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鞋用贴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783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鞋用贴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鞋设备,适用于鞋部件间的贴合,特别是涉及一种 适用于鞋底与鞋帮之间贴合的制鞋用贴底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制鞋工业中普遍采用胶粘工艺对鞋底与鞋帮进行贴合,这 种生产工艺具有生产周期短、加工效率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对生产 规模及设备要求不高的特点。胶粘工艺具体包括处理水、刷胶、烘干活 化及贴合各个工序。其中,烘干与活化此工序的作用在于可以加快胶黏 剂中溶剂及水分挥发,縮短加工时间,提高胶粘质量,使得鞋底与鞋帮 贴合的更加牢固。
现有技术中,完成胶粘工艺的生产线设备主要包括有单层贴底生产线设备
10、双层贴底生产线设备20和回转式贴底生产线设备30三种类型。
如图1所示,单层贴底生产线设备10包括第一烤炉14、第二烤炉15和第 三烤炉16,三个烤炉等距的固设于输送带18的上方,另外,在第三烤炉16的 出口处还可以设置有活化炉17。整个工序步骤包括处理水11、 一次胶12和 二次胶13。首先处理鞋帮和鞋底的水分,经第一烤炉14烘干作业,即对在鞋 底和鞋帮清洁处理后留下的清洁溶剂、水分烘干处理;其次对鞋帮和鞋底刷一次胶,经第二烤炉15烘干作业;然后对鞋帮和鞋底刷二次胶,经第三烤炉 16烘干作业;最后经活化炉17对鞋帮与鞋底之间的胶黏物进行活化处理。由 此保证鞋帮与鞋底的可靠粘合。该设备中的每个烤炉是单独分开设置的,其前 后两端的进出口位置均为开放空间,势必造成较大的热能损失与能源的浪费; 由于散发到空气中的热风还夹杂着用于处理鞋子的洗涤用液体或者胶黏剂及 其溶剂的挥发性气体等有毒气体,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而且该生产线设备 一般需要三个烤炉沿输送带方向横向设置,占地面积大;并且设置烤炉的位置 较低,离操作人员的工作位置较近,使得散发的有害气体容易危及操作人员的 身体健康。此外,单层贴底生产线设备的产量低,不利于批量生产。
如图2所示,为了增加制鞋的产量,出现了双层贴底生产线设备20,该设 备包括第一烤炉24、第二烤炉25和第三烤炉26,输送带采用双层式设计,分 为上层输送线27和下层托板28,由于上下层同步输送,提高了制鞋的生产效率。 工艺步骤同样分为处理水21、 一次胶22和二次胶23三个工序。该生产线设备 尽管其提高了制鞋的生产效率,但同样也存在以上单层贴底生产线设备10其它 的缺点。而且比起单层贴底生产线设备而言,增加了加热源的数量,从而增加 的能耗。
如图3所示,还有另一种回转式贴底生产线设备30,该设备同样包括第一 烤炉34、第二烤炉35和第三烤炉36,工艺步骤为处理水31经第一烤炉34,刷 一次胶32经第二烤炉35,刷二次胶33经第三烤炉36,最后通过回转输送带37 回到贴合位置。使用该设备制鞋过程中,鞋子与外界空气的接触时间长,不利 于鞋帮与鞋底的粘合效果。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既能减少热能损失与能源浪费,又能节省空间且更加环保的制鞋用贴底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能减少热 能损失与能源浪费,又能节省空间且更加环保的制鞋用贴底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提供一种制鞋用贴底机,包括 内设有垂直回转输送装置的机体,其中,还设置有机架,所述机体架空设置于 所述机架上;所述机体内设置有一条或者一条以上能够实现处理水、刷胶、烘
干和活化工序的烘干通道。
优选的,上述垂直回转输送装置工作时途经处理水工作区、第一烘干区、 一次胶工作区、第二烘干区、二次胶工作区及第三烘干区,所述第一烘干区和 所述第二烘干区分别设置有热风循环装置。
更加优选的,上述热风循环装置包括循环风风道、加热装置以及热风循 环动力装置,所述热风循环动力装置固设于所述机体的下方,并连通于所述循 环风风道,所述循环风风道与循环风出口风道垂直连通设置,在所述循环风出 口风道的出口设置有所述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上述热风循环动力装置为风机。
另一优选的,上述垂直回转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链条、带动所述输送链条循 环运动的链轮、设置于所述烘干通道内的输送轨道、鞋篮及鞋篮固定件,所述 鞋篮通过所述鞋篮固定件与所述输送链条固定连接,并随所述输送链条循环运 动,当进入所述烘干通道内,与所述输送轨道配合。
另一优选的,上述垂直回转输送装置为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垂直回转输送装置。
另一优选的,上述机体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处理水工作 台、 一次胶工作台、二次胶工作台和贴合整理工作台。
更加优选的,上述处理水工作台、 一次胶工作台和二次胶工作台的下凹表 面分别设置有工位废气槽,所述工位废气槽与废气排放管道相通,所述废气排 放管道沿所述机体的外壁向上延伸至所述机体的上部。
另一优选的,上述机体的内壁面设置有发热装置。
更加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壁面设置的发热装置,其中至少有一个设置于 下鞋口位置对应的邻近所述机体的顶部。在下鞋口位置对应的邻近所述机体的 顶部设置发热装置,可以对鞋底和鞋帮的胶结处进行瞬间加热,保证鞋帮与鞋 底的可靠粘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将加热与烘干工序集中于一个机体内完
成,避免了采用分开的独立烤炉所形成的开放空间引起的热能损失大的缺点, 同时还具有如下优点
(1) 加热与烘干在同一个机体内完成,有效地减少了热能的损失,并提高 的热能的利用效率;
(2) 采用的输送装置是向空间回转,节省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3) 由于机体架空设置于机架上,使得机体位于操作工作人员的上方,废 气直接向上集中排放,避免对操作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危害,同时利 于环保。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 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单层贴底生产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双层贴底生产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回转式贴底生产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鞋用贴底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鞋用贴底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包括10——单层贴底生产线设备、11——处理水、12—— 一次胶、13——二次胶、14——第一烤炉、15——第二烤炉、16——第三烤炉、 17——活化炉、18——输送线、20——双层贴底生产线设备、21^h理水、
22--次胶、23—~"二次胶、24——第一烤炉、25——第二烤炉、26——第
三烤炉、27——上层输送线、28——下层托板、30——回转式贴底生产线设备、 31——处理水、32——一次胶、33——二次胶、34——第一烤炉、35——第二 烤炉、36——第三烤炉、37——回转输送带;
图4至图5中包括101——-机体、102——^链轮、103——顶面发热装置、 104——输送轨道、105——加热装置、106——循环风出口风道、107——鞋篮、
108——工作台、1081——处理水工作台、1082--次胶工作台、1083——二
次胶工作台、109——工位废气槽、110——废气排放管道、112^~鞋篮固定件、 113——机架、114——循环风风道、115——热风循环动力装置、116——侧面 发热装置、117——下鞋口位置、120——处理水工作区、121——第一烘干区、
122--次胶工作区、123——第二烘干区、124——二次胶工作区、125——
第三烘干区。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鞋用贴底机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 内设有垂直回转输送装置的机体101,其中,还设置有机架113,所述机体101 架空设置于所述机架113上;所述机体101内至少包含一条或者一条以上能够 实现处理水、刷胶、烘干和活化工序的烘干通道。对鞋底和鞋帮进行加热处理 和烘干处理在同一个机体内完成,可以縮短加热时间,减少热量的散失。
具体的,所述垂直回转输送装置工作时途经处理水工作区120、第一烘干区 121、 一次胶工作区122、第二烘干区123、 二次胶工作区124及第三烘干区125, 所述第一烘干区121和所述第二烘干区123分别设置有热风循环装置。所述第 三烘干区125设置于所述第一烘干区121和所述第二烘干区123的上方,所述 垂直回转输送装置工作时途径处理水工作区120、第一烘干区121、 一次胶工作 区122、第二烘干区123、二次胶工作区124后,向上回转至所述第三烘干区125, 按照该设备的设置可以大大縮小设备的占用场地。
另,在所述处理水工作区120、 一次胶工作区122和二次胶工作区124分别 对应的机体的下方设置有窗口 ,鞋靴可穿过这些窗口在所述垂直回转输送装置 的带动下,途径所述处理水工作区120、 一次胶工作区122和二次胶工作区124, 方便操作工作人员的作业。
更具体的,上述热风循环装置包括循环风风道114、加热装置105以及热 风循环动力装置115,所述热风循环动力装置115固设于所述机体101的下方, 并连接于所述循环风风道114,所述循环风风道114与循环风出口风道106垂直连通设置,在所述循环风出口风道106的出口的两侧都设置有所述加热装置105。
进一步的,上述热风循环动力装置115为风机。在所述风机和加热装置105 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热风对鞋靴进行加热烘干作业。
另一具体的,上述垂直回转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链条、带动所述输送链条循 环运动的链轮102、设置于所述烘干通道内的输送轨道104、鞋篮107及鞋篮固 定件112,所述鞋篮107通过所述鞋篮固定件112与所述输送链条固定连接,并 随所述输送链条循环运动,当进入所述烘干通道内,与所述输送轨道104配合。
另一具体的,上述垂直回转输送装置为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垂直回转输送装 置。可以并排设置两组垂直回转输送装置,此时工作台的两面都可以有操作工 作人员的进行作业,提高了产量。
另一具体的,上述机体101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108,所述工作台108包括 处理水工作台1081、 一次胶工作台1082、 二次胶工作台1083和贴合整理工作 台。所述工作台为一整条不间断的工作台,操作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进行各种 作业。
更具体的,上述处理水工作台1081、 一次胶工作台1082和二次胶工作台 1083的下凹表面分别设置有工位废气槽109,所述工位废气槽109与废气排放 管道110相通,所述废气排放管道110沿所述机体101的外壁向上延伸至所述 机体IOI的上部。
另一具体的,上述机体101的内壁面设置有发热装置。在所述机体101的 内壁面设置发热装置,为了保证机体内的温度均匀,同时可以提髙加热速度, 縮短加热时间。该发热装置可以设置在在机体101的顶面的内壁面设置的顶面 发热装置103、在机体的侧面的内壁面设置的侧面发热装置116,所述发热装置可以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
更具体的,所述机体101的内壁面设置的发热装置,其中至少有一个设置 于下鞋口位置117对应的邻近所述机体101的顶部。在邻近所述机体101的下 鞋口位置117设置发热装置,可以对鞋底和鞋帮的胶结处进行瞬间加热,保证 鞋帮与鞋底的可靠粘合。
另,上述的发热装置或者加热装置可以为石英管发热装置或者红外发热管 发热装置。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 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 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 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制鞋用贴底机,包括内设有垂直回转输送装置的机体,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机架,所述机体架空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体内设置有一条或者一条以上能够实现处理水、刷胶、烘干和活化工序的烘干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鞋用贴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回转输送 装置工作时途经处理水工作区、第一烘干区、 一次胶工作区、第二烘干区、二 次胶工作区及第三烘干区,所述第一烘干区和所述第二烘干区分别设置有热风 循环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鞋用贴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装置 包括循环风风道、加热装置以及热风循环动力装置,所述热风循环动力装置 固设 于所述机体的下方,并连通于所述循环风风道,所述循环风风道与循环风 出口风道垂直连通设置,在所述循环风出口风道的出口设置有所述加热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鞋用贴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动力 装置为风机。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鞋用贴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回转输送 装置包括输送链条、带动所述输送链条循环运动的链轮、设置于所述烘干通道 内的输送轨道、鞋篮及鞋篮固定件,所述鞋篮通过所述鞋篮固定件与所述输送 链条固定连接,并随所述输送链条循环运动,当进入所述烘干通道内,与所述输送轨道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制鞋用贴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 回转输送装置为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垂直回转输送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鞋用贴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下方设 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处理水工作台、 一次胶工作台、二次胶工作台和 贴合整理工作台。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鞋用贴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水工作 台、 一次胶工作台和二次胶工作台的下凹表面分别设置有工位废气槽,所述工 位废气槽与废气排放管道相通,所述废气排放管道沿所述机体的外壁向上延伸 至所述机体的上部。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鞋用贴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内壁面 设置有发热装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鞋用贴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内壁 面设置的发热装置,其中至少有一个设置于下鞋口位置对应的邻近所述机体的 顶部。
专利摘要一种制鞋用贴底机,包括内设有垂直回转输送装置的机体,设置有机架,所述机体架空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体内设置有一条或者一条以上能够实现处理水、刷胶、烘干和活化工序的烘干通道。所述垂直回转输送装置工作时途经处理水工作区、第一烘干区、一次胶工作区、第二烘干区、二次胶工作区及第三烘干区,所述第一烘干区和所述第二烘干区分别设置有热风循环装置。将加热与烘干工序集中于一个机体内完成,避免采用分开的独立烤炉所形成的开放空间引起的热能损失大缺点,同时输送装置是向空间回转,节省了设备的占地面积;由于机体架空设置于机架上,使得机体位于操作人员的上方,废气直接向上集中排放,避免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带来危害,同时利于环保。
文档编号A43D25/20GK201414489SQ200920057659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日
发明者宇 张 申请人:宇 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