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折叠式防护保健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65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框架折叠式防护保健口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折叠式防护保健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一般是人们在冬天为防止寒风进入气管,或者灰尘及致病细菌进入体内而使用的日常用品,而目前口罩一般由纱布做成,在戴上时,要用布带自行打结系紧,取下时又要重新松开,故使用并不方便。同时由于整个口罩为一体式,使用完毕后需整体丢弃,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口罩使用不便且使用完毕后需整体丢弃造成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戴取方便,且使用完毕后无需整体丢弃的框架折叠式防护保健口罩。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框架折叠式防护保健口罩,包括框架体、口罩布,所述的框架体包括框架和二个L形的架脚,所述的框架上缘的中部设有向外突起的弯曲部,所述的框架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所述的外框架的内侧边缘设有凹槽,所述的内框架的外侧边缘设有用于与凹槽相咬合的突起,所述的二个架脚设置于外框架的两侧并与外框架连为一体,架脚与外框架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折叠架脚的折痕,所述的口罩布设置于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并通过凹槽与突起的咬合来固定。所述的一种框架折叠式防护保健口罩,所述的框架体由PP塑料或PVC塑料制成。所述的一种框架折叠式防护保健口罩,所述的口罩布为纱布或无纺布制成。所述的一种框架折叠式防护保健口罩,所述的口罩布上喷涂有中药提取物,中药提取物是从薄荷、菖蒲、茉莉等中提取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人们在戴取时,只需像佩戴眼镜一样,将两个架脚戴在耳朵上即可,框架由无毒塑料制成,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口罩布可采用纱布或者无纺布制成,使用完毕后,只需拆下用旧的口罩布再换上新的口罩布即可。同时口罩布上喷涂有中药提取物,香味宜人,可有效地起到提神解困、防护保健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架和内框架的侧面剖视图;其中,1为口罩布,2为架脚,3为外框架,4为内框架,5为凹槽,6为突起,7为折痕。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体、口罩布1,框架体包括框架和二个L形的架脚2,框架包括外框架3和内框架4,框架上缘的中部设有向外突起的弯曲部以更好的贴合人体,外框架3的内侧边缘设有凹槽5,内框架4的外侧边缘设有用于与凹槽5相咬合的突起6,通过凹槽5和突起6的咬合即可将外框架3和内框架4固定为一体。二个架脚2设置于外框架3的两侧并与外框架3连为一体,架脚2与外框架3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折叠架脚2的折痕7,在不使用时,可将两个架脚2折叠至与框架平行,以方便携带和储存。框架体由无毒的PP塑料或PVC塑料制成,以保证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口罩布1设置于外框架3与内框架4之间并通过凹槽5与突起6的咬合来固定, 使用后,可方便的拆开框架并取出口罩布1以进行更换。口罩布1为透气性好的纱布或无纺布制成,口罩布1上喷涂有从薄荷、菖蒲、茉莉等中提取的中药提取物,以达到提神解困、 防护保健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框架折叠式防护保健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体、口罩布(1),所述的框架体包括框架和二个L形的架脚(2),所述的框架上缘的中部设有向外突起的弯曲部,所述的框架包括外框架(3)和内框架(4),所述的外框架(3)的内侧边缘设有凹槽(5),所述的内框架(4)的外侧边缘设有用于与凹槽(5)相咬合的突起(6),所述的二个架脚(2)设置于外框架(3)的两侧并与外框架(3)连为一体,架脚(2)与外框架(3)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折叠架脚⑵的折痕(7),所述的口罩布设置于外框架(3)与内框架⑷之间并通过凹槽(5) 与突起(6)的咬合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折叠式防护保健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体由PP塑料或PVC塑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折叠式防护保健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布 (1)为纱布或无纺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折叠式防护保健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布 (1)上喷涂有中药提取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架折叠式防护保健口罩,包括框架体、口罩布,框架体包括框架和二个L形的架脚,框架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外框架的内侧边缘设有凹槽,内框架的外侧边缘设有用于与凹槽相咬合的突起,二个架脚设置于外框架的两侧并与外框架连为一体,架脚与外框架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折叠架脚的折痕,口罩布设置于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并通过凹槽与突起的咬合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人们在戴取时,只需将两个架脚戴在耳朵上即可,框架由无毒塑料制成,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口罩布可采用纱布或者无纺布制成,使用完毕后,只需拆下用旧的口罩布再换上新的口罩布即可。同时口罩布上喷涂有中药提取物,可有效地起到提神解困、防护保健的作用。
文档编号A41D13/11GK202218621SQ20112030704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2日
发明者熊光仲 申请人:熊光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