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防冲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412阅读:19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防冲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可折叠防冲服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的个人防护用品,具体为可折叠防冲服。 二背景技术
采煤矿井的工作面或巷道发生冲击地压时,形成强烈的冲击波并伴随有煤块、岩 块弹射,对作业人员会造成伤害。冲击地压目前来说是世界性难题,虽然井下采取了一些的 防冲专项措施,但是仍然不可避免有冲击地压发生。目前施工人员仅穿着普通工作服,在冲 击地压发生时,不能有效保护人身安全,出现过人身伤亡事故。 三、实用新型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较好解决其上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发生冲击地 压时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可折叠防冲服。 为了实现所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依据了下述的技术方案。可折叠防冲服由前、后
两片组成,在两片的连接处留有供头钻过的领口 ,在后片上设置与前片连接的布条,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的前片上设置前护板。 进一步的结构是在后片设置后护板。 又进一步的结构是所述前、后护板各自均分成两或三块,并结合人体工学将护板 制成微弧型。 更进一步的结构是所述的后片略宽于前片并在两侧设置护板。 再进一步的结构在所述的前、后片上设置反光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在防护服上增加了护片,并结合人体工学使护板呈微弧 型,并可承受8磅的大锤冲击。在人体弯腰或下蹲时,前胸护板可折叠成两或三块,縮短了 护板长度,解决了施工不能弯腰的问题,为职工在冲击地压区域施工提供可靠地安全保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防冲服是当冲击地压发生时,减少人员受到冲击伤害的防护 用品。它由前片1、后片2组成,在前1、后2两片的连接处留有供头钻过的领口,在后片2 上设置连接前片1的布条3,在所述的前片上设置前护板4。这样当冲击地压发生时,可以 避免前胸受到煤块、岩块的弹射。如果再对所述的后片2也增加后护板4,同样可以避免后 背受到煤块、岩块的弹射。 进一步的结构是所述前护4、后护板4均板各自均可以分为两或三块,并结合人体 工学原理将护板制成微弧型。在人体弯腰或下蹲时,前胸护板之间可折叠,縮短了护板长 度,解决了施工不能弯腰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结构是在所述的后片2略宽于前片1,并在两侧设置护板4,其作用与前、后护板作用相同。 再进一步的结构是在所述的前、后片上设置反光条5。当井下较黑的时间,可以起 到警示的作用。在中等强度冲击危险区域,到工作地点就必须穿戴防冲服。
权利要求可折叠防冲服,由前片(1)、后片(2)两片组成,在前、后两片的连接处,留有可供头钻过的领口,在后片(2)上设置与前片连接的布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片(1)上设置前护板(4)。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折叠防冲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后片(2)上设置后护板(4)。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折叠防冲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护板(4)各自均分成 三块,并结合人体工学将护板制成微弧型。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防冲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后片(2)略宽于前片(1) 并在两侧设置护板(4)。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防冲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片(1)、后片(2)上贴反 光条(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折叠防冲服,它由前片(1)、后片(2)两片组成,在前、后两片的连接处,留有可供头钻过的领口,在后片(2)上设置与前片连接的布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片(1)上设置前护板(4)。在于所述的后片(2)也设置后护板(4)。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在防护服上增加了护片,并结合人体工学使护板呈微弧型,并可承受8磅的大锤冲击。在人体弯腰或下蹲时,前胸护板可折叠成两块,缩短了护板长度,解决了施工不能弯腰的问题,为职工在冲击地压区域施工提供可靠地安全保证。
文档编号A41D13/00GK201528685SQ20092025790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6日
发明者张寅 申请人: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3年03月10日 16:35
    矿用防冲击服专业制造商,有问题需要资料都可联系我13772164255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