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15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354874号专利案),现有一种自动开收伞,包含一个伞骨单元1、一个安装在该伞骨单元1内部的开伞弹簧2、一个固设在该伞骨单元1底部的握把3、一个安装在该握把3内部的控制单元4及一个连结在该握把3与该伞骨单元1 间的连动单元5。该伞骨单元1具有一支呈多节套接的中棒101、一个固设在该中棒101顶部的上巢102、一个套设在该中棒101且设于该上巢102下方的下巢103及数个枢接在该上巢102与该下巢103上的伞骨支架104,该控制单元4具一支枢设在该握把3的扣勾401、 一个用以掣动该扣勾401的按钮402,该中棒101呈收折状态时,该扣勾401将该中棒101 一支上杆101,底部嵌制定位,且按压该按钮402,促使该扣勾401脱离对该上杆101,的嵌制,且利用该开伞弹簧2的弹力促使该中棒101由收折状态操作成伸长状态,利用该连动单元5总长受限制的作用,牵动该下巢103趋近于该上巢102,且连动所述伞骨支架104展开,而达到开伞目的。当欲收伞且按压该按钮402时,再利用该扣勾401底端推动一个弹性扣片403,使得该连动单元5的一个卡块501得以自该弹性扣片403中脱离,所述伞骨支架 104产生收合,再将该中棒101压缩收合,使该上杆101’受该扣勾401的嵌制,达到收伞目的。虽然,这种伞具已达到自动开、收伞目的,但是当收伞且将该中棒101压缩收合时,操作者的压制力必须抵抗开伞弹簧2的弹力,若是在压制中不慎滑脱,则中棒101及伞骨支架104会瞬间弹开,不但会造成中棒101损坏,也有伤人的危险。另外,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560268号专利案、公告编号第375888号专利案、公告编号第371852号专利案,也都存在有上述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收伞过程中能产生安全卡制且避免回弹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本发明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包含一个握把单元、一个沿着一条第一轴线延伸且固设在该握把单元的中棒单元、一个安装在该中棒单元内部的开伞弹簧、一个固设在该中棒单元顶部的上巢、一个对应该上巢且套设在该中棒单元的下巢、数个枢设在该上巢与该下巢的伞骨支架、一个设置在该中棒单元内部且连结于该下巢的连动单元及一个用于控制开、收伞的开关及一个安全装置。该中棒单元具有一支固设在该握把单元的下杆、 一支上杆及至少一支与该上杆、该下杆互相套接的中杆。该安全装置具有一个轴设在该握把单元内部的转盘、一条连结在该转盘的掣动索、一个提供该掣动索恒保持卷绕于该转盘趋势的弹性组件、一个提供该转盘卡制定位的卡制单元、一个对应该卡制单元的驱动单元及一个提供该驱动单元弹力的弹性件,该转盘具有数个环设在外周面的单向卡齿,该掣动索具有一个连结于该转盘的连结端部、一个连结于该上巢及该连动单元其中一者的牵动端部,该弹性组件的弹力促使该掣动索卷收于该转盘,且该卡制单元具有一个枢设在该握把单元的卡制件及一个提供该卡制件弹力的复位弹簧,该驱动单元具有一个沿着该第一轴线且能相对于该握把单元滑动的套环件及一个连结于该套环件的掣动部,该驱动单元能沿着该第一轴线且相对于该握把单元在一个第一位置、一个第二位置及位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间的一个中间位置滑动,该驱动单元受到该下巢与该上杆二者其中一者压制能位于该第一位置,该掣动部掣动该卡制件位于一个远离于该转盘的脱离位置,操作该开关能使该驱动单元滑动至该第二位置,该复位弹簧的弹力能使该卡制件位于一个咬合于该转盘的咬合位置,该转盘的单向卡齿产生单向咬合,该弹性件的弹力恒使该驱动单元保持由该第一位置朝该第二位置移动的趋势。本发明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该握把单元具有一个固定座及一个套固在该固定座外部的外筒件,该固定座沿着该第一轴线延伸,并具有一支垂直于该第一轴线且沿着一条第二轴线设置的轴杆及一支设于该轴杆一侧的销杆,该转盘套设在轴杆上,该卡制件枢设在该销杆。本发明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该安全装置的驱动单元还具有一个连结于该套环件的延伸件,该掣动部相反于该套环件设置在该延伸件末端且呈凸块状。本发明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该安全装置的驱动单元的套环件能滑动且套设在该中棒单元的下杆外部。本发明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该安全装置的卡制单元的卡制件具有一个枢设在该销杆的轴枢部、一个相反于该轴枢部且对应于该转盘的掣爪部及一个介于该轴枢部与该掣爪部间的凹陷部,该驱动单元位于第二位置且该卡制件在咬合位置时,该掣动部套设在该凹陷部中。本发明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该握把单元的固定座还具有一个限位板、 一个设于该销杆上方的凹孔及一个设于该凹孔上方的挡部,该限位板具有一个卡定部,该驱动单元还具有一个扣板及一个提供该扣板弹性的弹簧,该扣板具有一个枢设在该延伸件的枢接部、一个设于该枢接部一端的压制端部及一个设于该枢接部另一端的扣勾,该驱动单元位于该第一位置,该扣板的扣勾相对于该卡定部产生定位,该套环件抵止于该挡部,该扣板的扣勾相对于该卡定部产生脱离,该驱动单元保持于该第二位置。本发明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该握把单元的固定座还具有一个设于该销杆上方的凹孔及一个设于该凹孔上方的挡部。本发明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该下巢具有一个能供该开关嵌卡定位的扣孔,该驱动单元受该下巢压制位于该第一位置。本发明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该中棒单元的上杆具有一个能供该开关嵌卡定位的扣孔,该驱动单元受该中棒单元的上杆压制时位于该第一位置,该套环件抵止于该挡部时该驱动单元位于该第二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中棒单元在收合过程中,若操作者不慎松脱且释放对该中棒单元的施力,则利用该卡制单元对该转盘产生卡制,促使中棒不会受该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产生回弹,能避免危险产生。


图1是现有一种自动开收伞的组合图;图2是本发明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直线III-III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拆掉一个外筒件的平面组合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开伞示意图,说明一个中棒单元呈伸长状态,一个伞骨单元呈开伞状态;图7是沿着图6中的直线VII-VII所取的示意图;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收伞示意图,说明一个伞骨支架呈一个收伞状态;图9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收伞示意图,说明该中棒单元由伸长状态欲收合成一个收合状态;图10是沿着图9中的直线X-X所取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12是沿着图11中的直线XII-XII所取的示意图;图13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开伞示意图;图14是沿着图13中的直线XIV-XIV所取的示意图;图15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收伞示意图;图16是沿着图15中的直线XVI-XVI所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发明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握把单元10、一个固设在该握把单元10的中棒单元20、一个安装在该中棒单元20内部的开伞弹簧30、一个固设在该中棒单元20顶部的上巢40、一个对应该上巢40且套设在该中棒单元20的下巢50、数个枢设在该上巢40与该下巢50的伞骨支架60、一个设置在该中棒单元20内部且连结于该下巢50的连动单元70及一个用于控制开伞、收伞的开关80及一个安全装置90。该握把单元10具有一个固定座11及一个套固在该固定座11外部的外筒件12,该固定座11沿着一条第一轴线Ll延伸,并具有一支垂直于该第一轴线Ll且沿着一条第二轴线L2设置的轴杆111、一支设于该轴杆111 一侧的销杆112、一个固定于该轴杆111的限位板113、一个设于该销杆112上方的凹孔114及一个设于该凹孔114上方的挡部115,该限位板113具有一个呈贯孔状的卡定部116。该中棒单元20沿着该第一轴线Ll安装在该握把单元10上,并具有一支固设在该握把单元10的固定座11的下杆21、一支上杆22及一支与该上杆22、该下杆21互相套接的中杆23,该下杆21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固定座11且呈贯孔状的定位部211。本实施例的中杆可以为多个互相套接的杆体的形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不再赘述。该开伞弹簧30为压缩弹簧,相反两端分别固定在该下杆21与该上巢40间,其弹力能使该上巢40带动该上杆22相对于该握把单元10产生远离,且使该中棒单元20由一个收合状态操作成一个伸长状态。该上巢40固设在该上杆22末端,并具有一支伸设在该中棒单元20内部且沿着该第一轴线Ll延伸的内杆41。该下巢50具有一支延伸管51及一个设于该延伸管51的扣孔52。该连动单元70具有一条拉索71及一个与该拉索71固结的卡扣件72,该拉索71 穿设在该中棒单元20内部,且其中一端绕过该上巢40后穿出于该中棒单元20外部,另一端绕过该下巢50后再连结于该上巢40。该开关80能垂直于该第一轴线L滑动且安装在该固定座11上,并具有一个凸露在该握把单元10表面的压板81、一个与该压板81连结且能嵌扣在该扣孔52的扣环82、一个枢设于该扣环82 —侧且对应于该卡扣件72的压杆83及一个弹抵在该扣环82与该固定座11间的弹簧84。该安全装置90具有一个轴设在该握把单元10内部的轴杆111的转盘91、一条连结在该转盘91的掣动索92、一个提供该掣动索92恒保持卷绕于该转盘91趋势的弹性组件93、一个提供该转盘91卡制定位的卡制单元94、一个套设在该固定座11内部的驱动单元95及一个弹抵于该驱动单元95的弹性件96。该转盘91套设在该轴杆111上,并具有数个环设在外周面的单向卡齿911。该掣动索92具有一个连结于该转盘91的连结端部921及一个连结于该上巢40 的牵动端部922。该弹性组件93为蜗状弹簧,且一端卡止在该轴杆111上,另一端固设于该转盘91 上。该弹性组件93的弹力促使该掣动索92卷收于该转盘91。该卡制单元94具有一个枢设在该握把单元10的卡制件941及一个提供该卡制件 941弹力的复位弹簧942。该卡制件941具有一个枢设在该销杆112的轴枢部943、一个相反于该轴枢部943且对应于该转盘91的掣爪部944及一个介于该轴枢部943与该掣爪部 944间的凹陷部945。该复位弹簧942为扭力弹簧,其弹力使该掣爪部944恒保持朝该转盘 91偏动的趋势。该驱动单元95具有一个沿着该第一轴线Ll且能相对于该握把单元10滑动的套环件951、一个连结于该套环件951的延伸件952、一个连结于该延伸件952的掣动部953、 一个枢设在该延伸件952的扣板%4及一个提供该扣板%4弹性的弹簧955。该套环件951 能沿着该第一轴线Ll在该凹孔114中滑动且套设在该下杆21外部,并能使该驱动单元95 相对于该握把单元10在一个第一位置(见图2、图4)、一个第二位置(见图9、图10),及位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间的一个中间位置(见图7)滑动,该掣动部953相反于该套环件951设置在该延伸件952末端且呈凸块状。该扣板%4具有一个枢设在该延伸件952的枢接部956、一个设于该枢接部956 —端的压制端部957及一个设于该枢接部956另一端的扣勾958,该扣勾958对应于该卡定部116。该弹性件96弹抵在该固定座11与该套环件951间,其弹力恒使该套环件951由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滑动,且使该掣动部953相对该卡制件941滑动而进入该卡制件941 的凹陷部945,使得该卡制件941可朝该转盘91枢转。再如图2、图3及图4所示的收伞状态,该中棒单元20呈一个收合状态,该下巢50 趋近于该握把单元10,且该开关80的扣环82嵌扣在该下巢50的扣孔52中,所以所述伞骨支架60也靠合于该中棒单元20且呈一个收伞状态,此时,该开伞弹簧30呈压缩状且蕴藏回释弹力,该安全装置90的掣动索92卷收于该转盘91,该下巢50的延伸管51底端面压制在该套环件951顶面,该驱动单元95位于该第一位置,能使该掣动部953掣动该卡制件941 位于一个远离该转盘91的脱离位置,该转盘91呈可以自由转动的状态,该弹性件96被压缩而蕴藏回释弹力。欲开伞使用时,如图6及图7所示,按压该开关80的压板81,该扣环82自该扣孔 52中移出,利用该开伞弹簧30的弹力,使得中棒单元20由收合状态变成一个伸长状态,同时,该上巢40在远离该握把单元10时会牵动该拉索71及该掣动索92,该拉索71会连动该下巢50趋近于该上巢40,使得所述伞骨支架60呈一个开伞状态,而该掣动索92会掣动该转盘91相对于该轴杆111产生转动,并导致该弹性组件93被卷收而蕴藏回释弹力,此时, 该卡扣件72仍然嵌卡定位在该定位部211上,且该压杆83受一个弹簧作用会翘起并对应于该卡扣件72。且该驱动单元95在没有该下巢50的压制作用下,会受该弹性件96的作用略微朝第二位置移动,但是利用该扣板954的扣勾958勾设于该卡定部116中仍然相对于该限位板113产生定位,此时,该卡制件941仍然位于远离于该转盘91的脱离位置。再如图8所示,当欲使该伞骨支架60由开伞状态操作成收伞状态收伞时,再按压该压板81,利用该压杆83推动该卡扣件72自该定位部211上脱离,所述伞骨支架60的张力释除,会自动收成收伞状态,该下巢50被该伞骨支架60带动会远离该上巢40,且该拉索 71也会被牵动而将该卡扣件72朝该上巢40方向拉动,直到该卡扣件72抵止在该内杆41 底部。同时,该压板81会压制于该扣板%4的压制端部957,且使该扣勾958翘起且自该卡定部116中脱离。再如图9及图10所示,该驱动单元95受该弹性件96的作用能移动至第二位置,该驱动单元95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套环件951抵止定位在该挡部115上,该掣动部953套设在该凹陷部945中,该卡制件941受该复位弹簧942的弹力作用,能使该卡制件 941位于一个咬合于该转盘91的咬合位置,且该掣爪部944与该转盘91的单向卡齿911产生单向咬合。再如图9及图10所示,欲收折该中棒单元20时,同时压制该上巢40与该握把单元10,且操作者的施力抵抗该开伞弹簧30的弹力,能使该中棒单元20由伸长状态逐渐收合,利用该弹性组件93的回释弹力,该转盘91产生转动(朝图10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将掣动索92卷回,该掣爪部944会相对于所述单向卡齿911产生弹性跳脱,直到该中棒单元20完全收合呈收合状态,且回复成图2、图3及图4的状态。在图9、图10所示的中棒单元20收合过程中,若操作者手部不慎滑脱或松开时,该中棒单元20受到该开伞弹簧30的弹力作用具有向外弹开的能力,但是由于该掣动索92被拉紧,且在掣动索92欲反向掣动该转盘91反向转动(朝图10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该卡制件941与所述单向卡齿911产生咬合,能防止该转盘91产生逆向转动,进而防止该中棒单元20回弹造成损坏或伤及人体。当收伞到位后,该下巢50的扣孔52又受该开关80的扣环82扣住定位,且利用该延伸管51底端面压制该套环件951,能使该驱动单元95回复至第一位置,该掣动部953又能将该卡制件941推掣至远离于该转盘91的脱离位置。同时,该内杆41会将该卡扣件72 推移,且再次嵌扣定位在该定位部211上,会回复到图2、图3及图4的状态,以便于下一次的开伞使用。
因此,本发明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能提供开、收伞操作方便,且收伞时产生安全防护的功效。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是将该掣动索92的牵动端部922连结于该上巢40,也可以将该掣动索92的牵动端部922连结于该连动单元70的卡扣件72底部(图未示),也能达到上述实施例的目的与功效。再如图11及图12所示,本发明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且差异处在于该中棒单元20的上杆22具有一个能供该开关80的扣环 82嵌卡定位的扣孔221。利用该上杆22底端面压制在该驱动单元95’的套环件951’顶面, 能使该驱动单元95’保持在该第一位置。另外,该驱动单元95’也可以只具有一个沿着该第一轴线L 1且能相对于该握把单元10滑动的套环件951,、一个连结于该套环件951,的延伸件952,及一个连结于该延伸件952’的掣动部953’,也就是说,相对于第一个实施例的驱动单元95可以省略扣板及弹簧的设置。如图13及图14所示,当按压该开关80的压板81,该扣环82自该上杆的扣孔(图未示)中移出,使得中棒单元20变成伸长状态时,该上杆22远离于该握把单元10,且该卡扣件72仍然嵌卡定位在该定位部211上,该驱动单元95’在没有该上杆22的压制作用下, 会受该弹性件96’的作用略微朝第二位置移动,且利用该套环件951’抵靠定位在该卡扣件 72底部能产生定位,此时,该卡制件941仍然位于远离于该转盘91的脱离位置。如图15及图16所示,当再按压该开关80且使该卡扣件朝该上巢移动时(图未示),该驱动单元95’受到该弹性件96’的弹力作用,会使该套环件951’抵止定位在该挡部 115上,能使该驱动单元95’保持在该第二位置,该掣动部953’套设在该凹陷部945中,该卡制件941受该复位弹簧942的弹力作用,能使该卡制件941咬合于该转盘91且位于咬合位置,且该掣爪部944与该转盘91的单向卡齿911产生单向咬合。且如图12至图16所示,是将该中棒单元20的上杆22受该开关80控制的结构与该驱动单元95’合并在第二实施例中,但是实际上实施时,第一实施例中该下巢50设有扣孔52能受该开关80控制的结构、该第二实施中该中棒单元20的上杆22受该开关80控制的结构、该第一实施例中该驱动单元95具有该套环件951、该延伸件952、该掣动部953、该扣板卯4及该弹簧955的整体结构,及该第二实施例中驱动单元95,具有该套环件951,、该延伸件952’及该掣动部953’的整体结构等四种结构,都能互相组合于不同结构的伞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包含一个握把单元、一个沿着一条第一轴线延伸且固设在该握把单元的中棒单元、一个安装在该中棒单元内部的开伞弹簧、一个固设在该中棒单元顶部的上巢、一个对应该上巢且套设在该中棒单元的下巢、数个枢设在该上巢与该下巢的伞骨支架、一个设置在该中棒单元内部且连结于该下巢的连动单元及一个用于控制开、收伞的开关及一个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棒单元,具有一支固设在该握把单元的下杆、一支上杆及至少一支与该上杆、该下杆互相套接的中杆;该安全装置,具有一个轴设在该握把单元内部的转盘、一条连结在该转盘的掣动索、一个提供该掣动索恒保持卷绕于该转盘趋势的弹性组件、一个提供该转盘卡制定位的卡制单元、一个对应该卡制单元的驱动单元及一个提供该驱动单元弹力的弹性件,该转盘具有数个环设在外周面的单向卡齿,该掣动索具有一个连结于该转盘的连结端部、一个连结于该上巢或该连动单元的牵动端部,该弹性组件的弹力促使该掣动索卷收于该转盘,且该卡制单元具有一个枢设在该握把单元的卡制件及一个提供该卡制件弹力的复位弹簧,该驱动单元具有一个沿着该第一轴线且能相对于该握把单元滑动的套环件及一个连结于该套环件的掣动部,该驱动单元能沿着该第一轴线且相对于该握把单元在一个第一位置、一个第二位置及位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间的一个中间位置滑动,该驱动单元受到该下巢或该上杆压制能位于该第一位置,该掣动部掣动该卡制件位于一个远离于该转盘的脱离位置, 操作该开关能使该驱动单元滑动至该第二位置,该复位弹簧的弹力能使该卡制件位于一个咬合于该转盘的咬合位置,该转盘的单向卡齿产生单向咬合,该弹性件的弹力恒使该驱动单元保持由该第一位置朝该第二位置移动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单元具有一个固定座及一个套固在该固定座外部的外筒件,该固定座沿着该第一轴线延伸,并具有一支垂直于该第一轴线且沿着一条第二轴线设置的轴杆及一支设于该轴杆一侧的销杆,该转盘套设在轴杆上,该卡制件枢设在该销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该安全装置的驱动单元还具有一个连结于该套环件的延伸件,该掣动部相反于该套环件设置在该延伸件末端且呈凸块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该安全装置的驱动单元的套环件能滑动且套设在该中棒单元的下杆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该安全装置的卡制单元的卡制件具有一个枢设在该销杆的轴枢部、一个相反于该轴枢部且对应于该转盘的掣爪部及一个介于该轴枢部与该掣爪部间的凹陷部,该驱动单元位于第二位置且该卡制件在咬合位置时,该掣动部套设在该凹陷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单元的固定座还具有一个限位板、一个设于该销杆上方的凹孔及一个设于该凹孔上方的挡部,该限位板具有一个卡定部,该驱动单元还具有一个扣板及一个提供该扣板弹性的弹簧,该扣板具有一个枢设在该延伸件的枢接部、一个设于该枢接部一端的压制端部及一个设于该枢接部另一端的扣勾,该驱动单元位于该第一位置,该扣板的扣勾相对于该卡定部产生定位,该套环件抵止于该挡部,该扣板的扣勾相对于该卡定部产生脱离,该驱动单元保持于该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单元的固定座还具有一个设于该销杆上方的凹孔及一个设于该凹孔上方的挡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该下巢具有一个能供该开关嵌卡定位的扣孔,该驱动单元受该下巢压制位于该第一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该中棒单元的上杆具有一个能供该开关嵌卡定位的扣孔,该驱动单元受该中棒单元的上杆压制时位于该第一位置,该套环件抵止于该挡部时该驱动单元位于该第二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包含一个握把单元、一个固设在该握把单元的中棒单元、一个安装在该中棒单元内部的开伞弹簧、一个固设在该中棒单元顶部的上巢、一个对应该上巢且套设在该中棒单元的下巢、数个枢设在该上巢与该下巢的伞骨支架、一个设置在该中棒单元内部且连结于该下巢的连动单元及一个用于控制开、收伞的开关及一个安全装置,当该中棒单元由一个伸长状态操作成一个收合状态时,借该安全装置的一个驱动单元连动一个卡制单元,使得转动中的一个转盘及伸缩中的中棒单元随时卡止定位,达到使用安全的目的。
文档编号A45B25/16GK102485091SQ20101056988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日
发明者陈秀惠 申请人:陈秀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