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装配方法

文档序号:688546阅读:10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制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钮扣和衣物撞钉是人们生活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小五金制品,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更高追求,金属钮扣和衣物撞钉的种类已变得越来越多,目前,现有市面上的钮扣和撞钉很多是尖底的,使得其装打在衣物上时凸起过高,进而导致其整体美观度和舒适感都大大降低,甚至容易发生刮伤事故。另外,现时制衣厂将钮扣或撞钉装配至衣物上时最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相匹配的打模和打钉机直接冲打到衣物上完成装配,这样方 法的最大缺点是当需要装配的钮扣或撞钉为易碎体时(如玻璃钻饰钮扣或撞钉)或易变形体(如塑料、木器饰钮扣或撞钉)时,该类钮扣或撞钉极容易破损,次品率非常高,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且在装配铆合时能有效防止饰物体破损的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装配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装配方法,装配时,首先需在待加工处理的衣物上打开个小孔,然后将铸件体底部的钉脚插入小孔并穿过衣物,之后再将穿过衣物的铸件体倒置于大小吻合的钢托模上,此时,固定在该铸件体上的饰物体位于该钢托模的中空内部,之后再在该铸件体的钉脚上套装有一个具有容置腔体的金属扣合件,使得该铸件体的钉脚尖部位于该金属扣合件的容置腔体内,最后用高速小钻床配上一支高钢钻嘴伸进该金属扣合件的容置腔体内对铸件体的钉脚进行高速摩擦,利用高速摩擦而瞬间产生的大量热能将铸件体的钉脚尖部熔化,冷却后该钉脚的热熔化部位会形成一个类似蘑菇状的结构,从而有效地将钮扣或撞钉本体和金属扣合件紧固地铆合在衣服上,完成一次装配。所述的钢托模的中空内部置有用于托住饰物体的软性塑胶,利用该软性塑胶的软性起到保护饰物体的作用。所述的金属扣合件是由彼此配对并能扣合在一起形成一容置腔体的上、下金属壳体组成,其中,所述的上、下金属壳体的中间部位均贯穿有一同心的通孔,并且,该下金属壳体的通孔直径比上金属壳体的通孔直径大,同时,该上金属壳体的通孔直径与铸件体的钉脚直径相匹配,在铆合时,铸件体的钉脚经该上金属壳体的通孔伸进上述的容置腔体内。所述的高钢钻嘴的底部形成有一与铸件体的钉脚相配合的圆弧槽。本发明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创新的装配方法有效解决了同类产品的质量及传统装配问题,尤其是有效防止饰物体在钮扣或撞钉铆合时容易发生的破损问题,并且致使铆合在衣物上的钮扣或撞钉更贴紧衣物,也大大地加强了其整体美观度,同时,由于铸件体的钉脚尖部热熔冷却后都是处于金属扣合件的容置腔体内,使得即使铸件体的钉脚热熔部位冷却后具有飞边或毛刺,也无法对使用者造成刮伤,从而使得通过本装配方法制作出来的金属钮扣或撞钉铆合后的衣物舒适感高。


图I为采用本发明进行装配铆合的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分解状态下的剖视图。图2为采用本发明进行装配铆合前的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整体剖视图。 图3为采用本发明进行装配铆合后的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主视图。图4为采用本发明进行装配铆合后的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整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的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装配方法,其具体为装配时,首先需在待加工处理的衣物上打开个小孔,然后将铸件体I底部的钉脚6插入小孔并穿过衣物,之后再将穿过衣物的铸件体I倒置于大小吻合的钢托模上,此时,固定在该铸件体I上的饰物体2位于该钢托模的中空内部,并且,该钢托模的中空内部置有用于托住饰物体的软性塑胶,利用该软性塑胶的软性起到保护饰物体的作用,之后再在该铸件体I的钉脚6上套装有一个具有容置腔体的金属扣合件9,使得该铸件体I的钉脚尖部位于该金属扣合件9的容置腔体内,最后用高速小钻床配上一支高钢钻嘴伸进该金属扣合件9的容置腔体内对铸件体I的钉脚6进行高速摩擦,利用高速摩擦而瞬间产生的大量热能将铸件体I的钉脚尖部熔化,冷却后该钉脚6的热熔化部位会形成一个类似蘑菇状的结构,从而有效地将钮扣或撞钉本体3和金属扣合件9紧固地铆合在衣服上,完成一次装配。其中,本实施例上述的高钢钻嘴的底部形成有一与铸件体I的钉脚6相配合的圆弧槽,用于高钢钻嘴作业时与铸件体I的钉脚尖部高速摩擦。另外,本实施例上述的金属扣合件9是由彼此配对并能扣合在一起形成一容置腔体的上、下金属壳体4、5组成,其中,所述的上、下金属壳体4、5的中间部位均贯穿有一同心的通孔,并且,该下金属壳体5的通孔直径比上金属壳体4的通孔直径大,同时,该上金属壳体4的通孔直径与铸件体I的钉脚6直径相匹配,具体为略大于铸件体I的钉脚6直径,在铆合时,铸件体I的钉脚6是经该上金属壳体4的通孔伸进上述的容置腔体内进行高速摩擦。参见附图I至附图4所示,为采用本实施例上述装配方法进行装配铆合的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结构,它包括有主要由铸件体I和饰物体2构成的钮扣或撞钉本体3,金属扣合件9以及起缓冲保护作用的弹性垫8 ;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饰物体2为平底饰物体,所述的弹性垫8是由发泡棉制成;所述饰物体2对应镶嵌在铸件体I顶部的饰物体安装槽位7上,并且,在该饰物体2与饰物体安装槽位7的槽底之间夹垫有一弹性垫8,在铆合时,铸件体I的钉脚6是经该金属扣合件9的上金属壳体4的通孔伸进该金属扣合件9的容置腔体内进行高速摩擦来完成装配。综上所述,本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通过特别设计的金属扣合件9以及创新的装配方法有效解决了同类产品的质量及传统装配问题,尤其是有效防止饰物体2在钮扣或撞钉铆合时容易发生的破损问题,同时,致使铆合在衣物上的钮扣或撞钉更贴紧衣物,并且大大地加强了其整体美观度,此外,由于本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铸件体I的钉脚尖部热熔冷却后都是处于金属扣合件9的容置腔体内,使得即使铸件体I的钉脚热熔部位冷却后具有 飞边或毛刺,也无法对使用者造成刮伤,从而使得本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铆合后的衣物舒适感高;另外,由于本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饰物体2与饰物体安装槽位7的槽底之间夹垫有起缓冲保护作用的弹性垫8,这样使得本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饰物体2在组装过程中紧固时,不易发生变形或爆裂现象,特别是当本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饰物体2为玻璃或玛瑙等易碎物时,上述的缓冲效果更为明显。总之,相比现有技术,通过本发明的装配方法可有效降低产品次品率,能很好地确保质量,值得推广。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装配时,首先需在待加工处理的衣物上打开个小孔,然后将铸件体底部的钉脚插入小孔并穿过衣物,之后再将穿过衣物的铸件体倒置于大小吻合的钢托模上,此时,固定在该铸件体上的饰物体位于该钢托模的中空内部,之后再在该铸件体的钉脚上套装有一个具有容置腔体的金属扣合件,使得该铸件体的钉脚尖部位于该金属扣合件的容置腔体内,最后用高速小钻床配上一支高钢钻嘴伸进该金属扣合件的容置腔体内对铸件体的钉脚进行高速摩擦,利用高速摩擦而瞬间产生的大量热能将铸件体的钉脚尖部熔化,冷却后该钉脚的热熔化部位会形成一个类似蘑菇状的结 构,从而有效地将钮扣或撞钉本体和金属扣合件紧固 地铆合在衣服上,完成一次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托模的中空内部置有用于托住饰物体的软性塑胶,利用该软性塑胶的软性起到保护饰物体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扣合件是由彼此配对并能扣合在一起形成一容置腔体的上、下金属壳体组成,其中,所述的上、下金属壳体的中间部位均贯穿有一同心的通孔,并且,该下金属壳体的通孔直径比上金属壳体的通孔直径大,同时,该上金属壳体的通孔直径与铸件体的钉脚直径相匹配,在铆合时,铸件体的钉脚经该上金属壳体的通孔伸进上述的容置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钢钻嘴的底部形成有一与铸件体的钉脚相配合的圆弧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的装配方法,装配时,首先需在衣物上打开个小孔,然后将铸件体底部的钉脚插入小孔并穿过衣物,之后再将铸件体倒置于钢托模上,此时,固定在该铸件体上的饰物体位于该钢托模的中空内部,之后再在该铸件体的钉脚上套装有一个具有容置腔体的金属扣合件,最后用高速小钻床配上一支高钢钻嘴伸进该金属扣合件的容置腔体内对铸件体的钉脚进行高速摩擦,利用高速摩擦而瞬间产生的大量热能将铸件体的钉脚尖部熔化,冷却后该钉脚的热熔化部位会形成一个类似蘑菇状的结构,从而有效地将钮扣或撞钉本体和金属扣合件紧固地铆合在衣服上,完成一次装配。通过以上装配方法使得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在铆合时能有效防止饰物体破损。
文档编号A41H37/10GK102657401SQ20121016742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李锦全 申请人:李锦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