小腿上, 例如以类似于传统的芭蕾鞋和/或希腊罗马式(Greco Roman type )鞋中设置 的缚带的方式。如果需要,并非通过系紧,紧固元件(如钩子和环圈紧固件 等)可祐 没置,例如以类似于图IIA到12所述的方式。
缚带232例如在平针织过程中与鞋帮构件130形成整体、单件的构造, 如同结合图IIA到12所示的过程。替换地,如果需要,縛带232可与鞋帮 构件130分开(例如如同鞋带、带子、丝带或其他的缚带元件),可选地延 伸穿过形成在鞋帮构件130中的通道,例如以类似于结合图1 - 8E所述的通 道44和54的方式。其他的縛带和/或紧固件装置可以^L置,而不脱离本发明 的范围。
尽管图IIA到13中所示的鞋类结构10,、 100和200被显示为是芭蕾或 瑜伽种类的鞋子,但是所述结构和技术可将其鞋帮构件或部分(例如衬里、 毛线鞋元件等)用于各种不同的鞋类产品,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结论
如上所述,平针织过程可用于形成用于包含在鞋类产品中的各种鞋帮或 其他结构。平针织的优点是可以形成大致三维的结构。此外,可形成材料层 彼此交迭以形成环圈或其他交迭构造的结构。平针织过考呈也可以用于形成具 有不同性能的区域,例如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针法和/或不同类型的纱线的组 合。因而,平针织可用于形成鞋帮的形状且也可为鞋帮的不同区域提供不同 性能。
参考各种实施例在上文和在附图中公开了本发明。zf旦是,公开的目的是
提供与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有关的各种特征和构思的例子,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各个方面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许多改变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鞋类物品,包括针织元件,该针织元件包括脚部容纳部分和一对缚带,该一对缚带与脚部容纳部分形成整体结构,该脚部容纳部分限定用于容纳脚部的空穴,且缚带从脚部容纳部分的侧面向外延伸。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脚部容纳部分包括开口,该 开口提供到空穴的入口 ,且绰带在开口附近与脚部容纳部分连结。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缚带的宽度是锥形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每个缚带在脚部容纳部分附 近具有第一宽度且在端部处具有第二宽度,该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每个缚带包括紧固件的相应 部分。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紧固件的相应部分位于缚带 的端部附近。
7、 一种鞋类物品,至少部分地用针织元件形成,针织元件包括 脚部容纳部分,限定了用于容纳脚部的空穴,该脚部容纳部分包括开口 ,该开口提供到空穴的入口;一对缚带,与脚部容纳部分形成整体的结构,该缚带在开口附近连结到 脚部容纳部分,且缚带从脚部容纳部分的侧面向外延伸;和紧固系统,每个缚带包括紧固系统的相应部分。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缚带的宽度是锥形的。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每个缚带在脚部容纳部分附 近具有第一宽度和在端部处具有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紧固系统的相应部分位于缚 带的端部附近。
11、 一种制造鞋类物品的方法,包括形成针织元件,该元件包括脚部容纳部分和与脚部容纳部分成整体结构 的一对缚带;将紧固件的相应部分固定到缚带的端部;和将紧固件的相应部分和针织元件并入到鞋类物品中。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骤包括利用平针针织工艺来形成针织元件。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骤包括将縛带定位为临近脚部容纳部分中的开口。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骤包括使缚带呈锥形。
15、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骤包括将每个缚带构造为在脚部容纳部分附近具有第一宽度和在端部处具有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
16、 一种鞋类物品,包括针织元件,该针织元件包括脚部容纳部分和与脚部容纳部分形成整体的结构的第一缚带,且第一缚带vMJip部容纳部分的侧面向外延伸。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脚部容纳部分包括开口,该开口提供了到空穴的入口,且第一缚带在开口附近与脚部容纳部分连结。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第一绰带包括紧固件的至少一部分。
19、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鞋类物品,还包括第二缚带,与脚部容纳部分形成整体的结构,第二绰带从脚部容纳部分的侧面向外延伸。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第一缚带从脚部容纳部分的与第二缚带相同的 一侧向外延伸。
21、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鞋类物品,其中,第一缚带与第二缚带相比从脚部容纳部分的不同侧向外延伸。
22、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鞋类物品,还包括第二缚带,与脚部容纳部分形成整体的结构,第二缚带从脚部容纳部分的与第 一缚带相同的 一侧向外延伸;第三缚带,与脚部容纳部分形成整体的结构,第三绰带从脚部容纳部分的与第一缚带相对的一侧向外延伸;和第四缚带,与脚部容纳部分形成整体的结构,第四缚带从脚部容纳部分的与第 一縳带相对的 一侧向外延伸
23、 一种制造鞋类物品的方法,包括形成针织元件,该针织元件包括脚部容纳部分和与该脚部容纳部分成整体结构的第一縛带;将紧固件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到第一縛带的端部;和 将紧固件的该部分和针织元件并入到鞋类物品中。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骤包括利用平针针 织工艺来形成针织元件。
25、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骤包括将第一缚带 定位在脚部容纳部分中的开口附近。
26、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骤包括形成与脚部 容纳部分成整体的结构的第二绰带。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缚带和第二缚带位于脚部 容纳部分的相对侧面上。
28、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缚带和第二縛带位于脚部 容纳部分的同一侧面上。
29、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骤包括在脚部容 纳部分的与第一缚带相同的一侧上形成与脚部容纳部分成整体结构的第二 缚带;在脚部容纳部分的与第一缚带和第二缚带相对的一侧上形成与脚部容 纳部分成整体结构的第三缚带;和在脚部容纳部分的与第一缚带和第二缚带 相对的一侧上形成与脚部容纳部分成整体结构的第四缚带。
30、 一种制造鞋类物品的方法,包括形成针织元件,该针织元件包括脚部容纳部分和与该脚部容纳部分成整 体结构的第一绰带;和将针织元件并入到鞋类物品中。
31、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 工艺来形成针织元件。
32、 如;f又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 容纳部分成整体结构的第二绰带。
33、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 纳部分的相对侧上。
34、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 纳部分的同一侧上。
35、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骤包括利用平针织 ,其中,所述形成步骤包括形成与脚部 ,其中,第一缚带和第二缚带在脚部容 ,其中,第一縛带和第二缚带在脚部容 ,其中,所述形成步骤包括在脚部容纳部分的与第一缚带相同的一側上形成与脚部容纳部分成整体结构的第二缚带;在脚部容纳部分的与第一缚带和第二缚带相对的一侧上形成与脚部容纳部分成整体结构的第三缚带;和在脚部容纳部分的与第一缚带和第二缚带相对的一侧上形成与脚部容纳部分成整体结构的第四缚带。
全文摘要
一种鞋类物品(10),包括具有针织元件(40、50、60)的鞋帮(30),该针织元件通过平针织过程形成。在一种构造中,针织元件具有带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区域,该第二层至少部分地与第一层共同延伸。第一层与第二层形成整体的构造,且第二层在第二层的相对侧处连结到第一层。在另一构造中,用于鞋子的针织元件包括脚部容纳部分和一个或多个缚带元件(33、35),该缚带元件与脚部容纳部分形成整体的结构。脚部容纳部分限定用于容纳脚部的空穴,且缚带(一个或多个)从脚部容纳部分的侧面向外延伸。
文档编号A43B23/02GK101562999SQ200780045587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0日
发明者布佩施·杜亚, 爱德华·N·托马斯, 苏珊·L·索科洛夫斯基 申请人: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