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平针针织机的导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667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平针针织机的导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平针针织机的导纱器,其带有导纱器臂,在其尖部处布置有 导纱器小滑轮(Fadenfuehrernuesschen);且带有多个用于将纱线输送至导纱器小滑轮的 导纱眼(Fadenleitoese)。
背景技术
这样的导纱器长久以来是现有技术且例如在文件EP 309 691中来说明。导纱眼 用于使针织线(Strickfaden)转向且输送给导纱器小滑轮。在已知的导纱器中,导纱眼在 此相应位于导纱器臂的左边和右边(被引入星形的导纱机构(Fadenleitorgan)的臂中或 在其它的固定装置中)。通过导纱器的该对称的结构,纱线可从针织机的两个端面被输送给 针。
为了制造一定的针织物和花纹,多个纱线须被同时输送给针。对此,在已知的导纱 器中多个纱线相应同时被引导穿过两个存在的导纱眼。
然而由此在穿过孔眼时可能发生纱线的相互阻碍,这可导致不期望的效果(如不 均匀的纱线张力、线圈(Fadenschlaufe)等等)。纱线正确输送至织针由此变得困难且在针 织物中可能出现缺陷。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纱器,利用其也能够将多个纱线同时可靠地 输送给针。
该目的利用一种用于平针针织机的导纱器来实现,其带有导纱器臂,在其尖部处 布置有导纱器小滑轮;且带有多个用于将纱线输送至导纱器小滑轮的导纱眼,其特征在于, 在导纱器的中轴线两侧相应布置有多个导纱眼。
根据本发明的导纱器一如既往对称地来构造,但是现在使多个纱线能够彼此分离 地输送至针。通过各个纱线的分隔,纱线的相互阻碍的上面所说明的问题可不再出现。产 生无缺陷的针织物。
当导纱眼在导纱器的中轴线的每侧上至少横向于导纱器臂纵向彼此偏置地布置, 以便实现纱线的良好分隔时,在此是有利的。优选地,导纱眼在中轴线的每侧上也在导纱器 臂纵向上彼此偏置地来布置。由此,所有纱线在进入导纱器小滑轮是也可充分地扇状散开。 另外,纱线由此可被附加地分隔,即导纱眼还在导纱器的深度方向上彼此偏置地布置。
如在已知的导纱器中,导纱眼可适宜地布置在至少一个布置在导纱器臂处的导纱 机构处或在其中。该导纱机构可以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具有两个侧向的臂,在其处可相应安 装至少两个导纱眼。
当侧向的臂倾斜地指向下且导纱眼并排布置在侧向的臂处时,在此是有利的。以 该方式,导纱眼在两侧上在导纱器纵向上且横向于此地彼此偏置地布置,从而实现纱线的 良好的分隔和扇状散开(Auffaecherung)。
另外,当多个导纱机构以不同高度布置在导纱器臂处时,可实现纱线的良好分隔 和扇状散开。引导机构中的每个在导纱器的每侧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纱眼,从而充分地存在 还将更大数量的纱线输送给针的可能性。
此外,导纱机构中的至少一个可具有护板(Schild),其布置在导纱机构与导纱器 臂之间。纱线由此获得在导纱器臂方向上的附加的引导。
此外,导纱器可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纱线导引至相邻的导纱器的纱线孔眼 (Fadenoese)。该纱线孔眼优选地同样可布置在固定在导纱器臂处的导纱机构处。


接下来根据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导纱器的优选的实施例。
其中图1显示了导纱器的第一实施例;图2显示了导纱器的第二实施例;图3显示了导纱器的第三实施例;图4显示了导纱器的第四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带有导纱器盒10的导纱器1,其在其上侧处具有用于容纳此处未示出 的驱动销(Mitnehmerbolzen)的凹口 20。从导纱器盒10的下侧延伸有导纱器臂30,在其 下端处存在导纱器小滑轮40。在导纱器臂30的上部的区域中,导纱机构50借助于螺栓55 来固定。
导纱机构50如整个导纱器I那样对称于纵轴线M来构造且具有三个臂51、52、53, 其中的两个侧向的臂51、52斜向下延伸。相应引入两个导纱眼60、61;70、71到这些臂51、 52中用于使纱线在两侧转向和输送至导纱器小滑轮40。通过臂51、52的取向,孔眼60、61 或70、71不仅在导纱器臂30的纵向上而且横向于此彼此偏置,由此可实现纱线的良好的扇 状散开和小心地输送至导纱器小滑轮40。
在导纱机构50的向上延伸的第三臂53中引入另外的导纱眼80、81,其用于将纱线 回环(durchschleifen)至相邻的导纱器。
应理解的是,在示出的导纱器I中也可将多于两个导纱眼引入臂51、52中的每个 中。
在图2中所显示的导纱器I’对应于图1中的导纱器I,然而附加地在导纱机构50 后面具有导纱护板90。
图3显示了导纱器2,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与图1和2中的导纱器I和I’相同的 零件。然而此处在导纱器臂30处相叠地布置有两个导纱机构56、57。导纱机构56、57中的 每个具有两个侧向的臂56’、56’’或57’、57’’,在所示出的示例中各一个导纱眼被引入其 中,然而其也可设有多个导纱眼。
在图4中示出导纱器30,在其导纱器臂30处不仅布置有三臂式的导纱机构50而 且布置有两臂式的导纱机构58。导纱机构50、58的侧向的臂51、52;58’、58〃相应设有一个 或两个导纱眼。
导纱器的所示出的示例仅代表可实现对于本发明重要的导纱器特征的可能性的 一个选择。此处可考虑大量另外的设计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平针针织机的导纱器,其带有导纱器臂(30),在其尖部处布置有导纱器小滑轮(40);且带有多个用于将纱线输送至所述导纱器小滑轮(40)的导纱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纱器(1,I’,2,3)的中轴线(M)两侧相应布置有多个导纱眼(60,61; 70, 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眼(60,61;70,71)在所述导纱器(1,1’,2,3)的中轴线(M)的每侧上至少横向于导纱器臂纵向彼此偏置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眼(60,61;70,71)在所述中轴线(M)的每侧上还在导纱器臂纵向上彼此偏置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眼(60,61;70,71)在所述中轴线(M)的每侧上还在所述导纱器的深度方向上彼此偏置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眼(60,61; 70,71)布置在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导纱器臂(30)处的导纱机构(50,56,57,58)处或在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导纱机构(50,56,57,58)具有两个侧向的臂(51,52; 56’,56〃; 57’,57",58’,58"),在其处相应布置有至少两个导纱眼(60,61; 70, 7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的臂(51,52; 56’,56〃; 57’,57〃,58’,58〃)倾斜地指向下且所述导纱眼(60, 61; 70, 71)并排布置在所述侧向的臂(51,52; 56’,56"; 57,,57",58’,58")处。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多个导纱机构(50,56,57,58)以不同高度布置在所述导纱器臂(30)处。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机构中的至少一个(50)具有护板(90),其布置在所述导纱机构与所述导纱器臂(3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纱线导引至相邻的导纱器的纱线孔眼(80,8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平针针织机的导纱器,其带有导纱器臂(30),在其尖部处布置有导纱器小滑轮(40),在其中在导纱器(1)的中轴线(M)两侧相应布置有多个导纱眼(60,61;70,71)。
文档编号D04B27/10GK103015023SQ2012103476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F.弗莱纳 申请人:H. 斯托尔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