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衬型口鼻分离口罩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6256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衬型口鼻分离口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的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内衬型口鼻分 离口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口罩的主要目的在于具有过滤与阻隔的功用,依照需 求而使用在不同的场合,如医院、餐厅厨房、食品加工工厂、空气不 佳的场所或是骑车时,其用以防止外界空气中所夹带的有害物质,透 过呼吸而进入人体内部,或是避免人体经由呼吸而将含有病毒的飞沫 或是气体传染给他人,然而, 一般市面上所使用的口罩,通常仅仅只 有以一口罩主体来遮蔽口部与鼻部,虽可达到过滤与阻隔的效果,但
往往使用者在穿戴时,因口部在呼吸或是吐气时会将唾液黏附于口罩 上,长期使用下易产生恶臭味导致使用上的不舒适感。又, 一般口鼻 分离型的口罩,主要在于将口部与鼻部的气室分开,大多于人中部位 以一不透气的硬物使口鼻间的气体分隔,但此方法制造的口罩较无舒 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内 衬型口鼻分离口罩的制造方法,其可在一连续的制造流程中,制造出 此种内衬型口鼻分离口罩。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可将v型折叠部加工以凹型折叠部加工 取代,其将v型折叠部加工的v型底部往左右两侧摊开,并进一步将
该底部折叠。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衬型口鼻分离口罩的制造方法, 其包括下列步骤
1) 、首先制备一薄片状的内衬层,该内衬层中央部位做一v型折 叠部加工,并将v型折叠部加工的一端做一口部立体融接。
2) 、制备一本体,该本体至少由三层薄片材料所构成,由上而下 分别为一接触层,该层以能够接触皮肤的舒适材质,如柔软的不织布 所制成,第二层为高效能过滤层,其可为融喷不织布,第三层为弹性 不织布层,为具有弹性的不织布。该本体的各层材料依序叠合为一本 体。
3) 、将本体中央部位做一V型折叠部加工。
4) 、将V型折叠部加工且做好口部立体融接的内衬层置于V型折 叠部加工过后的本体上。
5) 、将该内衬层两翼做融接加工,使该内衬层与该本体连接。
6) 、将接着有内衬层的本体于V型折叠部加工处向内对折。
7) 、在对折后的本体的左下侧施加一曲线型的下巴部融接线,在 本体的右下侧施加一鼻梁部融接线。
8) 、将本体施加成形加工,裁切成一口罩的形状。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可将V型折叠部加工以凹型折叠部加工 取代,其将V型折叠部加工的V型底部往左右两侧摊开,并进一步将 该底部折叠。


图1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三;
图4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四;
图5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五;
图6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制造流程图一;
图7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制造流程图二;
5图8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制造流程图三;
图9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局部示意图一;
图IO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局部示意图二。
图中符号说明
1口罩52融接线
2内衬层6本体
20v型折叠部60凹型折叠部
21口部立体融接线61接触层
22融接线62高效能过滤层
3本体63弹性不织布层
30v型折叠部64下巴部融接线
31接触层65鼻梁部融接线
32高效能过滤层
33弹性不织布层
34下巴部融接线
35鼻梁部融接线
4口罩
5内衬层
50凹型折叠部
51口部立体融接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达成上述的发明内容,于此提供一较佳实施例,请一并参阅 附图。
请参阅图l、图2、图3、图4与图5,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 其可在一连续的制造流程中,制造出此种内衬型口鼻分离口罩,该方 法的步骤如下
一、 如图1所示,首先制备一为不织布的内衬层2,该内衬层2中央部位做一V型折叠20加工,并将V型折叠部20加工的一端做一 口部立体融接线21。该口部立体融接线21指的是将V型折叠部20的 一部分用热融的方式接合,这样一来V型折叠部20就不会被摊平,而 形成立体空间,该口部立体融接线20较靠近口部,因而以此命名。
二、 制备一口罩本体3,该本体3至少由三层薄片材料所构成, 从接触皮肤的层开始算,第一层为一接触层31,该层以能够接触皮肤 的舒适材质,如柔软的不织布所制成,第二层为高效能过滤层32,其 可为融喷不织布,第三层为弹性不织布层33,为具有弹性的不织布。 该本体的各层材料依序叠合为一本体3。
三、 将本体3中央部位做一V型折叠部30加工。
四、 如图2所示,将经过V型折叠部20加工,且做好口部立体融 接线21的内衬层2,置于V型折叠部30加工后的本体3上。(其中以 V型折叠部20与V型折叠部30作为中央线对齐放置)
五、 将该内衬层2两翼边侧做融接加工形成有融接线22,使该内 衬层2与该本体3相互连接。
六、 如图3所示,接着将有内衬层2的本体3于V型折叠部30加 工处向内对折。
七、 如图3和4所示,在对折后的本体3的下侧施加一曲线的下 巴部融接线34,并在本体的下侧施加另一鼻梁部融接线35。
八、 将本体3加工剪裁成形为一口罩1的形状。
请参阅图6、图7与图8,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制造流程图,其除了 凹型折叠部50、 60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外,其余材料、位置均相词,故 简单叙述之,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一、 首先制备一为不织布的内衬层5,该内衬层中央部位做一 凹型折叠部50加工。
二、 制备一本体6,该本体6至少由三层薄片材料所构成,由内而 外分别为一接触层61,该层以能够接触皮肤的舒适材质,如柔软的不 织布所制成,第二层为高效能过滤层62,其可为融喷不织布,第三层 为弹性不织布层63,为具有弹性的不织布。该本体的各层材料依序叠
7合为一本体6。
三、 将本体6中央部位做一凹型折叠部60加工。
四、 将凹型折叠部50加工的内衬层置于凹型折叠部60加工后的 本体6上。
五、 将该内衬层5两翼边侧做融接加工形成有融接线52,使该内 衬层5与该本体6相互连接。
六、 接续将有内衬层5的本体6于凹型折叠部60加工处向内对折。
七、 在对折后的本体6的下侧施加一曲线的下巴部融接线64,并 在本体的上侧施加另一鼻梁部融接线65。
八、 将本体6加工剪裁成形为一口罩4的形状。
上述的制作方式,将口罩l内衬层2的V型折叠20与本体3的V 型折叠30的制作方式,以内衬层5的凹型折叠部50与本体6的凹型 折叠部60的制作方式取代,以使口罩4于展开使用时,内衬层5的凹 型折叠部50与本体6的凹型折叠部60同时展开并形成一空间。
请参阅图9与图10,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局部示意图,通过口 罩4的内衬层5中央形成一凹形折叠部50,二侧缘并加工有融接线51, 以及本体6中央形成一凹形折叠部60,并加工形成有一下巴部融接线 64与一鼻梁部融接线65,以使口罩4展开使用时,内衬层5的凹形折 叠部50与本体6的凹形折叠部60各自向外侧展开,以提供口部与鼻 部一容置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 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之等效结构,直 接或间接运用于其它相关技术领域者,均理应包含于本发明的精神范 畴的范围内。
8
权利要求
1.一种内衬型口鼻分离口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制备一薄片状的内衬层,该内衬层中央部位加工形成有一折叠部;2)以薄片材料制成一本体;3)将该本体中央部位加工形成有一折叠部;4)将内衬层置于本体上;5)将内衬层与本体连接;6)内衬层与本体结合后,于折叠部向内对折;7)对折后,于本体一侧加工有一下巴部融接线,一侧则加工有一鼻梁部融接线;8)将本体剪裁成为一口罩的形状。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内衬型口鼻分离口罩的制造方法,其 中,该内衬层的材质为不织布材质。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内衬型口鼻分离口罩的制造方法,其 中,该接触层的材质为不织布材质。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内衬型口鼻分离口罩的制造方法,其 中,该高性能过滤层的材质为融喷不织布材质。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内衬型口鼻分离口罩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折叠部的加工方法可为v型折叠或凹型折叠。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内衬型口鼻分离口罩的制造方法,其 中,该本体由内而外分别为接触层、高效能过滤层与弹性不织布层。
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内衬型口鼻分离口罩的制造方法,其 中,该内衬层二翼边侧作融接加工形成有融接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衬型口鼻分离口罩的制造方法,其口罩由一内衬层与一口罩本体所构成,其中该内衬层与口罩本体中央分别加工形成有一V型或凹型折叠,并通过内衬层的口部立体融接线与口罩本体的下巴部融接线、鼻梁部融接线,以使口罩于展开使用时,各自形成一容置口部与鼻部的空间。
文档编号A41D13/05GK101524189SQ200810083718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7日
发明者杨雅菁 申请人:杨雅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