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开自动收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79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开自动收伞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开自动收伞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中国台湾专利号第M353664号专利案),现有一种可自动收伞的多折 伞结构,包括一支中棒1、一个固设在该中棒1顶端的上巢2、一个固设在该中棒1底端的握 把3、一个套设在该中棒1的下巢4、一个收伞装置5以及一个切控装置6。该中棒1具有 多数支互相套接的套管101以及多数个安装在所述套管101套接处的弹珠102。该收伞装 置5具有一条沿着该中棒1延伸的拉簧501、一条穿设在该拉簧501内部的拉线502以及一 个固设在该拉线502底部的定位件503,该拉线502顶端绕过一个轴设在该上巢2的滑轮 201且连结于该下巢4。该切控装置6具有一个安装于该握把3的按钮601、一个受该按钮 601连动且枢设在该握把3内部的控制件602、一个提供该控制件602复位弹性的复位弹簧 603,该控制件602受该复位弹簧603的弹力作用,恒保持朝该定位件503产生嵌扣。开伞 时,以手动将该下巢4向上推动,所述套管101抽出展开,该拉簧501被拉伸呈伸长状,利用 所述弹珠102嵌卡在所述套管101套接处,使得相对伸出的套管101固定在展开状。当欲 收伞且按压该按钮601时,该控制件602脱离对该定位件503的嵌制,且利用该拉簧501回 释弹力,促使该下巢4失去拉力而下滑,再逐一将中棒1各个套管101套接处的弹珠102压 入,使得该中棒l达到收折目的。 虽然,这种伞具已具有自动收伞目的,但是当收伞且将该中棒1的各支套管101压 縮收合以前,操作者必须先将弹珠102向内压入,使得收伞的操作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收伞操作方便的手开自动收伞装置。 本实用新型手开自动收伞装置,包括一个握把、一支固设在该握把的中棒单元、一
个固设在该中棒单元顶部的上巢、一个套设在该中棒单元且介于该上巢与该握把间的下
巢、一个安装在该握把的按压开关、一个套设在该上巢与该下巢间的收伞弹簧、一条拉索单
元以及一个收伞时受该拉索单元连动的连动单元。该中棒单元至少具有一支上杆件与一支
与该上杆件互相套接的中杆件,该上杆件与该中杆件套接处各具有一个第一扣孔与一个第
二扣孔。该按压开关安装在该握把上,具有一个紧固件以及一个提供该紧固件恒保持朝该
中棒单元内部移动趋势的弹簧。该收伞弹簧套设在该上巢与该下巢间,且提供该下巢远离
该上巢的能力。该拉索单元具有一个轴设在该下巢的第一滚轮、一个轴设在该上巢的第二
滚轮、一条拉索以及一个固设在该拉索的扣件,该拉索具有一个固设在该上巢的固定端部、
一个穿设在该中棒单元内部的内侧端部以及一个介于该固定端部与该内侧端部间的中段,
该中段绕过该第一滚轮底部以及该第二滚轮顶部后穿设在该中棒单元内部,该扣件具有一
个提供该紧固件扣入的环状卡槽。该连动单元收伞时受该拉索单元连动,并具有一个固定
在该中杆件的固定件、一个安装在该固定件的推拉件、一个提供该推拉件弹力的第一弹性
3件、一个对应该推拉件且安装在该固定件的卡珠、一个提供该卡珠弹力的第二弹性件以及一支安装在该固定件的内推管,该推拉件掣动该卡珠向外移动且嵌入于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二扣孔中,该内推管介于该推拉件与该扣件间,且由该推拉件朝该扣件延伸,在开伞状态,该扣件受该紧固件嵌扣,按压该按压开关且在收伞状态,该扣件脱离该紧固件且抵止在内推管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收合该中棒单元时,利用该连动单元的设置,可以连动卡珠向内移动,不但达到自动收伞目的,且收伞的操作相当方便。

图1是一般现有一种可自动收伞的多折伞组合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开自动收伞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说明一个卡珠使得一中棒单元产生伸长定位; 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说明一个扣珠使得一中棒单元产生伸长定位;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收伞操作示意图,说明按压一个按压开关且使一个下巢下
滑以及使一支内推管上移;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说明该卡珠内移且使得该中棒单元产生收折;[0013] 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收伞完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开自动收伞装置,包括一个握把10、一支固设在该握把10的中棒单元20、一个固设在该中棒单元20顶部的上巢30、一个套设在该中棒单元20且介于该上巢30与该握把10间的下巢40、一个安装在该握把10的按压开关50、一个套设在该上巢30与该下巢40间的收伞弹簧60、一条拉索单元70、一个收伞时受该拉索单元70连动的连动单元80以及一个安装在该中棒单元20的卡扣单元90。[0016] 该握把10具有一个呈阶级孔状的容纳空间11、一个与该容纳空间11其中一侧垂直连通的承孔12以及一个对应该承孔12设置在该容纳空间11另一侧的凹孔13。[0017] 该中棒单元20具有一支上杆件21、一支与该上杆件21互相套接的中杆件22以及一支与该中杆件22互相套接且固设在该握把10的下杆件23。该上杆件21具有一个设于底部的第一扣孔211,该中杆件22具有一个设于顶部的第二扣孔221以及一个设于底部的第一卡孔222,该下杆件23具有一个设于顶部的第二卡孔231以及一个设于底部的穿孔232,该下杆件23底部固设在该握把10的容纳空间11底部。 该按压开关50具有一个安装在该握把10的承孔12中的按压部51、一个与该按压部51连结呈环圈状的紧固件52以及一个提供该紧固件52恒保持朝该中棒单元20内部移动且提供该按压部51按压后回弹趋势的弹簧53,该弹簧53的弹力推动该紧固件52穿过该穿孔232且伸设在该下杆件23中。 本实施例的收伞弹簧60为压縮弹簧,套设在该上巢30与该下巢40间,且提供该下巢40远离该上巢30的能力。 该拉索单元70具有一个轴设在该下巢40的第一滚轮71、一个轴设在该上巢30的第二滚轮72、一条拉索73以及一个固设在该拉索73的扣件74。该拉索73具有一个固设 在该上巢30的固定端部731、一个穿设在该中棒单元20内部的内侧端部732以及一个介于 该固定端部731与该内侧端部732间的中段733,该中段733绕过该第一滚轮71底部以及 该第二滚轮72顶部后穿设在该中棒单元20内部,该扣件74具有一个提供该紧固件52扣 入的环状卡槽741。 该连动单元80收伞时受该拉索单元70连动,并具有一个固定在该中杆件22顶部 的固定件81、一个安装在该固定件81中的推拉件82、一个提供该推拉件82弹力的第一弹 性件83、一个对应该推拉件82且安装在该固定件81的卡珠84、一个提供该卡珠84的第二 弹性件85以及一支安装在该固定件81的内推管86。该固定件81具有一个呈上宽、下窄的 阶级孔811以及一个与该阶级孔811垂直连通的侧孔812,该阶级孔811顶部设有一个抵止 肩部813。该推拉件82及该第一弹性件83安装在该阶级孔811的大径段中,且该第一弹性 件83两端弹抵在该抵止肩部813与该推拉件82间,该推拉件82对应该阶级孔811具有一 大径部821、一个小径部822以及一个介于该大径部821与该小径部822衔接处且对应该侧 孔812的推拔部823,该第一弹性件83的弹力恒使该推拉件82保持向下移动的趋势,该卡 珠84及该第二弹性件85安装在该侧孔812中,该第二弹性件85的弹力恒使该卡珠84保 持朝内移动的趋势,该推拉件82的推拔部823掣动该卡珠84相对于该第一扣孔211与该 第二扣孔221产生移动。该内推管86介于该推拉件82与该扣件74间且由该推拉件82朝 该扣件74延伸,并具有一个定位在该固定件811的阶级孔811中的头部861以及一个延伸 至该中杆件22底部且对应该扣件74的抵止端部862。 该卡扣单元90安装在该下杆件23顶部,并具有一个固定在该下杆件23且呈U形 的弹片91以及一个固设在该弹片91上的扣珠92,该扣珠92受该上杆件21底端掣动,相对 于该第一卡孔222与该第二卡孔231产生移动。 再如图2所示,开伞时,操作者以一手握住该握把10,以另一手将该下巢40向上推 动且朝该上巢30趋近时,该紧固件52扣住该扣件74,该中棒单元20的上杆件21相对于该 中杆件22向外伸长,并利用该卡珠84嵌卡在该第一扣孔211与该第二扣孔221中(见图 3),使得该上杆件21与该中杆件22伸长后保持固定,该中杆件22相对于该下杆件23向外 伸长,并利用该扣珠92嵌卡在该第一卡孔222与该第二卡孔231中(见图4),使得该中杆 件22与该下杆件23伸长后保持固定。此时,该收伞弹簧60呈压縮状态且蕴藏回释弹力。 如图5所示,当欲收伞时,操作者按压该按压开关50的按压部51时,可使该紧固 件52脱离对该扣件74的嵌扣,利用该收伞弹簧60的弹力,该下巢40随即向下滑动,同时, 该扣件74向上移动并带动该内推管86、该推拉件82也往上移动,此时,如图6所示,该第一 弹性件83被压縮,且该推拔部823上移,该卡珠84受到该第二弹性件85的弹力作用朝内 移动,该上杆件21与该中杆件22的固定力量消失,该上杆件21朝下移动并与该中杆件22 产生收合,且当该上杆件21底端碰触到该卡扣单元90的扣珠92时,该扣珠92向内縮移, 该中杆件22朝下移动并与该下杆件23产生收合,最后,利用该内推管86的抵止端部862 将该扣件74向下推移,直到该紧固件52又嵌扣在该扣件74的环状卡槽741中,可收合成 图7所示的收伞状态。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收伞时,按压该按压开关50连动该连动单元80,使得该卡珠 84自动向内移动,方便该上杆件21相对于该中杆件22产生收合,再利用该上杆21推动该
5扣珠92向内移动,方便该中杆件22相对于该下杆件23产生收合,所以可以达到自动收伞 且收伞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一种手开自动收伞装置,包括一个握把、一支固设在该握把的中棒单元、一个固设在该中棒单元顶部的上巢以及一个套设在该中棒单元且介于该上巢与该握把间的下巢,该中棒单元至少具有一支上杆件与一支与该上杆件互相套接的中杆件,该上杆件与该中杆件套接处各具有一个第一扣孔与一个第二扣孔,其特征在于该手开自动收伞装置还包括有一个按压开关,安装在该握把上,具有一个紧固件以及一个提供该紧固件恒保持朝该中棒单元内部移动趋势的弹簧;一个收伞弹簧,套设在该上巢与该下巢间,且提供该下巢远离该上巢的能力;一条拉索单元,具有一个轴设在该下巢的第一滚轮、一个轴设在该上巢的第二滚轮、一条拉索以及一个固设在该拉索的扣件,该拉索具有一个固设在该上巢的固定端部、一个穿设在该中棒单元内部的内侧端部以及一个介于该固定端部与该内侧端部间的中段,该中段绕过该第一滚轮底部以及该第二滚轮顶部后穿设在该中棒单元内部,该扣件具有一个提供该紧固件扣入的环状卡槽;一个连动单元,收伞时受该拉索单元连动,并具有一个固定在该中杆件的固定件、一个安装在该固定件的推拉件、一个提供该推拉件弹力的第一弹性件、一个对应该推拉件且安装在该固定件的卡珠、一个提供该卡珠弹力的第二弹性件以及一支安装在该固定件的内推管,该推拉件掣动该卡珠向外移动且嵌入于该第一扣孔与第二扣孔中,该内推管介于该推拉件与该扣件间,且由该推拉件朝该扣件延伸,在开伞状态,该扣件受该紧固件嵌扣,按压该按压开关且在收伞状态,该扣件脱离该紧固件且抵止在内推管底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开自动收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棒单元还具有一支与该 中杆件互相套接且固设在该握把的下杆件,该中杆件与该下杆件套接处各具有一个第一卡 孔与一个第二卡孔,该手开自动收伞装置还包括一个安装在该下杆件的卡扣单元,该卡扣 单元具有一个固定在该下杆件且呈U形的弹片以及一个固设在该弹片上的扣珠,该扣珠受 该上杆件底端掣动,相对于该第一卡孔与该第二卡孔向内移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开自动收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动单元的固定件具有一 个呈上宽、下窄的阶级孔以及一个与该阶级孔垂直连通的侧孔,该推拉件及该第一弹性件 安装在该阶级孔中,该推拉件对应该阶级孔具有一大径部、一个小径部以及一个介于该大 径部与该小径部衔接处且对应该侧孔的推拔部,该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恒使该推拉件保持向 下移动的趋势,该卡珠及该第二弹性件安装在该侧孔中,该第二弹性件的弹力恒使该卡珠 保持朝外移动的趋势,该推拔部掣动该卡珠嵌入于该第一扣孔与该第二扣孔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开自动收伞装置,包括一个握把、一支固设在该握把的中棒单元、一个固设在该中棒单元顶部的上巢、一个套设在该中棒单元且介于该上巢与该握把间的下巢、一个安装在该握把的按压开关、一个套设在该上巢与该下巢间的收伞弹簧、一条拉索单元以及一个收伞时受该拉索单元连动的连动单元。开伞时操作该按压开关,使得该拉索单元的一个扣件自该按压开关的一个紧固件脱离,再压缩该中棒单元,利用该扣件推动该连动单元的一个内推管以及一个推拉件,导致一个卡珠产生位移,以达到顺利收伞目的。
文档编号A45B25/16GK201480255SQ20092017402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6日
发明者王胜和 申请人:酷波(厦门)进出口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