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816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涉及能将染发剂之类的制剂分隔成第1制剂和第2制剂进行保管、使用时以预定比例挤出(squeezing)混合的双组份制剂的翻盖式(flip cap)双隔室管状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双组份制剂的典型例子可以列举例如,以由碱性试剂和染料中间体构成的第1 试剂和作为氧化剂的第2试剂构成的染发剂、以作为第1粘接组份的第1试剂和由第2粘接组份及固化促进剂构成的第2试剂而形成的双液型粘合剂等。这些染发剂用容器或双液型粘合剂用容器的结构本质上相同,所以以下就染发用容器进行说明。毛发由鳞状层积的表皮层或毛小皮层(cuticle)、含有大量黑色素的皮质层 (cortex)、和作为毛发中心部的多孔部的髓质层(medulla)构成。最近,除了现有的将白色毛发染为黑色的染发外,为了彰显个性而将黑色毛发染为各种颜色的人在不断增加,因此,随着染发剂使用的增加,各种各样的染发剂也畅销起来。染发剂根据使用目的或染发的持久时间可分为漂白剂(bleachingagent)、永久染发剂、半永久染发剂、暂时性染发剂。此外,根据染发剂的化学特性可分为酸性染发剂、酸性氧化染发剂、以及碱性氧化染发剂,还能以合成染发剂或天然染发剂进行分类,当下使用最广泛的染发剂为合成的氧化型永久染发剂。酸性染料及碱性染料能够暂时吸附在毛发上,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所以氧化染料主要作为永久染发剂(permanent hair dye)使用。氧化染料可以和二胺类化合物一起被氧化并显色,染发时呈水溶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化学反应后变为不溶性并残留在毛发中。氧化染料由第1试剂和第2试剂构成,第1试剂是作为染料中间体的二胺类化合物和碱试剂的混合物,且第2试剂由氧化剂构成。染料中间体如果和氧化剂混合就会显色,如下所述通过将多种染料中间体以不同比例混合能够获得多种颜色。·黑色p-苯二胺·深褐色-黑褐色p-甲苯二胺 红色单硝基-ρ-苯二胺 深褐色ρ-氨基苯酚 黄褐色o-氨基苯酚·暗褐色-红褐色p-苯二胺+ρ-氨基苯酚所述染料中间体包含的碱性试剂能使表皮层(cuticle)膨胀(swelling)、软化 (softening),从而染料易于浸透皮质层(cortex),还能提高氧化剂的作用。碱性试剂的典型例子有氨和单乙醇胺。氨的染发持续性良好、具有挥发性,所以能够降低毛发的损伤,但是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的缺点。另外,单乙醇胺对头皮的刺激性低、无刺激性气味,却不是挥发性物质,所以可能会残留在毛发中造成毛发损伤,且浸透毛发慢。作为第2试剂的氧化剂能使毛发的皮质层(cortex)内大量分散分布的天然色素即黑色素掉色,通过与染料中间体作用生成染料来显色。通常使用过双氧水作为氧化剂,以用于除去黑色素使其褪色而漂白(bleaching) 的目的。根据东方人的发质,如果不使用染发染料中间体而进行漂白的话,那么黑色素不完全除去而会有一部分残留从而将毛发染为黄褐色。另外,染发程度受多种参数的影响,例如发质、颜色、毛发的粗细、毛发的受损程度、温度、与发根的距离、染发剂的涂抹时间、第1试剂的PH值、第2试剂的浓度、第1试剂及第2试剂的配比量等,第1试剂及第2试剂的配比量和涂抹时间是特别重要的因素。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毛发染色剂包括装有染料中间体和碱性试剂的染发剂用管状容器、以及装有氧化剂的管状容器,管状容器的材质是树脂或金属。对毛发进行染色时,必须将第1试剂的染发剂和第2试剂的氧化剂以规定的比例混合,所以需要另外准备容器,从分别装有染发剂和氧化剂的管状容器中挤出适当的量,然后混合均勻并置于刷子上进行梳理。经过一定时间后,通过染发剂和氧化剂的反应以期望的颜色给毛发染色。这里,第1试剂的染发剂和第2试剂的氧化剂通常以1 1的体积比混合。如果第2试剂的氧化剂的量比第1试剂的染发剂的量多进行混合,就可能由于剧烈的反应而使毛发过度褪色,或者染发急剧进行。相反地,如果第2试剂的氧化剂的量比第1试剂的染发剂的量少进行混合的话,则反应进行非常迟缓,毛发染色恐怕需要很长的时间。无论何种情况,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获得目标颜色的指导变得没有意义,结果不能将毛发染为预期正确的颜色。因此,以正确比例将第1试剂的染发剂和第2试剂的氧化剂混合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毛发染色剂如上所述第1试剂的染发剂和第2试剂的氧化剂分别装于不同的容器中,所以不容易将其以规定的比例混合,难以调节毛发的染色时间及获得期望的毛发颜色。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人们提出了如下多种多样的双隔室管状容器。韩国注册专利第0,467,265号(2005年01月11日注册)公开了一种将第1试剂和第2试剂分开填装的现有染发剂材料在一个管内分别进行填充、使用时切开入口将不同种类的材料混合使用的染发剂填充用双重软管。由于该双重容器的结构是内侧容器收纳于外侧容器内部、内侧容器的入口部紧贴着外侧容器的入口部,因此制造困难且不经济。特别是难以适用于主要用于乳膏状的内容物的挤出(squeezing)式软质容器。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0081268号(2006年07月12日公开)涉及将2种以上的内容物填装在一个容器中、使用时弄破包装体将填装材料混合并排出的容器。由于有可能因外力而使包装体破损,特别是必须在容器内完全混合2种以上的内容物,所以很难适用于乳膏状的内容物。韩国实用新型注册第0,199,207号(2000年07月四日注册)提出了以下染发剂管状容器,即管状容器的下端部被热熔合,管状容器内形成2个区划空间,区划空间的引出口的一端形成A及B的染发剂的引出口,其外围部连结有螺纹形成盖。该管状容器除了将2种成分收纳于被隔壁区划的1个双重容器内这点以外,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使用螺纹盖因而操作性差,而且由于螺纹盖的旋转两种成分还容易在盖内部混合而发生化学反应等。韩国注册实用新型第0,304,903号(2003年02月06日注册)公开了以下双层管状容器,即如该实用新型的图6及图7所示,包括内侧管10'、外侧管20'和盖30', 其中,内侧管10'具有颈部11',其上端形成有排出孔111、外周形成有螺旋状物112;附着面12',形成于未形成有螺旋状物112的颈部11'的下侧;管体13',内部填装有乳膏状内容物,以附着面12'为基准两个内侧管10'以附着状态收纳于外侧管20'中,外侧管20'的内侧涂有粘合剂以提高每个内侧管10'附着性,通过热处理使外侧管20'收缩, 使其紧贴两个内侧管10'从而呈一体化,在两个内侧管10'以附着状态下盖30'与颈部 11'螺纹连接。该双层管状容器也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采用螺纹盖因而操作性能低劣,且由于螺纹盖的旋转两成分容易在盖内部混合而发生化学反应,除此之外,使用内外侧管10' ,20' 将增加制造成本。基于以上背景,人们殷切希望能够开发出这样的双隔室管状容器,S卩,能以预定比例取出双组份制剂且双组分制剂能够定量混合,易于开闭操作且容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因之降低。专利文献1韩国注册专利第0,467,沈5号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0081268号专利文献3韩国注册实用新型第0,199,207号专利文献4韩国注册实用新型第0,304,903号专利文献5日本国专利申请特开2002-2551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开闭操作以能够以预定比例取出双组份制剂、且制造成本因简单的容器结构而降低的双隔室管状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其中,具备上部隔壁的肩部和颈部与管状容器的上端外周缘部熔合,管状容器由下部隔壁分割为第1隔室和第2 隔室且下端部形成有密封部,所述下部隔壁的上端面与所述上部隔壁的下端面连接,所述颈部因所述上部隔壁而具有第1开口及第2开口且在所述颈部的外周缘形成有环状突出颚;盖体,具有形成有向中央下方延伸并由盖隔壁分隔开的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且与所述环状突出颚咬合的环状着落部;翻盖,由盖形成,所述盖通过铰链与所述盖体连接,并形成有2个向中央下方延伸的同时开闭所述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的凸部。具有由所述盖隔壁分隔开的第1排出孔和所述第2排出孔的所述环状着落部包括向上方延伸突出的排出部。所述环状着落部的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以螺旋状相互绞绕。所述盖的凸部具有环状绞孔,环状绞孔的内周缘与所述环状着落部的向上延伸部外周缘贴紧。
所述翻盖在盖体的上表面具有盖载置部,所述盖与所述盖载置部结合在一起。所述盖体的环状着落部在垂直且彼此相向的位置处形成有切口槽。所述凸部、或所述凸部和所述环状绞孔由双料注射的弹性体形成以提高密封性。所述凸部呈端部为半球形的圆筒状形态或具有上窄下宽的外周倾斜面的圆锥形态。本发明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注射成型由下部隔壁分隔为第1隔室和第2隔室的圆筒状管体;步骤B,与注射成型所述圆筒状管体的步骤分别进行,一体地注射成型具备上部隔壁的、外周缘具有环状突出颚的颈部和肩部; 步骤C,与所述步骤A和步骤B分别进行,一体地注射成型由盖体和盖构成的翻盖,其中,所述盖体具备形成有向中央下方延伸且由盖隔壁分隔开的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并与所述环状突出颚咬合的环状着落部;所述盖通过铰链与所述盖体连接,并形成有2个向中央下方延伸的同时开闭所述第1排出孔和所述第2排出孔的凸部;步骤D,将所述步骤A准备的圆筒状管体的上端周缘部和下部隔壁的上端部与所述步骤B准备的肩部的下周缘部及上部隔壁的下端面热熔合从而形成主体;以及步骤E,将所述步骤C准备的翻盖的环状着落部压入所述步骤D准备的主体的颈部的环状突出颚中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本发明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通过挤压成型的方式准备由下部隔壁分隔为第1隔室和第2隔室的圆筒状管体;步骤B,与所述步骤 A分别进行,通过一体注射成型的方式准备具备上部隔壁的、外周缘具有环状突出颚的颈部和肩部;步骤Cl,与所述步骤A、步骤B分别进行,通过一体注射成型的方式准备由盖体和盖形成的翻盖,其中,所述盖体具有在其中央形成有向下方延伸并由盖隔壁分隔的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并且与所述环状突出颚压入结合的环状着落部,所述盖通过铰链与所述盖体连接;步骤C2,通过双料注射在所述盖上形成2个由弹性体所形成的凸部,该2个凸部从所述盖的中央向下方延伸,同时开闭所述第1排出孔和所述第2排出孔;步骤D,将所述步骤A准备的圆筒状管体的上端周缘部和下部隔壁的上端部与所述步骤B准备的肩部的下周缘部及上部隔壁的下端面热熔合从而形成主体;步骤E,将所述步骤C2中的翻盖的环状着落部压入所述步骤D准备的主体的颈部的环状突出颚中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本发明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能够将染发剂之类的双组份制剂有效地分离保管于双隔室内,并能够以预定比例取出所述双组份制剂,其中,所述双组份制剂以第1试剂和第2试剂的形式分开保管,在使用时将所述第1试剂和第2试剂等量取出并混合后进行使用。由此,开闭操作容易且具有较高的使用便利性,并且,通过生产率高的挤出成型工艺制造管状容器,翻盖、肩部(shoulder)以及颈部在分别注塑成型之后,通过热熔合能够简单地接合,所以生产率高且易于制作,能够通过简单的容器结构提高经济性。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图。图2是图1中的翻盖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的长度方向的局部截面图。图4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的翻盖的俯视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的翻盖的仰视立体图。
7
图6是现有的双隔室管状容器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图。
图7是现有的双隔室管状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Ula本发明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
10主体(body)
11第1隔室
12第2隔室
13下部隔壁
14密封(sealing)部
15肩部(shoulder)
16颈部(neck)
16a第1开口
16b第2开口
16c环状突出颚
17上部隔壁
17a、17b 槽
18管状容器
21第1试剂
22第2试剂
30翻盖(flip cap)
31盖体
31a盖载置部
31b翻转槽
31c盖安置颚
32排出部
32a第1排出孔
32b第2排出孔
32c盖隔壁
33环状着落部
33a切口槽
33b环状颚
34至 ΓΤΠ
34a凸部
34b环状绞孔(ream)
34c翻转槽
35铰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图,图2是图1中的翻盖的立体图。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1包括主体10和翻盖30,其中,具有上部隔壁17的肩部(shoulder) 15及颈部16熔合于由下部隔壁13分隔为第1隔室和第2 隔室的管状容器18的上端外周缘部从而形成主体10 ;翻盖30包括盖体31和盖34,盖体 31形成有在其中央向下方延伸并由盖隔壁32c分隔的第1排出孔3 和第2排出孔32b, 盖34通过铰链35与所述盖体31结合,并形成有2个从其中央向下方延伸的对第1排出孔 32a和第2排出孔32b同时进行开闭的凸部34。这里,管状容器18的下端部通过高频热熔合等适当的公知方法形成密封部 14,管状容器18内的下部隔壁13的上端面与上部隔壁17的下端面接合在一起,肩部 (shoulder) 15及颈部16通过上部隔壁17形成第1开口 16a及第2开口 16b。颈部16的外周缘部形成有通过强行压入而与翻盖30的环状着落部33结合的环状突出颚16c,本发明中采用这种通过强行压入而结合的方式,所以不像螺纹连接式结合方式,本发明能使颈部16的第1开口 16a及第2开口 16b分别与排出部32的第1排出孔3 及第2排出孔32b准确地吻合。另外,盖体31的中央形成有朝向下方的、具备与颈部16的环状突出颚16c压入结合的环状颚3 的环状着落部33,如果需要,为了准确着落,也可使所述盖体31的环状着落部33垂直地在彼此相向的位置处形成切口槽(参考图5的附图标记33a)。此外,例如,通过在肩部15及颈部16的上部隔壁17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形成槽17b和17a,能够在分别插入盖隔壁32c的下端部及下部隔壁13的上端部的状态下通过热熔合等适当的公知结合方法进行熔合,当然,也可以不在上部隔壁17而是在盖隔壁32c 的下端部和/或下部隔壁13的上端部形成槽17b和17a。翻盖30的盖34的中央下端部形成有环状绞孔34b使得其内周缘与具备第1排出孔3 及第2排出孔32b并向上突出延伸的排出部32的外周缘倾斜面抵接并紧靠。此外, 在适当的位置处形成有2个凸部34a以开闭第1排出孔3 及第2排出孔32b。这里,排出部32不限于图示的例子那样向上延伸并突出的形态,也可以形成如图 4所示的平面形。环状绞孔34b和/或凸部3 可使用与翻盖30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例如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但是为了维持更可靠的气密性,上述部分优选采用双料注射的硅橡胶等弹性体(elastomer)来形成。此外,其形态还可是端部为半球形的圆筒形态。也可以整体呈具有上窄下宽的外周倾斜面的大致圆锥形态。另外,管状容器18及下部隔壁13可以采用作为挠性材料的低密度聚乙烯度聚乙烯(LDPE)或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等制作,当然也可以采用铝层叠复合树脂或铝薄膜材料来形成。在如图所示的例子中,翻盖30的盖体31的前面上端部34和盖34的前面下端部分别形成有翻转槽31b及34c,由此通过手指轻触等简单操作可以简单且方便地打开盖34。因此,如果使用者用手轻轻挤压管状容器18,则第1隔室11及第2隔室12内填充的第1试剂21及第2试剂22分别经过颈部16的第1开口 16a及第2开口 16b,之后,能够分别经由与盖体31的环状着落部33连接的排出部32的第1排出孔3 和第2排出孔32b以等量或预定比例的量(这种情况下,第1排出孔3 及第2排出孔32b的排出口大小事先以预定比例形成)排出。附图中未说明的标记31c代表盖安置颚。图3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Ia的部分切除截面图,其基本结构除排出部32以外本质上与以上所述图1、图2的情况相同,所以,以下只对突出部32进行说明。图1及图2中,形成于排出部32的第1排出孔3 和第2排出孔32b在垂直方向上位于直线上,因此,乳膏状或胶状的第1试剂和第2试剂(分别为图1中的附图标记21 和22)沿彼此并排的直线以直线方式排出。而在图3的第2实施例中,形成排出部32的第 1排出孔32a及第2排出孔32b的两个管路呈以螺旋状相互绞绕的状态,所以乳膏状或胶状的第1试剂及第2试剂(分别为图1中的附图标记21及22)以相互扭绕(twist)的形态排出,从而更易混合。下面,对图4及图5进行说明,其中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的翻盖30的俯视立体图及仰视立体图。图4及图5中只示出翻盖30,主体10的结构本质上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相同,这里省略其说明。图4及图5所示的本发明第3实施例中的翻盖30呈排出部32并不向上突出延伸的平面形态。此外,盖体31的上表面形成有盖载置部31a,盖34呈与所述盖载置部31a接合的形态。如图所示,排出部32形成有盖隔壁32c,因而分割形成第1排出孔3 及第2排出孔32b。盖隔壁32c的下端部如前所述与主体10的上部隔壁(参照图1及图3中的附图标记17)结合,盖34形成有2个凸部3 及环状绞孔34b。此外,为了有助于准确着落,在盖体31的环状着落部33上,垂直地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处形成切口槽33a。这一点如前所述。由于盖34未形成有翻转槽,只在盖体31的前方上端部形成有翻转槽31b,因此通过指触并轻轻地上掀,就能简单且容易地打开盖34。如果利用本发明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1、la,那么,不言而喻,在混合使用用于染发的氧化剂和染发剂或双液型粘合树脂等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两种剂型(formulation) 时,能够简单且容易地维持预定的混合比例;不言而喻,由于其开闭操作非常简单很容易实现,因而使用便利性高;管状容器通过高生产率的挤压成型来制作,翻盖和肩部及颈部在分别注射成型后通过热熔合能简单地接合,因而生产率和易制作性高,且因容器结构简单从而能够降低成本。以下,通过下述各步骤对本发明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的制造方法进行简单的说明。步骤(A)通过挤压成型方式准备由下部隔壁13分隔为第1隔室和第2隔室且两端部开放的圆筒状管体(未图示)。步骤(B)
与步骤(A)分别进行,通过一体注射成型准备具备上部隔壁17的、外周缘具有环状突出颚16c的颈部16和肩部15。步骤(C)与步骤(A)及步骤(B)分别进行,通过一体注射成型准备由盖体31和盖34构成的翻盖30,其中,盖体31在其中央处形成有向下方延伸并由盖隔壁32c分隔的第1排出孔 32a和第2排出孔32b,并且具备与环状突出颚16c压入式结合的环状着落部33 ;盖34通过铰链35与盖体31连接,并在其中央形成有2个向下方延伸的同时开闭第1排出孔3 和第2排出孔32b的凸部34a。可选地,也可以通过硅橡胶等弹性体(elastomer)的双料注射来形成凸部34,由于这样做使密闭更容易,因此在本发明中这种方式是优选的。步骤(D)将步骤(A)准备的圆筒状管体的上端周缘部和下部隔壁13的上端部与步骤(B) 准备的肩部15的下周缘部和上部隔壁17的下端面热熔合从而形成主体10。步骤(E)将步骤(C)准备的翻盖30的环状着落部33压入步骤(D)中准备的主体10的颈部16的环状突出颚16c中并使两者结合。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能将染发剂之类的双组份制剂分离保管于双隔室内,并能够以预定比例取出所述双组份制剂,其中,所述双组份制剂以第1试剂和第2试剂的形式分开保管,在使用时将所述第1试剂和第2试剂等量取出并混合后进行使用。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翻盖结构体简易地实现开闭操作,从而显著提高使用便利性,另一方面能以预定比例取出双组份制剂,因而能定量混合双组份制剂,而且容器的结构简单,容器的易生产性优良,经济性提高,同时由于没有必要必须另行制造和保管第1试剂和第2试剂的保管容器,因而非常便利,在盛装有染发剂的情况下,可在挤出 (squeezing)之后,马上梳在头发上,或者,用手涂抹于头发上,通过这样的操作就能马上进行染色,无需其他的混合操作。以上,对本发明涉及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包含不脱离本发明所属的技术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权利要求
1.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其中,具备上部隔壁的肩部和颈部与管状容器的上端外周缘部熔合,管状容器由下部隔壁分割为第1隔室和第2隔室且下端部形成有密封部,所述下部隔壁的上端面与所述上部隔壁的下端面连接,所述颈部因所述上部隔壁而具有第1开口及第2开口且在所述颈部的外周缘形成有环状突出颚;盖体,具有环状着落部,所述环状着落部形成有向中央下方延伸并由盖隔壁分隔开的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且与所述环状突出颚咬合;翻盖,由盖形成,所述盖通过铰链与所述盖体连接,并形成有2个向中央下方延伸的同时开闭所述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的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所述盖隔壁分隔开的所述第1排出孔和所述第2排出孔的所述环状着落部包括向上方延伸突出的排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着落部的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以螺旋状相互绞绕。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的凸部具有环状绞孔,该环状绞孔的内周缘与所述环状着落部的向上延伸部外周缘贴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在盖体的上表面具有盖载置部,所述盖与所述盖载置部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环状着落部在垂直且彼此相向的位置处形成有切口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或所述凸部和所述环状绞孔由双料注射的弹性体形成以提高密封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呈端部为半球形的圆筒状形态或具有上窄下宽的外周倾斜面的圆锥形态。
9.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注射成型由下部隔壁分隔为第1隔室和第2隔室的圆筒状管体; 步骤B,与注射成型所述圆筒状管体的步骤分别进行,一体地注射成型具备上部隔壁的、外周缘具有环状突出颚的颈部和肩部;步骤C,与所述步骤A和步骤B分别进行,一体地注射成型由盖体和盖构成的翻盖,其中,所述盖体具备形成有向中央下方延伸且由盖隔壁分隔开的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并与所述环状突出颚咬合的环状着落部;所述盖通过铰链与所述盖体连接并形成有2个向中央下方延伸的同时开闭所述第1排出孔和所述第2排出孔的凸部;步骤D,将所述步骤A准备的圆筒状管体的上端周缘部和下部隔壁的上端部与所述步骤B准备的肩部的下周缘部及上部隔壁的下端面热熔合从而形成主体;以及步骤E,将所述步骤C准备的翻盖的环状着落部压入所述步骤D准备的主体的颈部的环状突出颚中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10.翻盖式双隔室管状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通过挤压成型方式准备由下部隔壁分隔为第1隔室和第2隔室的圆筒状管体; 步骤B,与所述步骤A分别进行,通过一体注射成型方式准备具备上部隔壁的、在外周缘具有环状突出颚的颈部和肩部;步骤Cl,与所述步骤A、步骤B分别进行,通过一体注射成型方式准备由盖体和盖形成的翻盖,其中,所述盖体具有在其中央形成有向下方延伸并由盖隔壁分隔的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且与所述环状突出颚压入结合的环状着落部;所述盖通过铰链与所述盖体连接;步骤C2,通过双料注射在所述盖上形成2个由弹性体所形成的凸部,该2个凸部从所述盖的中央向下方延伸并同时开闭所述第1排出孔和所述第2排出孔;步骤D,将所述步骤A准备的圆筒状管体的上端周缘部和下部隔壁的上端部与所述步骤B准备的肩部的下周缘部及上部隔壁的下端面热熔合从而形成主体;步骤E,将所述步骤C2中的翻盖的环状着落部压入所述步骤D准备的主体的颈部的环状突出颚中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以预定的比例取出双组份制剂的、开闭操作简单且制造成本因简单的容器结构而降低的双隔室管状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双隔室管状容器包括主体,具备上部隔壁的肩部和颈部与由下部隔壁分割为第1隔室和第2隔室且下端部形成有密封部的管状容器的上端外周缘部熔合而形成,所述颈部具有第1开口及第2开口且在其外周缘形成有环状突出颚;盖体,具有形成有向中央下方延伸并由盖隔壁分隔开的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且与所述环状突出颚咬合的环状着落部;翻盖,由盖形成,所述盖通过铰链与所述盖体连接,并形成有2个向中央下方延伸的同时开闭所述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的凸部。
文档编号A45D34/00GK102249043SQ201010253698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0日
发明者崔福鈗, 申铉明 申请人:崔福鈗, 申铉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