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泳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208阅读:10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缝泳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 一 种泳衣,尤其涉及 一 种表面无车缝线的无缝泳衣。
背景技术
人从站立的姿势向坐在椅子上的姿势或弯腰、屈身姿势等变化时,腰臀 部的体形发生很大变化,腰部及臀部下半部的皮肤伸展很大。由于一般的泳 衣的臀部下摆线(裤口内围的大致后半部)位于这样的臀部下半部的皮肤伸 缩最大的位置而不稳定。因此,穿着该泳衣时,臀部下摆线会一点点地上窜, 导致整个泳衣不能良好贴身,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为了解决此问题,中国专
利200410035397. 4提供了一种短裤、泳衣等衣服,通过将泳衣裁剪成特定的 形状进行缝制,来解决泳衣臀部下摆线上窜、贴身不够良好的问题。但是, 上述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于泳衣经过多块面料的拼接和缝合,因此裁 剪和缝合的工序均比较复杂,并且穿着后线条不够自然流畅,贴身效果不好, 影响穿着的美观和舒适性。
此外,女性在穿著泳衣时,通常无法穿著胸罩。因此,泳衣之内面会预 先缝制罩杯(带或不带钢圏),以在穿着时屏蔽,丰满乳房。现有女性泳衣的 罩杯通常采用缝制一条钢圈来支撑胸部,并在罩杯上设置一空腔并填充衬垫 或直接缝制衬垫在泳衣上,从而实现泳衣贴身舒适、塑造身形的目的。然而, 由于罩杯空腔里的衬垫不是固定在泳衣上的或直接缝制在泳衣上,或钢圈外 缝,运动时会和泳衣产生相对运动,发生窜动,位移和不舒适的情况,影响 穿着的美观和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缝泳衣,该泳衣无车缝线、 无拼接,或钢圈和衬垫内置一体,穿着后线条流畅、贴身、美观、舒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无缝泳衣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前幅和后幅,所述前幅和后幅连接处的内表面还连接有一块连接料。
所述连接料焊接在所述前幅和后幅上。所述连接料与前幅和后幅间还连 接有 一层含有聚氨酯材料的胶膜层。
所述前幅和后幅上均设置有两个背扣。所述背扣上均连接有长度可调的 肩带。所述前幅上对称热压成型有两个相同的杯体。所述杯体上均连接有弹 性体,该弹性体一面与所述前幅连接,另一面与一块底料连接。所述弹性体 是海绵结合手推棉技术制成的中间厚周缘薄的或加入钢圈物体。所述前幅和 弹性体、弹性体和底料间均有聚氨酯材料的胶水层。
所述无缝泳衣包括锦氨纶经编面料的前幅、后幅和连接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泳衣裁剪为前幅和后幅,并通过超声波 焊接技术将两片面料焊接在一块底料上连接起来,改变传统的泳衣多块拼接、 车缝连接,钢圏车缝的方式;利用胶膜或胶水粘接杯体内置的弹性体和前幅 以及底料,避免传统缝制泳衣产生的车缝线和弹性体的位移。因此,本实用 新型无缝泳衣无须拼接、没有车缝线,游泳者穿着后线条更加流畅、也更贴 身、美观和舒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无缝泳衣作详细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无缝泳衣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前幅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后幅的示意图4是图1所示前幅和后幅连接处A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杯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钢圈的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无缝泳衣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无缝泳衣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 的无缝泳衣1包括前幅2和后幅3,所述前幅2和后幅3的形状如图2和图3 所示。所述前幅2和后幅3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利用超声波裁剪成型;所 述前幅2上有罩杯22和23,该罩杯22和"的形状和结构完全相同,对称设 置在所迷前幅2的两侧;该罩杯22和23上端各有一段面料2"和"3;所述 后幅3上也裁剪有两段与前幅2上面料222和233形状相似的面料2n和234。
所述前幅2上的面料222与后幅3上的面料221通过名称为百美贴的胶 模粘接于一块连接料(图中未示)上,其粘接的位置如图所示的边线11处, 该胶模也可以采用成分是聚氨酯材料的其他胶模。前幅2上的面料233与后 幅3上的面料234也是采用上述方式粘接于边线12处。所述前幅2和后幅3 还分别在图1所示的边线13、 14和15处采用上述相同粘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如图4所示,所述前幅2和后幅3的连接处设置有底料4,所述前幅2和 后幅3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料4上。所述前幅2和后幅3按照预先开具好的三 维模具,经过超声波切割后成型。然后,通过光标定位,将所述前幅2和后 幅3通过百美贴粘合在所述底料4上热压,最后,通过超声波焊接无缝连接 成一体。
前幅2上的罩杯的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罩杯22 (或23 )包括粘合在前 幅2上的弹性体5,粘合在弹性体5不与前幅2粘合的一面上的底料44,以 及形状如图6所示,呈一定弧度的钢圈6。该钢圈6按照女性乳房的曲线设计,
起到定型支撑的作用。所述前幅2、弹性体5、钢圏6和底料44间,均通过 一种胶水粘接,该胶水是名称为西班牙9400#胶水。所述的弹性体5根据人体 工程学原理设计,利用三维技术开具模具,并通过超声波进行三维立体切割, 形成一个中间厚周缘薄的罩杯。该弹性体5采用海绵结合手推棉技术制成的 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在所述前幅2上成型所述軍杯22 (或23 ) 时,首先,将所述弹性体5和钢圏6,通过胶水粘合在所述前幅2上热压成型 的杯体的位置上,然后通过胶水粘合所述底料44,粘合为一体后,利用光标 定位将粘合好的部分热压成为为罩杯22 (或23)。
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无缝泳衣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 实施例所示的无缝泳衣,其軍杯22和23同第一实施方式的完全相同,其前 幅2和后幅3的连接方式也同第一实施方式的完全相同。其区别在于,所示 前幅2的罩杯22和23上端分别设置有背扣22a和23a,所述后幅3上设置有 背扣32b (图中未示)和33b (图中未示),该背扣22a和32b (图中未示)通 过肩带2A连接,背扣23a和33b (图中未示)通过肩带2B连接。所述前幅2 和后幅3仅在图示的13a、 14a和15a处通过连接料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缝泳衣,其前幅2、后幅3、底料44以及连接料的 面料均可以采用锦氨纶经编面料,其最佳组分为锦80°/。,氨纶20%。此外,本 实用新型无缝泳衣,还可以采用超细莱卡经编面料用以制造所述前幅2、后幅 3、底料44以及连接料。
上述两个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无缝泳衣在女式泳衣领域的具体实施方 式,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无缝泳衣也完全可以应用在在男式泳衣以及其他的 紧身衣服领域。例如,男式泳衣包括前幅和后幅,所述前幅和后幅连接处的 内表面还连接有一块底料,该底料同前幅和后幅粘合后,通过超声波焊接等 粘接方式连接为一体,同样可以实现泳衣整体的无缝和无拼接。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
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 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无缝泳衣,包括前幅和后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幅和后幅连接处的内表面还连接有一块连接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料超声波焊 接在所述前幅和后幅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料与前幅和 后幅间还连接有 一层含有聚氨酯材料的胶膜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幅和后幅上均 设置有两个背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缝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扣上均连接有 长度可调的肩带。
6. 才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幅上对称热压 成型有两个相同的罩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缝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包括前幅上 的杯体、连接于该杯体上的弹性体或钢圈,连接于该弹性体和钢圈另一面上 的一块底料。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缝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海绵结 合手推棉技术制成的中间厚周缘薄的物体。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缝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幅上的杯体和 弹性体、弹性体和底料间均有聚氨酯材料的胶水层。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幅、后幅和连 接料是锦氨论经编面料的前幅、后幅和连接料。
专利摘要无缝泳衣,包括前幅和后幅,所述前幅和后幅连接处的内表面还连接有一块连接料。所述连接料焊接在所述前幅和后幅上。所述连接料与前幅和后幅间还连接有一层含有聚氨酯材料的胶膜层。本实用新型将泳衣裁剪为前幅和后幅,并通过超声波焊接技术将两片面料焊接在一块底料上连接起来,改变传统的泳衣多块拼接、车缝连接的方式;利用胶模或胶水粘接杯体内置的弹性体,前幅和底料以及钢圈,避免传统缝制泳衣产生的车缝线和弹性体的位移以及塑身性和舒适性差。因此,本实用新型无缝泳衣无须拼接、没有车缝线,泳衣杯和钢圈内置一体,游泳者穿着后线条更加流畅、也更贴身、美观和舒适。
文档编号A41D7/00GK201182216SQ200820042860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5日
发明者刘亚明 申请人:刘亚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