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轮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04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李箱轮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轮座,特别涉及一种适应行李箱尺寸调整的创新型态 设计。
背景技术
人们外出无论是出差、游学或旅行,都要带个旅行箱来放置换洗衣物、卫生用品、 御寒用具、护照签证等随身行李或重要物品,可见旅行箱是外出或旅游的必备用具,帮我们 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复于每趟旅途。行李箱于底端二侧设置有轮座,轮座枢设有两脚轮,使用者通过拉杆拖行行李箱, 达到简便携行物品的目的,然而,现有轮座的结构设计存在问题有待解决,现有轮座大多采 用一体成型制造成L状板片结构,再于底端间隔设置两组脚轮制造完成,该等一体式的轮 座占空间很大,不便于运输和仓储,更重要的是,现今行李箱尺寸规格繁多,在制造每一种 规格的轮座时,制造者都须准备相对应的模具,这样就使制模成本居高不下,尤其在零库存 管理而导致订单量不大的实际情况下,更难有经济效益。所以,针对上述现有行李箱轮座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 性的创新结构,为使用者所企盼,也是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行李箱尺寸调整的行李 箱轮座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轮座结构,包括一中置固定座,包含有二 侧缘相对界定形成有一第一承置面及一第二承置面;二调整基座,分设于该中置固定座二 侧缘,且各该调整基座具有行李箱承靠面并分别相对于该第一承置面及第二承置面,其二 调整基座底部组设有轮体;一伸缩调整部,设置于该中置固定座与二调整基座组合相对应 处,所述伸缩调整部包含一个以上嵌组构件,各该嵌组构件包含有相对卡扣定位的定位凸 柱及限位孔。该中置固定座及二调整基座皆包含有一横向板及一立向板,该立向板为该横向板 一端向上垂直延伸型态。该嵌组构件的定位凸柱为一个以上间隔且呈横向排列形成于该中置固定座的第 一承置面及第二承置面上,该嵌组构件的限位孔为一个以上间隔且呈横向排列形成于该二 调整基座的行李箱承靠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轮座结构,通过该嵌组构件的定位凸柱设于该中置固定座的 第一承置面及第二承置面上,该限位孔形成于该二调整基座的行李箱承靠面上,以此,相对 横向移动该二调整基座,使该二调整基座的限位孔相对卡扣定位于中置固定座的定位凸 柱,使其组合状态获得定位,达到适应行李箱尺寸调整的目的,使生产开发业界能够在最低 制造成本条件下,提供不同规格的行李箱适应多元使用需求的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利用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关系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合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调整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轮座呈二组相对型态组装于该行李箱底部二侧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轮座结构的较佳实施例,此等实施例仅 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所述行李箱轮座结构,包括一中置固定座10,包含有二侧缘11、12相对界定形成有一第一承置面13及一第二 承置面14 ;二调整基座21、22,分设于该中置固定座10 二侧缘11、12,且各该调整基座21、22 具有行李箱承靠面210、220并分别相对于该第一承置面13及第二承置面14,其二调整基座 2U22底部组设有轮体23,所述行李箱承靠面210、220可供行李箱底部承置;一伸缩调整部,设置于该中置固定座10与二调整基座21、22组合相对应处,所述 伸缩调整部包含复数嵌组构件31,各该嵌组构件31包含有可相对卡扣定位的定位凸柱311 及限位孔312,以此,构成该二调整基座21、22呈可横向移动以伸缩调整该行李箱轮座的尺 寸。其中,该中置固定座10及二调整基座21、22皆包含有一横向板15、24及一立向板 16、25,该立向板16、25为该横向板15、24 —端向上垂直延伸型态。其中,该嵌组构件31的定位凸柱311为复数间隔且呈横向排列形成于该中置固定 座10的第一承置面13及第二承置面14上,而该嵌组构件31的限位孔312为复数间隔且 呈横向排列形成于该二调整基座21、22的行李箱承靠面210、220上。综合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行李箱轮座结构,主要采用该中置固定座10与二调整 基座21、22组合相对应处设置有伸缩调整部的核心设计,所述伸缩调整部由复数嵌组构件 31所构成,通过该嵌组构件31的定位凸柱311设于该中置固定座10的第一承置面13及第 二承置面14上,而该限位孔312形成于该二调整基座21、22的行李箱承靠面210、220上, 以此,相对横向移动该二调整基座21、22,使该调整基座21、22的限位孔312相对卡扣定位 于中置固定座10的定位凸柱311,使其组合状态获得定位,以达到适应行李箱尺寸调整的 目的(如图3所示);而该行李箱轮座呈二组相对型态组装于该行李箱底部二侧(如图4所 示)°本实用新型功效如下其一所述中置固定座与二调整基座组合相对应处设置有伸缩调整部,该伸缩调 整部由复数嵌组构件所构成,以此可调整该中置固定座与二调整基座的距离,进而调整该 行李箱轮座的承载宽度,使该行李箱轮座达到适配不同行李箱宽度的多元需求。
4[0024]其二 就制造方面而言,所述行李箱轮座仅需开模制作所述中置固定座与二调整 基座,并配合伸缩调整部即可达到伸缩调整的目的,使得生产开发业界能够在最低制造成 本条件下,达到提供不同规格的行李箱以适应多元使用需求的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利用 效益。其三所述嵌组构件由可相对卡扣定位的定位凸柱及限位孔所构成,使操作者的 调整具有轻易变化特性,进而达到组装更加便利、不费力以及更省时的实用进步性。上述实施例用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文中虽通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能 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熟悉此项技术领域的人士可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 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与修改达到等效目的,而此等变更与修改,皆应涵盖于权利要求范围 所界定的范畴中。
权利要求一种行李箱轮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置固定座,包含有二侧缘相对界定形成有一第一承置面及一第二承置面;二调整基座,分设于该中置固定座二侧缘,且各该调整基座具有行李箱承靠面并分别相对于该第一承置面及第二承置面,其二调整基座底部组设有轮体;一伸缩调整部,设置于该中置固定座与二调整基座组合相对应处,所述伸缩调整部包含一个以上嵌组构件,各该嵌组构件包含有相对卡扣定位的定位凸柱及限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轮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置固定座及二调整基座 皆包含有一横向板及一立向板,该立向板为该横向板一端向上垂直延伸型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轮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嵌组构件的定位凸柱为一 个以上间隔且呈横向排列形成于该中置固定座的第一承置面及第二承置面上,该嵌组构件 的限位孔为一个以上间隔且呈横向排列形成于该二调整基座的行李箱承靠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李箱轮座结构。其包括一中置固定座,包含有二侧缘相对界定形成有一第一承置面及一第二承置面;二调整基座,分设于该中置固定座二侧缘,且各该调整基座具有行李箱承靠面并分别相对于该第一承置面及第二承置面,其二调整基座底部组设有轮体;一伸缩调整部,设置于该中置固定座与二调整基座组合相对应处,所述伸缩调整部包含一个以上嵌组构件,各该嵌组构件包含有相对卡扣定位的定位凸柱及限位孔。以此创新独特设计,达到适应行李箱尺寸调整的目的,使生产开发业界能够在最低制造成本条件下,提供不同规格的行李箱适应多元使用需求的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利用效益。
文档编号A45C5/14GK201718655SQ201020231050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1日
发明者张孟蓁 申请人:张孟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