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调温锦纶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779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调温锦纶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调温锦纶复合面料,属于纺织产品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温度浮动范围非常大,而人体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非常有限,于是,服装成为人们生存的首选。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以及人们对服装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服装的单向、被动式保暖过程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主动、释温式保温正成为服装发展的一种趋势。市场上现有的释暖式服装,主要是通过涂层工艺将相变材料添加到纺织品上,以此来达到蓄热保温的功效。此类纺织品耐水洗牢度、耐汗溃牢度较差,同时,受粘合剂性能·的影响较大,并会直接反应到织物的手感上,无法全方位、多领域使用。为改进现有结构,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保证服装基本功能外,提高服装的附加功能,就成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蓄热保温和散热降温,并且耐水洗牢度、耐汗溃牢度较好的智能调温锦纶复合面料。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调温锦纶复合面料,包括作为基材的锦纶布层和复合在锦纶布层背面的功能膜层,锦纶布层由皮芯结构的锦纶纤维织造而成,皮芯结构的锦纶纤维的横截面形状为同心圆,外圆为锦纟仑纤维,内圆为相变材料。所述功能膜层为PU热帖合膜。所述PU热帖合膜中分布有相变微胶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调温锦纶复合面料,包括锦纶纤维织造的锦纶布层和复合在锦纶布层背面的PU热帖合膜,利用皮芯纺丝技术制成皮芯结构的锦纶纤维,锦纶纤维作为外圆,相变材料作为内圆,通过相变材料的相转变来进行吸能和释能,以实现面料的智能调温过程。其中,锦纶紧紧包裹在相变材料外围,相变材料不会因为洗涤、吸汗或者穿着使用等问题而褪去,面料的使用性能和耐用性能明显增强,同时,PU热帖合膜中还分布有相变微胶囊,可进一步增强面料的蓄热调温功效。制成的服装在寒冷冬天能放出热量,给人体以温暖;在酷热的夏天能吸收能量,给人以凉爽感。整个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调温过程稳定、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调温锦纶复合面料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锦纶纤维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调温锦纶复合面料,包括作为基材的锦纶布层3和复合在锦纶布层3背面的功能膜层4。其中,锦纶布层3由皮芯结构的锦纶纤维织造而成,皮芯结构的锦纶纤维的横截面形状为同心圆,外圆为锦纶纤维1,内圆为相变材料2,相变材料2被包裹在锦纶纤维I内,不会因使用造成相变材料脱出,从而保证了相变材料的耐用性和调温过程的可靠性。功能膜层4为PU热帖合膜,热帖合膜通过复合技术复合粘接在锦纶布层3的背面,I3U热帖合膜的厚度控制在1% mm范围内,同时,为增加调温效果,在PU热帖合膜中还均匀分布着许多相变微胶囊5。利用此面料制成的服装,通过相变材料的相转变,在寒冷的冬天能释放出热量,给人体以温暖的感觉;在酷热的夏天能吸收能量,给人以凉爽感。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调温锦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基材的锦纶布层和复合在锦纶布层背面的功能膜层,所述锦纶布层由皮芯结构的锦纶纤维织造而成,皮芯结构的锦纶纤维的横截面形状为同心圆,外圆为锦纶纤维,内圆为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温锦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层为PU热帖合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调温锦纶复合面料,包括作为基材的锦纶布层和复合在锦纶布层背面的功能膜层,锦纶布层由皮芯结构的锦纶纤维织造而成,皮芯结构的锦纶纤维的横截面形状为同心圆,外圆为锦纶纤维,内圆为相变材料,功能膜层为PU热帖合膜。通过相变材料的相转变来进行吸能和释能,实现了复合面料的智能调温过程。锦纶包裹的相变材料不会因洗涤、吸汗或者穿着使用等问题而褪去,使用性和耐用性明显增强。整个面料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调温过程稳定、可靠,适合制作各种户外服装。
文档编号A41D31/02GK202842467SQ20122014615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潘锋芳, 张云波, 张丽 申请人:龙之族(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