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32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服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根据以下认知而实现了能够通过与将紧固力作用到肌肉的方法完全不同的新方法使穿着者的动作顺畅的服装:根据关节动作时的皮肤运动与张力线的延伸方向密切相关这点,若将使穿着者在与屈曲和伸展或外展和内收相关的关节动作时集中的皮肤伸展并且使远离的皮肤集中的结构附加于服装,则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以及若将穿着者在与回转相关的关节动作时使皮肤沿着肌肉的动作方向运动的结构附加于服装,则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
【专利说明】服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有既扩大穿着者关节的可动区域又使动作顺畅的功能的服装。
【背景技术】
[0002]作为与这种领域相关联的技术,例如存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贴身衬衣。在该现有的贴身衬衣中,使用紧固力不同的3种材料,紧固力最高的材料贴附在肱三头肌的至少一部分,紧固力最低的材料贴附在肩胛骨周围的斜方肌、背阔肌、三角肌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中间紧固力的材料贴附在其他部位。另外,在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贴身衬衣中,使用只在一个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材料,以伸缩方向在服装后身的上部、下部、服装前身、上臂部、腋部-肘部以及袖部分别不同的方式来配置材料。
[0003]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440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992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那样的现有服装中,将重点放在当穿着者进行动作时使关节和肌肉稳定化和不妨碍运动上。这从支撑穿着者的动作的观点出发也是有意义的,但是要具有使穿着者的动作顺畅的功能,则需要考虑进一步的办法。如果能够通过新的方法以既能够扩大穿着者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的方式进行引导,那么在网球、高尔夫、棒球、跑步这样的各种运动中能够提搞芽着者的运动能力。
[0005]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以下功能的服装: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
[0006]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发明人们在不断锐意研究的过程中,着眼于人体的动作不仅与骨骼和肌肉密切相关,还与覆盖其表面的皮肤的特性密切相关。这里,图12和图13是表示伴随人体关节动作的皮肤的本来的运动的示例的图(参考:福井勉“皮肤运动学”三轮书店)。如图12 (a)所示,例如在屈曲膝关节时,膝盖表侧的皮肤集中在膝关节,膝盖背侧的皮肤远离膝关节。另外,如图12 (b)所示,例如在伸展膝关节时,与屈曲时相反,膝盖表侧的皮肤远离膝关节,膝盖背侧的皮肤集中在膝关节。另外,如图13 (a)所示,例如在外旋股关节时,皮肤从大腿的内侧下部朝向外侧上部伸展,如图13 (b)所示,例如在内旋股关节时,皮肤从大腿的外侧上部朝向内侧下部伸展。
[0007]但是,与像这样的本来的皮肤的运动不同,考虑有以下情况:当在人体的关节动作时皮肤集中而起皱或皮肤远离而撑开时,关节的可动区域变窄,或动作被阻碍。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们考虑到上述那样的本来的皮肤的运动,获得了以下认知:若将支撑皮肤运动的结构附加于服装,则能够通过与将紧固力作用到肌肉的方法完全不同的新方法而使穿着者的动作顺畅,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08]本发明的服装的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形成为紧贴于穿着者的身体;和拱状的线部,具有比主体部高的伸缩力,在穿着状态下曲率半径比穿着前大,线部设置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穿着者在与屈曲和伸展或外展和内收相关的关节动作时的皮肤的张力线的方向相交。
[0009]在该服装中,通过在穿着状态下曲率半径比穿着前大的拱状的线部的伸缩力,能够使穿着者的皮肤向从线部的峰侧朝向谷侧的方向运动。另外,在该服装中设置为,线部的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穿着者在与屈曲和伸展或外展和内收相关的关节动作时的皮肤的张力线的方向相交。通过关节动作而起皱的部位的皮肤有远离关节的趋势。该运动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若该运动不充分,则可动区域和关节的运动受到限制。因此,通过设置上述的线部,能够促进皮肤向本来的皮肤运动方向的运动。另一方面,通过关节动作而伸长的部位的皮肤有集中在关节的趋势。该运动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若该运动不充分,则可动区域和关节的运动受到限制。因此,通过设置上述的线部,能够促进皮肤向本来的皮肤运动方向的运动。由此,根据该服装,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
[0010]另外,本发明的服装的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形成为紧贴于穿着者的身体;和拱状的线部,具有比主体部高的伸缩力,在穿着状态下曲率半径比穿着前大,线部设置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沿着穿着者在与回转相关的关节动作时的皮肤的张力线的方向。
[0011]在该服装中,通过在穿着状态下曲率半径比穿着前大的拱状的线部的伸缩力,能够使穿着者的皮肤向从线部的峰侧朝向谷侧的方向运动。另外,在该服装中设置为沿着穿着者在与回转相关的关节动作时的皮肤的张力线的方向。在与回转相关的关节动作时,皮肤有沿着张力线运动的趋势。这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若该运动不充分,则可动区域和关节的运动受到限制。因此,通过设置上述的线部,能够促进皮肤向本来的皮肤的运动方向的运动。由此,根据该服装,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
[0012]另外,这里所谓的皮肤的张力线是表示在关节动作时肌肉等内部组织和皮肤不易错开的方向的线。该张力线在人体中,对于进行屈曲和伸展或外展和内收的部位,在与皮肤运动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对于进行回转的部位,在沿着皮肤运动的方向的方向上延伸。
[0013]另外,优选线部与在动作时穿着者的肌肉隆起的部位对应地配置。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动作时线部的曲率半径变得更大,所以能够更可靠地产生线部对皮肤的作用。
[0014]线部的拱形的谷侧的伸缩力可以比峰侧的伸缩力高。另外,线部可以沿着从拱形的峰侧朝向谷侧的方向设置有多个,并且位于谷侧的线部的伸缩力比位于峰侧的线部的伸缩力高。利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可靠地产生线部对皮肤的作用。
[0015]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服装,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其结果为能够提闻穿着者的运动能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第I实施方式的贴身衬衣的正视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的贴身衬衣的后视图。
[0018]图3是表示图1和图2所示的贴身衬衣的穿着状态的图。
[0019]图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第2实施方式的打底紧身裤的正视图。
[0020]图5是图4所示的打底紧身裤的侧视图。
[0021]图6是表不图4和图5所不的打底紧身裤的穿着状态的图。
[0022]图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第2实施方式的打底紧身裤的正视图。
[0023]图8是图7所示的打底紧身裤的后视图。
[0024]图9是从正面侧观察图7和图8所示的打底紧身裤的穿着状态的图。
[0025]图10是从背面侧观察图7和图8所示的打底紧身裤的穿着状态的图。
[0026]图11是表示线部的变形例的图。
[0027]图12是表示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动作与皮肤运动的关系的图。
[0028]图13是表示股关节的外展和内收动作与皮肤运动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服装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0]在说明实施方式之前,首先对本申请的发明人们发现的认知进行说明。本申请的发明人们在不断锐意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通过运动皮肤能够对人体的动作施加变化,作为皮肤的运动方式的规则,着眼于皮肤的张力线。
[0031]并且,本申请的发明人们根据关节动作时的皮肤的运动与张力线的延伸方向密切相关这点,而着眼于通过穿着者的与屈曲和伸展或外展和内收相关的关节动作而起皱的部位的皮肤有远离关节的趋势,而伸长的部位的皮肤有集中在关节的趋势。发现了这样的认知:这些运动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如果将促进该运动的结构附加于服装,则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或者能够使动作顺畅。另外,本申请的发明人们还着眼于在穿着者的与回转相关的关节动作时,皮肤有沿着张力线运动的趋势。发现了这样的认知:该运动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如果将使皮肤沿着该方向运动的结构附加于服装,则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
[0032]以下所示的各实施方式是这样的实施方式:根据这些认知,实现了能够通过与将紧固力作用于肌肉的方法完全不同的新方法使穿着者的动作顺畅的服装。另外,这里所谓的皮肤的张力线是表示关节动作时肌肉等内部组织与皮肤不易错开的方向的线。该张力线在人体中对于进行屈曲和伸展或外展和内收的部位,在与皮肤的运动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对于进行回转的部位,则在沿着皮肤的运动方向的方向上延伸。
[0033][第I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第I实施方式的贴身衬衣的正视图。另外,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1和图2所示的贴身衬衣IA例如是在进行网球、高尔夫、棒球、跑步这样的各种运动时,以提高运动能力为目的而穿着的半袖式的衬衣。
[0034]贴身衬衣IA包括形成紧贴于穿着者上半身的主体部2、和缝合在主体部2的表面侧的线部3。主体部2例如由服装前身、服装后身、领部和袖部构成。这些各部分沿着未图示的缝合线彼此缝合。
[0035]构成主体部2的材料使用具有伸缩性的材料。作为具有伸缩性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将聚酯和聚氨酯混纺而成的裸纱7天竺)。通过使用这样的材料,使得主体部2相对于穿着者上半身的紧贴性良好。另外,主体部2的穿着压力优选在最大部位例如为
1.5kPa以下,更优选为IkPa以下。
[0036]线部3例如由伸缩力比主体部2高的材料形成为拱状。作为伸缩力比主体部2高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将尼龙和聚氨酯混纺而成的弹力网眼经平组织针织物。在主体部2中,该线部3分别设置在与穿着者的左右肩部对应的区域2A、2A和与穿着者的左右腋部对应的区域2B、2B。
[0037]在与肩部对应的区域2A、2A例如分别设置有3个线部3A。各线部3A具有预定间隔地配置在肩关节与头部之间的位置。各线部3A的峰侧(凸侧)为朝向肩关节侧的状态,各线部3A的谷侧(凹侧)为朝向头部侧的状态。由此,各线部3A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在肩部前后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
[0038]各线部3A的宽度例如为0.5厘米,各线部3A的长度在穿着前后从肩关节侧的线部3A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9.0厘米、9.0厘米、9.0厘米,穿着后9.8厘米、9.8厘米、9.8厘米。另外,各线部3A的曲率半径从肩关节侧的线部3A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4.7厘米、
4.7厘米、4.7厘米,穿着后10.9厘米、10.9厘米、10.9厘米。
[0039]在与腋部对应的区域2B、2B例如与肩部同样地分别设置有3个线部3B。各线部3B具有预定间隔地配置于腋部正下方的位置。各线部3B的峰侧为朝向腰部侧的状态,各线部3B的谷侧为朝向腋部侧的状态。由此,各线部3B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在腋部与绕躯干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
[0040]各线部3B的宽度例如为0.5厘米,各线部3B的长度在穿着前后从腋部侧的线部3B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9.0厘米、9.0厘米、9.0厘米,穿着后10.8厘米、10.2厘米、9.8厘米。另外,各线部3B的曲率半径从腋部侧的线部3B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4.7厘米、4.7厘米、4.7厘米,穿着后16.0厘米、13.0厘米、10.9厘米。
[0041]接下来,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贴身衬衣IA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42]图3是表示贴身衬衣IA的穿着状态的图。如该图所示,在穿着状态下的贴身衬衣IA中,主体部2紧贴于穿着者的身体,并且形成拱状的各线部3的曲率半径变得比穿着前大。这里,各线部3B由伸缩力比主体部2高的材料形成。因此,有欲使线部3恢复到原始形状的力作用到穿着者的皮肤,使穿着者的皮肤向从线部3的峰侧朝向谷侧的方向运动。
[0043]与肩部对应的区域2A、2A的各线部3A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在肩部前后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并且具有使穿着者肩部的皮肤向头部侧伸展的作用。在肩部,当穿着者使肩关节外展时起皱的部位的皮肤有远离关节的趋势,该运动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因此,通过由各线部3A使皮肤向头侧运动,能够促进穿着者进行肩关节的外展动作时的皮肤本来的运动,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
[0044]另外,与腋部对应的区域2B、2B的各线部3B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在腋部绕躯干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并且具有将穿着者的皮肤集中到腋部的作用。在腋部,当穿着者使肩关节外展时伸展的部位的皮肤有集中到关节的趋势,该运动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因此,通过由各线部3B使皮肤向腋部侧运动,能够促进穿着者进行肩关节的外展动作时的皮肤本来的运动,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
[0045]如上所述,利用贴身衬衣1A,既能够扩大穿着者肩关节的外展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外展动作顺畅,从而能够提高穿着者的运动能力。
[0046][第2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第2实施方式的打底紧身裤的正视图。另外,图5是图4的侧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打底紧身裤IOA例如是在进行网球、高尔夫、棒球、跑步这样的各种运动时,以提高运动能力为目的而穿着的脚踝长度的紧身裤。该打底紧身裤IOA包括形成为紧贴于穿着者的下半身的主体部12、和缝合在主体部12的表面侧的线部13。
[0047]主体部12的左右部分由前后穿过股部的缝合线来相互缝合。另外,例如使松紧带穿过主体部12的腰部部分,以确保穿着时腰部的合身感。构成主体部12的材料使用具有伸缩性的材料。作为具有伸缩性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将聚酯和聚氨酯混纺而成的双向经平组织。通过使用这样的材料,使得主体部12相对于穿着者下半身的紧贴性良好。另外,主体部12的穿着压力例如优选为IkPa以下。
[0048]线部13由伸缩力比主体部12高的材料形成为拱状。作为伸缩力比主体部12高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将尼龙和聚氨酯混纺而成的弹力网眼经平组织针织物。在主体部12中,该线部13分别设置在与穿着者的左右脚踝部对应的区域12A、12A、与穿着者的股部对应的区域12B、12B、以及与穿着者的左右大腿部对应的区域12C、12C。
[0049]如图4所示,在与脚踝部对应的区域12A、12A例如分别设置有2个线部13A。各线部13A具有预定间隔地配置于成为脚踝部的前表面侧的位置。各线部13A的峰侧为朝向脚踝部侧的状态,各线部13A的谷侧为朝向膝部侧的状态。由此,各线部13A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在绕脚踝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
[0050]各线部13A的宽度例如为0.5厘米,各线部13A的穿着前后的长度从脚踝部侧的线部13A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8.6厘米、10.0厘米,穿着后10.2厘米、12.0厘米。另外,各线部13A的曲率半径从脚踝部侧的线部13A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6.1厘米、6.1厘米,穿着后12.5厘米、11.8厘米。
[0051]如图5所示,在与股部对应的区域12B、12B例如分别设置有4个线部13B。各线部13B具有预定间隔地配置在成为大转子附近的位置。各线部13B的峰侧为朝向腰部侧的状态,各线部13B的谷侧为朝向膝部侧的状态。由此,各线部13B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股部的绕腿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
[0052]各线部13B的宽度例如为0.5厘米,各线部13B的穿着前后的长度从膝部侧的线部13B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11.6厘米、11.6厘米、11.6厘米、11.6厘米,穿着后14厘米、14厘米、12.5厘米、12.5厘米。另外,各线部13B的曲率半径从膝部侧的线部13B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7.7厘米、7.7厘米、7.7厘米、7.7厘米,穿着后10.8厘米、10.8厘米、9.3厘米、9.3厘米。
[0053]如图4所示,在与大腿部对应的区域12C、12C例如分别设置有2个线部13C。各线部13C具有预定间隔地配置在成为大腿部的前表面的位置。各线部13C的峰侧为朝向股部侧的状态,各线部13C的谷侧为朝向膝部侧的状态。由此,各线部13C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沿着张力线的状态,上述张力线在大腿部的上下从外侧至内侧倾斜地延伸。另夕卜,线部13C的位置为与进行股关节的内收动作时大腿肌肉隆起的位置对应的位置。[0054]各线部13C的宽度例如为0.5厘米,各线部13C的穿着前后的长度从膝部侧的线部13C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11.0厘米、11.0厘米,穿着后14.0厘米、12.0厘米。另外,各线部13C的曲率半径从膝部侧的线部13C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9.1厘米、9.1厘米,穿着后14.7厘米、11.5厘米。
[0055]接下来,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打底紧身裤IOA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56]图6是表示打底紧身裤IOA的穿着状态的图。如该图所示,在穿着状态下的打底紧身裤IOA中,主体部12紧贴于穿着者的身体,并且形成拱状的各线部13的曲率半径变得比穿着前大。这里,各线部13由伸缩力比主体部12高的材料形成。因此,有欲使线部13恢复到原始形状的力作用到穿着者的皮肤,从而使穿着者的皮肤向从线部13的峰侧朝向谷侧的方向运动。
[0057]与脚踝部对应的区域12A、12A的各线部13A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绕脚踝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并具有使穿着者脚踝部的皮肤向膝部侧运动的作用。在脚踝部,在穿着者伸展踝关节的情况下起皱的部位的皮肤有远离关节的趋势,这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因此,通过由各线部13A使皮肤向膝部侧运动,能够促进穿着者进行脚踝部的伸展动作时的皮肤本来的运动,从而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
[0058]另外,与大转子下部对应的区域12B、12B的各线部13B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在大转子下部绕腿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并具有使穿着者的大转子下部的皮肤向膝部侧伸展的作用。关于该部分的皮肤,在穿着者使股关节外展时起皱的部位的皮肤有远离关节的趋势,这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因此,通过由各线部13B使皮肤向膝部侧运动,能够促进穿着者进行大转子下部的外展动作时的皮肤本来的运动,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
[0059]与大腿部对应的区域12C、12C的各线部13C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沿着张力线的状态,并具有使穿着者的大腿部前表面的皮肤向大腿部的内侧运动的作用,上述张力线在大腿部的上下从外侧至内侧倾斜地延伸。该部分的皮肤在穿着者使股关节内旋的情况下有沿着张力线运动的趋势,这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因此,使该部分的皮肤按照内旋的动作方向从大腿的外侧上部朝向内侧下部运动,由此能够促进穿着者进行股关节的内旋动作时的皮肤本来的运动,从而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
[0060]如上所述,利用打底紧身裤10A,既能够扩大穿着者的踝关节和股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踝关节的伸展动作、股关节的外展动作和内旋动作顺畅,从而能够提高穿着者的运动能力。
[0061]另外,在打底紧身裤IOA中,与在进行股关节的内旋动作时大腿肌肉隆起的位置对应地配置有线部13C。由此,在穿着者使股关节内旋时,由于大腿肌肉的隆起使得线部13C的曲率半径进一步增大,因此线部13C的伸缩力增加,能够使穿着者的皮肤可靠地向大腿部的内侧运动。
[0062][第3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第3实施方式的打底紧身裤的正视图。另外,图8是图7的后视图。图7和图8所示的打底紧身裤IOB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例如是在进行网球、高尔夫、棒球、跑步这样的各种运动时,以提高运动能力为目的而穿着的脚踝长度的紧身裤。
[0063]该打底紧身裤IOB的线部13的配置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其他方面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即,在打底紧身裤IOB的主体部12中,分别在与穿着者的左右膝部对应的区域12D、12D、与左右的腹股沟部对应的区域12E、12E、与左右的臀部对应的区域12F、12F、以及与臀部中央对应的区域12G设置有线部13。
[0064]如图7所示,在与膝部对应的区域12D、12D,夹着膝关节在上下分别各设置有2个线部13D、13D。各线部13D具有预定间隔地配置在成为膝部的前表面侧的位置。膝上的各线部13D的峰侧为朝向股部侧的状态,谷侧为朝向膝部侧的状态。另外,膝下的各线部13D的峰侧为朝向脚踝部侧的状态,谷侧为朝向膝部侧的状态。由此,各线部13D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在膝部绕腿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
[0065]膝上的各线部13D的宽度例如为0.5厘米,其穿着前后的长度从膝部侧的线部13D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12.2厘米、12.8厘米,穿着后13.7厘米、14.0厘米。另外,膝上的各线部13D的曲率半径从膝部侧的线部13D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8.6厘米、12.4厘米,穿着后15.6厘米、45.8厘米。另外,膝下的各线部13D的宽度例如为0.5厘米,其穿着前后的长度从膝部侧的线部13D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12.8厘米、12.2厘米,穿着后13.0厘米、12.5厘米。另外,膝下的各线部13D的曲率半径从膝部侧的线部13D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12.4厘米、8.6厘米,穿着后16.9厘米、11.1厘米。
[0066]在与左右腹股沟部对应的区域12E、12E例如分别设置有2个线部13E。各线部13E具有预定间隔地配置于成为腹股沟部的下侧的位置。各线部13E的峰侧为朝向腹股沟部侧的状态,各线部13E的谷侧为朝向膝部侧的状态。由此,各线部13E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沿着腹股沟部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
[0067]各线部13E的宽度例如为0.5厘米,各线部13E的穿着前后的长度从膝部侧的线部13E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11.2厘米、11.7厘米,穿着后13.5厘米、13.0厘米。另外,各线部13E的曲率半径从膝部侧的线部13E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7.3厘米、7.9厘米,穿着后
10.9厘米、12.5厘米。
[0068]如图8所示,在与左右的臀部对应的区域12F、12F例如分别设置有2个线部13F。各线部13F具有预定间隔地配置于成为臀沟的下侧的位置。各线部13F的峰侧为朝向臀沟侧的状态,各线部13F的谷侧为朝向膝部侧的状态。由此,各线部13F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在臀沟的下侧沿着该臀沟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
[0069]各线部13F的宽度例如为0.5厘米,各线部13F的穿着前后的长度从膝部侧的线部13F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11.0厘米、11.0厘米,穿着后12.5厘米、12.8厘米。另外,各线部13F的曲率半径从膝部侧的线部13F起依次为,例如穿着前8.2厘米、8.2厘米,穿着后
14.9厘米、12.3厘米。
[0070]如图8所示,在与臀部中央对应的区域12G、12G例如分别设置有2个线部13G。各线部13G具有预定间隔地配置于比臀沟靠上侧的位置。各线部13G的峰侧为朝向臀沟侧的状态,各线部13G的谷侧为朝向腰部侧的状态。由此,各线部13G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在臀沟的上侧沿着该臀沟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
[0071]如图9和图10所示,在这样的打底紧身裤IOB中同样,在穿着状态下主体部12紧贴于穿着者的身体,并且形成拱状的各线部13的曲率半径变得比穿着前大。这里,各线部13由伸缩力比主体部12高的材料形成。因此,有欲使线部13恢复到原始形状的力作用到穿着者的皮肤,穿着者的皮肤向从线部13的峰侧朝向谷侧的方向运动。[0072]与膝部对应的区域12D、12D的各线部13D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在膝部绕腿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并具有将穿着者膝部的前表面侧皮肤集中到膝部侧的作用。在膝部,当穿着者屈曲膝关节时伸展的部位的皮肤有集中在关节的趋势,这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因此,通过各线部13D使该部分的皮肤向膝部侧运动,由此能够促进穿着者进行膝关节的屈曲动作时的皮肤本来的运动,从而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
[0073]与左右腹股沟部对应的区域12E、12E的各线部13E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沿着腹股沟部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并具有使穿着者腹股沟部的皮肤向膝部侧伸展的作用。在腹股沟部,当穿着者屈曲股关节时起皱的部位的皮肤有远离关节的趋势,这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因此,通过各线部13E使该部分的皮肤向膝部侧运动,由此能够促进穿着者进行股关节的屈曲动作时的皮肤本来的运动,从而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
[0074]与左右的臀部对应的区域12F、12F的各线部13F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在臀沟的下侧沿着该臀沟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并具有使穿着者的臀沟下部的皮肤向膝部侧伸展的作用。在臀沟下部,当穿着者伸展股关节时起皱的部位的皮肤有远离关节的趋势,这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因此,通过各线部13F使该部分的皮肤向膝部侧运动,由此能够促进穿着者进行股关节的伸展动作时的皮肤本来的运动,从而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
[0075]另外,与臀部中央对应的区域12G、12G的各线部13G成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在臀沟的上侧沿着该臀沟延伸的张力线相交的状态,并具有使穿着者的臀沟上部的皮肤向腰部侧伸展的作用。在臀沟上部,在穿着者伸展股关节时或伸展躯干时起皱的部位的皮肤有远离关节的趋势,这是本来的皮肤运动的方向。因此,通过各线部13G使该部分的皮肤向腰部侧运动,由此能够促进穿着者进行股关节的伸展动作时或进行躯干的伸展动作时的皮肤本来的运动,从而既能够扩大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动作顺畅。
[0076]如上所述,利用打底紧身裤10B,既能够扩大穿着者的膝关节和股关节的可动区域,又能够使膝关节的屈曲动作、股关节的屈曲和伸展动作以及躯干的伸展动作顺畅,从而能够提闻穿着者的运动能力。
[0077]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应用线部3、13的服装例示了贴身衬衣和打底紧身裤,但是也能够应用于短裤、紧身裤、紧身衣裤、长袜这样的各种服装。
[0078]另外,线部的配置个数和形状等也可以根据服装的尺寸和种类及成为对象的性别等来适当变更。形成拱状的线部不限于像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的圆弧状,例如如图11 (a)所示,可以是V字状的线部31A,如图11 (b)所示,也可以是中央凸部不比两端突出的W字状,还可以是作为整体形成拱状的线部31B。另外,如图11 (c)所示,也可以是环状且作为整体形成拱状的线部31C。另外,线部不是如实施例那样限定于垫布。例如,也可以利用编织结构的变更、树脂印刷、烂花整理等来形成线部。
[0079]另外,如图11 (d)所示,也可以是拱形的谷侧的伸缩力比峰侧的伸缩力高的线部31D。另外,当在某个区域沿着从拱形的峰侧朝向谷侧的方向配置多个线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位于谷侧的线部的伸缩力比位于峰侧的线部的伸缩力高。利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可靠地产生线部对皮肤的作用。
[0080]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优选使构成主体部2、12的材料的经向(伸缩力高的方向)与通过线部3、13使皮肤运动的方向一致。另外,优选使构成线部3、13的材料的经向与穿着时的经向一致。
[0081]附图标记说明 IA…贴身衬衣(服装)
2…主体部
2A…与肩部对应的区域 2B…与腋部对应的区域 3 (3A、3B)…线部 10八、1(?...打底紧身裤(服装)
12…主体部
12A…与脚踝部对应的区域 12B…与股部对应的区域 12C…与大腿部对应的区域 12D…与膝部对应的区域 12E…与腹股沟部对应的区域 12F…与左右臀部对应的 区域 12G…与臀部的中央对应的区域 13 (13A-13G)…线部 31A-31D…线部。
【权利要求】
1.一种服装,其特征在于,该服装包括: 主体部,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形成为紧贴于穿着者的身体;和 拱状的线部,具有比上述主体部高的伸缩力,在穿着状态下曲率半径比穿着前大, 上述线部设置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与上述穿着者在与屈曲和伸展或外展和内收相关的关节动作时的皮肤的张力线的方向相交。
2.一种服装,其特征在于,该服装包括: 主体部,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形成为紧贴于穿着者的身体;和 拱状的线部,具有比上述主体部高的伸缩力,在穿着状态下曲率半径比穿着前大, 上述线部设置为,从拱形的峰侧向谷侧的方向沿着上述穿着者在与回转相关的关节动作时的皮肤的张力线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部与在关节动作时上述穿着者的肌肉隆起的部位对应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部的拱形的谷侧的伸缩力比峰侧的伸缩力高。
5.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部沿着从拱形的峰侧朝向谷侧的方向设置有多个,位于谷侧的线部的伸缩力比位于峰侧的线部的伸缩力高。
【文档编号】A41D13/00GK103458720SQ201180070065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3日
【发明者】山田隆登, 北川由香 申请人:株式会社华歌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