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以及使用该织物制成的衣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86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物以及使用该织物制成的衣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优异的表面导通性(導通性)和抗静电性的织物、以及缝合该织 物而成的衣服。更详细地,涉及在衣服的隔着针迹的全部区域具有表面导通性、且静电扩散 性优异的织物,以及使用该织物而成的衣服。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导电性衣服在处理受到静电妨碍的部件、药品的工作场所或洁净室中, 被用于防止静电吸尘。导电性衣服为了处理静电而将导电丝织入衣服内。例如,将导电丝 按一定间隔呈条纹状或格子状织入,利用电晕放电来中和静电,从而防止静电吸尘。专利文 献1中记载了 通常导电丝大多着色成黑色或灰色,因而从审美性的观点考虑,使导电丝多 在衣服背面露出。但是,该方法中衣服外侧的表面电阻值高,而且使在衣服内产生的静电扩 散至衣服的外侧的效率变差。近年来,作为静电管理的要求特性,IEC(国际电气标准会议)61340-5-1、5_2中对 导电性衣服的表面电阻值进行了规定,要求衣服整体具有表面导通性。为了在衣服全部区 域提高导通性,布帛斜向的导通性固然不用说,还要求隔着针迹的导通性。该情形下,需要 将导电丝以在不同方向间接触的方式呈格子状织入,而且在胚布的缝合部也需要使导电丝 互相接触。以与非导电丝的合丝、捻丝或混纤制为导电丝的情况下,若在导电丝的表面配置 非导电丝,则不能形成与其它方向的导电丝的导通性。也就是说,为了提高导通性,必须使 导电丝的混纺率增加,由此不可避免地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 通过使导电丝覆盖于非导电丝的周围来提高与其它 方向的导电丝的导通性,但是这同样存在包芯纱的加工成本的问题。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7320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38807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全部方向呈现优异的表面导电 性能的织物,而且提供缝合该织物,在衣服整体具有表面导通性,能使静电快速扩散至空气 中的导电性的衣服。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具有以下构成的发明。(1)织物,其是导电丝分别插入径向和纬向呈格子状留出间隔而排列的织物,其 中,径向和纬向的导电丝的至少一方作为二重组织插入成为浮纱,在以二重组织使导电丝 成为浮纱的面中,作为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的、未被正交的非导电丝被覆而露出的比例 (二重组织部的导电丝露出率)的算术平均为50%以上,而且径向和纬向的导电丝相互交 叉且接触的比例(导电丝交叉接触率)的算术平均为40%以上。(2)前述(1)记载的织物,其中,地组织为非导电丝,作为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 的丝条总纤度Dl与形成同方向的地组织的非导电丝的丝条总纤度D2满足以下的关系。
Dl < D2[D1 作为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的丝条总纤度(dtex)、D2:形成与作为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同方向的地组织的非导电丝的丝条总纤度 (dtex)](3)前述⑴或⑵记载的织物,其中,呈格子状留出间隔而排列的导电丝的间距 在径向、纬向均为1 20mm的范围内。(4)前述(1) (3)中任一项记载的织物,其中,采用IEC(国际电气标准会 议)61340-5-1、5-2中记载的方法(、23°C · 25% RH环境下)测定的、至少隔着一个针迹的 距离30cm的2点间的表面电阻值(R)满足以下式子。R^ 1.0X IO12 Ω(5)前述⑴ (4)中任一项记载的织物,其中,构成导电丝的单纤维具有圆形截 面或者有凸部的异形截面,同时导电性成分在外周面的周方向上露出3处以上且在长度方 向上连续露出。(6)衣服,其是使用前述⑴ (5)中任一项记载的织物而成的衣服,其中,将导电 丝作为二重组织插入成为浮纱的面作为衣服正面。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在全部方向呈现优异的表面导电性能的织物,并且通过缝 合该织物,可以得到在衣服整体表面导通性高的导电性的衣服。


[图1]实施例中制作的织物的织物组织图。(其中,导电丝间的地纱根数出于方 便的原因而不一致。)[图2]本发明中的表面露出型导电纤维的一例的截面图。[图3]为了测定表面电阻值而将两片织物缝合时的织物的重叠方式的一例。[图4]隔着针迹的表面电阻值的测定方法的概略图。符号说明1 以二重组织编入的导电丝2:用多臂机插入的导电丝3 非导电性成分基础聚合物4 含碳的基质在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聚合物部5 利用平缝缝纫机缝合的针眼6:布帛的重叠部7 测定探针(探针间直线距离30cm)8 平式接缝(flat fell seam)部9:表面电阻值检测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织物,如果从表现导电性的目的出发,可以仅由导电丝构成,但为了廉价 地表现导电性,优选由非导电丝和导电丝构成。作为本发明的织物中所使用的非导电丝,优选使用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S卩,聚 酯、尼龙等的长丝或短纤维纱、聚酯或尼龙等的化纤短纤维与人造丝化纤短纤维、棉纤维等的混纺纱、以及共混了亲水性聚合物或者导入了亲水基团的抗静电性聚酯长丝或抗静电性 尼龙丝等。本发明的织物中所用的导电丝只要是含有导电性成分的纤维即可,例如金属被 覆纤维、由导电纤维形成的丝或者含有这些导电纤维的丝,所述导电纤维以复合纺丝含有 作为纤维基质的聚酯或聚酰胺系的非导电性基础聚合物、和碳或者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等导 电性微粒或者白色导电性陶瓷微粒等。本发明中,在酸或碱环境下的耐久性和耐洗涤性方 面,优选以碳为导电性成分的导电丝。另外,作为使导电成分复合至纤维的手法,有形成皮芯、被覆、部分表面露出型等 纤维的方法。作为清洁度高的洁净室用防尘衣使用时,用导电性成分将芯丝被覆的被覆 型导电性纤维或导电性成分一部分于表面露出的部分表面露出型纤维,导电性成分产生灰 尘,有时与工作场所的污染有关,因此适宜地使用将导电性成分内包的皮芯型纤维。另一方 面,在不需要如此高清洁度的工作场所中,通过使用前述部分表面露出型纤维,可以得到表 面电阻值更低的布帛。作为部分表面露出型纤维,是指在构成纤维的单丝的截面中导电成分在周方向上 部分地露出,而且该露出的导电成分在单丝的长度方向连续地露出的纤维。其中,从使表面 电阻值降低的观点考虑,是包含如图2(a)所示的圆形截面或者如图2(b)所示的具有凸部 的异形截面的单纤维的导电丝,优选的是在该单纤维的外周面,导电性成分在周方向露出3 处以上且在长度方向连续露出的导电丝。应予说明,在异形截面丝的情况下,优选导电成分 在周方向的凸部露出。另外,将这些含有导电性成分的纤维与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合丝、捻丝或混纤,也 可以制成本发明中的导电丝。作为导电丝的形态,可以使用短纤维,但该情形下由于单纤维间的电阻增大,因此 优选不与非导电丝混用而单独使用导电丝。更优选的是,使导电丝成为长纤维的形态,可以 将单纤维间电阻的增大抑制到最小限度。导电丝例如可以使用单纤维纤度为1 lOdtex、总纤度为10 150dtex的导电 丝。另外,导电丝的电阻值为IO9 Ω/crn以下,特别优选为108Q/cm以下。该电阻值可以通过 使导电性成分在表面的一部分露出而容易地达到。应予说明,导电丝的电阻值是,在20°C、 30% RH环境下,在长丝切割成IOcm的两端施加电压(此时为500V)时的比电阻。本发明的织物是通过将上述的导电丝插入径向和纬向,由此呈格子状留出间隔而 排列的织物。导电丝在径向或纬向的一方、或者该两方以二重组织编入,使配置在构成同方 向的地组织的地纱(通常为非导电丝)之上(在背面侧是之下)。也就是说,以二重组织使 导电丝作为浮纱在织物上露出,成为比地组织更突出的形态。由此来增加导电丝向织物表 面的露出面积,而且提高与其它方向的导电丝的接触性,使静电的中和、扩散变得容易。应 予说明,如果未将导电丝配置在同方向的非导电丝(地纱)之上(或之下),而配置在同方 向的非导电丝彼此之间,那么导电丝被埋于地纱(非导电丝)中,而且与正交的导电丝的接 触性降低,因而静电的中和、扩散变得不充分。本申请发明中,如上述那样,使导电丝向织物表面露出,但以二重组织编入织物的 导电丝,优选使二重组织部的导电丝露出率以算术平均计为50%以上。更优选为70%以 上。
5
此处所说的二重组织部的导电丝露出率是指,从上面观察将导电丝条A以二重组 织插入成为浮纱的面时,相对于作为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条A的总面积的、该导电丝条A 的、成为浮纱且未被正交的非导电丝条被覆而露出的部分的面积的比例。应予说明,“作为 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条A的总面积”是指,导电丝条A的宽度与该导电丝条A的长度的乘 积,由于正交的其它的丝条而未于表面露出的部分也包含在该面积内。另外,此处所说的导 电丝条A的“未被正交的非导电丝条被覆而露出的部分”中包括被正交的导电丝条被覆的 部分,另一方面,即使是前述导电丝条A的一部分,但未成为浮纱的部分,即未配置在作为 地组织的非导电丝之上而采取下卷至非导电丝的侧面的配置的部分不包括在内。应予说明,本发明中,计算以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的长度方向每2. 54cm(l英 寸)的导电丝露出率。另外,由随机抽出的5处的该导电丝露出率来计算算术平均。这里 所说的算术平均是通过将数据的数值全部相加,再除以数据数(η数)而求得的。因而是将 5处的该导电丝露出率的值全部相加,用相加的值除以5而得到的值。以二重组织将导电丝编入径向和纬向双方时,可以形成导电丝在织物的表里的任 一面中均露出的形态。这时,二重组织部的导电丝露出率,对于表面、背面可以分别采用上 述的方法进行计算,本发明中在任何面中,导电丝露出率的算术平均在50%以上即可。作为使导电丝露出率的算术平均达到50%以上的手法,优选调节非导电丝和导电 丝的总纤度比。也就是说,为了在二重组织部使导电丝完全配置于非导电丝之上(或者在 背面侧是之下),优选使导电丝的丝条总纤度Dl小于形成同方向的地组织的非导电丝的丝 条总纤度D2 (D1 <D2)。如果以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的丝条总纤度小于地纱的非导电丝的丝条总纤度, 那么容易形成导电丝配置于地纱(非导电丝)之上的形态,可以在导电丝交叉点有效地进 行电荷的交接而提高电导通性。特别地,在织物中由正交的其它的丝对导电丝施加按压力, 但由于满足Dl <D2,从而使以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容易地配置于地纱之上。因此,即使 将导电丝的丝条总纤度或者长丝数减小,表面电阻也不会极端恶化,由于导电丝的细纤度 化而使织造的成本降低成为可能。即使Dl ^ D2,作为导电性织物的性能也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导电丝的成本增大, 另一方面织物的导电性能达到顶点,因而不能说是优选的形态。另外,如果导电丝的丝条总 纤度大,则以二重组织插入时,难以配置于地纱之上,例如形成导电丝从地纱的上面部分地 下卷的配置,或者发生织物中的导电丝插入部的牵连增强的问题。应予说明,导电丝的细纤度化与织造时的断头所导致的收率降低有关,因此也优 选于导电性纤维中混纤或并捻非导电性纤维以制成导电丝。由此可以调节丝强度,使织造 性稳定。作为混纤丝和并捻丝中的导电性纤维的纤度比例,为了获得良好的表面电阻值,优 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通过满足前述的构成要件,本发明中可以获得导电丝在织物表面更多地露出的导 电性织物。进而,由于导电丝在织物表面更多地露出,因此在缝合本发明的导电性织物时, 在胚布间容易形成导电丝的点接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缝制品整体的导通性。本发明中,二重组织中正交的导电丝的插入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但织物中的径 向和纬向的导电丝互相交叉且接触的比例(导电丝交叉接触率)的算术平均必需为40%以 上。如果不足40%,则织物的斜向的导通性变得不充分,缝合时不能充分地获得织物间的导通性。另一方面,如果为40%以上,则容易获得斜向的导通性,在缝合时的织物间也能获得 良好的导通性。导电丝交叉接触率的算术平均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例如 将导电丝以纬二重组织插入时,将纬纱导电丝在奇数根以1根的比例留出间隔而排列,如 果将经导电丝以平纹组织插入,则导电丝交叉接触率成为50%,可获得充分的导通性。另 一方面,如果将经纱导电丝在表跳过1根、在里跳过2根地插入,则导电丝交叉接触率成为 33%,不能充分地获得导通性。此处所说的导电丝交叉接触率是指,相对于正交的导电丝的交叉点数,导电丝互 相直接接触的交叉点数的比例。即,导电丝在径向插入5根、在纬向插入5根时,由合计25 点的导电丝正交交叉点中的导电丝交叉接触点数而计算出的值,例如若导电丝交叉接触点 数为15点,那么可以算出导电丝交叉接触率为60 %。应予说明,本发明中,随机选择的共5 处的算术平均为40%以上即可。本发明中,不一定非要在径向和纬向的双方以二重组织插入导电丝,仅一方为二 重组织即可。也就是说,如果导电丝在径向或纬向的一方作为二重组织插入,则另一方的交 叉的导电丝在交叉点中与导电丝接触,因而在斜向也能确保导通性。作为二重组织以外的导电丝插入方法,将导电丝编入地纱的形态也没有问题,但 为了满足如上述的导电丝交叉接触率60%以上,作为织物组织优选采用斜纹或者缎纹组 织。平纹织物的情况下,如果以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以与交叉的导电丝接触的方式进行 编织设计则没有问题。作为其它的方法,还可以合适地采用使用多臂编织机的变化编织,如 果采用在织物表面配置导电丝,使导电丝交叉接触率满足60%以上的设计,则在织物的全 部区域均可以获得良好的表面电阻值。而且,本发明中,二重组织部的导电丝条的、被正交的地纱(非导电丝)约束的根 数,虽然越少越显示表面电阻值降低的倾向,但从钩丝性能的观点考虑,优选6根/2. 54cm 以上。另外,本发明的织物中,如上所述,导电丝分别在径向和纬向例如以一定的间隔呈 格子状插入、配置。作为使该导电丝插入、配置的间隔,较窄则导电特性变好,但从兼具导电 特性和手感、审美性、品位、以及成本等的观点考虑,优选使间距为1 20mm左右。如果间 距不足1mm,则导电丝的配置根数过多,从手感和外观、品位、导电丝生产成本的观点考虑不 优选。另外,间距超过20mm的情况下,在制成衣服时,为了不使隔着针迹的表面电阻增加而 需要多取缝边宽度,而且在织物的生产成本方面也不优选。间距更优选为1 IOmm左右。根据如上述的本发明,由于导电丝在构成的织物表面较多地露出,因此在缝合的 胚布间容易形成导电丝的点接触。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织物,可以满足作为静电管理的要 求特性的IEC(国际电气标准会议)61340-5-1、5-2规定。S卩,在23°C、25% RH温度调节环 境下,测定至少隔着1个针迹的在斜向距离30cm的2点间的、施加电压IOV或100V时的 表面电阻值时,可以形成其表面电阻值R为1.0Χ1012Ω以下的织物、衣服,应予说明,施加 电压是根据试验体的表面电阻来选择的,IO5 Ω以下的区域选择10V,IO6 Ω以上的区域选择 IOOV0为了达到该要求特性,本发明的织物除了改变为不隔针迹之外,优选采用与 IEC(国际电气标准会议)61340-5-1、5-2同样的测定,表面电阻值R为R彡1.0Χ1012Ω。 如果考虑静电扩散性,则该测定中的R更优选为1.0Χ1(ΓΩ以下,最优选为1.0Χ106Ω 1. 0 X IO9 Ω。只要是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使静电高效率快速地扩散,而且可以防止来自带电 体的电火花感电,可以合适地用作抗静电工作服或防尘衣用途。在使隔着针迹的2点间的表面电阻值为1. OX IO12 Ω以下的情况下,缝合时需要使 布帛间的导电丝接触。这时,缝边中的导电丝接触点增加,布帛间的表面电阻值降低,但采 用二重组织使导电丝配置于地纱之上的本发明,是在考虑了导电丝接触的缝合的基础上的 非常有利的设计,可以容易地使隔着针迹的2点间的表面电阻值满足上述范围。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织物,通过将导电丝以二重组织插入成为浮纱的面用于衣服 正面,从而即使在任何部分产生静电,织物、衣服整体都稳定地导通,因此形成积极地进行 来自导电丝的电晕放电或接地的、抗静电性优异的衣服。使用本发明的织物来制作衣服时,对缝合时的线迹、针迹没有任何限定。可以选择 平缝、单线链式针迹、双线锁缝、包缝等任何线迹,而且关于针迹,也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包 边缝、平式接缝、联锁(interlock)、滚边(piping)等适合各种用途的针迹。实施例以下列举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应予 说明,本发明中的各种测定方法如下所述。[二重组织部的导电丝露出率]对于将导电丝作为二重组织插入而成为浮纱的织面,使成为以下状态使用显微 镜可以在同一画面上观察该导电丝的长度方向2. 54cm(l英寸)。对该面的二重组织部的导 电丝部进行照相,在该图像中,计算出未被正交的非导电丝条被覆的部分(露出的导电丝) 的面积相对于2. 54cm(l英寸)长的导电丝的总面积(投影面积)的比例。应予说明,对于 随机选择的共5处计算二重组织部的导电丝露出率,采用其算术平均。[导电丝交叉接触率]从由导电丝经5根、纬5根的网格构成的共25点的正交交叉点中的导电丝交叉接 触点数来计算。应予说明,由随机选择的共5处的导电丝露出率计算出算术平均。[缝合部表面电阻值]基于IEC(国际电气标准会议)61340-5-1、5-2规定,如下述那样进行测定。用平缝缝纫机进行特定的缝合,制成衣服(Bluson)。然后,在该衣服上以留出 30cm的间隔且之间隔着针迹的方式安放表面电阻值测定器(卜> 7夕· 7 ~ “ >株式会社 Model 152AP-5P)的测定探针,测定二点间的施加电压为100V的表面电阻值。这时,取斜向 的2点以使不含织物试料的同轴的导电丝。对于任意的3处重复该操作,计算其算术平均。 图3表示缝制后的概略图,图4表示表面电阻值测定的概略图。(实施例1)在形成地组织的经纱中使用聚酯融合纱(84分特-36长丝)的2根双股线、在纬 纱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334分特-96长丝),作为经纱导电丝和纬纱导电丝使用包含图 2的表面露出型纤维的导电丝(84分特-9长丝)。将地组织作为平纹(单密结花纹),通 过多臂机编织使经纱导电丝按在地经纱24根中1根的比例(间距5mm)排列,跳过表2根、 跳过里1根形成如图1的组织。此外,纬纱导电丝以纬二重组织按在地纬纱11根中1本的 比例(间距5mm)插入而配置于地纬纱之上(即成为浮纱),跳过表3根、跳过里1根形成 如图1的组织。这样制成经密度为141根/2. 54cm、纬密度为57根/2. 54cm的本色布。根据常规方法对该本色布进行精制、染色、加工,得到最终经密度为153根/2. 54cm、纬密度为 62根/2. 54cm的织物。用缝纫机缝合所得的织物,测定缝合部表面电阻值。各种数据记载 于表1。(实施例2)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仅改变导电丝来实施。即,作为导电丝,使用聚酯假捻 加工丝(33分特-12长丝)和表面露出型导电丝(56分特-6长丝)的并捻丝(89分特-18 长丝)。用缝纫机缝合所得的织物,测定缝合部表面电阻值。各种数据记载于表1。(实施例3)在形成地组织的经纱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84分特-36长丝)的2根双股线、在 纬纱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334分特-96长丝),在经纱导电丝和纬纱导电丝中使用(84 分特-9长丝)的表面露出型导电丝。将地组织作为平纹(单密结花纹),通过多臂机编织 使经纱导电丝按在地经纱32根中1根的比例(间距5mm)排列,形成跳过表3根、跳过里1 根的组织。此外,纬纱导电丝以纬二重组织按在地纬纱15根中1本的比例(间距5mm)插 入而配置于地纬纱之上,形成跳过表6根、跳过里2根的组织。这样制成经密度为202根 /2. 54cm、纬密度为74根/2. 54cm的本色布。根据常规方法对该本色布进行精制、染色、加 工,得到最终经密度为208根/2. 54cm、纬密度为85根/2. 54cm的织物。用缝纫机缝合所得 的织物,测定缝合部表面电阻值。各种数据记载于表1。(实施例4)在形成地组织的经纱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84分特-36长丝)的2根双股线、在 纬纱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334分特-96长丝),在经纱导电丝和纬纱导电丝中使用(84 分特-9长丝)的表面露出型导电丝。将地组织作为平纹(单密结花纹),通过多臂机编织 使经纱导电丝按在地经纱32根中1根的比例(间距5mm)排列,形成跳过表2根、跳过里2 根的组织。此外,纬纱导电丝以纬二重组织按在地纬纱15根中1本的比例(间距5mm)插 入而配置于地纬纱之上,形成跳过表2根、跳过里2根的组织。这样制成经密度为202根 /2. 54cm、纬密度为74根/2. 54cm的本色布。根据常规方法对该本色布进行精制、染色、加 工,得到最终经密度为208根/2. 54cm、纬密度为85根/2. 54cm的织物。用缝纫机缝合所得 的织物,测定缝合部表面电阻值。各种数据记载于表1。(实施例5)在形成地组织的经纱中使用聚酯融合纱(84分特-36长丝)的2根双股线、在纬 纱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84分特-36长丝),作为经纱导电丝和纬纱导电丝使用包含表面 露出型纤维的导电丝(56分特-6长丝)。将地组织作为平纹(单密结花纹),通过多臂机 编织使经纱导电丝按在地经纱24根中1根的比例(间距5mm)排列,形成跳过表2根、跳过 里1根的组织。此外,纬纱导电丝以纬二重组织按在地纬纱11根中1本的比例(间距5mm) 插入而配置于地纬纱之上,形成跳过表3根、跳过里1根的组织。这样制成经密度为141根 /2. 54cm、纬密度为152根/2. 54cm的本色布。根据常规方法对该本色布进行精制、染色、加 工,得到最终经密度为150根/2. 54cm、纬密度为159根/2. 54cm的织物。用缝纫机缝合所 得的织物,测定缝合部表面电阻值。各种数据记载于表1。(实施例6)在形成地组织的经纱中使用聚酯融合纱(84分特-36长丝)的2根双股线、在纬纱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84分特-36长丝),作为经纱导电丝和纬纱导电丝使用包含表 面露出型纤维的导电丝(56分特-6长丝)。将地组织作为平纹(单密结花纹),通过多臂 机编织使经纱导电丝按在地经纱72根中1根的比例(间距15mm)排列,形成跳过表2根、 跳过里1根的组织。此外,纬纱导电丝以纬二重组织按在地纬纱33根中1本的比例(间距 15mm)插入而配置于地纬纱之上,形成跳过表3根、跳过里1根的组织。这样制成经密度为 140根/2. 54cm、纬密度为153根/2. 54cm的本色布。根据常规方法对该本色布进行精制、 染色、加工,得到最终经密度为150根/2. 54cm、纬密度为160根/2. 54cm的织物。用缝纫机 缝合所得的织物,测定缝合部表面电阻值。各种数据记载于表1。(实施例7)在形成地组织的经纱中使用聚酯融合纱(84分特-36长丝)的2根双股线、在纬 纱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84分特-36长丝),作为经纱导电丝和纬纱导电丝使用包含表 面露出型纤维的导电丝(56分特-6长丝)。将地组织作为平纹(单密结花纹),通过多臂 机编织使经纱导电丝按在地经纱120根中1根的比例(间距25mm)排列,形成跳过表2根、 跳过里1根的组织。此外,纬纱导电丝以纬二重组织按在地纬纱55根中1本的比例(间距 25mm)插入而配置于地纬纱之上,形成跳过表3根、跳过里1根的组织。这样制成经密度为 141根/2. 54cm、纬密度为152根/2. 54cm的本色布。根据常规方法对该本色布进行精制、 染色、加工,得到最终经密度为149根/2. 54cm、纬密度为162根/2. 54cm的织物。用缝纫机 缝合所得的织物,测定缝合部表面电阻值。各种数据记载于表1。(实施例8)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仅改变导电丝来实施。即,作为导电丝,使用聚酯假捻 加工丝(56分特-36长丝)和表面露出型导电丝(84分特-9长丝)的并捻丝(140分特-45 长丝)。用缝纫机缝合所得的织物,测定缝合部表面电阻值。各种数据记载于表1。(比较例1)在形成地组织的经纱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167分特-48长丝)、在纬纱中使用 聚酯假捻加工丝(334分特-96长丝),在经纱导电丝和纬纱导电丝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 (33分特-12长丝)和表面露出型导电丝(56分特-6长丝)的并捻丝(89分特-18长丝)。 将地组织作为平纹,通过多臂机编织使经纱导电丝按在地经纱16根中1根的比例(间距 5mm)排列,形成跳过表2根、跳过里1根的组织。此外,通过多臂机编织使纬纱导电丝按在 地纬纱10根中1根的比例(间距5mm)排列,形成跳过表2根、跳过里1根的组织。这样制 成经密度为85根/2. 54cm、纬密度为54根/2. 54cm的本色布。根据常规方法对该本色布进 行精制、染色、加工,得到最终经密度为92根/2. 54cm、纬密度为58根/2. 54cm的织物。用 缝纫机缝合所得的织物,测定缝合部表面电阻值。各种数据记载于表1。(比较例2)在形成地组织的经纱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84分特-36长丝)的2根双股丝、 在纬纱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334分特-96长丝),在经纱导电丝和纬纱导电丝中使用包 含表面露出型纤维的导电丝(84分特-9长丝)。将地组织作为平纹(单密结花纹),通过 多臂机编织使经纱导电丝按在地经纱32根中1根的比例(间距5mm)排列,形成跳过表1 根、跳过里3根的组织。此外,纬纱导电丝以纬二重组织按在地纬纱15根中1本的比例(间 距5mm)插入而配置于地纬纱之上,形成跳过表6根、跳过里2根的组织。这样制成经密度为202根/2. 54cm、纬密度为74根/2. 54cm的本色布。根据常规方法对该本色布进行精制、 染色、加工,得到最终经密度为208根/2. 54cm、纬密度为85根/2. 54cm的织物。用缝纫机 缝合所得的织物,测定缝合部表面电阻值。用缝纫机缝合所得的织物,测定缝合部表面电阻 值。各种数据记载于表1。(比较例3)在形成地组织的经纱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84分特-36长丝)的2根双股丝、 在纬纱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84分特-96长丝),在经纱导电丝和纬纱导电丝中使用聚 酯假捻加工丝(33分特-12长丝)和表面露出型导电丝(56分特-6长丝)的并捻丝(89 分特-18长丝)。将地组织作为平纹(单密结花纹),通过多臂机编织使经纱导电丝按在地 经纱32根中1根的比例(间距5mm)排列,形成跳过表2根、跳过里1根的组织。此外,纬 纱导电丝以纬二重组织按在地纬纱28根中1本的比例(间距5mm)插入而配置于地纬纱之 上,形成跳过表6根、跳过里2根的组织。这样制成经密度为202根/2. 54cm、纬密度为152 根/2. 54cm的本色布。根据常规方法对该本色布进行精制、染色、加工,得到最终经密度为 212根/2. 54cm、纬密度为164根/2. 54cm的织物。但是,以纬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由于总纤度比纬地纱的总纤度大(Dl > D2), 因此成为部分导电丝被埋于地纱中的形态(未形成浮纱的形态),导电丝表面露出率为 30%。用缝纫机缝合所得的织物,测定缝合部表面电阻值。各种数据记载于表1。(比较例4)在形成地组织的经纱中使用聚酯融合纱(84分特-36长丝)的2根双股丝、在纬纱 中使用聚酯假捻加工丝(84分特-36长丝),作为经纱导电丝和纬纱导电丝使用聚酯假捻加 工丝(56分特-36长丝)和表面露出型导电丝(28分特-3长丝)的并捻丝(84分特-39长 丝)。将地组织作为平纹(单密结花纹),通过多臂机编织使经纱导电丝按在地经纱24根中 1根的比例(间距5mm)排列,形成跳过表2根、跳过里1根的组织。此外,纬纱导电丝以纬 二重组织按在地纬纱11根中1根的比例(间距5mm)插入而配置于地纬纱之上,形成跳过表 3根、跳过里1根的组织。这样制成经密度为141根/2. 54cm、纬密度为152根/2. 54cm的本 色布。根据常规方法对该本色布进行精制、染色、加工,得到最终经密度为150根/2. 54cm、 纬密度为158根/2. 54cm的织物。用缝纫机缝合所得的织物,测定缝合部表面电阻值。各 种数据记载于表1。。其结果是,该织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的织物,可以3
物可合适地用于制服、帽子、防尘衣等衣服或其它防带电用途。
权利要求
织物,其是导电丝分别插入径向和纬向呈格子状留出间隔而排列的织物,其中,径向和纬向的导电丝的至少一方作为二重组织插入成为浮纱,在以二重组织使导电丝成为浮纱的面中,作为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的、未被正交的非导电丝被覆而露出的比例(二重组织部的导电丝露出率)的算术平均为50%以上,而且径向和纬向的导电丝相互交叉且接触的比例(导电丝交叉接触率)的算术平均为40%以上。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地组织为非导电丝,作为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的丝 条总纤度Dl与形成同方向的地组织的非导电丝的丝条总纤度D2满足以下的关系,Dl < D2Dl 作为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的丝条总纤度(dtex)、D2:形成与作为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同方向的地组织的非导电丝的丝条总纤度 (dtex)ο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其中,呈格子状留出间隔而排列的导电丝的间距在径 向、纬向均为1 20mm的范围内。
4.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其中,采用IEC(国际电气标准会 议)61340-5-1、5-2中记载的方法(23°C、25% RH环境下)测定的、至少隔着一个针迹的距 离30cm的2点间的表面电阻值(R)满足以下式子,R 彡 1. 0Χ1012Ω。
5.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其中,构成导电丝的单纤维具有圆形截面或者 有凸部的异形截面,同时导电性成分在外周面的周方向上露出3处以上且在长度方向上连续露出。
6.衣服,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而成的衣服,其中,将导电丝作 为二重组织插入成为浮纱的面作为衣服正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在全部方向表现优异的导电性能的织物,而且提供缝合该织物,在衣服整体具有导通性的导电性衣服,为此本发明制成一种织物,该织物是导电丝分别插入径向和纬向且呈格子状留出间隔而排列的织物,其中,径向和纬向的导电丝的至少一方作为二重组织插入成为浮纱,在以二重组织使导电丝成为浮纱的面中,作为二重组织插入的导电丝的、未被正交的非导电丝被覆而露出的比例(二重组织部的导电丝露出率)的算术平均为50%以上,而且径向和纬向的导电丝相互交叉且接触的比例(导电丝交叉接触率)的算术平均为40%以上。
文档编号A41D13/00GK101910484SQ200880124400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1日
发明者安田隆治, 秋月健司, 藤田和哉 申请人:东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