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势能放射式自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199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势能放射式自动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伞,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自动伞。
背景技术
传统自动伞多包括一中棒,套合以活动巢,其上部设有上巢,主骨架内端 分别结合于上巢,活动巢分为中巢和下巢,中巢和下巢之间设有一弹簧,在伞 收起的情况下,按下开伞按钮,活动巢会在弹簧作用下向上移动,直到伞完全 撑开。这种伞在撑开的时候,力的作用很大,对手臂具有较强的冲击,特别是 在儿童使用该伞时,会对其造成一定的伤害。收伞后,伞的体积较大,而且这 种伞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以上这些原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自动伞的推广普 及。有人在自动伞对手臂冲击力过大的问题上作了改进,其中棒外围设置有上 盘、中盘、上支撑、转向体、收伞簧、下支撑、连接体、下盘、肋开簧、开伞 簧、外杆、手柄等,手柄上设置有开伞键,收伞键,中棒上设置有上尾弓、下 尾弓,软绳穿过转向体, 一端与横撑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体连接,连接体通 过下盘体迁丝与下盘体连接。这种结构不仅实现了自动收伞,也缓解了,打伞 时的冲击力。但结构过于复杂,成本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了解决自动伞
收伞体积过大的问题,申请号为200720119023. X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骨 拉簧自动伞骨架,包括中棒、滑动套接在所述中棒外的下巢、支撑伞面的伞骨、 连接于伞骨中部与下巢之间的支撑骨、以及连接于支撑骨端部与下巢之间的拉 簧;所述支撑骨采用玻璃纤维材料,且所述支撑骨朝向所述拉簧的一面设有收伞时能部分容纳拉簧的凹槽。这种伞可以将收伞体积减小到一定的程度。但其 结构的简单程度以及美观性还不是很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自动伞普遍存在的收伞体积太大;开 伞时冲击力过大;结构复杂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势能放 射式自动伞,包括主伞骨、支撑伞骨、中棒、伞布、用于连接主伞骨的固定巢、 用于连接支撑伞骨的活动巢以及开伞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伞骨分为上 骨和下骨,对应的上骨与下骨之间设有压力弹簧。支撑骨分为上骨和下骨,两 者之间设有一个压力弹簧,当收伞时,压力弹簧会被压縮,储备势能;当开伞 时,按动开伞按钮,伞的活动巢就会有压力弹簧的作用下运动,此时上骨与下 骨之间的距离就会增大。由于这种伞的的压力弹簧是根据支撑杆的分布呈放射 式设置的,所以开伞时,受力均匀。而由于上下骨之间为弹簧这种柔性结构, 所以伞在打开过程中也不会有过大的冲击力。同时这种伞的结构简单,只有一 组的支撑骨(普通自动伞有两组支撑伞骨),所以收伞后的体积会与普通手动伞 相当。再者,由于在伞撑开过程中,特别是撑开过程的尾端,各弹簧会有一个 缓冲作用,因此使用者不会感觉到大的冲击。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伞骨的下骨连接有一个弹簧巢,弹簧巢将所述的压 力弹簧置于其中,且上骨的下端伸入弹簧巢内。弹簧巢对弹簧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也使伞的外观更加美观,上骨的下端伸入弹簧巢内使得在弹簧伸縮时,上 骨移动时的导向性更好。也使,弹簧一直保持在弹簧巢内,不露出,上下骨更 易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骨与中棒的上夹角在伞完全撑开时小于等于90度。 所述的上夹角指的是中棒在活动巢上侧部分与支撑骨的夹角。由于撑开时,伞的支撑靠支撑骨的支撑力,而支撑骨与一个活动巢相连,活动巢要停留在中棒 一定的位置要靠摩擦力的支撑,而摩擦力的产生需要通过以下理论过程由于 伞在使用过程中,其四周受到的力是不均匀的,而这种不均匀的力通过支撑杆 传到活动巢上,活动巢因此受到微小变形,并于中棒产生挤压,这个挤压为产 生摩擦力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一一正压力。因此,上述的上夹角越接近90度, 正压力越大,也越容易达到平衡。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骨与中棒的上夹角在伞完全撑开时大于90度,所 述的固定巢的下部设有一个限位套。当该角大于90度时,支撑杆对活动巢的 作用力有一个向上的分力,而限位套对活动巢有个向下的作用力,这两个平衡 就可以使伞保持撑开的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巢的下部设有一个限位套。对活动巢向上运动具有 一个限定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骨的上骨与下骨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可以使支撑 杆对外的作用力集中,也可以减小支撑杆所受到的扭矩,使其寿命更长。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巢与上骨相配合处的厚度为弹簧巢基本壁厚的3-5 倍。这个配合处,在使用过程中,是需要进行相对的滑动的,所以增加壁厚可 以加强运动的导向性。
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简单,体积小,工艺精巧,开伞的冲击小,生 产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势能放射式自动伞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包括主伞骨2、支撑伞骨1、中棒3,每根主伞骨对应一根支撑伞骨,支撑伞
骨分为上骨13和下骨14,上下骨之间连接着一根压力弹簧12,形成一个支撑 骨蓄能和伸縮机构。其下骨的上端设有一个弹簧巢11,弹簧巢将弹簧置于其 中;上骨的下端伸入弹簧巢内,与弹簧巢上端部中心的一个圆孔相配合,并可 以沿轴线方向自由滑动,并且上下骨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下骨的下端和上 骨的上端分别与活动巢和主伞骨相绞接。在伞完全撑开时,所述的支撑骨与中 棒的上夹角在伞完全撑开时小于等于90度。固定巢6的下部连接有一个限位 套6。活动巢下端设有一个卡扣孔,卡扣孔与手柄上的开伞按钮扣相配合。
这种自动伞在使用时,可以手动的收伞,直到卡扣孔与开伞按钮扣相扣, 此时,压力弹簧被压縮,储存了足够打开伞的势能,由于这种伞的压力弹簧是 与支撑骨一一对应分布的,所以其势能的储存部位是呈放射性分布的。当按动 开伞按钮,伞便会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开伞。由于从结构上来看,活动巢在开 伞过程中受到的是四周均匀的力的作用,所以开伞过程稳定。同时,由于伞打 开后,各支撑打都是在弹簧的支持下工作的,所以,在开伞过程中,弹簧会在 开伞末端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不会有传统自动伞容易现的手臂在开伞过程中 受到过大冲击的问题。又由于本发明的支撑骨相对于传统自动伞支撑骨更加简 单,所以对伞的重量和收伞后的体积都有很大程度的减小。
实施例二根据实施例一的叙述,可以作以下改进,使支撑骨与中棒的夹 角在伞完全撑开时大于90度。这种设计可以使得定位更加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势能放射式自动伞,包括主伞骨、支撑伞骨、中棒、伞布、用于连接主伞骨的固定巢、用于连接支撑伞骨的活动巢以及开伞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伞骨分为上骨(13)和下骨(14),对应的上骨与下骨之间设有压力弹簧(12)。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势能放射式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 撑伞骨的下骨连接有一个弹簧巢(11),弹簧巢将所述的压力弹簧置于 其中,且上骨的下端伸入弹簧巢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势能放射式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支撑骨(1)与中棒(3)的上夹角在伞完全撑开时小于等于90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势能放射式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支撑骨与中棒的上夹角在伞完全撑开时大于90度,所述的固定巢的 下部设有一个限位套。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势能放射式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固定巢的下部设有一个限位套(6)。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势能放射式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 定巢的下部设有一个限位套。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势能放射式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撑骨的上骨与下骨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势能放射式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骨的上骨与下骨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势能放射式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巢与上骨相配合处的厚度为弹簧巢基本壁厚的3-5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势能放射式自动伞,包括主伞骨、支撑伞骨、中棒、伞布、用于连接主伞骨的固定巢、用于连接支撑伞骨的活动巢以及开伞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伞骨分为上骨和下骨,对应的上骨与下骨之间设有压力弹簧。当收伞时,压力弹簧会被压缩,储备势能;当开伞时,按动开伞按钮,伞的活动巢就会有压力弹簧的作用下运动。由于这种伞的压力弹簧是根据支撑杆的分布呈放射式设置的,所以开伞时,受力均匀。而由于上下骨之间为弹簧这种柔性结构,所以伞在打开过程中也不会有过大的冲击力。同时这种伞的结构简单,只有一组的支撑骨(普通自动伞有两组支撑伞骨),所以收伞后的体积会与普通手动伞相当。再者,由于在伞撑开过程中,特别是撑开过程的尾端,各弹簧会有一个缓冲作用,因此使用者不会感觉到大的冲击。
文档编号A45B25/16GK101623143SQ200810063128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1日
发明者楼正荣 申请人:楼正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