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20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伞具领域,更详细地说,特别是涉及一种伞具的下蜂巢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伞具尤其是长骨伞具,其支撑每根伞骨的支撑骨通常为一 根,为了将伞骨固定在完全撑开状态和完全收拢状态,需在伞中棒和伞把上 设置上下弹弓、弹簧、卡扣等部件以将下巢定位在完全撑开或完全收拢状 态,相应地下巢上也需设置按压弹弓的收伞按钮等部件,使伞具不但结构复 杂、体积大和笨重,而且还容易因某些部件损坏而不能使用,此外,也可能 带来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如下巢上的按钮可能会夹手,收伞的固定部件可能 会损坏而使伞骨突然张开而对人造成损伤等,因此,现有的伞具,尤其是儿 童用的长骨伞具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性的要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号"CN 2904727 "名称为"雨 伞下蜂巢的支撑机构"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该一种风 伞, 一种雨伞下蜂巢的支撑机构,包括中棒,在中棒上有弓片和可沿中棒上 下移动的带穿孔的下蜂巢,下蜂巢包含有两个凸耳,凸耳伸在穿孔内,弓片 顶在凸耳上。在下蜂巢的中段径向凸设有环形巢体,在环形巢体上依径向等 间距设有伞骨槽,在下蜂巢的下管上有中槽,在中槽上相对侧各有一个与穿 孔径向相通的通槽、通槽,在中槽与环形巢体之间的下管上有两个轴向滑 槽;在中槽、通槽内分别嵌有卡环和卡环,在下管的下端有一凸缘;在所述 下管外还套有一滑套,在滑套下端内壁设有两个档位。
上述的伞巢定位装置虽然达到了操作简单、省力和避免夹伤手指的目 的,但是在卡掣件疲劳失效丧失本身的弹性后,伞具的收伞的动作就无法实 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保证伞具顺利收伞的伞具下蜂巢 支撑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包括中棒、套 设在该中棒上的下蜂巢、可滑动地套设在该下蜂巢上的滑套;其中所述中 棒的上部设有可卡止该下蜂巢的卡止部,所述下蜂巢上设有与该卡止部可卡 掣配合的卡掣件,该下蜂巢具有用于带动所述卡掣件、使其与所述卡止部处 于卡掣或松脱状态的弹性卡止件;所述滑套内壁凸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卡止 件抵顶配合的凸耳,在伞具撑开状态时,所述滑套向伞具顶部滑动,通过凸 耳抵顶所述弹性卡止件,使其延中棒的直径向中棒中心方向发生弹性形变, 使得所述卡掣件卡止在该卡止部上;收伞时,所述滑套向远离伞具顶部方向 滑动,该凸耳向远离伞具顶部方向滑动,使得弹性卡止件延中棒的直径向远 离中棒中心方向形变并带动卡掣件脱离该卡止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蜂巢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套上凸 耳卡止配合的第一挡止位,在伞具撑开状态时,该第一档位卡止在该凸耳 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挡止位为凸设在所述下蜂巢上弹 性卡止件上的第一挡止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耳呈半圆环状,该凸耳的径向端面 具有可与所述第一挡止位滑动配合的圆角;收伞时,使用者拉动所述滑套使 其向远离伞具顶部方向滑动,因为凸耳具有该圆角,使得凸耳可以通过该第 一挡止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耳对称的分布在滑套内壁。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蜂巢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套上凸
耳卡止配合的第二挡止位,在伞具收伞状态时,该第二档位卡止卡掣在该凸耳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挡止位为凸设在所述下蜂巢上弹 性卡止件上的第二挡止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蜂巢的下端面为第二档位,在伞具 收伞状态时,该第二档位卡止在该凸耳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挡止位为凸设在所述中棒上的第二挡止位。
进一步,上述的第二档位在中棒径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档位在中棒径向方向的长度;采用第二档位在中棒径向长度大于第一档位在中棒径向 长度的方式可以保证滑套不会通过第二档位。
上述第一档位可以是在下蜂巢的外壁的圆周上连续设置,当然也可以是 不连续的形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止部是设置在中棒的上部的具有卡 钩的卡止块或凸设在中棒的上部凸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止部是在中棒上部的壁上幵设的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套上设置有用于防止下伞巢相对中 棒转动的定位齿。
进一步的,所述下蜂巢的顶部径向开设有用于枢接伞骨的伞骨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掣件为凸钩。
本发明包括中棒、套设在该中棒上的下蜂巢、可滑动地套设在该下蜂巢 上的滑套;其中所述中棒的上部设有可卡止该下蜂巢的卡止部,所述下蜂 巢上设有与该卡止部可卡掣配合的卡掣件,该下蜂巢还具有用于带动所述卡 掣件、使其与所述卡止部处于卡掣或松脱状态的弹性卡止件;所述滑套内壁 凸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卡止件抵顶配合的凸耳,在伞具撑开状态时,所述滑 套向伞具顶部滑动,通过凸耳抵顶所述弹性卡止件,使其延中棒的直径向中
棒中心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所述卡掣件卡止在该卡止部上;收伞时,所 述滑套向远离伞具顶部方向滑动,该凸耳向远离伞具顶部方向滑动,使得弹 性卡止件延中棒的直径向远离中棒中心方向形变并带动卡掣件脱离该卡止 部。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就可以避免因卡掣件疲劳失效后无法实现伞具收伞 的动作,可保证伞具顺利收伞。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在开伞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伞具中的下蜂巢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伞具中的下蜂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伞具中的滑套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伞具中的滑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一种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包括中棒l、套设
在该中棒1上的下蜂巢2、可滑动地套设在该下蜂巢2上的滑套3 ;其中
所述中棒l的上部设有可卡止该下蜂巢的卡止部ll,所述下蜂巢2上设有与 该卡止部11可卡掣配合的卡掣件21,该下蜂巢2还具有用于带动所述卡掣件 21、使其与所述卡止部11处于卡掣或松脱状态的弹性卡止件22;所述滑套3 内壁凸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卡止件22抵顶配合的凸耳31,在伞具撑开状态 时,所述滑套3向伞具顶部滑动,通过凸耳31抵顶所述弹性卡止件22,使其 延中棒l的直径向中棒中心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所述卡掣件21卡止在该 卡止部ll上;收伞时,所述滑套3向远离伞具顶部方向滑动,该凸耳31向远 离伞具顶部方向滑动,使得弹性卡止件22延中棒1的直径向远离中棒中心方 向形变并带动卡掣件21脱离该卡止部11 。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下蜂巢2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套3上凸耳31 卡止配合的第一挡止位24,在伞具撑开状态时,该第一档位24卡止在该凸耳 31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第一挡止位24为凸设在所述下蜂巢2上弹性卡 止件22上的第一挡止位24。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凸耳31呈半圆环状,该凸耳31的径向端面具有 可与所述第一挡止位24滑动配合的圆角;收伞时,使用者拉动所述滑套3使 其向远离伞具顶部方向滑动,因为凸耳31具有该圆角,使得凸耳31可以通过 该第一挡止位24。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凸耳31对称的分布在滑套3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下蜂巢2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套3上凸耳31 卡止配合的第二挡止位25,在伞具收伞状态时,该第二档位25卡止卡掣在该 凸耳31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第二挡止位25为凸设在所述下蜂巢2上弹性卡 止件22上的第二挡止位25。
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的第二档位25在中棒1径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所 述第一档位24在中棒1径向方向的长度;采用第二档位25在中棒1径向长度大于第一档位24在中棒1径向长度的方式可以保证滑套3不会通过第二档位 25。
上述第一档位24可以是在下蜂巢2的外壁的圆周上连续设置,当然也可 以是不连续的形式。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蜂巢2的下端面为第二档位25 (图中未示出),在伞具收伞状态时,该第二档位25卡止在该凸耳31上。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挡止位25为凸设在所述中棒1 上的第二挡止位25 (图中未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卡止部ll是设置在中棒l的上部的具有卡钩 111的卡止块ll或凸设在中棒1的上部凸圈(图中未示出)。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止部ll是在中棒4上部的壁上开设的
孔(图中未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滑套3上设置有用于防止下伞巢2相对中棒
1转动的定位齿32。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下蜂巢2的顶部径向开设有用于枢接伞骨的 伞骨槽23。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的卡掣件21为凸钩21。
在伞具撑开过程中,向上推动滑套3,滑套3和下蜂巢2—起在中棒1 上滑动,滑到下蜂巢2的最上限位置即第一档位24卡止在该凸耳31上时,通 过凸耳31抵顶所述弹性卡止件22,使其延中棒l的直径向中棒中心方向发生 弹性形变,使得所述卡掣件21卡止在该卡止部11上,下蜂巢2和滑套3的相 对运动完成,此为开伞状态。
若要收伞,使用者拉动所述滑套3使其向远离伞具顶部方向滑动,因为 凸耳31具有该圆角,使得凸耳31可以通过该第一挡止位24,该凸耳31向远离 伞具顶部方向滑动,使得弹性卡止件22延中棒1的直径向远离中棒中心方向 形变并带动卡掣件21脱离该卡止部11,采用第二档位25在中棒1径向长度大 于第一档位24在中棒1径向长度的方式可以保证滑套3不会通过第二档位 25;最终,滑套3和下蜂巢2—起向下沿中棒1滑动到中棒1的底部,收伞 完成。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
;凡依照本 发明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包括中棒、套设在该中棒上的下蜂巢2、可滑动地套设在该下蜂巢上的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的上部设有可卡止该下蜂巢的卡止部,所述下蜂巢上设有与该卡止部可卡掣配合的卡掣件,该下蜂巢还具有用于带动所述卡掣件、使其与所述卡止部处于卡掣或松脱状态的弹性卡止件;所述滑套内壁凸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卡止件抵顶配合的凸耳;在伞具撑开状态时,所述滑套向伞具顶部滑动,通过凸耳抵顶所述弹性卡止件,使其延中棒的直径向中棒中心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所述卡掣件卡止在该卡止部上;收伞时,所述滑套向远离伞具顶部方向滑动,该凸耳向远离伞具顶部方向滑动,使得弹性卡止件延中棒的直径向远离中棒中心方向形变并带动卡掣件脱离该卡止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蜂 巢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套上凸耳卡止配合的第一挡止位,在伞具撑开状态 时,该第一档位卡止在该凸耳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挡止位为凸设在所述下蜂巢上弹性卡止件上的第一挡止位。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蜂 巢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套上凸耳卡止配合的第二挡止位,在伞具收伞状态 时,该第二档位卡止卡掣在该凸耳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挡止位为凸设在所述下蜂巢上弹性卡止件上的第二挡止位。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蜂 巢的下端面为第二档位,在伞具收伞状态时,该第二档位卡止在该凸耳上。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挡止位为凸设在所述中棒上的第二挡止位,在伞具收伞状态时,该第二档位 卡止在该凸耳。
8. 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 于述的第二档位在中棒径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档位在中棒径向方向 的长度。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部是设置在中棒的上部的具有卡钩的卡止块或凸设在中棒的上 部凸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上设置有用于防止下伞巢相对中棒转动的定位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包括包括中棒、套设在该中棒上的下蜂巢、可滑动地套设在该下蜂巢上的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的上部设有可卡止该下蜂巢的卡止部,所述下蜂巢上设有与该卡止部可卡掣配合的卡掣件,该下蜂巢还具有用于带动所述卡掣件、使其与所述卡止部处于卡掣或松脱状态的弹性卡止件;所述滑套内壁凸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卡止件抵顶配合的凸耳;该种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简单,实用,可以保证伞具顺利收伞,可以避免因卡掣件疲劳失效后无法实现伞具收伞的动作。
文档编号A45B25/08GK101530254SQ20081006585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4日
发明者崔立春 申请人:崔 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