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纺织机械、尤其是倍捻机或翼锭式多股捻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66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工位纺织机械、尤其是倍捻机或翼锭式多股捻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工位纺织机械、尤其是倍捻机或翼锭式多股捻绳机,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双锭单元,每个双锭单元均具有一个支架,该支架上装有工作件和输送件,并且该双锭单元的两个工位的背面彼此相向。
背景技术
标题所述类型的迄今几乎100%被使用的传统机器全都是多工位机器。一个工位设置在另一个工位旁,供纱装置和卷绕机构的驱动通过沿纵向经过该机器的连贯轴来进行,轴由设于端侧的中央电动机来中心驱动。锭子一般通过皮带或带来驱动转动,或者在新型机器中,多个锭子也通过位于锭子下方或旁边的独立马达来驱动转动。在这两种情况下,驱动或者说馈送和控制对于所有锭子都是中央集中进行的。在目前常见的结构型式中,机架按照双侧区段形式构成,每个区段包含约8-16个锭子并且完全能工作地拆分送货给客户。在客户那里,它们与中央控制驱动单元组装成完整的设备,设备的长度达到约40米且不少具有超过200个的工位。通过这样的设计和大量中央管理的锭子,可以做到整个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很有利地分摊到多个独立工位上。因此,这总体上是一种成本很有利的解决方案。但这种构型的机器仅适用于经济生产大批货物。而小批量所需要的灵活性是无法保证的。需要高灵活性的任务只能以高昂的改装成本或以设备工作负荷不满即相对昂贵地来完成。中央驱动型机器的另一个缺点在于,机器利用效率在机器出故障时显著降低,这是因为一旦机器停机,马上就影响到多个锭子。因此,每次设备故障就是代价相对高昂的重大事件。关于具有上述性能的倍捻机的例子,参见DE 2925668A1。在那里,任何一个由多个工位组成的所谓的区域设置在竖直的机器立柱之间并且构成一个区段。鉴于此,总是有需要更灵活的机器的要求。但该要求一般因为机器生产成本较高而落空。例如在EP 1737775A1中公开了一种获得更高的灵活性的可行方式。该文献所述的解决方案原则上还是具有传统的多工位机器结构,但是,若干锭子/工位现在配设有独立驱动装置和独立控制装置,以代替中心驱动装置。因此做到了每个工位可以几乎自主地运行工作。但是,该解决方案的缺点显然还是保留了中央机器构造。就是说,对使用者来说,尽管就可用锭子数量而言的成本较高,所得到的灵活性还是有限。用于筒子输出或热量抽排的解决提案在EP 1737775A1中完全未被公开。EP 1357208A1记载了在朝无限灵活性方向所做出的进展。在这里,描述了精度提高的倍捻机的自主的独立工位。其多个单元虽然还是组装成一种多工位机器,但每个位置还是完全自主地且独立于其它工位运行工作。在这里,也介绍了通过相应的输送机构将制成的筒子收走的任何可能性。在这里只描述和示出一种单侧设备,但在这里未解决独立锭单元的任意布置结构,也包括完全分开的安置。此外,为了能降低用于在纺织工作中必须做到的空气调节的高昂成本,传统机器通常如此设计,机架直至机器中心地形成一个通道系统,借此能在热空气使车间变热之前抽排出热空气。在根据EP 1357208A1的解决方案中既没有规定这样的可能性,在结构上也是无法想到的。每个位置独立的自立式机架必然导致较高的生产成本。独立锭单元的稳定性受到其底面的限制。就是说,需要采取附加措施来提高稳定性,在这里,上述文献教导要将独立锭单元相互连接起来。此外,EP 0384092B1公开了,代替多个独立锭子制造出双锭单元。双锭单元的优点是稳定性较高并且其包括一个用于待处理筒子的输出系统。所述双锭单元落座在一个主框架中,主框架具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竖直撑杆,这些撑杆又在上、下端通过横梁相互连接。在这个复杂的、由多个立体布置的框架构成的支架上,随后安装上两个工位的工作件。像在传统的多工位纺织机械中那样,昂贵的支架结构只允许非常有限地改变工作件设定尺寸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保证高灵活性且结构简单的多工位纺织机械。本发明基于一种多工位纺织机械,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双锭单元,每个双锭单元具有一个支架,该支架上装有工作件和输送件,其中该双锭单元的两个工位的背面彼此相向。根据本发明,各双锭单元具有一个居中设置的托架。该托架具有从双锭单元的一个工位延伸向另一个工位的横梁,该横梁借助可调节的支腿支承在底座上。此外,该托架具有中央设置的空心型材,该空心型材从该横梁起竖直延伸出来并被构造用于容纳筒子输出机构以及用于固定卷绕模块。居中设置的托架构成用于两个对置的工位的支承结构,该托架结构简单并且允许固定两个工位的构件和组件,对所述构件和组件在尺寸设定方面几乎没有限制条件。空心型材的结构和使用尽管有匹配的支承能力,还是获得较轻的结构重量。对于具有不同尺寸的工位,可以采用相同的支承结构。由此得到最小结构变化或者说因反复使用某构件而实现的成本节约。与独立的筒子卷绕工位相比,省去了对置的工位单元的连接。通过空心型材的特殊构造,它同时用于容纳筒子输送机构,该筒子输送机构尤其在制造较重的捻线筒子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并且能无需显著附加成本地来安装。通过权利要求2至11来有利地改进本发明。如权利要求2所述,该横梁在有利实施方式中具有至少一个孔,抽吸机构可连接至该孔。就是说,通过以具有至少一个孔的空心型材的形式构成该托架的竖直部分,以简单方式得到以下可能性根据需要给该多工位纺织机械配设抽吸机构。可利用这样的抽吸机构可以顺利抽走在生产中在工位区域内出现的热空气,这就在客户的相关劳动厂房内在车间空气调节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权利要求3以卷绕模块形式构成的卷绕机构具有快速安装的优点(这些优点包括用替代的卷绕模块更换卷绕模块,该替代的卷绕模块能产生不同的卷绕形式或不同的卷绕筒子尺寸)。据此,这提高多工位纺织机械本来就有的灵活性。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模块壳体的有利实施方式有以下优点,S卩,可通过在空心型材和锭子模块内加工出的通风孔的对准布置来保证有效的排热。就是说,可通过简单方式通过空心型材有效地使生热地点变得和缓。为每个工位设置自己的控制装置的做法保证了在成为全自动工位方向上的灵活性的进一步提闻。一个特别简单的解决方案是将控制单元整合到卷绕模块(权利要求6)中。例如省去了须将数据输入卷绕模块的必要性。该控制单元此时优选具有操作单元(权利要求7),其实现了快速简单地输入或改变例如捻线参数或工作程序。虽然本发明的多工位纺织机械由多个独立的双锭单元组成,但显然可以通过接口与中央控制装置通讯(权利要求8)。中央控制装置可通过这些接口传输关于锭子的数据,如理想值和工作程序。在这里,操作人员的调节是在中央位置进行的。通过独立驱动各双锭单元的工作件,支持了与其它工位脱离关系(权利要求9)。如权利要求10所述,如果双锭单元分别具有可独立运行的输送模块(其构成筒子输出机构的输送部分),则可以任意改变用于所产生的卷绕筒子的不同输送方向的限制条件。当多个双锭单元共用一个筒子输出机构(权利要求11)时,虽然输送方向的限制条件是定下来的,但一个共用的输送机构是不太贵的。但输送方向的改变在此也可能造成实现多个输送变型方案并因此实现附加拣选功能。只要设有中央供能件或也设有双锭单元的控制装置,则它们应具有弹性特性,由此基本抑制了在双锭单元之间的振动传递。如权利要求12所述,可以想到在双锭单元之间有多个独立连接件,但它们也应具有弹性特性。可以马上想到,当工作件或模块的尺寸设定成超过某尺度时,可以只通过使相邻的双锭单元彼此间隔来考虑这一事实。原则上总是也可更换双锭单元,改变构成多工位纺织机械的双锭单元的数量,或者调整空间状况。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双锭单元的透视图,图2以透视图示出本发明双锭单元的托架,图3以透视图示出卷绕模块,图4示出了部分组装好的本发明双锭单元,图5示出锭单元的壳体,图6是多工位纺织机械的透视图,和图7是多工位纺织机械的另一个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所示的双锭单元I具有居中设置的托架2,该托架包括以其背面彼此相向的工位1’、1”的所有工作件和输送模块17。这两个工位I’和I”在此实施例中是倍捻机构。图2详细示出的托架2具有横梁20,该横梁通过可调节的支腿26支承于底座上。为了尤其在这种双锭单元单独立放时实现进一步的稳定化,应采用四个支腿26,或者所述支腿具有较大的支承面。在任何情况下都如此设定尺寸,保证双锭单元有足够的稳定性。空心型材21从横梁20竖直延伸出,该空心型材在其上端具有用于卷绕模块3的安装颊板24和用于输送模块17的容座25。在横梁20内的多个孔22用于容纳锭子模块4的独立驱动
>J-U装直。此外,空心型材21可以具有未示出的、与横梁20内的相应孔对准的孔。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抽吸机构的连接,以便散走在捻线时出现的热。为了能尽量靠近发生地点抽走被加热的空气,空心型材21还可以具有许多冷却孔23,这些冷却孔与安装板27内的多个孔23’以及与锭子模块4的壳体18内的多个孔23”对准。图1示出工位I’的锭子模块4,包括退绕筒子5、罐筒6和气圈纱线7和围绕的壳体18。壳体18通过安装板27 (图4)与空心型材21连接。壳体18在前侧具有前板18’、通常是透明的翻转盖18”和盖子18”’(图5)。设于其上方的卷绕模块3 (如图3详细所示)具有导纱输送机构8、摩擦驱动装置10和导纱机构11。卷绕筒子12通过筒子盘座14支承在可转动的筒子架13内,该筒子架本身通过轴承15’保持在卷绕模块3的支承颊板15中。在卷绕模块3的卷绕盒16中设有控制单元9,该控制单元具有操作件9’。在筒子架13上分别铰接有一个筒子架阻尼器19,用于获得均匀的压下力,同时用于抑制卷绕时的振动运动。输送模块17设置用于在其更换后输出制成的卷绕筒子。输送模块17构成输送部分,该输送部分具有输送模块自身的输送带31,或该输送部分包含多个双锭单兀I的输送带33 (图7)。究竟是采用与倍捻相关的输送带31,还是采用包含多个双锭单元的输送带33,要取决于输出卷绕筒子12时所期望的灵活性。在根据图6的包括输送带31的独立输送部分的情况下得到较高的灵活性,同时在输送带33较长的情况下降低了输出所需要的构造成本。但在后者情况下,在卷绕筒子12不同输送方向之间的限制条件的改变可能性是定下来的。图7所示的机器还设有一个具有交付位置的卸载站34,制造好的卷绕筒子12被送至该交付位置,以便可从那里例如借助升降机构转交给架空传送带或者托盘。如图6和图7所示,双锭单元I的布置结构在两侧由封闭端板来界定,所述封闭端板随后对应于相应的共用机构32或34。在图6和图7所示的机器中示出了中央控制装置32,该中央控制装置例如包括中央供能装置,或许还包括控制机构,借助该控制机构能够响应于工位自身的控制单元9。因此,例如对于所有的工位1’、1”或者对于成组的工位,可以在中央控制装置32中设定相应的设定值。卷绕模块3作为整体安装在托架2的安装颊板24上并且能容易更换。这不仅涉及到出现故障时的更换,而且涉及到换成其它的卷绕模块,借助于该其它卷绕模块能够换上尺寸不同、卷绕方式不同或纱线材料截然不同的筒子。在解除了与卷绕模块3的上侧螺栓连接(未示出)后,铰链状的支座24’容许该卷绕模块向下转动到锭子模块4的壳体18区域中,由此一来,双锭单元I的运送体积可以显著减小。如图5和图7所示,还设有供应管道29,在该供应管道内铺设有例如相应的供应管线。当柔性设计该供应管道时,有效阻止了振动运动从一个工位传递至另一个工位。此夕卜,可以调整各供应管道29的长度以适应灵活的机器长度。源于供应管道的供应管线例如朝上延伸经过该空心型材并通过供应孔28通入包括控制单元9的卷绕模块。在此未示出的但也在本发明范围内的是,可以将垫块设置在独立的双锭单元I之间。垫块尺寸也取决于锭子的相应工作件具有何种尺寸。因此,完全可以增大在一定结构下的工作件延伸尺寸,这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居中而设的托架2来顺利实现。这总体改善了关于机器配置的灵活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工位纺织机械、尤其是倍捻机或翼锭式多股捻绳机,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双锭单元,每个双锭单元具有一个支架,该支架装有多个工作件和输送件,其中该双锭单元的两个工位的背面彼此相向, 其特征在于, 每个双锭单元(I)具有一个居中设置的托架(2), 该托架(2)具有从该双锭单元(I)的一个工位延伸到另一个工位的横梁(20),该横梁借助可调节的支腿(26)支承在底座上, 该托架(2)还具有设置在中央且从该横梁(20)竖直延伸出的空心型材(21),并且 该空心型材(21)被构造为至少用于容纳一个筒子输出机构(31,33)以及用于固定一个卷绕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该横梁(20)具有能够与抽吸机构相连的至少一个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该卷绕机构(3)被构成为卷绕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锭子模块(4)的壳体(18)被连接到该空心型材(21)上,该壳体(18)和该空心型材(21)具有相互对齐的通风孔(23,23,,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每个双锭单元(I)具有一个控制单兀(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工位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9)被整合到该卷绕模块(3)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工位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9)具有操作单元(9')。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工位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9)具有用于与中央控制装置(32)通讯的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多工位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各双锭单元(I)的多个工作件具有独立驱动装置,并且该双锭单元(I)能够借助相应的控制装置(9)自主地运行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每个双锭单元(I)均具有一个能够独立工作的输送模块(17),该输送模块(17)构成了该筒子输出机构(31)的输送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多个双锭单元(I)配设有一个共同的筒子输出机构(33),其中,关于由此构成的输送部分位于端侧的双锭单元配设有循环牵引机构(33)所需的转向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跨接所述双锭单元(I)的、单独的或连贯的连接件(29)具有弹性特性,用以抑制振动传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工位纺织机械、尤其是倍捻机或翼锭式多股捻绳机,它在结构简单的同时获得高的灵活性。根据本发明,各双锭单元(1)具有居中设置的托架(2),该托架(2)具有从双锭单元(1)的一个工位延伸至另一个工位的横梁(20),该横梁借助可调节的支腿(26)支承在底座上,此外,该托架(2)具有中心设置的空心型材(21),该空心型材从横梁(20)竖直延伸出,该空心型材(21)被构造为至少用于容纳筒子输出机构(31,33)和用于固定一个卷绕机构(3)。
文档编号D01H1/36GK103014929SQ20121034786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汉斯·居热莫, W·佩德-沃格勒, 亚历山大·塞勒, M·沃尔夫勒 申请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