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904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护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人员为了支承割灌机、鼓风机等动力工具而穿着的护具(〃
一才、叉)。
背景技术
在使用割灌机、鼓风机等动力工具进行作业的情况下,考虑到操作性,操作人员穿着被称作护具的作业工具,通过将动力工具以悬挂卡定等的方式固定于护具,能够利用身体支承动力工具的重量。如专利文献I所示,公知该护具具备配置在操作人员的背部的背板、与背板形成为一体而与肩带一起配置在操作人员的肩部的肩板、和固定于背板的腰带,使肩带和腰带在操作人员的前侧分别与带扣相连接。在该护具中想出了如下设计:背板具有与操作人员的背部相匹配用的曲面形状,为了使肩板能够沿操作人员的肩部自由弯曲,在肩板形成有多个槽,从而在操作人员穿着护具时,能使背板、肩板与操作人员的背部、肩部相匹配。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252689号公报但是,在上述护具中,即使背板能具有曲面形状,也有可能无法使背板以最佳的状态与所有的操作人员的背部相匹配。结果,不能利用背板充分地分散动力工具的重量,操作人员可能因负荷的集中而感到负担。另外,为了使肩板与操作人员的肩部相匹配,必须在肩板设置多个槽,所以也担心护具的构造复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能减轻作用于操作人员的负担的护具。技术方案I的发明的护具包括:背板,其能配置在操作人员的背部并沿上下方向延伸;一对肩垫,其与上述操作人员的两肩部抵接,上述操作人员穿着该护具而将动力工具支承在该操作人员的旁侧,该护具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背板以自该背板呈分支的方式固定上述肩垫,利用带连接上述背板和上述肩垫,该护具具有能调整上述带的长度的调整构件,通过利用该调整构件调整上述带的长度,能够向上述背部侧拉近上述背板地调整上述背板的位置。在技术方案I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护具具有将上述动力工具支承在上述旁侧的支承构件,上述一对的上述肩垫自上述护具的上方向下方呈对角线状延伸,在上述操作人员的前侧彼此连接,在上述一对的上述肩垫的连接部连接有上述支承构件。在技术方案I或2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背板的上方设有比该背板的下方的宽度尺寸小的窄幅部,利用上述带连接上述窄幅部和上述肩垫,通过利用上述调整构件调整上述带的长度,能够使上述窄幅部向上述背部侧挠曲地拉近上述窄幅部。
在技术方案I 3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背板的比固定有上述肩垫的位置靠上方的位置,设有能手提的孔。采用技术方案I的发明的护具,能够利用调整构件调整将背板和各肩垫连接起来的带的长度,从而利用只是向操作人员的背部侧拉近背板的简单的构造,能够使背板与操作人员的背部紧密接触。由此,能够使动力工具的重量分散到上述背板,结果能够减轻作用于操作人员的负担。采用技术方案2的发明,能够使动力工具的重量借助一对肩垫分担到操作人员的两肩部。因此,负荷不会集中在操作人员的一肩部,能够减轻作用于操作人员的肩部的负担。采用技术方案3的发明,设在背板的上方的窄幅部的断面惯性矩比背板的下方的断面惯性矩小,所以背板的上方比下方容易挠曲。因而,通过利用调整构件调整将各窄幅部和各肩垫连接起来的带的长度,容易向操作人员的背部侧拉近背板的上方。采用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背板设有能手提的孔,该孔的宽度尺寸比操作人员的手的宽度尺寸大,所以因设置该孔而开口的部分相对于背板的宽度尺寸,占比较大的比例。因此,能够使背板的刚性在该孔附近充分降低。此外,在背板上,该孔设在比将肩垫固定于背板的位置靠上方的位置,所以通过调整带的长度,能够使背板在该孔附近挠曲。由此,能够使背板与操作人员的背部紧密接触,使动力工具的重量分散到上述背板,结果能够减轻作用于操作人员的负担。另外,操作人员在未穿着护具的状态下,能够一边借助该孔拿着背板,一边搬运护具。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护具的展开图。图2是操作人员所穿着的该护具的后视图。图3是该护具的侧视图。图4是该护具的主视图。图5是该护具所具有的肩垫的剖视图。图6是该护具所具有的腰部抵接垫的俯视图。图7是沿图6的A - A线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操作人员为了支承割灌机等动力工具而穿着图1所示的护具1,该护具I包括背板2、肩垫3、3、腰部抵接垫4、肩带5、5、第I带长度调整件6、6、带扣7、腋下抵接垫8、支承构件9和勾挂环10。如图2和图3所示,在操作人员穿上了护具I时,背板2配置在操作人员的背部。该背板2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由合成树脂制成,具有挠性。在背板2形成有一对窄幅部12 (参照图1和图2),该窄幅部12自背板2左右的上端向上方突出,其宽度尺寸比背板2的下方的宽度尺寸小。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背板2的上方开设有能手提的孔13,该孔13是操作人员的手指能插入的大小。在护具I的上下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上,该孔13配置在比将肩垫3、3固定于护具I的位置Pl (参照图1)靠上方的位置。操作人员能够在用插入到孔13的手指保持背板2的状态下,将护具I提在手中而将其搬运。如图2至图4所示,在操作人员穿上了护具I时,肩垫3、3与操作人员的两肩部抵接。各肩垫3的上方固定在背板2的内表面的不同的位置。结果,如图1和图4所示,肩垫
3、3以自背板2呈分支的方式固定于该背板2。如图1和图5所示,肩垫3形成为在合成纤维制的布料14的内部内设作为缓冲构件的聚乙烯泡沫15和聚氨酯泡沫16的带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例如封入了活性炭等除臭剂的矩形条状的除臭片17夹持在聚乙烯泡沫15与聚氨酯泡沫16之间。利用该除臭片17对肩垫3、3赋予除臭功能。另外,除臭片17是本发明的防臭片的一例。如图2和图3所示,在操作人员穿上了护具I时,腰部抵接垫4与操作人员的腰围抵接。腰部抵接垫4固定于背板2的下方的外表面。该腰部抵接垫4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带状,与肩垫3同样,也在合成纤维制的布料的内部内设聚乙烯泡沫和聚氨酯泡沫。如图1和图6所示,腰部抵接垫4在左右方向的中心部的下表面设有水平部分21,该腰部抵接垫4形成为以该水平部分21为最下部朝左侧及右侧向斜上方倾斜的形状。另外,在图1和图6中,将左右方向视作腰部抵接垫4的左右方向。如图3和图4所示,在操作人员穿上了护具I时,一对肩带5、5分别在肩垫3的上侧戴在操作人员的肩部。各肩带5的下方缝于肩垫3。另一方面,肩带5的上方能移动地卡定于作为调整构件的第I带长度调整件6,能够利用第I带长度调整件6调整肩带5的长度。如图2和图3所示,该第I带长度调整件6安装于与背板2的窄幅部12相连接的带22。如图1和图4所示,在各肩带5的下端安装有第2带长度调整件23。并且,与带扣7的公构件24相连接而能够调整公构件24的位置的位置调整带25能移动地卡定于一方的第2带长度调整件23。此外,在公构件24固定有合成树脂制的第I板26,该第I板26设有供带插入而将带保持的狭缝。另外,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在腰部抵接垫4安装有第3带长度调整件27。并且,第I板位置调整带28设置为贯穿于第I板26的狭缝而被保持的状态下,能够利用第3带长度调整件27调整该第I板位置调整带28的长度。如图2至图4所示,在操作人员穿上了护具I时,能够使腋下抵接垫8与操作人员的左侧腹抵接。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图2的左侧视作操作人员的左侧,将图2的右侧视作操作人员的右侧,将图4的左侧视作操作人员的右侧,将图4的右侧视作操作人员的左侧。另外,如图1所示,系紧带31的一部分缝在腋下抵接垫8的上侧,该系紧带31贯穿于带扣7的母构件32的狭缝而被保持。如图1和图2所示,系紧带31的一侧固定于背板2,系紧带31的另一侧卡定于另一方的第2带长度调整件23使该系紧带31能够移动。通过能够利用该第2带长度调整件23调整系紧带31的长度,能够使腋下抵接垫8沿靠近操作人员的左侧腋腹的方向移动。此外,在上述母构件32 (参照图1)也固定有与第I板26 (参照图1)同样的第2板33。而且,第2板位置调整带34 (参照图1和图4)设置为贯穿于第2板33的狭缝而被保持了的状态下,能够利用安装于腰部抵接垫4的第4带长度调整件35 (参照图1)调整该第2板位置调整带34的长度。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支承构件9是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用于在操作人员的右旁卡定割灌机36 (参照图4)。该支承构件9包括卡定割灌机36的钩(未图示)的卡定配件37、和对卡定于卡定配件37的钩的脱落进行防止的止挡部38。支承构件位置调整带39贯穿于设置在支承构件9的狭缝而被保持,支承构件位置调整带39的一侧安装于背板2 (参照图2),另一侧卡定于第5带长度调整件42 (参照图4)使该支承构件位置调整带39能够移动,该第5带长度调整件42安装于与公构件24相连接的带41。另夕卜,操作人员的右旁是本发明的操作人员的另一旁侧的一例。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背板2安装有在操作人员的左旁支承腰部抵接垫4的支承带45。支承带45的上方卡定于第6带长度调整件47使该支承带45能够移动,该第6带长度调整件47安装于与背板2相连接的带46。另一方面,如图6和图7所示,支承带45的下方缝在比腰部抵接垫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靠左侧的位置,在腰部抵接垫4形成环部48。在支承带45的上下方向的一部分,缝制有使支承带4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向宽度方向的中心侧折返而重叠形成的部分(重叠部49)。由此,如图1和图6所示,支承带45通过在重叠部49变细而容易移动。如图6和图7所示,在环部48安装有金属制的勾挂环10。如图2所示,当操作人员穿着护具I时,勾挂环10位于操作人员的左旁。该勾挂环10能勾挂物品。作为一例,通过在未图示的放入有燃料的罐子的保持器安装铁环,然后将该铁环勾挂于勾挂环10,操作人员能够简单地随身携带放入有燃料的罐子。另外,勾挂环10是本发明的勾挂部的一例,操作人员的左旁是本发明的操作人员的一旁侧的一例。接下来,说明操作人员穿着护具I而进行割草作业的情况。以下,将图1的左侧作为护具I的左侧、将图1的右侧作为护具I的右侧进行说明。操作人员为了在将图1所示的背板2配置在背部的状态下使肩垫3、3从后方与两肩部抵接,将左臂插入左侧的肩垫3与腋下抵接垫8之间,将右臂插入右侧的肩垫3与腰部抵接垫4之间。然后,将腰部抵接垫4从后方围在操作人员的腰部,并且在操作人员的前侧将带扣7的公构件24插入带扣7的母构件32而使两者相连接。于是,如图4所示,形成各板26、33与操作人员的前侧抵接的状态。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肩垫3、3自护具I的上方向下方呈对角线状延伸,在操作人员的前侧能够用带扣7和两条带25、31将肩垫3、3彼此连接。此外,如图所示,利用支承构件位置调整带39使支承构件9处于与成为肩垫3、3的连接部的带扣7相连的状态。而且,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通过使用带扣7、两条带25、31和两条板位置调整带28,34,能够在操作人员的前侧的一处位置连结肩垫3、3和腰部抵接垫4。此外,根据图3可理解,腰部抵接垫4在护具I的上下方向上,配置在比连结肩垫3、3和腰部抵接垫4的位置P靠下方的位置。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腰部抵接垫4能够与操作人员的腰围紧密接触,并且能够保持朝操作人员的前侧向斜上方倾斜的状态。由此,在使用了割灌机36的割草作业中,即使力施加于支承构件9,也很难使腰部抵接垫4自操作人员的腰部下滑。如图2所示,利用腰部抵接垫4的水平部分21使腰部抵接垫4的最下部易于与操作人员的腰部紧密接触。在此基础上,在本实施方式的腰部抵接垫4上,通过在左右方向的中心部设置了成为最下部的水平部分21,腰部抵接垫4的上述中心部易于与操作人员的腰部紧密接触。另外,带扣7、两条带25、31和两条板位置调整带28、34是本发明的装卸构件的一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腋下抵接垫8的系紧带31与安装于左侧的肩垫3的肩带5的第2带长度调整件23卡定使该系紧带31能够移动,当拉拽系紧带31时,沿接近操作人员的左肩部的方向拉紧左侧的肩垫3,并且腋下抵接垫8沿系紧操作人员的左侧腹的方向移动。另外,左侧的肩垫3是本发明的一对肩垫的至少一方肩垫的一例,操作人员的左肩部是本发明的两肩部的至少一方肩部的一例。此外,当以自第I带长度调整件6、6 (参照图3和图4)拉出肩带5、5的方式拉拽肩带5、5,而向操作人员的背部侧拉近窄幅部12、12时,能够向上述背部侧拉近地调整背板2的位置,上述第I带长度调整件6、6借助带22、22安装于背板2的窄幅部12、12。特别是,窄幅部12、12的断面惯性矩比背板2的下方的断面惯性矩小,所以设有窄幅部12、12的背板2的上方比背板2的下方容易挠曲,容易向上述背部侧拉近。而且,通过在背板2开设了孔13,在背板2,比位置Pl (参照图1)靠上方的位置的刚性与比位置Pl靠下方的位置的刚性相比较低。因此,上述上方比上述下方容易挠曲。由此可知,如图3所示,在操作人员穿上了护具I时,能够使背板2沿操作人员的背部弯曲而与背部紧密接触。另外,肩带5、5和带22、22是本发明的带的一例。操作人员在按照上述要领穿上了护具I后,当将割灌机36 (参照图4)的钩卡定于支承构件9的卡定配件37 (参照图4)时,割灌机36的重量经由护具I施加于操作人员。此时,通过使背板2与操作人员的背部紧密接触,能够使割灌机36的重量分散到整个背板
2。此外,通过在操作人员的前侧的一处位置连结肩垫3、3和腰部抵接垫4,能够使割灌机36的重量分散到所连结的肩垫3、3和腰部抵接垫4。除此之外,通过将支承构件9连接于成为一对肩垫3、3的连接部的带扣7,也能使割灌机36的重量分散到与肩垫3、3抵接的操作人员的两肩部。而且,也能使割灌机36的重量分散到与操作人员的左侧腹抵接的腋下抵接垫8。结果,能够减轻作用于操作人员的身体的负担。操作人员利用护具I稳定地支承割灌机36,左右摆动地用割刀割草。在进行割草作业时,操作人员出的汗被肩垫3、3吸收。在该情况下,也能利用收容于肩垫3、3的除臭片17去除汗的臭味。因此,在多个操作人员共用护具I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也可不必在意由别人的汗引发的令人不快的味道地舒适地使用护具I。另外,如图2所示,在用本实施方式的护具I进行割草作业时,能够在操作人员的右旁保持将割灌机36卡定于支承构件9的状态不变地,在操作人员的左旁将例如放入有燃料的罐子的保持器借助铁环勾挂于勾挂环10。安装有勾挂环10的腰部抵接垫4由支承带45支承于背板2,所以能够防止腰部抵接垫4因勾挂于勾挂环10的放入有燃料的罐子等的重量自操作人员的腰部下滑。并且,支承带45因在重叠部49 (参照图1和图6)变细而容易移动,所以能够避免放入有燃料的罐子等的重量集中在支承带45的一部分。因此,能够防止支承带45自腰部抵接垫4断掉。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的护具I中,通过对肩垫3、3赋予防臭功能,能够去除由被肩垫3、3吸收的操作人员的汗引发的令人不快的臭味。因此,操作人员能不必在意臭味地舒适地使用护具。另外,通过使护具I的作为靠近操作人员的鼻子的部分的肩垫3、3具有防臭功能,能够减少自肩垫3、3发出令人不快的臭味,获得最佳的防臭功能。此外,仅使用除臭片17,就能简单地使护具I具有防臭功能。而且,除臭片17能简单地弯折等,容易处理,所以易于将除臭片17收容于肩垫3、30在本实施方式的护具I中,能够利用如下的简单的构造使背板2与操作人员的背部紧密接触,即,使用第I带长度调整件6、6调整肩带5、5的长度,向操作人员的背部拉近背板2的构造。由此,使割灌机36的重量分散到背板2,结果能够减轻作用于操作人员的负担。另外,通过将支承构件9连接于成为一对肩垫3、3的连接部的带扣7,能够将割灌机36的重量经由肩垫3、3分散在操作人员的两肩部。因此,负荷不会集中在操作人员的一方肩部,能够减轻作用于操作人员的肩部的负担。此外,设在背板2的上方的窄幅部12、12的断面惯性矩比背板2的下方的断面惯性矩小,所以背板2的上方比下方容易挠曲。因此,通过用第I带长度调整件6、6调整肩带
5、5的长度,易于向操作人员的背部拉近背板2的上方。而且,在背板2,比固定有肩垫3、3的位置Pl靠上方的位置的刚性与比位置Pl靠下方的位置的刚性相比较低。因此,上述上方比上述下方容易挠曲。此外,操作人员能够在利用插入在开设于背板2的孔13的手指保持背板2的状态下,将护具I提在手中而将其搬运。因而,能够将孔13用于搬运护具I。在本实施方式的护具I中,使用带扣7、两条带25、31和两条板位置调整带28、34,在操作人员的前侧的一处位置连结肩垫3、3和腰部抵接垫4,所以能够使割灌机36的重量分散到所连结的肩垫3、3和腰部抵接垫4。结果,能够减轻作用于操作人员的负担。此外,通过将带扣7的公构件24插入到带扣7的母构件32,或自母构件32卸下公构件24,能够在操作人员的前侧的一处位置装卸肩垫3、3和腰部抵接垫4。因此,肩垫3、3和腰部抵接垫4的装卸操作容易进行。结果,操作人员能够简单地穿着或脱掉护具I。另外,在借助带扣7、两条带25、31和两条板位置调整带28、34连结了肩垫3、3和腰部抵接垫4时,腰部抵接垫4能够与操作人员的腰围紧密接触,并且能够保持朝操作人员的前侧向斜上方倾斜的状态。因而,腰部抵接垫4不易自操作人员的腰部下滑。此外,由于在腰部抵接垫4的最下部设有水平部分21,所以在操作人员穿上了护具I时,腰部抵接垫4的最下部易于利用水平部分21与操作人员的腰部紧密接触。另外,在使水平部分21与地面相接触的状态下,能够以稳定的姿势将腰部抵接垫4放置在地面上。而且,在将腰部抵接垫4放置在地面上时,土等只会附着于水平部分21,土等不会附着于腰部抵接垫4的整个下表面上。因此,能够防止上述下表面全被弄脏。而且,由于在腰部抵接垫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的下表面设置成为最下部的水平部分21,所以在操作人员穿上了护具I时,能够形成成为最下部的腰部抵接垫4的上述中心部易于与操作人员的腰部紧密接触的状态。此外,在操作人员穿上了护具I的状态下,也能使割灌机36的重量分散到腋下抵接垫8,进一步减轻作用于操作人员的负担。而且,通过拉拽系紧带31而调整该带31的长度,能够沿接近操作人员的左肩部的方向拉紧操作人员的左侧的肩垫3,所以能够同时进行沿接近左肩部的方向拉紧左侧的肩垫3的动作,和向左侧腹系紧腋下抵接垫8的动作。而且,能够使割灌机36的重量分散到左侧的肩垫3和腋下抵接垫8。在本实施方式的护具1中,仅通过将放入有燃料的罐子等物品勾挂于腰部抵接垫4的勾挂环10,就能简单地随身携带物品。另外,操作人员能够以在右旁将割灌机36卡定于支承构件9的状态,将物品勾挂于位于左旁的勾挂环10。因而,能够不对使用了割灌机36的割草作业造成妨碍地搬运物
品O此外,能够利用支承带45将腰部抵接垫4支承于背板2,防止腰部抵接垫4因勾挂于勾挂环10的物品的重量自操作人员的腰部下滑。而且,支承带45由于在重叠部49变细而容易移动,所以能够避免物品的重量集中在支承带45的一部分。因此,能够防止支承带45自腰部抵接垫4断开。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适当改变结构的一部分地实施本发明。例如也可以除了肩垫3、3以外,也在腰部抵接垫4、腋下抵接垫8收容除臭片17。另一方面,也可以代替除臭片17地将以浸渗等方式含有芳香成分的芳香片收容在肩垫,利用自肩垫释放出的芳香发挥防臭功能。另外,也可以代替除臭片、芳香片地将粒状的除臭剂、芳香剂收容于肩垫。此外,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在腰部抵接垫4的下表面且自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向左或向右偏离了的位置设置水平部分。另外,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将腰部抵接垫4形成为以上述中心部的下表面作为顶部、下表面朝左侧及右侧向斜上方倾斜的形状。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护具设有与操作人员的左侧腹抵接的腋下抵接垫,但也可以与此不同,在护具设置与右侧腹抵接的腋下抵接垫,或者设置分别与左右的侧腹抵接的多个腋下抵接垫。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系紧带31的一部分缝在腋下抵接垫8的上侧的例子,但也可以与此不同,将系紧紧带贯穿于腋下抵接垫8而将该系紧带保持,随着调整该夹紧带的长度而使腋下抵接垫8与操作人员的左侧腹抵接。在该情况下,与将系紧带的一部分缝在腋下抵接垫8的上侧的例子不同,系紧带被卡定于腋下抵接垫8,并且能够相对于腋下抵接垫8拔出或插入系紧带,从而能够减小为了调整夹紧带的长度而拉拽该系紧带的力。除此之外,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地,例如代替勾挂环10地将接合件(拉锁)、按扣式钮扣安装于腰部抵接垫4,将物品的接合件压接于该接合件,或者将物品的按扣式钮扣固定于上述按扣式钮扣。附图标记说明1、护具;2、背板;3、肩垫(衬肩);4、腰部抵接垫(衬腰);5、肩带;6、第I带长度调整件;7、带扣;8、腋下抵接垫;9、支承构件;10、勾挂环;12、窄幅部;13、孔;15、聚乙烯泡沫;
16、聚氨酯泡沫;17、除臭片;21、腰部抵接垫的水平部分;22、带;25、位置调整带;28、第I板位置调整带;31、夹紧带;34、第2板位置调整带;36、割灌机;45、支承带;49、支承带的重叠部;P、肩垫与腰部抵接垫的连结位置;P1、一对肩垫固定于护具的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护具,该护具包括:背板,其能配置在操作人员的背部并沿上下方向延伸;一对肩垫,其与上述操作人员的两肩部抵接,上述操作人员穿着该护具而将动力工具支承在该操作人员的旁侧,该护具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背板以自该背板呈分支的方式固定上述肩垫,利用带连接上述背板和上述肩垫,该护具具有能调整上述带的长度的调整构件,通过利用该调整构件调整上述带的长度,能够向上述背部侧拉近上述背板地调整上述背板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护具具有将上述动力工具支承在上述旁侧的支承构件, 上述一对的上述肩垫自上述护具的上方向下方呈对角线状延伸,在上述操作人员的前侧彼此连接,在上述一对的上述肩垫的连接部连接有上述支承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背板的上方设有比该背板的下方的宽度尺寸小的窄幅部,利用上述带连接上述窄幅部和上述肩垫,通过利用上述调整构件调整上述带的长度,能够使上述窄幅部向上述背部侧挠曲地拉近上述窄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背板的比固定有上述肩垫的位置靠上方的位置,设有能手提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背板的比固定有上述肩垫的位置靠上方的位置,设有能手提的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能减轻作用于操作人员的负担的护具。护具包括能配置在操作人员的背部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背板(2)、和与操作人员的两肩部抵接的一对肩垫(3、3),操作人员穿着该护具而将动力工具支承在操作人员的旁侧,在背板以自背板呈分支的方式固定有肩垫,利用带(5、22)连接背板和肩垫,该护具具有能调整带(5)的长度的调整构件(6),通过利用调整构件调整带的长度,能够向背部侧拉近背板地调整背板的位置。
文档编号A41D13/00GK103099340SQ20121044825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蜂须贺智弘 申请人:株式会社牧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