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75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尤其是涉及安装在具有较大显示界面的终端设备上,不仅保护显示界面,同时能使终端设备倾斜,具有支撑作用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通信正在取代有线通信,并且其技术性及市场需求正处于大幅度发展之中。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诸如无线通信技术的终端设备也拥有了各式各样的外观与各种功能,已成为尖端技术电子产品。所谓便携式电话、手机、蜂窝式无线电话及移动手机,是用户在日常生活中随身携带的装置,这样的终端设备因小型化、精密化,从而要求终端设备的耐用性、耐冲击性及防水性等更加优良。并且,由塑料、人造革、合成树脂等制成的终端设备保护壳也被广泛地应用。最近,随着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越来越大,造成键盘被取代,而触摸显示界面的杆 (bar)型的完全触摸式终端设备(也叫触摸型手机)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使用。由于触摸型显示界面的价格较为昂贵,因此非常需要便携式终端设备保护壳,以便有效防止冲击作用下的损伤及划伤。但是,把没有保护壳的触摸型手机放进口袋里,移动时,因显示界面完全暴露在夕卜,容易发生失误导致的画面损伤,而且在通话时,因不能阻挡人口下漏掉的声音,而造成通话音质下降的问题。另外,在收看视频时,只能利用周边环境来支起便携式终端设备,因此不便之处依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该支架安装在具有较大显示界面的杆型的终端设备(也叫触摸型手机)上,不仅防止外界按压显示界面,而且还防止通话音漏出,使通话质量提高,还有在收看视频时,能使终端设备倾斜支起,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包括上面形成容置槽用于容纳便携式终端设备,且一侧突出形成第一枢接部的本体;一侧突出形成与所述第一枢接部枢合的第二枢接部,且一面向所述本体,通过旋转,打开和闭合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上面)的翻转体;一端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结合,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枢接部结合,且使所述翻转体向所述本体旋转的具有施加作用的旋转体并且,所述翻转体的旋转超过270度时,所述翻转体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成锐角, 且由于所述翻转体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本体的一面)相邻,从而可阻止所述翻转体继续旋转。进一步,所述本体的一侧突出设有2个隔开形成的第一枢接部,且突出形成在所述翻转体一侧的所述第二枢接部位于2个隔开形成的第一枢接部之间,还有,由于所述翻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枢接部相互隔开的距离,因此在所述翻转体旋转时,由所述翻转体的两侧与所述本体的下面相邻来支撑住所述本体。进一步,在所述翻转体的一侧突出设有2个隔开形成的第二枢接部,且突出形成在所述本体一侧的所述第一枢接部位于2个隔开形成的第二枢接部之间。进一步,所述翻转体的宽度小于所述本体的宽度。进一步,在所述本体的一侧向上突出形成第一卡勾用于固定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以及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向上突出形成第二卡勾用于固定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且在所述第一卡勾或第二卡勾中,至少一个以上用于盖住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棱角侧面及上面。进一步,若所述翻转体正在闭合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时,可通过所述旋转体施加的旋转力,使所述翻转体向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上面方向继续旋转。进一步,若所述翻转体由于外力其旋转超过90度时,可通过所述旋转体施加的旋转力,使所述翻转体以半自动状态下旋转至180度。进一步,若所述翻转体由于外力其旋转超过270度时,可通过所述旋转体施加的旋转力,使所述翻转体旋转的方向与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上面方向相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该支架安装在具有较大显示界面的杆型的终端设备(也叫触摸型手机)上,不仅防止外界按压显示界面,而且还防止通话音漏出,使通话质量提高,还有在收看视频时,能使终端设备倾斜支起,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闭合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上装有便携式终端设备的立体图;图5是通过旋转图4中的翻转体,打开便携式终端设备的立体图;图6是为了把翻转体当作支架,图5中翻转体继续被旋转的一侧立体图;图7是为了把翻转体当作支架,图5中翻转体继续被旋转的另一侧立体图;图8是图6及图7的终端设备支架被使用的状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闭合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上装有便携式终端设备的立体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设备40支架包括本体10、翻转体20、及旋转体30。所述本体10由合成树脂、金属材质等构成,且在其上面形成凹陷的容置槽11,如图4所示,在所述容置槽11装有便携式终端设备40。
并且,在所述本体10的一侧突出形成第一枢接部12。并且,在所述本体10的一侧突出设有2个隔开形成的第一枢接部12。也就是说,2个所述第一枢接部12在突出状态下,相互隔开设置,且相互之间留有空隙。并且,在所述本体10的一侧向上突出形成第一卡勾13用于固定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以及在所述本体10的另一侧向上突出形成第二卡勾14用于固定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接下来,在所述第一卡勾13或第二卡勾14中,至少一个以上用于盖住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棱角侧面及上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设置有1个第一卡勾13,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2上的2个第二卡勾14。所述第一卡勾13折曲为曲线形状,并具有弹性,而所述第二卡勾14凹陷形成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2上。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卡勾13盖住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侧面,而所述第二卡勾14装有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棱角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卡勾14用于盖住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侧面及上面。接下来,在所述容置槽11装有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状态下,由于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侧面及/或上面被第一卡勾13和第二卡勾14勾住,造成终端设备被固定且不能上下左右方向移动。所述翻转体20由合成树脂、金属材质等构成,且在其一侧突出形成与第一枢接部 12枢合的第二枢接部22。所述翻转体20通过对所述本体10的旋转,其一面打开和闭合装在所述本体10上的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 (的上面)。所述第二枢接部22突出形成于所述翻转体20的一侧,且插入形成于相互隔开的第一枢接部12之间。所述本体10和所述翻转体20,在所述翻转体20的旋转超过270度时,所述翻转体 20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10成锐角,并且由于所述翻转体20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10相邻, 因此可阻止所述翻转体20继续旋转。另外,所述第二枢接部22的宽度小于所述翻转体20的宽度,且所述翻转体2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2相互隔开的距离。如图7所示,在所述翻转体20旋转时,由所述翻转体20的两侧与所述本体10的下面相邻来支撑住所述本体10。并且,因为所述翻转体20的宽度小于所述本体10的宽度,如图8b所述,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设备40支架被竖立起来时,所述翻转体20可稳固地支撑装在所述本体10上的便携式终端设备40。另外,可以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不一致,在所述本体10设有1个第一枢接部12,,并在所述翻转体20设有2个第二枢接部22,且所述第一枢接部12位于相互隔开形成的第二枢接部22之间。所述旋转体30的一端设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2的内部,及另一端设接于所述第二枢接部22的内部,并用于所述翻转体20向所述本体10进行旋转。所述旋转体30可以具有旋转轴作用,只用于连接所述本体10和所述翻转体20,此时,用户通过手动操作来旋转翻转体20,另外,所述旋转体30还可以具有施加旋转力作用, 使所述翻转体20向所述本体10进行半自动旋转。优选为,所述旋转体30具有施加旋转力作用,使所述翻转体20向所述本体10进行半自动旋转。所述翻转体20在半自动旋转的情况下,若所述翻转体20正在闭合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上面时,则所述翻转体20向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上面方向继续旋转。若所述翻转体20由于外力其旋转超过90度时,则可半自动状态旋转至180度。若所述翻转体20由于外力其旋转超过270度时,所述翻转体20旋转的方向与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 的上面方向相反。如上所述,旋转体30具有施加半自动力的作用,该作用通过现有技术的一般凸轮的结合结构来完成。更具体地说,所述旋转体30包括一面以180度间隔形成2个第一弯曲部的第一凸轮部;一面形成2个第二弯曲部且与所述第一凸轮部的一面相邻的第二凸轮部;以第二凸轮部方向弹性支持第一凸轮部的弹簧。上述结构,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相互90度间隔形成。具有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凸轮部压缩弹簧且旋转90度,当所述第二弯曲部达到所述第一弯曲部时,通过被压缩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使所述第二弯曲部半自动旋转至180度。如上述原理,180度至270度,将通过外力旋转。270度以上至360度,将进行半自动旋转。通过上述结构,所述旋转体30可以向所述翻转体20施加半自动的旋转力。在所述本体10的外层与所述翻转体20的外层,可套设一体形成的软性(塑料、皮革等)材质的封套(未图示),使本体10和翻转体20的相连部分不被露出,导致外观时尚美观。另外,还可以在所述本体10和所述翻转体20的表面,进行额外的加工处理,以增添新的外观图案。以下,结合上述结构对本发明的操作过程作进一步描述。图5是通过旋转图4中的翻转体20,打开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立体图;图6是为了把翻转体20当作支架,图5中翻转体20继续被旋转的一侧立体图;图7是为了把翻转体 20当作支架,图5中翻转体20继续被旋转的另一侧立体图;图8是图6及图7的终端设备支架被使用的状态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所述本体10的容置槽11里装有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状态下, 通过第一卡勾13和第二卡勾14,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与所述本体10固定结合。另外,通过所述旋转体30的旋转力,所述翻转体20向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上面方向被施予旋转力,从而在自由状态下,所述翻转体20能够盖住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 40 (的上面)。此外,所述旋转体30手动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翻转体20应该设有额外的锁定装置 (未图示)用于盖住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 (的上面)。接下来,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放进口袋里,移动时,也可防止外界按压显示界面。然而,通过翻转体20的旋转,需打开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 (的上面)时,如图5 所示,所述翻转体20应向所述本体10进行旋转。而且,如果所述翻转体20由于外力的旋转超过90度时,通过所述旋转体30所发生的旋转力,所述翻转体20以半自动旋转至180度,从而可进一步打开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通话时,由于所述翻转体20可防止通话音漏出,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通话质量。另外,通过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收看视频时,倾斜地支起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 40后观看为较佳。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翻转体20旋转应超过270度。所述翻转体20由于外力其旋转180度至270度时,所述旋转体30继续施加旋转力,但是如果所述翻转体20的旋转超过270度时,通过旋转体30所发生的旋转力,所述翻转体20旋转的方向与所述本体10的下面,即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上面方向相反。也就是说,所述翻转体20以半自动状态旋转超过270度时,由于所述翻转体20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10相邻,因此可阻止继续旋转。如图7所示,由于所述翻转体2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2相互隔开的距离, 因此所述翻转体20的两侧与所述本体10的下面相邻时,通过增加与所述本体10的接触面积,可稳固地支撑住所述本体10。如上,此时,通过所述旋转体30,所述翻转体20持续地被施加了旋转力,因此所述翻转体20可维持如图6及图7所示的状态。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翻转体20的旋转超过270度时,如图8所示,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可以被倾斜支起。如图8a所示,所述翻转体20在底面上,这时,所述翻转体20具有支架作用,使所述本体10及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倾斜支起。如上,此时,由于所述翻转体20的两侧与所述本体10的下面相邻,以较大面积接触所述本体10,从而能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如图8b所示,所述翻转体20的侧面及所述本体10的侧面与底面接触,这时,所述翻转体20具有支架作用,使所述本体10及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倾斜支起。如上,由于所述翻转体20的宽度小于所述本体10的宽度,因此可通过所述翻转体 20的支撑,所述本体10及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向所述翻转体20方向侧躺。若所述本体10的宽度与所述翻转体20的宽度相同,则所述本体10可向所述翻转体20的相反方向倒下。但是,由于本发明的所述翻转体20的宽度小于所述本体10的宽度, 因此所述本体10向所述翻转体20方向侧躺,也就是说,装有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40的所述本体10由于被稳固地支撑,不会向前方倒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产业上的使用可能性本发明适用于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上,不仅保护便携式终端设备的较大显示界面,同时可支撑便携式终端设备使其倾斜,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包括上面形成容置槽用于容纳便携式终端设备,且一侧突出形成第一枢接部的本体;一侧突出形成与所述第一枢接部枢合的第二枢接部,且一面向所述本体,通过旋转,打开和闭合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上面的翻转体;一端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结合,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枢接部结合,且使所述翻转体向所述本体旋转的具有施加作用的旋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体的旋转超过270度时,所述翻转体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成锐角,且由于所述翻转体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相邻,从而可阻止所述翻转体继续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的一侧突出设有2个隔开形成的第一枢接部,且突出形成在所述翻转体一侧的所述第二枢接部位于2 个隔开形成的第一枢接部之间,还有,由于所述翻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枢接部相互隔开的距离,因此在所述翻转体旋转时,由所述翻转体的两侧与所述本体的下面相邻来支撑住所述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转体的一侧突出设有2个隔开形成的第二枢接部,且突出形成在所述本体一侧的所述第一枢接部位于2 个隔开形成的第二枢接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体的宽度小于所述本体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的一侧向上突出形成第一卡勾用于固定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以及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向上突出形成第二卡勾用于固定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且在所述第一卡勾或第二卡勾中,至少一个以上用于盖住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棱角侧面及上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翻转体正在闭合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时,可通过所述旋转体施加的旋转力,使所述翻转体向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上面方向继续旋转;若所述翻转体由于外力其旋转超过90度时,可通过所述旋转体施加的旋转力,使所述翻转体以半自动的状态下旋转至180度;若所述翻转体由于外力其旋转超过270度时,可通过所述旋转体施加的旋转力,使所述翻转体旋转的方向与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上面方向相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尤其是涉及安装在具有较大显示界面的终端设备上,不仅保护显示界面,同时能使终端设备倾斜,具有支撑作用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支架包括上面形成容置槽用于容纳便携式终端设备,且一侧形成第一枢接部的本体;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一枢接部枢合的第二枢接部,且一面向所述本体,通过旋转,打开和闭合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上面)的翻转体;一端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结合,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枢接部结合,且使所述翻转体向所述本体旋转的具有施加作用的旋转体。并且,所述翻转体的旋转超过270度时,所述翻转体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成锐角,且由于所述翻转体的另一面与所述本体相邻,从而可阻止所述翻转体继续旋转。
文档编号A45C11/00GK102474285SQ20108002574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8日
发明者李在甲 申请人:李在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