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改进型防水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放置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的防水袋。
背景技术:
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有时需要带到水中使用,此时就要用到防水袋。目前的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为了使用方便通常会在表面和侧面都设置按钮,而市场上现有防水袋左右和底部没有弧形窗口,前后为单一透明窗口,其缺点是窗口偏小,边缘全部为直线形封接,使用不便,因此这些设计结构已经不适应现代手机等数码产品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设计上更为人性化、使用更为方便的改进型防水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防水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身和防水夹,防水夹夹在防水袋的袋口上;袋身的左右两侧和底边部设有透明或者半透明的边窗口,分别为左窗口、右窗口和底窗口,边窗口与袋身连接处为收边线。进一步地,所述边窗口的窗口外边线为向内凹的弧线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收边线为弧线收边线、波浪线收边线或者直线收边线;边窗口与袋身连接处采用热压、车缝、粘胶或者高周波成型等方式结合。或者,所述袋身为不透明材质袋体,其采用不透明的PVC或者TPU等材料制成。或者,所述袋身为透明材质袋体,其采用透明的PVC或者TPU等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边窗口采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PVC或者TPU等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弧线收边、直线收边或波浪线收边等使外观更为美观,而侧边设有弧度使手握着更舒适,在侧面和底部设有观察窗口更适合侧边有按键的手机来使用,让使用者在防水袋里面不用拿出手机的情况下,一样可以使用操作手机的任何功能,其设计更为人性化,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袋身,2为防水夹,3为边窗口,4为收边线,5为窗口外边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所述改进型防水袋,包括袋身I和防水夹2,防水夹2夹在防水袋的袋口上;袋身I的左右两侧和底边部设有透明的边窗口 3,分别为左窗口、右窗口和底窗口,边窗口 3与袋身I连接处为收边线4。所述边窗口 3的窗口外边线5为向内凹的弧线形结构。所述收边线4为弧线收边线,边窗口 3与袋身I连接处采用热压、车缝、粘胶或者高周波成型等方式结合,这些结合方式密闭性好、不易撕开,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袋身I为不透明材质袋体,采用不透明的PVC(聚氯乙烯)或者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等材料制成;或者,袋身I为透明材质袋体,采用透明的PVC或者TPU等材料制成。边窗口 3采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PVC或者TPU等材料制成。实施例2,参照图2,与实施例1所不同在于,收边线4为直线收边线。实施例3,参照图3,与实施例1所不同在于,收边线4为波浪线收边线。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防水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身和防水夹,防水夹夹在防水袋的袋口上;袋身的左右两侧和底边部设有透明的边窗口,分别为左窗口、右窗口和底窗口,边窗口与袋身连接处为收边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防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窗口的窗口外边线为向内凹的弧线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防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边线为弧线收边线、波浪线收边线或者直线收边线;边窗口与袋身连接处采用热压、车缝、粘胶或者高周波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防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身为不透明材质袋体,其采用不透明的PVC或者TPU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防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身为透明材质袋体,其采用透明的PVC或者TPU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防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窗口采用透明的PVC或者TPU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防水袋,包括袋身和防水夹,防水夹夹在防水袋的袋口上;袋身的左右两侧和底边部设有透明的边窗口,分别为左窗口、右窗口和底窗口,边窗口与袋身连接处为收边线;收边线为弧线收边线、波浪线收边线或者直线收边线;边窗口与袋身连接处采用热压、车缝、粘胶或者高周波成型等方式;边窗口采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PVC或者TPU等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弧线收边、直线收边或波浪线收边等使外观更为美观,而侧边设有弧度使手握着更舒适,在侧面和底部设有观察窗口更适合侧边有按键的手机来使用,让使用者在防水袋里面不用拿出手机的情况下,一样可以使用操作手机的任何功能,其设计更为人性化,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文档编号A45C11/24GK202999655SQ2012201768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钟国豪 申请人:钟国豪