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夜光安全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424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眩夜光安全头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头盔,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眩夜光安全头
M
Tm. o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一种轻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交通事故率较多的交通工具,因此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一直是该技术领域以及交通管理部门所致力的目标之一。现在路上汽车比较多,夜间行驶时汽车强烈的远光灯常会将摩托车驾驶者照得头晕目眩,很容易 造成严重的恶性交通事故。而且目前市场上公知的摩托车头盔由盔体构成,一般仅起安全保护作用,盔体上不带发光装置,夜间无法显示,缺少安全警示作用也不时尚美观。中国专利申请号03202611.0,申请日2003年I月14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摩托车用充电式闪光头盔,该实用新型的头盔包括头盔盔体,头盔盔体的外表面装有发光元件,头盔盔体的内侧装有蓄电池、集成控制模块,头盔盔体外侧下方装有开关,蓄电池通过导线与开关、发光元件、集成控制模块连接形成回路。该实用新型带有发光装置,夜间可以显示,时尚美观,具有安全警示作用,但是该实用新型的头盔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而且仅通过发光起到安全警示作用,不能解决摩托车驾驶者遇到机动车强烈的灯光时会感到头晕目眩的问题。所以该实用新型不能更好的保障摩托车驾驶者的生命安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摩托车头盔不能消除强光对人眼的强烈刺激,摩托车驾驶者遇到机动车强烈的灯光会感到头晕目眩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眩夜光安全头
M
Tm. o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眩夜光安全头盔,包括盔体和护目镜,其中,护目镜包括前护目镜和后护目镜,前护目镜和后护目镜上分别胶粘有偏振片,前护目镜上安装的偏振片的光轴方向与后护目镜上安装的偏振片的光轴方向的夹角为30° -70°,或者,前护目镜和后护目镜是由经过偏振处理的有机玻璃构成,前护目镜的光轴方向与后护目镜的光轴方向的夹角为30° -70° ;盔体外表面设置有荧光带。当机动车射出的强烈光线射过前护目镜上安装的振动面为垂直方向的偏振片后,光线中只剩下了与其透振方向平行的振动。当经过前护目镜的光线遇到后护目镜上安装的偏振片的振动面不是垂直方向,则在后护目镜后面产生大大减弱的光,从而消除强光对人眼的强烈刺激,使摩托车驾驶者遇到机动车强烈的灯光不感到头晕目眩。同时盔体外表面设置有荧光带,在夜间使用时可发出荧光,增加安全性。优选地,所述的前护目镜和后护目镜用弹簧转轴安装于盔体上,便于不用时折到上方,用时折下来置于眼睛的正前方。[0012]优选地,所述的荧光带设置在盔体的前、后、左、右四侧,车辆和行人可及时发现摩托车驾驶者并及时避开。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当光线射过一振动面为垂直方向的偏振片Pl后,光线中只剩下了与其透振方向平行的振动。这种经过Pl的光线称为线偏振光。当这种线偏振光遇到的仍是振动面为垂直方向的偏振片P2,则在P2后面可见这种线偏振光(见图1-a)。但是,遇到的第二块偏振片P2不是振动面为垂直方向,而是水平方向的偏振片,则在P2后面产生消光或大大减弱的光(见图l_b)。采用l_b的原理,就可以做成如图2所示的头盔护目镜。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头盔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I)本实用新型的护目镜上胶粘有偏振片,可以将机动车远光灯照过来的强光滤掉,解决摩托车驾驶者在夜间行驶的防眩问题;(2)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头盔的盔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荧光带,在夜间行驶时可发出荧光,安全性高;(3)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头盔的护目镜用弹簧转轴安装,便于前护目镜和后护目镜的旋转固定,使用方便;(4)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头盔可以提高交通安全,确保人生命安全,增加摩托车头盔的使用功能;(5)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头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便于推广和广泛使用,有显著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图I为偏振片特殊的滤光偏光作用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夜光安全头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各部件标号I-盔体,2-前护目镜,3-后护目镜,4-荧光带,5-弹簧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图I所示偏振片特殊的滤光偏光作用原理图。当光线射过一振动面为垂直方向的偏振片Pl后,光线中只剩下了与其透振方向平行的振动。这种经过Pl的光线称为线偏振光。当这种线偏振光遇到的仍是振动面为垂直方向的偏振片P2,则在P2后面可见这种线偏振光(见图l_a)。但是,遇到的第二块偏振片P2不是振动面为垂直方向,而是水平方向的偏振片,则在P2后面产生消光或大大减弱的光(见图1-b)。采用1-b的原理,就可以做成如图2所示的头盔护目镜。结合图2,一种防眩夜光安全头盔包括盔体I和护目镜,护目镜包括前护目镜2和后护目镜3,前护目镜2和后护目镜3用弹簧转轴5安装于蓝体I上。前护目镜2和后护目镜3上分别胶粘有偏振片,前护目镜2上安装的偏振片的光轴方向与后护目镜3上安装的偏振片的光轴方向的夹角为30° -70° ;或者,该前护目镜2和后护目镜3是由经过偏振处理的有机玻璃构成,前护目镜2的光轴方向与后护目镜3的光轴方向的夹角为30° -70°。盔体I外表面设置有荧光带4,荧光带4设置在盔体I的前、后、左、右四侧。下面结合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I本实施例的一种防眩夜光安全头盔包括盔体I和护目镜,护目镜包括前护目镜2和后护目镜3,前护目镜2和后护目镜3用弹簧转轴5安装于蓝体I上。前护目镜2和后护目镜3上分别胶粘有偏振片,前护目镜2上安装的偏振片的光轴方向与后护目镜3上安装的偏振片的光轴方向的夹角为30°。盔体I外表面设置有荧光带4,荧光带4设置在盔体I的前、后、左、右四侧。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前护目镜2上安装的偏振片的光轴方向与后护目镜3上安装的偏振片的光轴方向的夹角为50°。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前护目镜2和后护目镜3是由经过偏振处理的有机玻璃构成,前护目镜2的光轴方向与后护目镜3的光轴方向的夹角为70。。实施例1-3,夜晚行驶时,当机动车射出的强烈光线射过前护目镜2上安装的振动面为垂直方向的偏振片后,光线中只剩下了与其透振方向平行的振动。当经过前护目镜2的光线遇到后护目镜3上安装的偏振片的振动面不是垂直方向,则在后护目镜3后面产生大大减弱的光,从而消除强光对人眼的强烈刺激,使摩托车驾驶者遇到机动车强烈的灯光不感到头晕目眩。同时盔体I外表面设置的荧光带4在夜间可发出荧光,车辆和行人可及时发现摩托车驾驶者并及时避开,增加安全性。白天行驶时,可将前护目镜2折上去,根据偏振片光学原理,当自然光穿透单层偏振片时(如阳光,灯光),因自然光各个方向上振动的能量相同,从而自然光强度等于原光线强度的平方根,肉眼观察不会有强弱变化。因此,戴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头盔白天行驶时,由装有偏振片的后护目镜3射入的自然光不会有强弱变化,不会影响驾驶者的视觉效果。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防眩夜光安全头盔,包括盔体(I)和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目镜包括前护目镜(2)和后护目镜(3),其中,前护目镜(2)和后护目镜(3)上分别胶粘有偏振片,前护目镜(2)上安装的偏振片的光轴方向与后护目镜(3)上安装的偏振片的光轴方向的夹角为30° -70°,或者,前护目镜(2)和后护目镜(3)由经过偏振处理的有机玻璃构成,前护目镜(2)的光轴方向与后护目镜(3)的光轴方向的夹角为30° -70° ;所述的盔体(I)外表面设置有荧光带(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眩夜光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护目镜(2)和后护目镜(3)用弹簧转轴(5)安装于盔体(I)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防眩夜光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带(4)设置在盔体(I)的前、后、左、右四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眩夜光安全头盔,属于摩托车安全用品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眩夜光安全头盔,包括盔体和护目镜,所述的护目镜包括前护目镜和后护目镜,前护目镜和后护目镜上分别胶粘有偏振片,前护目镜上安装的偏振片的光轴方向与后护目镜上安装的偏振片的光轴方向的夹角为30°-70°,或者,前护目镜和后护目镜是由经过偏振处理的有机玻璃构成,前护目镜的光轴方向与后护目镜的光轴方向的夹角为30°-70°;所述的盔体外表面设置有荧光带。本实用新型的头盔的护目镜可以将机动车远光灯照过来的强光滤掉,解决摩托车驾驶者在夜间行驶的防眩问题,提高交通安全,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同时增加了摩托车头盔的使用功能。
文档编号A42B3/22GK202375128SQ20112057272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汪玉 申请人:汪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