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83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磨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适于运动时穿的袜子。
背景技术
传统袜其袜身的脚背和脚底为相同的织法,为圆筒状,使用者在穿着过程中,因为 脚掌在行走运动中起到主要的摩擦作用,往往会率先比其他地方破掉。为了提高耐磨性有 发明者在脚底和脚趾处缝一层加强块包裹很多部分进行了添加辅助线,这样袜子因为存 在较多的线头剪断在袜子里侧,对穿着有很大的影响,使用者常常感觉到不舒适。CN2689725 (公告日为2005年04月06日)公开了一种脚垫袜,在袜体的脚掌前部 位置处设置有脚掌软垫。用以对脚掌前部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减少脚掌前部与鞋 子的磨擦,能够提高行走时的舒适性。但是该软垫的设置使袜体整体的美观破坏,而且加工 成本增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脚掌处容易被磨破的缺陷,提供一种外表美观、穿 着舒适、易加工的耐磨袜。针对以上根本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相应的解决技术方案是耐磨袜,具有符合足部外形的袜体,其特征在于袜体的脚掌部分和脚趾部分之间 连接处织有环状的包覆脚掌关节的脚掌加固块,所述脚掌加固块的最长边与袜体脚掌处宽 度相同,平滑外凸。进一步,所述脚掌加固块的编织层中插入了辅助线,该辅助线为聚酯线或尼龙线。 尼龙耐磨性好的特点,在此织块处作为添纱,有效提高脚掌处的耐磨性。相比现有技术的袜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脚掌部分(袜子靠近袜尖) 编织一个环状织块,增加了脚底前脚掌处的体积,使袜子更好地包覆住脚掌。在编织该织块 时可利用机器的挑针和揿针,使此环状织块内,没有线头牵连,穿着舒服。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耐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袜体;2为脚掌加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耐磨袜,具有符合足部外形的袜体1,袜体的脚掌部分和脚趾部分之间 连接处织有环状织块,该环状织块包覆脚掌关节,形成为脚掌加固块2,脚掌加固块2的最 长边与袜体脚掌处宽度相同,中心部位外凸,外表面平滑过渡。[0014]脚掌加固块2的编织层中插入了辅助线,该辅助线为尼龙线。该脚掌加固块2是利用机器的挑针和揿针来完成的,脚掌加固块2与其它部分相 接处没有线头外露。本实用新型耐磨袜的制法如下当编织进行到前脚掌位置的时候,进入袜子脚掌加固块2的工作区域。此时底纱 和尼龙线进入到工作位置(底纱在尼龙线的前面),且超过针筒一半以上加两边各12枚针 (共M枚针)退出工作状态,而针筒开始正转和反转相互交替的模式。当针筒正转的时候,右边的揿针器把非工作状态的最前面两枚针揿下,而挑针器 又把这2枚中的一枚提到非工作状态,这样正转一圈相当于多了一枚针参加工作,同时因 为底纱在尼龙线的前面,这样就形成了以底纱为表纱,尼龙线为里纱的效果。完成以上动作以后,针筒开始反转,左边的揿针器把非工作状态的最后面2枚针 揿下,而挑针器又把这两枚中的一枚提到非工作状态,这样反转一圈相当于多了一枚针参 加工作,这时尼龙线比底纱先吃线,就形成了以尼龙线为表纱,底线为里纱的效果。如此正转和反转交替直至两边各12枚针都进入到工作状态后,针筒开始连续正 转编织,同时加固纱退出工作。这样就形成了表纱和底纱交替一圈露在表面的环状效果。挑针数可以视环状的大小决定,一般在818针以内都算本设计的范围以内。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 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耐磨袜,具有符合足部外形的袜体,其特征在于袜体的脚掌部分和脚趾部分之间连 接处织有环状包覆脚掌关节的脚掌加固块,所述脚掌加固块的最长边与袜体脚掌处宽度相 同,平滑外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磨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加固块的编织层中插入了辅助线, 该辅助为聚酯线或尼龙线。
专利摘要耐磨袜,具有符合足部外形的袜体,其特征在于袜体的脚掌部分和脚趾部分之间连接处织有环状包覆脚掌关节的脚掌加固块,所述脚掌加固块的最长边与袜体脚掌处宽度相同,平滑外凸。本实用新型通过脚掌部分编织一个环状织块,增加了脚掌处的体积,使袜子更好地包覆住脚掌。在编织该织块时可利用机器的挑针和揿针,使此环状织块内,没有线头牵连,穿着舒服。
文档编号A41B11/02GK201830914SQ201020537819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
发明者张茂义 申请人:浙江健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