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式半环形护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400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物式半环形护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进一步是一种药物护膝。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老龄化及爱美人士的出现,膝关节疼痛成了康复科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女性肥胖者尤为明显。膝关节承担着负重行走,弹跳等多种功能,是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频率较多的关节之一,因此也是退化、老化较早的关节之一,在某些职业如杂技、舞蹈、演员、运动员等出现更早、更重,临床康复治疗往往应外用药物注意保暖为主的非创伤治疗的主要方法,常用膏药外敷,非留体类的喷剂、药膏,加用护膝,但是有些人群对膏药过敏,外用非留体类的喷齐U、药膏每天4一5次麻烦,但用护膝又不能达到效果等等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式半环形护膝,它结构简单,可有效地治疗膝关节疾病。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药物式半环形护膝,其特征在于护膝设计为双层袋装,内层为网布,外层为护皮,一边设有装药袋口,内置于药垫,袋口设有拉链,护膝的一侧的上下各设一弹力系带,头端设有尼龙粘钩,以便绕过后侧粘和在护膝上。本发明的目的是可通过以下方案进一步实现
所述药垫内置中药药物。所述药垫制作方法是制川乌3 — 7g、制草乌3 — 7g、制附子3 — 7g、肉桂3 —7g、桂枝8 — 12g、麻黄8 — 12g、细辛2 — 4g、羌活3 — 7g、丁香3 — 7g、川椒3 — 7g、艾叶
I— 3g、红花I — 3g、当归8 — 12g、川芎8 — 12g、威灵仙7 — Hg、伸筋草8 — 12g、透骨草8 - 12g,研成粉状,过60 - 90目筛,装入无纺布材料布袋织成网状,形成药垫。进一步
所述药垫制作方法是制川乌5g、制草乌5g、制附子5g、肉桂5g、桂枝10g、麻黄10g、细辛3g、羌活5g、丁香5g、川椒5g、艾叶2g、红花2g、当归10g、川芎10g、威灵仙9g、伸筋草10g、透骨草10g,研成粉状,过60 - 90目筛,装入无纺布材料布袋织成网状,形成药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药物少而精,护膝薄而保暖,膝关节后侧胭窝处留有空隙,以便膝关节伸屈活动。经68例临床试验,总有效率98. 1%。以下通过观察试验,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试验资料
I、应用范围腿关节疼痛。2、使用方法平时戴即可,连续使用3个月。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疼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正常,能恢复工作生活能力,观察半年疗效巩固者。显效疼痛症状大部分消除,关节功能大部分恢复,部分恢复工作与生活能力。有效疼痛症状部分改善,关节功能部分恢复。无效疼痛症状无变化或无明显变化。4、效果统计应用68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6例,31 40岁11例,41 50岁20例,51 60岁18例,60岁以上13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19岁。经使用,治愈29例,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 1%。5、典型病例介绍
典型例I :张某某,女性,58岁,河南省滑县人。两膝关节肿胀及疼痛I年余。先出现右膝疼痛,经半年左右,左侧膝关节也出现疼痛,并有肿胀。走路较慢,不能多走路。休息后疼痛减轻,尊下后,不能自己站立,上下楼困难,感到十分痛苦。服药只能暂时止疼。检查两膝股四头肌明显萎缩,右侧萎缩更加严重。两膝肿胀,尤其在两“象眼”处,正常凹陷消失。伸展活动尚可,但不能持重。蹲下后须有人扶起或自抓桌边扶手勉强起立。髌骨周围及下端均有压痛。摄X线片示退行性关节炎(双膝)。诊断为双膝退行性关节炎。曾用膏药治疗出现过敏,经口服药物、封闭、针灸等多方治疗效果不佳,试用本发明产品2周,上述症状明显减轻,试用3个月,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典型例2:李某某,男性,19岁,河南省滑县人。右膝疼痛6个月。每次外出活动后即疼痛加剧,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有时在活动中关节内有响声及轻微嵌顿现象。检查两侧股四头肌萎缩,右膝关节下端肿胀,两“象眼”凹陷区消失,有压痛。被动伸直患侧膝关节时,髌骨下方疼痛。麦氏征阴性,摄膝关节X线片未见异常。诊断为膝关节脂肪垫炎。曾用膏药治疗出现过敏,经口服药物、封闭、针灸等多方治疗效果不佳,试用本发明产品I周,上述症状明显减轻,试用2个月,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典型例3 :苏某某,男性,33岁,河南省滑县人。左膝关节内侧痛I年余。患者较肥胖,不喜欢运动,工作以坐位为主,无外伤史。患者在久坐起立时或走路较快时,偶会发生左膝内侧闪电性剧痛,当时须停留片刻,才能慢慢恢复行走,关节无红肿,发作的次数也不一定。近来,似乎发作次数有增多趋向。曾在他院做过膝关节造影检查,诊断为左膝外侧半月板破裂。检查步态正常,关节无肿胀,股四头肌有轻度萎缩,关节伸屈自动活动正常,髌骨内上方有压痛,与对侧仔细比较,患侧滑膜轻度增厚现象;小腿旋转试验阴性;摄膝关节X线片未见异常。诊断为左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曾用膏药治疗、经口服药物、封闭、针灸等多方治疗效果不佳,试用本发明产品2周,上述症状明显减轻,试用2个月,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护皮,2为网布,3为拉链,4为系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护膝实施例I个。实施例I :
如图I所示,护膝的组成如下护膝设计为双层袋装,内层为网布2,可选用尼龙网状材料,外层为护皮I,可选用皮革,一边设有装药袋口,内置于药垫,袋口设有拉链3,药枕呈长椭圆形两头宽中间窄,长28cm,两头宽为22cm,两端向中央慢窄,最窄为15cm,·护膝的一侧的上下各设一弹力系带4,长15cm宽5cm,头端设有尼龙粘钩,以便绕过后侧粘和在护膝上。本方法护膝固定牢靠而又不影响膝关节伸屈运动。药垫实施例3个。实施例2
选取制川乌3g、制草乌3g、制附子3g、肉桂3g、桂枝8g、麻黄8g、细辛2g、宪活3g、丁香3g、川椒3g、艾叶lg、红花lg、当归Sg、川芎Sg、威灵仙7g、伸筋草Sg、透骨草Sg,研成粉状,过60 — 90目筛,装入无纺布材料布袋织成网状,形成药垫。实施例3
选取制川乌7g、制草乌7g、制附子7g、肉桂7g、桂枝12g、麻黄12g、细辛4g、羌活7g、丁香7g、川椒7g、艾叶3g、红花3g、当归12g、川芎12g、威灵仙Hg、伸筋草12g、透骨草12g,研成粉状,过60 - 90目筛,装入无纺布材料布袋织成网状,形成药垫。实施例4 :选取制川乌5g、制草乌5g、制附子5g、肉桂5g、桂枝10g、麻黄10g、细辛3g、宪活5g、丁香5g、川椒5g、艾叶2g、红花2g、当归10g、川弯10g、威灵仙9g、伸筋草10g、透骨草10g,研成粉状,过60 - 90目筛,装入无纺布材料布袋织成网状,形成药垫。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药物式半环形护膝,其特征在于护膝设计为双层袋装,内层为网布,外层为护皮,一边设有装药袋口,内置于药垫,袋口设有拉链,护膝的一侧的上下各设一弹力系带,头端设有尼龙粘钩,以便绕过后侧粘和在护膝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式半环形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垫内置中药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药物式半环形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垫制作方法是制川乌3 - 7g、制草乌3 - 7g、制附子3 - 7g、肉桂3 — 7g、桂枝8 — 12g、麻黄8 — 12g、细辛2 - 4g、羌活3 - 7g、丁香3 - 7g、川椒3 — 7g、艾叶I — 3g、红花I — 3g、当归8 —12g、川芎8 — 12g、威灵仙7 — Hg、伸筋草8 — 12g、透骨草8 — 12g,研成粉状,过60 — 90目筛,装入无纺布材料布袋织成网状,形成药垫。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药物式半环形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垫制作方法是制川乌5g、制草乌5g、制附子5g、肉桂5g、桂枝10g、麻黄10g、细辛3g、羌活5g、丁香5g、川椒5g、艾叶2g、红花2g、当归10g、川芎10g、威灵仙9g、伸筋草10g、透骨草10g,研成粉状,过60 — 90目筛,装入无纺布材料布袋织成网状,形成药垫。
全文摘要
药物式半环形护膝,涉及药物护膝,护膝设计为双层袋装,内层为网布,外层为护皮,一边设有装药袋口,内置于药垫,袋口设有拉链,护膝的一侧的上下各设一弹力系带,头端设有尼龙粘钩,以便绕过后侧粘和在护膝上。药垫制作方法是制川乌3-7g、制草乌3-7g、制附子3-7g、肉桂3-7g、桂枝8-12g、麻黄8-12g、细辛2-4g、羌活3-7g、丁香3-7g、川椒3-7g、艾叶1-3g、红花1-3g、当归8-12g、川芎8-12g、威灵仙7-11g、伸筋草8-12g、透骨草8-12g,研成粉状,过60-90目筛,装入无纺布材料布袋织成网状,形成药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药物少而精,护膝薄而保暖,膝关节后侧腘窝处留有空隙,以便膝关节伸屈活动。经68例临床试验,总有效率98.1%。
文档编号A41D13/06GK102813302SQ20121034084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5日
发明者刘相英, 谭菊燕 申请人:刘相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