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防水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41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密防水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气密防水链。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的气密防水拉链,其链条一半采用圆头凸凹配合。这种链条不需要很大 的拉紧力,方便拉链的拉合。但作为对气密性要求较高的场合,这种拉链就不能满足很高的 防水要求,由于圆弧形拉链头部容易脱离啮合,因此防水性能不稳定,抗水压力难以保证。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拉链的缺陷,提出一种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气密防水链,可广泛 使用在军工、国防、航空、航天与化工行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气密防水链,包括左右链齿以及左右支持部,链齿与 支持部一体成型,左支持部设置突出的一对左链齿,右支持部在与左支持部上的链齿间隙 相应的位置处设置一对突出的右链齿,所述链齿啮合端设置有成倾斜角的啮合面。当强调 方便开合的时候,所述啮合面与支持部的夹角为锐角。当强调严格气密性的时候,所述啮合 面与支持部的夹角为钝角。本实用新型针的气密防水链具有最佳的防水性能,尤其是当所述啮合面与根部的 夹角为锐角时,随着拉链所在袋内气压的增加,拉链之间啮合越加紧密,气密效果更好。而 且本实用新型的气密防水链无需拉头,使用时只需要将左右链齿扣合,即可达到良好的密 封效果,能承受极大的压力。

图1为现有技术的圆头拉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气密防水拉链,包括左右链齿以及左右支持部,链齿 与支持部一体成型,左支持部1设置突出的一对左链齿2,右支持部3在与左支持部1上 的链齿间隙相应的位置处设置一对突出的右链齿4,所述链齿具有根部2-1、4-1和啮合部 2-2、4-2,啮合部2-2、4-2设置有成倾斜角的啮合面2_3、4_3。当强调方便开合的时候,所述 啮合面与根部的夹角为钝角。当强调严格气密性的时候,所述啮合面与根部的夹角为锐角。参考附图2,当强调方便开合的时候,所述啮合面2-3、4-3与根部2-1、4-1的夹角 为钝角。根据多次试验表明,现有技术的圆头拉链每厘米最大承受压力为0. 6 1公斤,本 实用新型的拉链当啮合面与根部的夹角为90度的时候,拉链每厘米最大承受压力为3. 8公斤,当啮合面与根部的夹角为92度的时候,拉链每厘米最大承受压力为3. 7公斤,当啮合面 与根部的夹角为100度的时候,拉链每厘米最大承受压力为3. 1公斤,当啮合面与根部的夹 角为110度的时候,拉链每厘米最大承受压力为2. 5公斤,当啮合面与根部的夹角为120度 的时候,拉链每厘米最大承受压力为1. 6公斤。 参考附图3,当强调气密性的时候,所述啮合面2-3、4-3与根部2_1、4_1的夹角为 锐减。根据多次试验表明,现有技术的圆头拉链每厘米最大承受压力为0. 6 1公斤,本实 用新型的拉链当啮合面与根部的夹角为88度的时候,拉链每厘米最大承受压力为4. 0公 斤,当啮合面与根部的夹角为 80度的时候,拉链每厘米最大承受压力为4. 2公斤,当啮合面 与根部的夹角为70度的时候,拉链每厘米最大承受压力为4. 6公斤,当啮合面与根部的夹 角为60度的时候,拉链每厘米最大承受压力为5. 5公斤。由此可见,随着啮合面与根部的 夹角逐渐减小,拉链每厘米最大承受压力显著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拉链所在袋内气压的增 力口,拉链之间啮合越加紧密,气密效果越好。但啮合面与根部的夹角过小,则拉链不易脱开, 优选夹角为88 120之间。
权利要求气密防水链,包括左右链齿以及左右支持部,链齿与支持部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左支持部(1)设置突出的一对左链齿(2),右支持部(3)在与左支持部(1)上的链齿间隙相应的位置处设置一对突出的右链齿(4),所述链齿具有根部(2-1、4-1)和啮合部(2-2、4-2),啮合部(2-2、4-2)设置有成倾斜角的啮合面(2-3、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防水链,其特征在于当强调方便开合的时候,所述啮合 面(2-3、4-3)与根部(2-1、4-1)的夹角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防水链,其特征在于当强调严格气密性的时候,所述啮 合面(2-3、4-3)与根部(2-1、4-1)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密防水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在88 60度之间。
专利摘要气密防水链,包括左右链齿以及左右支持部,链齿与支持部一体成型,左支持部(1)设置突出的一对左链齿(2),右支持部(3)在与左支持部(1)上的链齿间隙相应的位置处设置一对突出的右链齿(4),所述链齿(2、4)啮合端设置有成倾斜角的啮合面。本实用新型针的气密防水链具有最佳的防水性能,能承受极大的压力。
文档编号A44B19/32GK201612228SQ20102012606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9日
发明者黄丽立 申请人:黄丽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