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扣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717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扣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衣服的衣料、构成包、箱的树脂片等挠性基材上的按扣构件。
背景技术
按扣构件通常具有凸式构件和凹式构件,利用具有突起状的柱部的按扣安装构件分别将该凸式构件和凹式构件安装在衣服的衣料等挠性基材上。具体地讲,按扣构件形成有供按扣安装构件的柱部插入的插入口,使按扣安装构件的柱部贯穿衣服的衣料等后,插入到设置在衣料等的相反侧的按扣构件的插入口中,由此将按扣构件安装在衣料等上。在按扣安装构件的柱部贯穿衣料而插入到按扣构件的插入口中时,有时柱部会将衣料卷入到按扣构件的插入口内。若柱部将衣料卷入到按扣构件的插入口内,则由于来自衣料的阻力过大,有可能在按扣安装构件中发生压曲。另外,也有可能发生由于卷入衣料而在衣料中产生褶皱,将按扣构件安装于衣料之后有损美观的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按扣构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凹式嵌合体,该凹式嵌合体具有能够弹性地嵌合并脱离凸式嵌合体的环状柱部的凹入部,而且,在该凹入部的底壁中央部具有供作为固定物的铆接用突起贯穿的通孔,该铆接用突起从基布背面侧插入的,在凹式嵌合体的底壁的下表面且通孔的周围一体地突出设有薄壁的环状壁。而且,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采用该结构,在铆接用突起打入到基布中时,突出设置在通孔周围的环状壁因与基布的摩擦力向通孔的中心侧变形,从而减小铆接用突起与通孔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使基布的一部分不会被铆接用突起带入到通孔内。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搭扣,该搭扣在凸式构件或者凹式构件的安装孔中贯穿固定构件的固定脚,并铆接该固定脚的前端,并且,在该搭扣中设有朝向下方倾斜的安装孔,且该安装孔具有开口部分朝下的倾斜口。并且,在该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采用该结构,利用朝下的倾斜口与固定构件的固定脚的水平端部之间的剪切力能够良好地切断衣料,防止铆接时挂进衣料,且防止搭扣安装部周围的衣料产生褶皱。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昭62-2513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实公平344565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按扣构件(凸式嵌合体)的环状壁因基布的摩擦力变形, 因此,在基布上产生褶皱,有可能安装了按扣构件(凸式嵌合体)之后该褶皱依然留着,从而有损按扣构件(凸式嵌合体)安装状态的美观。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柱部(固定构件)插入到插入部(安装孔)内之前,衣料相对于按扣构件(凹式构件)衣料未固定。于是,在如上所述地未固定衣料的状态下,将柱部(固定构件)插入到插入部(安装孔)中,利用插入部(安装孔)的朝下的倾斜口与固定构件的固定脚的水平端部之间的剪切力切断衣料。因此,在将柱部(固定构件)插入到插入部(安装孔)中时衣料有可能会错动,从而难以将按扣构件(凹式构件)稳定地安
3装在衣料的目标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反复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采用以下结构的按扣构件能够解决上述课题。S卩,本发明的按扣构件利用具有圆柱状的柱部的按扣安装构件安装于挠性基材, 其中,上述按扣构件包括构件主体,该构件主体形成有插入部,该插入部具有供按扣安装构件的贯穿了上述挠性基材的柱部插入的插入口,上述构件主体包括楔状的边缘部,该边缘部形成在上述插入部的插入口上,且以沿着该插入口的周向排列的方式配置有多个,该边缘部具有前端。采用该技术方案,在将按扣安装构件的柱部插入到插入部中时,首先柱部向插入部内顶起挠性基材,但此时,形成在插入口上的楔状的边缘部的前端挤入挠性基材并固定挠性基材。因此,能够抑制伴随柱部进入到插入部内而引起挠性基材的卷入,从而能够良好地抑制在挠性基材产生褶皱。另外,柱部进入到插入部内时固定挠性基材,因此能够抑制挠性基材发生错动,从而能够将按扣构件稳定地安装在挠性基材的目标位置。并且,由于边缘部以沿着插入口的周向排列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因此,边缘部较均勻地挤入并固定挠性基材。因此,能够更加良好地抑制在挠性基材产生褶皱,并且,能够将按扣构件更稳定地安装在挠性基材的目标位置。另外,本发明的按扣构件在一技术方案中,上述边缘部形成为上述前端从上述构件主体的插入口形成侧的表面朝向该构件主体的外侧突出。采用该技术方案,在按扣安装构件和按扣构件之间设置挠性基材,并使挠性基材的表面抵接于按扣构件的构件主体时,以从构件主体的插入口形成侧的表面使前端朝向该构件主体的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边缘部的该前端已经挤入挠性基材。因此,能够在向插入部内插入柱部之前以一定程度固定挠性基材。因而,能够更加良好地阻止挠性基材卷入到插入部内,更加良好地抑制在挠性基材产生褶皱。另外,本发明的挠性基材在另一技术方案中,上述边缘部形成为在上述构件主体的插入口中朝向上述构件主体的半径方向内侧突出,在上述插入部的侧面形成有台阶部, 该台阶部自形成于上述插入口的上述边缘部向该插入部的深度方向延伸。采用该技术方案,插入口的边缘部挤入到被柱部顶起的挠性基材中,并且,在插入部内,形成于该插入部的侧面的台阶部也挤入到挠性基材中,因此,能够更稳定地固定挠性基材。并且,由于边缘部没有从构件主体向外侧突出,因此,也能够抑制边缘部损伤。
另外,本发明的挠性基材在又一技术方案中,上述台阶部的台阶从上述边缘部向上述插入部的深度方向而逐渐变小。采用该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欲进入到插入部内的挠性基材进行固定的插入口附近,增大台阶部的台阶,从而提高该固定力而良好地抑制挠性基材的卷入,并且,随着向插入部的不怎么需要该固定力的深度方向深入而该台阶逐渐减小,从而能够避免在挠性基材和插入部之间形成无用的间隙。采用本发明的按扣构件,在将按扣安装构件的柱部插入到插入部中时,形成在插入口上的楔状的边缘部的前端挤入挠性基材并固定挠性基材。因此,能够抑制伴随柱部进入到插入部内而引起挠性基材的卷入,从而能够良好地抑制在挠性基材产生褶皱。另外,柱部进入到插入部内时固定挠性基材,由此能够抑制挠性基材发生错动,从而能够将按扣构件稳定地安装在挠性基材的目标位置。并且,由于边缘部以沿着插入口的周向排列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因此,边缘部均勻地挤入并固定挠性基材。因此,能够更加良好地抑制在挠性基材产生褶皱,并且,能够将按扣构件更稳定地安装在挠性基材的目标位置。


图1是实施方式1的按扣构件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按扣构件的背面侧的俯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1的按扣构件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1的柱部插入之前的按扣安装构件、挠性基材及按扣构件的剖视图。图5是自图4的状态进一步将柱部插入到插入口中而顶起挠性基材的状态下,插入口附近的按扣安装构件、挠性基材和按扣构件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自图5的状态进一步将柱部插入到插入口中而使柱部挤入挠性基材的状态下,插入口附近的按扣安装构件、挠性基材和按扣构件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自图6的状态进一步将柱部插入到插入口中而使柱部贯穿挠性基材的状态下,插入口附近的按扣安装构件、挠性基材和按扣构件的放大剖视图。图8是自图7的状态进一步将柱部完全插入而固定按扣安装构件和按扣构件后的按扣安装构件、挠性基材和按扣构件的剖视图。图9是实施方式2的按扣构件的剖视图。图10是实施方式2的按扣构件的背面侧的俯视图。图11是实施方式2的按扣构件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图12是实施方式2的柱部插入之前的按扣安装构件、挠性基材及按扣构件的剖视图。图13是自图12的状态进一步将柱部插入到插入口中而顶起挠性基材的状态下, 插入口附近的按扣安装构件、挠性基材和按扣构件的放大剖视图。图14是在图13的状态下,从构件主体侧观察的插入口和挠性基材的俯视图。图15是自图14的状态进一步将柱部插入到插入口中而使柱部挤入挠性基材的状态下,插入口附近的按扣安装构件、挠性基材和按扣构件的放大剖视图。图16是自图15的状态进一步将柱部插入到插入口中而使柱部贯穿挠性基材的状态下,插入口附近的按扣安装构件、挠性基材和按扣构件的放大剖视图。图17是自图16的状态进一步将柱部完全插入而固定按扣安装构件和按扣构件后的按扣安装构件、挠性基材和按扣构件的剖视图。图18是实施方式3的形成在按扣构件的插入口中的边缘部的放大立体图。图19是实施方式4的形成在按扣构件的插入口中的边缘部的放大立体图。图20是实施方式5的按扣构件的插入口附近的按扣构件和挠性基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按扣构件的结构。另外,以下所示的结构是例示,本发明的按扣构件并不限定于此。另外,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按扣构件例示了凹式构件,但并不限定于此, 也可以使用凸式构件。实施方式1桉扣构件10的结构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按扣构件10的剖视图,图2表示按扣构件10的背面侧的俯视图,图3表示按扣构件10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另外,图4表示插入柱部31之前的按扣安装构件30、挠性基材20及按扣构件10的剖视图。按扣构件10包括构件主体11。构件主体11包括形成为大致圆盘状的主体基板 13和从主体基板13的周缘向表面侧突出的凹式嵌合部14。嵌合部14形成为圆筒状,并在嵌合部14的上端缘部分具有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卡合部22。卡合部22具有在凸式按扣构件嵌合于凹式按扣构件10时勾挂而固定凸式按扣构件的功能。在嵌合部14上设有从该嵌合部14上端向外侧弯折进而向构件主体11的背面侧延伸的圆环状的突出片21。在构件主体11的背面形成有突状部12。突状部12在构件主体11的背面朝向下方以尖头状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突状部12形成为大致前端细的圆柱状,但只要是能挤入并良好地挂住挠性基材20的表面的形状,突状部12无论形成为什么形状都可以,例如既可以形成为大致三棱锥状、大致四棱锥状等的大致棱锥状,也可以形成为大致圆锥状等。这些多个突状部12沿构件主体11的圆周方向相互隔开大致相等的间隔设置。按扣构件10由树脂材料等的弹性材料构成。作为树脂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缩醛树脂、聚酯树脂或者PB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等。从主体基板13的外侧面到嵌合部14的突出片21的内侧面形成有多个分别沿构件主体11的半径方向延伸的加强筋15。多个加强筋15分别形成为长方体状等,在构件主体11的圆周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设置。在构件主体11的主体基板13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插入部16,该插入部16供按扣安装构件30的贯穿了挠性基材20的柱部31插入。插入部16形成为圆柱状,该插入部16包括设置在构件主体11的背面侧、即柱部31的入口侧的圆形形状的插入口 17和设置在柱部31的出口侧的圆形形状的开口 23。在插入部16的插入口 17上形成有楔状的边缘部18。边缘部18以沿着插入口 17 的周向排列的方式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有多个。边缘部18包括前端19,利用该前端19挤入到被柱部31推入到插入口 17内的挠性基材20中。边缘部18形成为前端19从构件主体11的插入口形成侧的表面起朝向构件主体11的外侧突出。具体地讲,边缘部18形成为三棱锥状,边缘部18具有第1侧面25、第2侧面沈和第3侧面27,该第一侧面25是使插入部16的侧面继续向构件主体11的外侧延伸的方式而形成,是随着靠朝向构件主体11的外侧而面积逐渐变小的等腰三角形的面,该第2侧面沈和第3侧面27分别与第1侧面25 相邻,且是同样将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与前端19的顶点相对应)作为各自的顶点的三角形的倾斜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边缘部18形成为三棱锥状,但只要是能够挤入挠性基材20 的表面而固定的形状,可以形成为任何形状,例如既可以形成为四棱锥状等其他的棱锥状,也可以形成为前端尖细的圆柱状或圆锥状等。另外,边缘部18的前端19可以是尖的,也可以带有圆度。按扣安装构件30包括基部32和柱部31,该柱部31以在基部32的表面的大致中央部以竖起的方式形成,且用于贯穿衣服的衣料等挠性基材20。基部32例如形成为大致圆形形状、大致矩形状等的板状。柱部31形成为在基部32的表面竖起的大致圆柱状。柱部 31包括从基部32表面延伸出的圆柱状的柱主体部33和从柱主体部33延伸出的三棱锥状的柱顶部;34。基部32和柱部31例如可以用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等形成。其中,出于成本、轻量、 成形容易性等观点,特别优选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缩醛树脂、聚酯树脂或者PB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等。基部32和柱部31 —体成形。桉扣构件10的安装方法接着,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按扣构件10安装在衣服的衣料等挠性基材20的安装方法。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用按扣构件安装装置(未图示) 将按扣安装构件30和按扣构件10安装于挠性基材20的方法。首先,准备上述安装按扣构件10、按扣安装构件30、以及成为上述按扣构件10及按扣安装构件30的安装对象的衣服的衣料等挠性基材20。另外,再准备按扣构件安装装置 (未图示)。按扣构件安装装置设有固定台、相对于固定台升降动作的冲压工具及设置在冲压工具的芯轴部的锤子(均未图示)。其次,将按扣安装构件30以柱部31侧朝上的方式设定在按扣构件安装装置的固定台上,将按扣构件10以插入口 17朝下的方式置于在冲压工具中。接着,在使挠性基材20绷紧并使其介于按扣安装构件30和按扣构件10之间的状态下,使按扣构件安装装置的冲压工具下降。如图4所示,在冲压工具下降时,在隔着绷紧的挠性基材20的两侧,按扣安装构件30的柱部31和按扣构件10的插入部16相对。如图5所示,从图4的状态进一步使冲压工具下降时,柱部31挤入挠性基材20的背面侧并顶起挠性基材20。被顶起的挠性基材20随着柱部31的插入而被卷入到插入部 16的内部。此时,边缘部18的前端19挤入并固定在挠性基材20的表面侧,从而阻止挠性基材20被卷入到插入部16内,并抑制挠性基材错动。另外,按扣构件10的多个突状部12 挤入挠性基材20并形成勾挂。接着,如图6所示,使冲压工具进一步下降时,柱部31刺破挠性基材20 (或者撑开挠性基材的衣料等的织眼)向插入部16的开口 23侧插入。此时,由于边缘部18的前端19 挤入并固定在挠性基材20的表面侧,因此,即使进一步插入柱部31,也能阻止挠性基材20 被卷入到插入部16内,并抑制挠性基材20错动。如图7所示,自图6的状态进一步使冲压工具下降时,柱部31贯穿挠性基材20,自插入部16的开口 23突出。接着,进一步使冲压工具下降,将柱部31完全插入到插入部16中。此时,按扣安装构件30的基板表面及按扣构件10的构件主体11表面分别按压挠性基材20而将其固定。 另外,此时,柱部31的前端自插入部16完全突出。在该状态下,使冲压工具进一步继续下降,由此,设置在冲压工具的芯轴部的锤子撞击柱部31的前端而使其扩展变形(形成凸缘),籍此,如图8所示,按扣安装构件30和按
7扣构件10通过铆接固定而被固定于挠性基材20。实施方式2按扣构件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1所述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2的结构。桉扣构件40的结构图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按扣构件40的剖视图,图10表示按扣构件40的背面侧的俯视图,图11表示按扣构件40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另外,图12表示插入柱部31 之前的按扣安装构件30、挠性基材20及按扣构件40的剖视图。按扣构件40包括构件主体41。构件主体41包括形成为大致圆盘状的主体基板 43、及从主体基板43的周缘向表面侧突出的凹式嵌合部44。嵌合部44形成为圆筒状,并在嵌合部44的上端缘部分具有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卡合部52。卡合部52具有在凸式的按扣构件嵌合于凹式的按扣构件40时勾挂并固定凸式的按扣构件的功能。在嵌合部44上设有自其上端向外侧弯折进而向构件主体41的背面侧延伸的圆环状的突出片51。在构件主体41的背面形成有突状部42。突状部42在构件主体41的背面朝向下方以尖头状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突状部42形成为大致前端细圆柱状,但只要是能挤入并良好地挂住挠性基材20表面的形状,突状部42就可以形成为任何形状,例如既可以形成为大致三棱锥状或大致四棱锥状等的大致棱锥状,也可以形成为大致圆锥状等。这些多个突状部42沿构件主体41的圆周方向相互隔开大致相等的间隔设置。按扣构件40由树脂材料等的弹性材料构成。作为树脂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缩醛树脂、聚酯树脂或者PB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等。从主体基板43的外侧面到嵌合部44的突出片51的内侧面形成有多个分别沿构件主体41的半径方向延伸的加强筋45。多个加强筋45分别形成为长方体状等,在构件主体41的圆周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设置。在构件主体41的主体基板43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插入部46,该插入部46供按扣安装构件30的贯穿了挠性基材20的柱部31插入。插入部46包括设置在柱部31的入口侧的插入口 47和设置在柱部31的出口侧的开口 53。在插入口 47上形成有边缘部48,该边缘部48具有将顶点朝向构件主体41的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三角形的突出面56,并且该边缘部48将该突出面56的顶点部分作为前端49形成为楔状。S卩,边缘部48在构件主体41的插入口 47中形成为朝向构件主体41的半径方向内侧突出。边缘部48沿着插入口 47的周向以不留间隔地排列的方式配置有多个。边缘部48的前端49既可以是尖的,也可以带有圆度。在插入部46的侧面形成有台阶部57,该台阶部57自形成于插入口 47的边缘部48起向插入部46的深度方向延伸。台阶部57以从插入部46的插入口 47起延伸至开口 53的方式形成。台阶部57形成为从边缘部48的突出面56向插入部46的深度方向截面积逐渐变小的三棱锥状。即,台阶部57的高低差从边缘部48向插入部46的深度方向逐渐变小。另外,台阶部57也可以形成为不延伸至插入部46的开口 53,也可以形成至插入部 46的深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中间位置是指插入部46的插入口 47与开口 53之间的任意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插入部46的侧面从台阶部57结束的位置到开口 53之间的部位没有高低差,在该部位插入部46的侧面成为圆筒状。按扣构件40的安装方法
接着,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按扣构件40安装到衣服的衣料等挠性基材20的安装方法。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用按扣构件安装装置(未图示) 将按扣安装构件30和按扣构件40安装于挠性基材20的方法。首先,准备构成上述安装按扣构件40、按扣安装构件30、的安装对象的衣服的衣料等挠性基材20。另外,再准备按扣构件安装装置(未图示)。按扣构件安装装置设有固定台、相对于固定台升降动作的冲压工具、及设置在冲压工具的芯轴部的锤子(均未图示)。其次,将按扣安装构件30以柱部31侧朝上的方式设定在按扣构件安装装置的固定台上,将按扣构件40以插入口 47朝下的方式设定在冲压工具上。接着,在使挠性基材20绷紧并使其介于按扣安装构件30和按扣构件40之间的状态下,使按扣构件安装装置的冲压工具下降。如图12所示,在冲压工具下降时,在隔着绷紧的挠性基材20的两侧,按扣安装构件30的柱部31和按扣构件40的插入部46相对。如图13所示,从图12的状态进一步使冲压工具下降时,柱部31挤入挠性基材20 的背面侧并顶起挠性基材20。被顶起的挠性基材20随着柱部31的插入而被卷入到插入部 46的内部。此时,边缘部48的前端49挤入并固定在挠性基材20的表面侧,从而阻止挠性基材20被卷入到插入部46内,并抑制挠性基材错动。另外,按扣构件40的多个突状部42 挤入挠性基材20并形成勾挂。另外,此时,由于在插入部46的侧面形成有台阶部57,因此, 即使在插入部46内,该台阶部57也挤入被卷入的挠性基材20并进行固定。图14表示在图13的状态下从构件主体41侧观察到的插入口 47和挠性基材20的俯视图。接着,如图15所示,使冲压工具进一步下降时,柱部31刺破挠性基材20 (或者撑开挠性基材的衣料等的织眼)向插入部46的开口 53侧插入。此时,由于边缘部48的前端 49挤入并固定在挠性基材20的表面侧,并且在插入部46内形成于侧面的台阶部57也挤入挠性基材20,因此,即使进一步插入柱部31,也能阻止挠性基材20被卷入到插入部46内, 并抑制挠性基材20错动。另外,由于台阶部57的高低差从边缘部48向插入部46的深度方向逐渐变小,因此,在插入部46的不怎么需要挠性基材20的固定力的向深度方向进入一定距离的部分,避免在挠性基材20和插入部46之间形成无用的间隙。如图16所示,自图15的状态进一步使冲压工具下降时,柱部31贯穿挠性基材20, 自插入部46的开口 53突出。 接着,进一步使冲压工具下降,将柱部31完全插入到插入部46中。此时,按扣安装构件30的基板表面及按扣构件40的构件主体41表面分别按压挠性基材20而将其固定。 另外,此时,柱部31的前端自插入部46完全突出。在该状态下冲压工具进一步继续下降,由此,设置在冲压工具的芯轴部的锤子撞击柱部31的前端而使其扩展变形(形成凸缘),籍此,如图17所示,按扣安装构件30和按扣构件40通过铆接固定而固定于挠性基材20。实施方式3按扣构件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所述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2的结构。按扣构件60的结构图18表示实施方式3的形成在按扣构件60的插入口 67中的边缘部68的放大立体图。
9
按扣构件60包括构件主体61。构件主体61包括形成为大致圆盘状的主体基板 (未图示)、及自主体基板的周缘向表面侧突出的凹式嵌合部(未图示)。在构件主体61的主体基板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插入部66,该插入部66供按扣安装构件30的贯穿了挠性基材20的柱部31插入。插入部66包括插入口 67和设置在柱部31的出口侧的开口(未图示),该插入口 67设置在构件主体61的背面侧,即、柱部31的入口侧。在插入部66的插入口 67上形成有楔状的边缘部68。边缘部68包括前端69,利用该前端69挤入到被柱部31推入到插入口 67中的挠性基材20中。边缘部68形成为前端69从构件主体61的插入口形成侧的表面朝向构件主体61的外侧突出。具体地讲,边缘部68形成为三棱锥状,该三棱锥状的边缘部68具有第1侧面75、第2侧面76和第3侧面 77,该第1侧面75是以插入部66的侧面继续向构件主体61的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是随着靠向构件主体61的外侧而面积逐渐变小的等腰三角形的面,该第2侧面76和第3侧面 77分别是与第1侧面75相邻,且同样将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与前端69的顶点相对应) 作为各自的顶点的三角形的倾斜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边缘部68形成为三棱锥状,但只要是能够挤入并固定挠性基材20的表面的形状,可以形成为任何形状,例如既可以形成为四棱锥状等其他的棱锥状,也可以形成为前端尖细的圆柱状或圆锥状等。另外,边缘部68的前端69既可以是尖的,也可以带有圆度。另外,边缘部68以在插入口 67的整个周向上连续的方式互相相邻地形成。并且, 边缘部68以沿构件主体61的半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与实施方式1中所示的结构相比, 第2侧面76和第3侧面77的形成在构件主体61的背面上的顶点79位于更向朝向构件主体61的半径方向外侧的方向远离的位置。实施方式3的按扣构件60如上所述,边缘部68以在插入口 67的整个周向上连续的方式互相相邻地形成,因此,能够在插入口 67的限定的空间中形成更多的边缘部68。因此,能够利用更多的边缘部68更加良好地固定挠性基材20。另外,由于边缘部68以沿构件主体61的半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因此,在将按扣构件60安装于挠性基材20之后,以沿构件主体61的半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边缘部 68的前端在插入口 67的周边按压挠性基材20,从而能够良好地抑制挠性基材20以柱部31 为中心的旋转。因而,能够将按扣构件60更稳定地安装在挠性基材20的目标位置。实施方式4按扣构件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3所述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4的结构。按扣构件80的结构图19表示实施方式4的形成在按扣构件80的插入口 87中的边缘部88的放大立体图。按扣构件80包括大致圆盘状的构件主体81。在构件主体81的主体基板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插入部86,该插入部86供按扣安装构件30的贯穿了挠性基材20的柱部31插入。插入部86包括设置在柱部31的入口侧的插入口 87和设置在柱部31的出口侧的开口 93。在插入口 87上形成有楔状的边缘部88,该边缘部88具有将顶点朝向构件主体81 的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三角形的突出面96,并且该边缘部88将该突出面96的顶点部分作为前端89。S卩,边缘部88在构件主体81的插入口 87中以朝向构件主体81的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边缘部88以沿着插入口 87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有多个。 边缘部88的前端89既可以是尖的,也可以带有圆度。在插入部86的侧面形成有台阶部 97,该台阶部97自形成于插入口 87的边缘部88向插入部86的深度方向延伸而成。台阶部97以从插入部86的插入口 87延伸至开口 93的方式形成。台阶部97形成为从边缘部 88的突出面96向插入部86的深度方向截面积逐渐变小的三棱锥状。S卩,台阶部97的高低差从边缘部88向插入部86的深度方向逐渐变小。另外,台阶部97也可以形成为不延伸至插入部86的开口 93,也可以形成至插入部 86的深度方向的的中间位置(中间位置是指插入部86的插入口 87与开口 93之间的任意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插入部86的侧面从台阶部97结束的位置到开口 93之间的部位没有高低差,在该部位插入部86的这部分侧面成为圆筒状。实施方式4的按扣构件80如上所述,边缘部88在插入口 87中以朝向构件主体81 的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插入部86的侧面形成有台阶部97,该台阶部97从形成于插入口 87的边缘部88向插入部86的深度方向延伸而成,因此,边缘部88挤入到被柱部 31顶起的挠性基材20,并且,在插入部86内,形成在该插入部86的侧面的台阶部97也挤入挠性基材20。因此,能够更稳定地固定挠性基材20。另外,由于台阶部97的高低差从边缘部88向插入部86的深度方向逐渐变小,因此,在需要对欲进入到插入部86内的挠性基材20进行固定的插入口 87附近,增大台阶部 97的高度差,从而提高该固定力而良好地抑制挠性基材20卷入,并且,随着靠向不怎么需要该固定力的部分插入、即向插入部86的深度方向进入一定距离,该高度差逐渐减小,从而能够避免在挠性基材20和插入部86之间形成无用的间隙。实施方式5按扣构件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4所述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5的结构。按扣构件100的结构图20表示实施方式5的按扣构件100的插入口 107附近的按扣构件100和挠性基材20的剖视图。按扣构件100包括大致圆盘状的构件主体101。在构件主体101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插入部106,该插入部106供按扣安装构件30的贯穿了挠性基材20的柱部31插入。 插入部106形成为圆柱状,该插入部106包括插入口 107和设置在柱部31的出口侧的圆形形状的开口 113,该插入口 107设置在构件主体101的背面侧,S卩、柱部31的入口侧,且形成为圆形形状。在构件主体101的背面形成有槽部102,该槽部102是从插入部106的插入口 107起朝向构件主体101的半径方向外侧延伸而成的,且该槽部102具有规定宽度。槽部102在插入部106的周围以连续延伸的方式形成。在插入部106的插入口 107上形成有自槽部102的底面竖起的楔状的边缘部108。 边缘部108以沿着插入口 107的周向排列的方式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有多个。边缘部108 包括前端109,利用该前端109挤入到被柱部31推入到插入口 107中的挠性基材20中。边缘部108形成为三棱锥状,该三棱锥状的边缘部108具有第1侧面115、第2侧面116及第 3侧面117,该第1侧面115是以插入部106的侧面继续延长的方式形成的,是朝向构件主体101的外侧面积变小的等腰三角形的面,该第2侧面116及第3侧面117是分别与第1 侧面115相邻、且同样将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与前端109的顶点相对应)作为各自的顶点的三角形的倾斜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边缘部108形成为三棱锥状,但只要是能够挤入并固定挠性基材20的表面的形状,其就可以形成为任何形状,例如既可以形成为四棱锥状等其他的棱锥状,也可以形成为前端尖细圆柱状或圆锥状等。另外,边缘部108的前端109既可以的尖的,也可以带有圆度。实施方式5的按扣构件100如上所述,在构件主体101的背面形成有槽部102,该槽部102从插入部106的插入口 107起朝向构件主体101的半径方向外侧具有规定宽度, 且在插入口 107的周向上连续地延伸而成,在插入口 107上形成有多个自槽部102的底面竖起的楔状的边缘部108。因此,在挠性基材20被柱部31推入到插入部106中时,同时挠性基材20也被推进形成在插入部106的周围的槽部102中并移动。此时,如图20中的虚线所示,由于挠性基材20的表面倾斜,因此,边缘部108的前端109能够以更接近垂直于挠性基材20的状态挤入该挠性基材20。因而,边缘部108的前端109更易于挤入挠性基材 20,能够更加良好地固定挠性基材20。附图标记说明10、按扣构件;11、构件主体;16、插入部;17、插入口 ;18、边缘部;19、前端;20、 挠性基材;30、按扣安装构件;31、柱部;40、按扣构件;41、构件主体;46、插入部;47、插入口 ;48、边缘部;49、前端;57、台阶部;60、按扣构件;61、构件主体;66、插入部;67、插入口 ; 68、边缘部;69、前端;80、按扣构件;81、构件主体;86、插入部;87、插入口 ;88、边缘部;89、 前端;97、台阶部;100、按扣构件;101、构件主体;106、插入部;107、插入口 ;108、边缘部; 109、前端。
权利要求
1.一种按扣构件(10、40、60、80、100),该按扣构件(10、40、60、80、100)利用具有圆柱状的柱部(31)的按扣安装构件(30)安装于挠性基材(20),其中,上述按扣构件(10、40、60、80、100)包括构件主体(11、41、61、81、101),该构件主体 (11、41、61、81、101)形成有插入部(16、46、66、86、106),该插入部(16、46、66、86、106)具有供按扣安装构件(30)的贯穿了上述挠性基材00)的柱部(31)插入的插入口(17、47、67、 87,107);上述构件主体(11、41、61、81、101)包括楔状的边缘部(18、48、68、88、108),该边缘部 (18、48、68、88、108)形成于上述插入部(16、46、66、86、106)的插入口 (17、47、67、87、107), 且以沿着该插入口(17、47、67、87、107)的周向排列的方式配置有多个,该边缘部(18、48、 68、88、108)具有前端(19、49、69、89、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扣构件(10、60),其中,上述边缘部(18、68)形成为上述前端(19、69)从上述构件主体(11、61)的插入口形成侧的表面朝向该构件主体(11、61)的外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扣构件00、80),其中,上述边缘部(48、88)形成为在上述构件主体Gl、81)的插入口(47、87)中朝向上述构件主体Gl、81)的半径方向内侧突出;在上述插入部(46、86)的侧面形成有台阶部07、97),该台阶部07、97)自形成于上述插入口(47、87)的上述边缘部08、88)向该插入部06、86)的深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扣构件00、80),其中,上述台阶部G7、97)的台阶从上述边缘部(48、88)起向上述插入部(46、86)的深度方向逐渐变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扣构件(10、40、60、80、100)。该按扣构件(10、40、60、80、100)包括构件主体(11、41、61、81、101),该构件主体(11、41、61、81、101)形成有插入部(16、46、66、86、106),该插入部(16、46、66、86、106)具有供按扣安装构件(30)的贯穿了挠性基材(20)的柱部(31)插入的插入口(17、47、67、87、107)。构件主体(11、41、61、81、101)包括楔状的边缘部(18、48、68、88、108),该边缘部(18、48、68、88、108)形成在插入部(16、46、66、86、106)的插入口(17、47、67、87、107)上,且以沿着插入口(17、47、67、87、107)的周向排列的方式配置有多个,该边缘部(18、48、68、88、108)具有前端(19、49、69、89、109)。
文档编号A44B17/00GK102469849SQ20098016051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7日
发明者杉山裕之, 长谷川建二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